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振華
蘇振華(1912年6月2日—1979年2月7日),原名蘇七生,湖南省平江縣三墩鄉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中共貴州省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上將軍銜。
蘇振華 蘇七生 | |
---|---|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第一書記 | |
任期 1976年10月—1979年1月 | |
前任 | 張春橋 |
繼任 | 彭沖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政治委員 | |
任期 1957年2月—1967年1月 | |
繼任 | 李作鵬 |
任期 1973年3月—1979年2月 | |
前任 | 李作鵬 |
繼任 | 葉飛 |
中國共產黨貴州省委員會書記 | |
任期 1949年12月—1954年5月 | |
繼任 | 周林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中華民國湖南省平江縣 | 1912年6月2日
逝世 | 1979年2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 (66歲)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配偶 | 孟瑋 陸迪倫 |
兒女 | 長子蘇承德 次子蘇柏楠 三子蘇大建 四子蘇承軍 長女蘇承業 蘇燕燕 |
母校 | 抗日軍政大學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中國共產黨 |
服役 | 中國工農紅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 |
服役時間 | 1930-1979 |
軍銜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955年) |
參戰 | 第一次國共內戰 中國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
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蘇振華歷任紅五軍任排長、連政治委員、團黨總支書記、師經理處政治委員、紅五師第十三團政治委員、紅三軍團十二團政委,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抗日軍政大學大隊長、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黨校校長、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政委兼魯西軍區政委、冀魯豫軍區政委等職。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歷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縱隊政委、第二野戰軍五兵團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海軍第一副司令員、第一政委、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等職。
生平
早期經歷
蘇振華1926年參加兒童團,1927年參加少年先鋒隊,1928年參加平江撲城暴動。1929年參加游擊隊,8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1930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被選為紅三軍團連隊士兵委員會委員長,參加過長沙戰鬥。同年11月轉入中國共產黨[2]。
1931年起,蘇振華在紅五軍任排長、連政治委員、團黨總支書記、師經理處政治委員、紅五師第十三團政治委員等職。曾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戰爭,被授予三等紅星獎章[3]。1934年10月,蘇振華參加長征,任紅4師第12團政治處主任,率部參加攻克土城、婁山關、遵義城等戰鬥。在長征途中,他和十二團政委鍾赤兵帶領該團一舉攻佔婁山關口,鍾赤兵負重傷後接任團政委,和團長謝嵩一道指揮部隊擊退敵人,突入遵義城[4]。到陝北後,參加直羅鎮戰役、東征戰役。1936年6月,入紅軍大學第一期第一科學習。1937年1月起,蘇振華任抗日軍政大學任第2、第1大隊大隊長[2]。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抗日軍政大學大隊長。1939年7月,隨羅瑞卿到華北抗日根據地[4]。1940年5月,蘇振華任八路軍115師343旅(後為教導第3旅)兼魯西軍區政治委員[5]。1941年初,蘇振華與楊勇率教導第3旅運用圍點打援的戰法,取得潘溪渡戰鬥的勝利,繼又挫敗了日軍對魯西區的掃蕩[6]。1941年5月,任八路軍第2縱隊兼冀魯豫軍區政治委員,開展敵後平原游擊戰爭,多次挫敗日軍掃蕩,擴大根據地。1944年5月,蘇振華任新的冀魯豫軍區副政治委員兼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黨校校長[7]。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政治委員,與楊得志率部參加邯鄲戰役[8]。12月,中共中央為了和國民政府爭奪東北,電令楊得志、蘇振華率晉冀魯豫1縱北上,到達熱河後被留下[9]。1946年,蘇振華與楊得志率一縱參加了保衛晉察冀邊區主要城市承德的戰役,但失利。同年12月,蘇振華率一縱南下歸建晉冀魯豫軍區[4]。
1947年,第一縱隊與第七縱隊合編,組建新的第一縱隊,蘇振華任政治委員[10]。1947年4月,率部參加豫北戰役。其後,在魯西南戰役中,一縱突破國軍黃河防線,一舉攻克鄆城。爾後,率部參加進軍大別山,組織指揮高山鋪戰役。1948年,率軍與國軍戰鬥於北向店,完成掩護友軍南下桐柏山的任務。5月參加宛東戰役。6—7月,在豫東戰役中,連續3次狙擊國軍胡璉、吳紹周兵團北援,殲滅7,000多人。淮海戰役開始後,蘇振華與楊勇先在張公店地區殲滅國軍181師5,000餘人,俘虜師長米文和;之後參加雙堆集戰役,俘吳紹周等將官9人[11]。
1949年2月,蘇振華任第二野戰軍第5兵團政治委員[12],參加渡江戰役,攻佔衢州、景德鎮、上饒等20餘座城鎮。11月進軍西南,佔領貴州後,任貴州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中共貴州省委書記(至1954年12月)[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4年5月,蘇振華任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上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7年2月任海軍政委。1958年,他率團出國購買、引進海軍裝備。後領導建立海軍科學研究基礎和比較完整的造船工業體系。他主持組建了6個海軍專業研究所,並設立海軍科學技術研究部。1959年9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文化大革命」中,蘇振華被宣佈為「三反分子」、「鄧小平安在海軍的定時炸彈」,受到殘酷迫害[4]。
1972年5月,蘇振華復出,出任海軍第一副司令員,1973年3月改任海軍第一政治委員。1974年2月,參與指揮西沙海戰[2]。1975年2月,任中央軍委常委。在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中,蘇振華攻擊鄧小平「五毒俱全」[14]。1976年「粉碎四人幫」政變中,與耿飈等受華國鋒、葉劍英指派連夜接管了控制的新華社、廣播電台、電視台、人民日報社等宣傳機構。為防止「四人幫」在上海的餘黨策劃叛亂,10月,中共中央派他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市革委會主任,與倪志福、彭沖到上海主持工作[15]。從此成為華國鋒在軍中最重要和最有分量的鐵杆支持者。1977年8月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78年3月,南海艦隊主力艦160號導彈驅逐艦爆炸,不久沉沒。鄧小平藉此重大事故對蘇振華嚴厲指責,「嚴肅地批評海軍黨委第一書記蘇振華麻木不仁」,蘇振華對此嚴重不滿。4月12日,蘇振華到華國鋒處長談5小時,華國鋒表示要到大連檢閱海軍,對蘇振華予以支持[16]。因葉劍英到廣州休息,蘇振華得以背着葉劍英、鄧小平等擅自調動軍隊,對葉劍英、鄧小平等是大忌。後來,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參謀長楊國宇將此事報告中央軍委秘書長羅瑞卿,羅當即請示鄧小平,「在葉劍英的大力追查下」,制止在大連舉行海軍大檢閱[17][18]。
蘇振華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1979年2月7日,因突發心包膜破裂在北京猝然逝世,骨灰根據遺願,撒入大海。天安門廣場、新華門、外交部下半旗。
家庭
參考文獻
- ^ 陳榮華. 中国革命史手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6: 321.
- ^ 2.0 2.1 2.2 苏振华.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5-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中文(簡體)).
- ^ 劉清芳. 国之栋梁. 保定: 河北大學出版社. 2012: 149. ISBN 978-7-5666-0110-0.
- ^ 4.0 4.1 4.2 4.3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編).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 第8卷.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07: 305&384. ISBN 7-5065-5284-1.
- ^ 星火燎原編輯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第一卷.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06: 73. ISBN 7506550555 (中文(簡體)).
- ^ 陳輝. 巧用神兵战日寇:杨勇在抗战中的三大传奇.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4-03-10 [2015-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中文(簡體)).
- ^ 夏遠生 (編). 湘籍开国人物传略 Volume1.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420–427. ISBN 7-5438-5788-X.
- ^ 邯郸战役(1945年). 中國網. 2007-07-22 [2015-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3) (中文(簡體)).
- ^ 王振興 (編). 承德保卫战. 熱河革命史編委會辦公室. 1994: 14.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戰史》編委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0: 124、127. ISBN 978-7-5065-5398-8 (中文(簡體)).
- ^ 張明金、趙功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40號: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6: 220頁. ISBN 9787503319402 (中文(簡體)).
-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三卷.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0: 324. ISBN 978-7-80237-381-5.
- ^ 徐行<讀者·作者·編者>,《明報月刊》,香港,1993年12月號,頁143。
- ^ 張勝.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修訂版.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3: 541. ISBN 978-7-108-04695-6 (中文(中國大陸)).
- ^ 葉永烈. 邓小平改变中国. 四川人民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2014: 84. ISBN 9787220088193 (中文(中國大陸)).
- ^ 楊肇林、丑運洲、喬崖. 从高山到大海:共和国上将苏振华.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01: 423–425. ISBN 7-5065-4081-9.
- ^ 《羅瑞卿傳》編寫組. 罗瑞卿传. 北京: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7: 374. ISBN 978-7-8009-2501-6 (中文(中國大陸)).
- ^ 傅高義. 邓小平时代. 由馮克利翻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3: 230. ISBN 978-7-1080-41531 (中文(中國大陸)).
- ^ 李景田 主編 (編).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1921-2011 總論·人物.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11: 230. ISBN 7-5035-4491-0 (中文(中國大陸)).
- ^ 蒲德生. 开国上将与夫人. 中華網. 2010-03-24 [2015-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2).
中國共產黨職務 | ||
---|---|---|
新頭銜 | 中國共產黨貴州省委員會書記 1949年2月-1954年5月 |
繼任: 周林 |
前任: 張春橋 |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第一書記 1976年-1979年 |
繼任: 彭沖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 ||
前任: 張春橋 |
上海市革命委員會主任 1976年10月-1979年1月 |
繼任: 彭沖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職務 | ||
新頭銜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委員 1957年2月-1967年1月 |
繼任: 李作鵬 |
前任: 李作鵬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政治委員 1973年3月-1979年2月 |
繼任: 葉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