美式中國菜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3月29日) |
中國菜系列 |
---|
四大菜系 |
魯菜 - 川菜 粵菜 - 蘇菜 |
八大菜系 |
閩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
十大菜系 |
京菜 - 滬菜 |
十二大菜系 |
秦菜 - 豫菜 |
十四大菜系 |
遼菜 - 楚菜 |
十六大菜系 |
津菜 - 滇菜 |
新八大菜系 |
隴菜 - 杭菜 吉林菜 - 遼菜 浙菜 - 秦菜 晉菜 - 滬菜 |
閩系 |
福州菜 - 莆田菜 閩南菜 - 閩西菜 閩北菜 |
粵系 |
廣州菜 - 順德菜 客家菜 - 潮州菜 |
蘇系 |
淮揚菜 - 金陵菜 蘇南菜 - 徐海菜 |
東北系 |
遼菜 - 吉林菜 - 龍江菜 |
其他菜系 |
新疆菜 - 西藏菜 青海菜 - 內蒙菜 冀菜 - 贛菜 黔菜 - 桂菜 瓊菜 - 臺灣菜 香港菜 - 澳門菜 |
特種私房菜 |
宮廷菜 - 官府菜 譚家菜 - 紅樓菜 |
宗教飲食 |
清真菜 - 齋菜 - 道教飲食 |
海外中國菜 |
日式中餐 - 韓式中餐 娘惹菜 - 馬來西亞中國菜 印尼中國菜 - 菲律賓中國菜 印式中餐 - 巴式中餐 毛里裘斯中國菜 - 澳洲中國菜 英式中國菜 - 加拿大中國菜 美式中國菜 - 加勒比中國菜 拉美式中國菜 (波多黎各式中國菜 - 秘魯中餐) |
美式中國菜(英語:American Chinese cuisine)是由美國人所改造的中國菜,相比於在東亞地區來說在美國更為流行。其中,美式中國菜與一般中國菜最大的不同是烹飪和調味方式的不同。
歷史
中國人移民美國最早始於19世紀中,台山人因為淘金熱和鐵路修建而移居三藩市。由於當時的種族歧視,華人不易找到工作,許多人只能自己開業,而中餐廳也是相當盛行的選項之一。
同一時期在美國南方,奴隸制度廢除後,南方地主引進了中國人種棉花,一些中國人在當地開設餐廳和超市。在當時的種族隔離制度下,白人不做黑人的生意,黑人沒有資本開業,而中國人可以同時做兩邊的生意。
早期中國人在小村莊裏開設提供豬扒三文治、蘋果派、豆類、蛋類等菜式的小餐廳。這些小型餐廳發展了模仿中國菜,結合美國人口味的美式中國菜。這些菜式最早是提供給華工食用[1]。他們參照中國菜炒的方法發明李鴻章雜碎,且發展了非地道的中國菜模式。[2]
至20世紀中後期,不少台灣和香港人移民美國,成為另一批美式中餐廳的業主。
至21世紀初,由於中國經濟發展,美國出現了許多較富有的中國移民和留學生,隨之而來的是針對此客群的中國餐廳,販售中國各地的菜餚(而不限於香港和台灣菜),並且大多不會針對非華裔美國人的口味改造。
2011年,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在「酸與甜:美國的中國菜歷史(Sweet & Sour: A Look a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專區內展示歷史上美國華人的飲食文化[3]。
與地道中國菜不同的特點
美式中國菜主要用蔬菜作為配菜和伴碟。中國菜會以綠葉蔬菜和肉類、海鮮為主要食材。
當地華人的中餐館,分為「人餐」和「鬼餐」兩類,前者的主要客戶以華人為主,後者以非華人為主[4]。對非華人顧客會提供寫有英語或附帶圖片的菜單,對華人則提供中文菜單,推介豬肝、鳳爪或其他未必適合非華人口味的食品[5]。
在美式中國菜中,爆炒、油煎和炸這三種用鑊就能輕而易舉完成的中餐烹調法最為常用[6]。
炒飯在美式中國菜的烹調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炒飯上添加更多調味。而有些食品如點心會被改良至適合美國人的口味,例如在小炒內添加勾芡和較多醬油。而受中國菜影響而來的美式小炒會以糙米代替白米,或加上芝士粉來製作,而傳統中國菜甚少用牛奶製品。[7]
美式中國菜餐廳通常包含中國菜各地菜譜,並改良得較清淡、較濃稠和較甜去迎合美國民眾的口味,普遍同時提供3至5個不同中國菜系的食物,例如李鴻章雜碎或回鍋肉、「8種不同的酸甜小炒」或「一大堆20種不同的炒麵或炒飯」。[8]
菜式
美式中國菜餐廳菜式
以下的菜式經常出現在美式中國菜的菜單中:
- 杏仁雞
- 用配有洋蔥和扁桃仁(粵語稱為杏仁)混合在帶有搗碎了的麵糊,混在雞肉中,並帶有扁桃仁作底料的食材。
- 左宗棠雞
- 腰果雞丁
- 芝麻雞
- 在雞肉去骨、搗碎、油炸之後,添加了醤油、粟粉、酒、雞湯和砂糖而製成。特點為顏色又紅又橙並帶有香辣醬味。
- 中式雞沙律
- 雞肉切絲,與萵苣、細麵條及和麻油一起蒸。這道菜在很多餐廳都會加入陳皮調味。
- 李鴻章雜碎
Chinese chicken salad各種肉類及蔬菜切碎後炒制,多以醬油調味,有時亦以白汁調味。
- 橙花雞
- 蝦龍糊
- 炸蟹角
- 用餛飩皮包人造蟹肉及忌廉芝士炸制而成。
- 幸運曲奇
- 皇家牛肉
- 以料酒處理過的切絲牛肉進行炸制,常置於蒸西蘭花裝盤。
- 青椒牛肉
- 蒙古牛肉
- 炸牛肉配大蔥或洋蔥,並以辣味或甜味醬汁調味。
- 炸雲吞
- 西蘭花炒牛肉
地區性的美式中國菜
在美國境內的美式中國菜連鎖店
參考文獻
- ^ Ch Six,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Food: The Early Stages," in J. A. G. Roberts. China to Chinatown: Chinese Food in the West (London: Reaktion, 2002) ISBN 1861891334.
- ^ Andrew Coe Chop Suey: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 ^ Sweet & Sour: A Look a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Smithsonian Asian Pacific American Center. 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20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14日).
- ^ 曹雨. 中国食辣史. 北京: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9-6: 116 [2022-12-30]. ISBN 978-7-5596-26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30) (中文(簡體)).
- ^ Anthony Bourdain Plays It Safe at Hop Kee, Shuns ‘Phantom Menu’ - Grub Street New York. [2013-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6).
- ^ "If MSG is so bad for you, why doesn't everyone in Asia have a headach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Observer", 10 July 2005, retrieved 18 April 2011
- ^ "American Chinese cuis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eijing Tourism Administration", 14 November 2011, retrieved 9 April 2013
- ^ "Chef Ming Tsai wants you to have a Chinese frie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NN. January 19, 2011. Retrieved on January 19, 2011.
- ^ 陳靜宜. 彭園掌門人彭長貴 靈感來了就是菜. 聯合新聞網. 2009-03-05 [2009-06-04].
- ^ Solving a Riddle Wrapped in a Mystery Inside a Cookie.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6, 2008 [2013-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 ^ Fried Wont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bout.com
- ^ Fried Wontons Recip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logChef.net
- ^ Fried Wontons Recip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aiTable.com]
- ^ Fried Wontons (Zhá Yúntū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how.com
- ^ Chinese New Year: Fried Wont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omAway.com
- ^ Fried Wontons Recip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asaMalaysia.com
- ^ History and Culture: Chinese Food : New University. [2013-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4).
- ^ Beef and Broccoli | Can You Stay For Dinner?. [2013-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1).
- ^ The Best Easy Beef And Broccoli Stir-Fry Recipe - Food.com - 99476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9-10.
- ^ 存档副本. [2013-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