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阿戰爭

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的長達九年的戰爭

蘇阿戰爭,又稱蘇聯入侵阿富汗1979年阿富汗戰爭,是指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後持續9年的戰爭。此次入侵被認為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使其由盛轉衰以致解體的原因之一。

蘇阿戰爭
冷戰阿富汗衝突的一部分

順時針方向:一名在阿富汗作戰的蘇聯士兵;庫納爾山脈的聖戰者;最後一支駐阿富汗的蘇聯部隊從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邊境的阿富汗-烏茲別克友誼橋撤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為戰爭中受害的阿富汗兒童提供的避難所;1988年7月正在喀布爾北部郊區前哨使用AGS-17烈火自動榴彈發射器戍守的蘇軍
日期1979年12月24日-1989年2月15日
(9年1個月22日)
地點
結果
參戰方

 蘇聯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1979年12月27日後)

遜尼派聖戰者

  • 阿富汗伊斯蘭黨
  • 伊斯蘭促進會[4]
  • 阿富汗伊斯蘭黨哈利斯派(英語:Hezb-e Islami Khalis)
  • 阿富汗伊斯蘭聯盟
  • 阿富汗伊斯蘭革命民族陣線
  • 阿富汗伊斯蘭民族救國陣線
  • 阿富汗伊斯蘭革命運動

什葉派聖戰者英語Tehran Eight

  • 伊斯蘭勝利黨
  • 伊斯蘭聖戰衛士
  • 伊斯蘭運動
  • 伊斯蘭黨
  • 真主黨
  • 伊斯蘭團結委員會
  • 伊斯蘭呼聲
  • 伊斯蘭力量
支援: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1979年12月27日前)
毛派

指揮官與領導者
蘇聯 列昂尼德·布里茲尼夫
蘇聯 尤里·安德羅波夫
蘇聯 康斯坦丁·契爾年科
蘇聯 米哈伊爾·戈巴卓夫
蘇聯 德米特里·烏斯季諾夫
蘇聯 謝爾蓋·索科洛夫
蘇聯 德米特里·亞佐夫
蘇聯 瓦連京·瓦連尼科夫
蘇聯 伊戈爾·羅季奧諾夫
蘇聯 鮑利斯·格羅莫夫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巴布拉克·卡爾邁勒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穆罕默德·納吉布拉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阿卜杜勒·拉希德·杜斯塔姆
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
阿卜杜勒·哈克
阿卜杜拉·優素福·阿扎姆
伊斯梅爾汗
古勒卜丁·希克馬蒂亞爾
賈拉勒丁·哈卡尼
阿卜杜勒·拉希姆·瓦達克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哈菲佐拉·阿明 
兵力

蘇聯軍隊:
80,000-104,000人

阿富汗政府軍:
329,000人(1989年)[18]
45,000人(1983年)
250,000人(1986年)[19]
傷亡與損失

蘇聯(官方數據):
14,453人陣亡
53,753人負傷
417人失蹤,
415,932人生病[20]

修正預估:15,052人死亡[21]
KGB克格勃損失576人[22]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18,000人陣亡
聖戰者:
56,000人陣亡
超過17,000人負傷
(1980-1989年,巴基斯坦情報估計,真實數字應該更高)[23]
阿富汗平民:562,000[24]-2,000,000人被殺[25][26]
蘇聯進攻圖
聖戰士回到被蘇聯毀掉的村莊,1986年3月25日

背景與戰爭概述

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大力支持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等激進政黨,力圖使阿富汗在經濟上更加依賴蘇聯,令其反對與中國有密切關係的巴基斯坦。因此,雖然歷屆阿富汗政府都曾嘗試改革,但均以失敗告終。1978年4月27日四月革命中,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其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該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新政府的無神論立場及其推行的變革引起民間反對者組織的武裝反抗。[27]:16塔拉基在1979年9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哈菲佐拉·阿明在政變中取而代之,阿明強調國家自主性、外交獨立等,顯然並不是布里茲尼夫政府所中意的人選。

在蘇方警告無效後,同年12月27日阿明與家眷遭蘇軍特種部隊殺害,蘇聯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上臺並出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人民民主黨政府的內部鬥爭導致權威大減,反政府武裝日益壯大。卡爾邁勒隨即要求並接受蘇聯增加的援助,以鎮壓反政府武裝,準備已久的蘇聯軍隊大舉入侵阿富汗,原定短暫的平定治安任務,是此次戰爭的開始。最終在9年持續不斷的游擊戰,以及美國、中國的援助下,阿富汗個別武裝組織擊退蘇聯而告終,然而蘇軍的全力報復行動,使得富裕的城市與學校成為廢墟,大批學者與精英移民,原本生活尚可的阿富汗,國家未來幾乎被蘇聯摧毀殆盡,也因為戰後殘破不堪,很快再度陷入了內戰之中,並造成宗教極端組織壯大,為後來連年的戰亂埋下伏筆,其衰敗至今,仍是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進軍

1979年12月7日,蘇聯軍事顧問要求阿富汗武裝部隊的坦克和其他關鍵設備進行拆卸維修。與此同時,首都喀布爾同外地區的通訊聯繫被切斷。12月25日大批蘇聯空降軍部隊和地面部隊開始駐紮在喀布爾。與此同時,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哈菲佐拉·阿明將辦公室搬到西南郊的達魯拉曼宮內,因為他相信這個位置十分安全。12月27日,700名包括了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總參謀部的特種部隊阿爾法小組在內的蘇聯部隊穿着阿富汗武裝部隊制服,佔領了政府機關、軍隊和媒體的大樓。他們下一個目標是達魯拉曼宮。進攻在晚上7點15分開始。經過短促的激戰,蘇聯部隊很快制伏了宮門口防守的阿明衛隊,攻佔了王宮,將阿明及其全家集中趕到阿明的辦公室。隨後一陣激烈的槍聲過後,阿明及其4個妻子、24個子女都靜靜地躺在了血泊中。蘇聯部隊指揮官在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廣播電台宣佈,阿富汗已經從阿明的統治中被「解放」。同時人民民主黨中央政治局任命前部長會議副主席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出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最高領導人),國家革命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國家元首)兼部長會議主席政府總理)。巴布拉克·卡爾邁勒要求蘇聯提供軍事援助。12月28日在距喀布爾以北約500公里之遙的蘇阿邊界上,裝備精良的蘇聯部隊開始越過邊界,向阿富汗境內開來。

1979年12月至1980年2月:第一階段攻勢

第一階段戰鬥開始,蘇聯部隊首先打擊的是阿富汗境內的各種反對派團體。蘇聯部隊沿着三條線路,迅速控制了主要的城市、軍事基地和戰略設施。但是阿富汗全國的叛亂現象開始越來越多和更激烈。蘇聯第40軍被調派負責對付叛亂者。就此,蘇聯軍隊陷入游擊戰之中。

1980年3月至1985年4月:第二階段攻勢

戰爭現已發展成為一個新的格局:蘇聯佔領主要的城市和通信系統,而聖戰者發動游擊戰爭幾乎控制了80%的國土。蘇聯部隊的戰略領域在東北部地區,特別是控制著從泰爾梅茲到喀布爾的公路。蘇聯部隊會定期向聖戰者控制的地區發動攻擊。1981年4月蘇聯部隊與聖戰者在坎大哈展開激烈戰鬥。為了確保喀布爾的安全,從1980年到1985年,蘇聯部隊向戰略要地潘傑希爾谷地發動了9次攻勢,但政府控制區的治安沒有改善。[28]激烈的戰鬥也發生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幾個省份。蘇聯部隊對這些無所不在的游擊隊開始感到有點力不從心。1985年3月,新任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卓夫對阿富汗戰局感到不耐煩。他要求在一年內必須解決阿富汗戰局中的問題。因此,蘇聯向阿富汗增派了10.8萬名軍人。在1985年4月以來的日子裏,阿富汗的民航飛機幾乎全部被迫改變航班時間,全國的機場每天只有四個小時對民航飛機開放,而且還往往是臨時指定為某個機場,其餘時間都被運兵的蘇聯運輸機佔據,新增加進來的蘇聯兵力大部分是作戰力更強的特種部隊。此外,蘇軍進一步增加了先進的武器,其中包括Su-25攻擊機BMP-2步兵戰車。蘇聯部隊的重點進攻方向在東南方的庫納爾省帕克蒂亞省。1985年成了阿富汗戰爭中最血腥的一年。

1985年4月至1987年1月:相持階段

蘇聯開始將打擊聖戰者的任務交給阿富汗政府軍,蘇聯僅限於提供砲兵、防空支援和技術援助。但一些大規模行動仍由蘇聯部隊來執行。在蘇聯的指導下,阿富汗政府軍總兵力在1986年擴充到30萬人。其中國民軍的兵力為13.2萬人,內務部的兵力為7萬人,國家情報局的工作人員人數為8萬。儘管人數眾多,但阿富汗政府軍內存在嚴重逃兵現象。在南部重鎮坎大哈,聖戰者頻頻向蘇聯部隊發動攻擊,使蘇聯部隊疲於奔命。1986年5月,阿富汗政府改組。國家情報局負責人穆罕默德·納吉布拉接替卡爾邁勒出任人民民主黨總書記。1987年起,阿富汗政府軍單獨向聖戰者控制區發起攻擊,儘管傷亡慘重,但仍沒有奪下聖戰者控制區。[29]僅奪回帕克蒂亞省,阿富汗政府軍獲得了短暫的慘勝[30]

1987年1月至1989年2月:蘇聯撤軍

在戰爭最後階段,蘇聯軍隊準備撤出阿富汗。1987年1月1日,阿富汗政府軍宣佈單方面停火6個月,與聖戰者舉行談判。但因雙方分歧太大,雙方再度爆發激戰。蘇聯空軍多次越境轟炸巴基斯坦村莊。在1988年,蘇聯部隊和阿富汗政府軍成功奪取了從加德茲霍斯特公路的主動權。同年第一批蘇聯部隊在5月15日開始撤離阿富汗。撤離工作基本上是和平的。為了確保安全通過,蘇聯與聖戰者達成停火協定,最後一批蘇聯軍隊於1989年2月15日全數離開阿富汗。[31]

蘇軍部隊

蘇聯於1979年12月16日在塔什干組建了蘇聯陸軍第40集團軍,隸屬於突厥斯坦軍區(但在官方通訊中稱為有限地面部隊)。1989年2月15日撤編。下轄:

  • 近衛紅旗空降兵第103師:駐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兵力7,000人。第一批侵阿部隊部署於喀布爾,1989年1月撤軍。戰爭期間全師損失902人,共有約11,000人次榮獲各種勳章與榮譽。1992年5月20日併入白俄羅斯軍隊。
    • 近衛空降兵第317團
    • 近衛紅旗空降兵第350團
    • 近衛空降兵第357團
    • 近衛紅旗自走炮第1179團
  • 紅旗濟莫夫尼基近衛摩步第5師:原駐土庫曼庫什卡,為基幹師,兵力3,000人,第一批參加侵阿前擴編為一線師兵力11,000人,裝備T-62坦克BMP步兵戰車,部署於信丹德。1985年4月榮獲紅旗勳章。原駐地庫什卡以預備役組建了摩步第88師。1989年2月撤退時全師共計11,907人,併入摩步第88師。戰爭期間全師損失1,135人,12,825人次榮獲各種勳章與榮譽。
    • 近衛紅旗摩托化步兵第12團
    • 摩托化步兵第101團
    • 近衛柏林摩托化步兵第371團
    • 近衛布拉格坦克第24團
    • 自走炮第1060團
    • 防空導彈第1122團
  • 紅旗涅韋爾摩托化步兵第108師:原駐烏茲別克鐵爾梅茲,為低配基幹師,兵力1,500人。第一批侵阿前擴編為一線師,12,000人,部署於巴格拉姆。戰爭期間損失損失2,972人。1992年1月併入烏茲別克軍隊。
    • 德文斯克摩托化步兵第177團
    • 紅旗摩托化步兵第180團
    • 摩托化步兵第181團
    • 紅旗烏曼-華沙摩托化步兵第682團(侵阿前為坦克第285團)
    • 紅旗利沃夫自走炮第1074團
    • 防空導彈第1415團
  • 紅旗加特契納摩托化步兵第201師,原駐塔吉克杜尚別,為低配基幹師,兵力1,800人。第二批侵阿前擴編為一線師,12,000人,部署於昆都士。在原駐地以預備役組建了摩步第134師,兵力1,800人。1992年5月摩步201師由俄軍駐塔集群指揮,1997年12月改由伏爾加軍區直屬,2004年10月改為俄軍駐塔第201軍事基地。
  • 近衛獨立空中突擊第56旅:1979年10月1日由近衛空降第105師近衛空降第351團擴編。1980年1月部署於加德茲,共2452人。1988年6月撤軍。1992年調駐羅斯托夫,1994年12月至1996年10月駐車臣。1997年改編為近衛摩步第20師近衛空降第56團。2009年5月1日改為近衛空降第56旅。2010年7月1日改為近衛輕型空降第56旅。
  • 摩步第66旅(原摩步第68師摩步第186團改編)
  • 近衛摩步第70旅(原近衛摩步第5師近衛摩步第373團改編)
  • 紅旗納爾瓦獨立摩托化步兵第191團。共損失509人
  • 紅旗普斯科夫獨立摩托化步兵第860團。損失328人,其中陣亡224人,非戰鬥死亡104人,5215人次榮獲各種勳章與榮譽。
  • 以列寧共青團70周年代表命名的近衛紅旗獨立空降兵第345團,原隸屬於近衛空降第105師。1979年12月部署於巴格拉姆,實際上是摩托化步兵團的編制與裝備。1989年2月撤至阿塞拜疆轉屬近衛空降第104師,恢復空降兵性質。1992年8月調阿布哈茲。1993年8月調新羅西斯克轉隸近衛空降第7師。1998年5月撤編。
  • 混成航空兵第34軍
  • 近衛莫吉廖夫炮兵第353旅
  • 防空導彈第2旅
  • 炮兵第28團(3個營裝備2S5自行加農炮,1個營裝備BM-27颶風火箭炮

第40集團軍歷任司令員:

  • Yuriy Vladimirovich Tukharinov中將 16.12.79 - 22.9.80
  • Boris Ivanovich Tkach中將, 23.9.80 - 6.5.82
  • Vladimir Fyodorovich Ermakov中將, 7.5.82 - 3.11.83
  • Leonid Evstafevich Generalov中將, 4.11.83 - 18.4.85
  • Igor Nikolaevich Rodionov中將, 19.4.85 - 29.4.86
  • Viktor Petrovich Dubynin中將, 30.4.86 - 30.5.87
  • Boris Vsevolodovich Gromov中將, 1.6.87 - 15.2.89

外國援助

1980年代中期,對阿富汗抵抗運動提供援助的國家有巴基斯坦沙地阿拉伯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英國等其他國家,美國認為阿富汗的衝突,是冷戰時期中對抗蘇聯的重要鬥爭之一。中央情報局在1979年執行旋風行動,透過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作為中介,向聖戰者提供武器彈藥及資金,其中包括了著名的FIM-92「刺針」飛彈[32][33][34],造成蘇聯空軍的作戰飛機大量損失[35]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從1979年到1989年,訓練了10萬名聖戰者游擊隊。在一些穆斯林國家中,一些組織開始號召志願者到阿富汗,參與打擊蘇聯部隊的作戰。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年輕沙地阿拉伯男子奧薩馬·本拉登的組織,最後演變成恐怖組織基地組織[36][37]

中華人民共和國派出軍事顧問到阿國,協助訓練聖戰者,同時也在本國國內開設訓練營,大批的中國產武器被轉交給聖戰組織[38]

聖戰組織領導人經常策劃破壞行動,常見的類型包括破壞電線、油管、廣播電台、政府辦公大樓、機場、酒店、戲院等等。從1985年至1987年,平均一年這類破壞行動發生超過600件。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地區,聖戰者每天發射800枚火箭彈。1985年4月到1987年1月,聖戰者發動了超過23000起針對政府機關的攻擊事件。聖戰者的陣地多是在鄉村內,而這些鄉村則會遭到蘇軍的殘酷報復。聖戰者擅長使用地雷,這些地雷大多被埋在橋上和路旁來攻擊車隊。在1982年3月一枚炸彈在教育部爆炸,爆炸範圍波及到周圍數座建築物。1985年9月4日聖戰者游擊隊攻擊在坎大哈機場起飛的巴赫塔航空公司客機,造成52人死亡。

1985年5月由7個主要的反叛組織成立了七黨聖戰者聯盟以協調他們的軍事行動。該集團活躍於喀布爾周圍發動火箭襲擊,並進行軍事行動、打擊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政府。

結局

10多萬裝備精良的蘇軍也未能擊敗阿富汗聖戰者,一些人稱阿富汗為「蘇聯的越南」。阿富汗政府軍士兵大批叛逃,喀布爾政權不得不於1984年強迫14歲的少年應徵(而蘇軍的中亞士兵戰後沒多久也大批脫隊,蘇聯政府被迫徵用俄羅斯族和烏克蘭族,後期以俄族士兵為主並展開了堅決的攻擊)。而雖然擊敗了蘇聯,曾經富裕的阿富汗城市因為連年戰事而殘破,教育出來的大批菁英外逃,貧困的民眾只能賣毒維生,阿富汗鄉村成為了世界最落後且未開發的地區之一。

另一方面,由於古老部落之間的敵對情緒和語言障礙,阿富汗各游擊隊難以形成擊敗蘇軍和阿富汗政府軍的統一戰略。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1988年5月蘇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1989年2月蘇聯軍隊完全撤出阿富汗都是如此。聖戰者們普遍相信是自己導致了蘇聯垮台,本拉登曾聲明說「蘇聯的解體……歸因於真主阿拉的意志和阿富汗的聖戰者」。[39]

除了死亡1萬4千人和傷殘5萬3千人外,蘇聯還損失裝備:

  • 118架戰機
  • 333架直昇機
  • 147輛坦克
  • 1,314輛裝甲運兵車
  • 433門大炮和牽引車
  • 1,138台無線電或指揮車
  • 510輛工程車輛
  • 11,369輛卡車和油罐車

蘇聯政府同時每年投入8億美元支援喀布爾政府(每年花費30億至82億美元來維持第40軍和作戰行動)。

 
蘇聯雌鹿直升機參與阿富汗戰鬥

暴行

阿富汗第二大城坎大哈的人口由於蘇軍和阿政府軍的地毯轟炸與推土機碾壓,從戰前的20萬變成了1987年的2萬五千。地雷導致25,000名阿富汗平民死亡,至今還有1,500萬顆地雷留在阿境內。[40]戰爭造成的阿富汗死亡人數估計從67萬到200萬。[41]2007年阿富汗發現了又一個幾百具被蘇軍活埋者的亂葬坑。[42]

流行文化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Troops of 5 Soviet Allies Reported Fighting Guerrillas in Afghanistan. The 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20 December 1982 [12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December 2018). 
  2. ^ Weymouth, Lally. East Germany's Dirty Secret. The Washington Post. 14 October 1990. (原始內容存檔於5 January 2019). 
  3. ^ India to Provide Aid to Government in Afghanistan. Delfi.lv. 7 March 1989 [2022-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2). 
  4. ^ 4.0 4.1 4.2 Goodson, P. L. Afghanistan's Endless War: State Failure, Regional Politics, and the Rise of .... : 147, 165 [2015-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5. ^ Afghanistan War – 2001–2014. [2017-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30). 
  6. ^ Afghan War – 1978–1992. [2017-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7. ^ Barlett, Donald L.; Steele, James B. The Oily Americans. Time. 2003-05-13 [2008-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4). 
  8. ^ 8.0 8.1 Interview with Dr. Zbigniew Brzezinski-(13/6/97).. [201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8-29). 
  9. ^ 9.0 9.1 9.2 Cornwell, Rupert. Charlie Wilson: Congressman whose support for the mujahideen helped force the Soviet Union out of Afghanistan.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0-02-13 [201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2). 
  10. ^ "Reagan Doctrine, 1985," United States State Department. State.gov. [2011-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0). 
  11. ^ Interview with Dr. Zbigniew Brzezinsk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997-06-13). Part 2. Episode 17. Good Guys, Bad Guys. 1997-06-13.
  12. ^ Corera, Gordon. MI6: Life and Death in the British Secret Service. London: Phoenix. 2011. ISBN 978-0-7538-2833-5. 
  13. ^ Sharma, Raghav. China's Afghanistan Policy: Slow Recalibration. China Report. 2011, 46 (3): 202. S2CID 154028247. doi:10.1177/000944551104600303. ...Beijing began to closely coordinate with Washington, Islamabad and Riyadh to covertly aid the mujahideen in carrying out the anti-Soviet jihad in Afghanistan. 
  14. ^ Szczudlik-Tatar, Justyna. China's Evolving Stance on Afghanistan: Towards More Robust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DF). Strategic File (Pol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October 2014, (22): 2 [2022-12-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8-29). Then, in the 1980s, Beijing acted in cooperation with Washington to provide Afghan anti-Soviet insurgents with arms, and trained Mujahidin. 
  15. ^ Crile, George. Charlie Wilson's War: The Extraordinary Story of the Largest Covert Operation in History. Atlantic Monthly Press. 2003. ISBN 0-87113-854-9. 
  16. ^ Saudi Arabia and the Future of Afghanist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1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7). 
  17. ^ Renz, Michael. Operation Sommerregen (40). Die Welt. Die Welt. 2012-10-06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德語). 
  18. ^ Marshall, A.(2006); Phased Withdrawal,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State Reconstruction; Conflict research Studies Centre; ISBN 978-1-905058-74-7 存档副本 (PDF). [2008-02-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12-01). , p.2
  19. ^ Marshall, p.6
  20. ^ (俄文) N. F. Ivanov, Operation Storm to Begin Earlier, Chapter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oscow: Voenizdat, 1993
  21. ^ "Россия и СССР в войнах XX века. Потери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о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Под общей редакцией кандидата военных наук, профессора АВН генерал-полковника Г. Ф. Кривошеева, Москва 「Олма-Пресс」, 2001.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2. ^ Russia and the USSR in wars XX century. -- Moscow: OLMA-Press, 2001. -- S. 537.
  23. ^ Antonio Giustozzi. War,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Afghanistan, 1978–1992. Hurst. 2000: 115. ISBN 1-85065-396-8. 
  24. ^ Lacina, Bethany; Gleditsch, Nils Petter. Monitoring Trends in Global Combat: A New Dataset of Battle Deaths (PDF).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2005, 21: 154 [2017-07-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0-06). 
  25. ^ Noor Ahmad Khalidi, "Afghanistan: Demographic Consequences of War: 1978–8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Central Asian Survey, vol. 10, no. 3, pp. 101–126, 1991.
  26. ^ Marek Sliwinski, "Afghanistan: The Decimation of a People," Orbis (Winter, 1989), p.39.
  27. ^ 阿富汗冲突 (PDF). ICRC. [2021-03-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6). 
  28. ^ Russian General Staff, Grau & Gress, The Soviet-Afghan War, p. 26
  29. ^ Urban, War in Afghanistan, p. 219
  30. ^ Grau, Lester & Jalali, Ali Ahmad. The campaign for the caves: the battles for Zhawar in the Soviet-Afghan War. GlobalSecurity.org. [2007-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5). 
  31. ^ Urban, War in Afghanistan, p. 251
  32. ^ Pakistan's Foreign Policy: an Overview 1974-200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ILDAT briefing paper for Pakistani parliamentarians by Hasan-Askari Rizvi, 2004. pp19-20.
  33. ^ How the CIA created Osama bin Laden. Green Left Weekly. 2001-09-19 [2007-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11). 
  34. ^ 1986-1992: CIA and British Recruit and Train Militants Worldwide to Help Fight Afghan War. Cooperative Research History Commons. [2007-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8). 
  35. ^ Maley, William and Amin Saikal, The Soviet Withdrawal from Afghanist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89, p.16
  36. ^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ageman, Marc Understanding Terror Networks, chapter 2,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4-05-01
  37. ^ Did the U.S. "Create" Osama bin Laden?(2005-01-14).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3-10). 
  38. ^ S. Frederick Starr (2004).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llustrated ed.). M.E. Sharpe. p. 158. ISBN 978-0-7656-1318-9. Retrieved 2012-05-22.
  39. ^ Messages to the World, 2006, p. 50. (March 1997 interview with Peter Arnett)
  40. ^ Kaplan, Soldiers of God (2001) p.188
  41. ^ "Death Tolls for the Major Wars". Users.erols.com. http://users.erols.com/mwhite28/warstat2.htm#Afghanist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011-07-28.
  42. ^ 阿富汗發現死人坑 數百人被蘇軍活埋. 中國江西網. [2014年3月30日]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