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
胡笳是一種流傳於亞洲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樂器,其真實面貌存疑,大致是一種蘆葦管做成的直管吹奏樂器,接近觱篥,甚至有可能是同名的多種樂器。世傳蔡文姬據胡笳聲創作出了樂府詩及古琴曲《胡笳十八拍》。
還原
按《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蒙古族傳統音樂》,胡笳即蒙古樂器冒頓潮爾(蒙古語:ᠮᠣᠳᠣᠨ
ᠴᠣᠭᠣᠷ),此說與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所說的「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相符。冒頓潮爾是用紅松、竹管或阿勒泰地區特有的「扎拉特草」的莖做成的空管,長約60釐米,粗細不定。正面三個音孔,反面偶有一孔,無哨片,以舌尖控制風門。[1][2][3]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哈薩克族傳統音樂》中還提及了另一種類似樂器斯布孜額。斯布孜額以葦莖或木頭為材,外纏羊腸以防裂,長約50釐米,直徑1.5厘米,無哨片,有三至五個按孔。在吹奏時喉音與管音同時作用,音域跨兩個八度。這種樂器可能也是胡笳遺制。此外圖瓦人人的樂器蘇吾爾(或蘇爾)和斯布孜額很像,可能來源相同。[1]
《白氏六帖事類集》認為胡笳者是張博望從西域傳入的。《太平御覽》引 《蔡琰別傳》說:「笳者,胡人卷蘆葉吹之以作樂也,胡謂曰胡笳」。陳暘《樂書》說胡笳可能和觱篥很像:「觱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竹為管,以蘆為首,狀類胡笳而九竅」、「胡笳, 似觱篥而無孔, 後世鹵簿用之」(亦見《文獻通考》)、「哀笳以羊骨為管而無孔, 惟恤禮用之。今鼓吹備而不用, 以觱篥代之。鹵薄與熊羆十二案工員尚存焉」。[1]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鼓吹部》:「哀笳,以羊角為管,蘆為頭也。
《清會典·蒙古樂》說胡笳可用於宴樂:「笳吹:用司胡笳、司胡琴、 司箏、司口琴各一人,司章四人。進殿一叩,跪一膝奏曲」,《清史稿》說胡笳是皇太極平察哈爾之後得到,然後列於宴樂的。按《清史稿》的描述:「胡笳木管,三孔,兩端施角,末翹而哆,自吹口至末二尺三寸九分六厘」。[1]
影響
古琴曲有12首含有「胡笳」二字,即《大胡笳》、《小胡笳》、《小胡笳十九拍》、《胡笳十八拍》、《別胡兒》、《憶胡兒》、《胡笳明君》、《小胡笳鳴》、《大胡笳鳴》、《胡笳五弄》、《胡笳調》、 《胡笳聲》。但只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 留存至今,而三者之間相似度也較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