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武裝部隊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武裝部隊(俄語: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Союза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簡稱蘇聯武裝部隊(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是蘇聯在1946年2月到1991年12月25日的國家武裝部隊,其前身為蘇聯工農紅軍和蘇聯紅海軍。
蘇聯武裝部隊 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 | |
---|---|
建立 | 1918年1月15日 |
當前組編 | 1946年2月23日 |
解散 | 1992年5月7日 |
軍事部門 | |
總司令部 |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莫斯科 |
領導 | |
黨總書記 | 約瑟夫·斯大林 (1922年-1952年,首任) 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 (1985年-1991年,末任) |
國防部長 | 尼古拉·波德沃伊斯基(1917年-1918年,首任) 葉夫根尼·沙波什尼科夫 (1991年,末任) |
總參謀長 | 帕維爾·列別傑夫(1921年-1924年,首任) 弗拉基米爾·羅波夫(1991年,末任) |
軍力 | |
服役年齡 | 18-27歲 |
徵兵役期 | 18歲 |
現役人數 | 4,230,920(1991年) |
軍費 | |
預算 | $3,240–3,280億(1989年)[1][2] |
佔GDP百分比 | 34.4%(1989年)[2] |
相關 | |
歷史 | 蘇聯軍事史 |
根據1925年的全聯盟兵役法,蘇聯軍事力量分為地面部隊、空軍部隊、蘇聯紅海軍、國家政治保衛局和內衛部隊5大部分,其中地面部隊和空軍部隊統稱蘇聯工農紅軍。國家政治保衛局在1934年歸屬內務人民委員部。二戰結束後蘇聯進行軍事改組,由陸軍和空軍部隊組成的蘇聯工農紅軍和蘇聯紅海軍合併成為蘇聯武裝部隊。國土防空軍、戰略火箭軍和全聯盟國家民事防禦部隊先後在1948、1960和1970年成立並歸屬蘇聯武裝部隊[3]。在頂峰時期,蘇聯武裝部隊共下轄6個兵種,按照蘇聯官方對其重要性的排序分別為戰略火箭軍、陸軍、國土防空軍、空軍、海軍和民防部隊。除了受國防委員會指揮的蘇聯武裝部隊外,廣義上的蘇聯軍事力量還包括受克格勃指揮的邊防軍和受內務部指揮的內衛部隊。
1988年,不含邊防和內衛部隊(約115萬),蘇聯武裝部隊的兵力達到685萬人[4]。
軍事體制
指揮結構
蘇聯武裝部隊的最高領導是蘇共中央、最高蘇維埃和部長會議。國防會議於1974年成立,是平時的最高國防決策機構,戰時是軍事最高領導機關,國防會議主席由蘇共中央總書記擔任。國防部是武裝部隊的中央領導機關,總參謀部是主要指揮機關,總政治部是武裝部隊中黨的領導機關。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海軍服役3年,其他軍兵種2年
歷任國防會議主席
軍事實力
陸軍
1988年時,蘇聯陸軍人數399萬,分為16個軍區。編為51個坦克師、142個摩托化步兵師、7個空降師、約10個空中突擊旅和16個方面軍炮兵師,裝備主戰坦克8.3萬輛、裝甲戰鬥車輛15.3萬輛、火炮2.9萬門、地對地導彈發射架約1570部。
蘇聯陸軍軍區為:
- 莫斯科軍區,又稱中央陸軍
- 白俄羅斯軍區
- 列寧格勒軍區
- 基輔軍區
- 波羅的海軍區
- 伏爾加河沿岸軍區
- 烏拉爾軍區
- 外高加索軍區
- 北高加索軍區
- 敖德薩軍區
- 喀爾巴阡軍區
- 突厥斯坦軍區
- 中亞軍區
- 西伯利亞軍區
- 外貝加爾軍區
- 遠東軍區
海軍
1988年時,蘇聯海軍人數為45.1萬,分為4個艦隊和一個區艦隊。裝備彈道導彈潛艇79艘,巡航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戰艦隻193艘,小型水面作戰艦隻797艘,登陸艦艇187艘,主要輔助船隻269艘。 5個艦隊分別為:
空軍
1988年時,蘇聯空軍人數為45.3萬,遠程航空兵約10萬人,編為5個戰略航空軍,裝備中遠程轟炸機752架;方面軍航空兵約31.5萬人,編入12個軍區和駐東歐四國蘇軍集群的空軍序列,裝備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和攻擊機5167架。
國土防空軍
1988年時,蘇聯國土防空軍人數為63.5萬,編入5個防空區和10個軍區的防空軍序列。擁有各型戰鬥機1300架,防空導彈發射架9600部,雷達約7000部,有反彈道導彈發射架100部。
戰略火箭軍
1988年時,蘇聯戰略火箭軍人數29.8萬,編為6個火箭集團軍,有發射控制司令部300個。擁有洲際導彈1398枚,戰略作戰飛機1690架。戰略火箭軍掌握着令人生畏的蘇聯核武器庫,是蘇聯的戰略導彈部隊。
邊防軍
1988年時,蘇聯邊防軍人數為25萬。
內衛部隊
1988年時,蘇聯內衛部隊人數為35萬。
駐外部隊
蘇聯是華沙條約組織的創始國,1988年,蘇聯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駐軍約38萬人,波蘭約4萬、捷克斯洛伐克8萬、匈牙利6.5萬。蘇聯另在1987年前在阿富汗有兵力11.8萬,在蒙古有6.5萬。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亞非拉國家也駐有軍隊或軍事顧問和技術人員。
軍銜制度
蘇軍分海、陸、空軍軍銜三類,有七等22級。其等級次序為:蘇聯大元帥、蘇聯元帥(蘇聯海軍元帥)、軍兵種主帥、大將和軍兵種元帥、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高級準尉、準尉、大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請參見蘇聯元帥列表
武裝部隊歷史
內戰時期
1917年11月7日(儒略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發,布爾什維克奪取了權力,1918年1月28日,蘇俄人民委員會組建了工農紅軍[5],幾個月後又組建了工農紅海軍。隨後工農紅軍、工農紅海軍與白軍和波蘭第二共和國、不列顛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大日本帝國等14國的派遣軍展開了一系列激烈的戰鬥,並擊敗了白軍與外國干涉勢力的軍隊,1920年,俄國內戰基本結束,1922年,俄國內戰徹底停止。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波蘇戰爭
從1919年開始,為爭奪西烏克蘭地區的控制權,蘇維埃俄國與波蘭第二共和國開始爆發衝突,1920年4月,畢蘇斯基的向東攻入烏克蘭,蘇維埃俄國與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戰爭公開化,蘇俄的工農紅軍隨後開始反攻,並進攻至波蘭首都華沙附近,但波蘭軍隊在華沙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向東前進的波軍節節勝利,蘇俄提出求和,1920年10月,雙方停火。1921年3月18日簽訂了正式的和平條約——《里加條約》,劃分了波蘭和蘇聯之間有爭議的邊界。
二戰時期
冬季戰爭
1939年,蘇聯軍隊進攻芬蘭,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迫使芬蘭簽訂了和約,在這次戰爭中蘇聯紅軍損失慘重,48,000人陣亡,27萬人失蹤。芬蘭方面則有22,830人陣亡。
蘇德戰爭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30分,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由於蘇聯領導人準備不足,蘇聯紅軍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1941年9月底,納粹德國的中央集團軍群大舉進攻莫斯科,蘇軍憑藉極其堅強的抵抗和熟悉的自然條件頂住了德軍進攻,並於1941年12月轉入反攻。
1943年,蘇聯紅軍贏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使蘇德戰爭出現了歷史性轉折。1943年7月,庫爾斯克戰役打響,8月23日,蘇聯紅軍取得了勝利,至此,蘇聯完全贏得了戰爭主動權。
1944年,蘇聯收復了本國的全部領土,並將戰線推移到境外,進入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國。1945年春天,蘇軍在東歐各國軍民的配合下,通過布達佩斯戰役、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西里西亞攻勢、東波美拉尼亞攻勢,消滅大量德軍有生力量,佔領波蘭、匈牙利、奧地利東部及維也納、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和德國東部。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開始進攻柏林,5月2日下午3時,德軍停止抵抗,柏林戰役結束。
1945年5月8日24時,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在柏林正式舉行。參加儀式的蘇方代表是朱可夫元帥和外交部副部長維辛斯基。儀式由朱可夫主持。盟軍最高統帥部的代表為:英國空軍上將特德、美國戰略空軍司令斯帕茨將軍、法軍總司令塔西尼,代表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是:陸軍元帥威廉·凱特爾、海軍上將弗雷德堡、空軍上將施通普夫。德國投降書於1945年5月9日零時生效。歐洲戰爭到此結束。
冷戰時期
蘇聯軍隊在二戰後直接或間接地參加了韓戰、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中蘇邊界衝突、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等。
解散
1991年底,蘇聯解體,蘇軍裝備被15個獨立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武裝部隊所繼承。1991年12月21日,在蘇聯解體的最後時刻,獨聯體的創始人11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簽署了一項關於將蘇聯武裝部隊的指揮權委託給蘇聯國防部長葉夫根尼·沙波什尼科夫空軍元帥的議定書。1992年2月14日,獨聯體國家元首委員會任命沙波什尼科夫為獨聯體聯合武裝部隊(盟軍)總司令。同年3月20日,在蘇聯國防部的基礎上,成立了獨立國家聯合體聯合武裝部隊(獨聯體武裝部隊)總司令部,以確保成員國的安全,保持軍隊的指揮和控制,並協調蘇聯武裝部隊的解散。
1992年,由於未能建立獨聯體聯合武裝部隊,獨聯體成員國開始建立自己的國家武裝部隊,這些軍隊是前獨聯體武裝部隊分裂的結果。俄羅斯也在1992年5月7日組建俄羅斯軍隊。蘇軍的核武器則被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四國繼承,但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在1996年將境內所有核武器移交給俄羅斯,三國成為無核國家。原先駐紮在東歐國家的蘇聯軍隊在蘇聯解體後依舊駐紮在這些國家,在之後的幾年裏這些軍隊才陸續撤回俄羅斯境內,最後一名駐紮在東歐國家的蘇軍士兵在1999年10月離開波羅的海國家返回俄羅斯。
著名武器
參考文獻
- ^ 存档副本. [2016-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2.0 2.1 Soviets to trim military production by 1990. Defense Daily. 24 July 1989 [9 August 2015].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5-09-24) –透過HighBeam Research.
- ^ 斯高特, 《The Armed Forces of the Soviet Union, Westview Press》, 1979, p.13
- ^ 余一中:苏联经济真的曾经世界第二吗?. [201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 ^ 俄罗斯举行活动庆祝祖国保卫者日. [201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外部連結
- (簡體中文) 喀山之戰:托洛茨基組建蘇俄第一支真正紅軍部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