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頓手語譜寫

薩頓手語譜寫(英語:Sutton SignWriting )或簡寫手語譜寫(英語:SignWriting),是一種用來書寫手語的系統。不同於手語拼寫法(使用手、身體的動作、姿勢來拼寫口語的文字) ,手語譜寫則着重在於以書面符號來記錄手部、表情的動作。

薩頓手語譜寫
類型
使用時期
1974年至今
書寫方向從左至右垂直 編輯維基數據
語言美國手語丹麥手語英語Danish Sign Language及其他手語
ISO 15924
ISO 15924Sgnw (095), ​SignWriting
Unicode
別名SignWriting
範圍U+1D800–U+1DAAF

手語譜寫,無論在字符的形狀(手、臉和身體的抽象圖片),或在空間排列(不像書寫英語單字的字母的順序)方面,都具有高度特徵性和視覺標誌性。它是由瓦萊麗·薩頓(英語:Valerie Sutton) 於1974年開發出來的,她本是一名舞者,曾開發了舞譜。基於此書寫方式,後續則發展出了標準化形式,稱為國際手語譜寫字母表(英語:International Sign Writing Alphabet,簡寫:ISWA)。

歷史

當薩頓在為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英語Royal Danish Ballet教授舞譜時,正在哥本哈根大學進行手語研究的拉爾斯·馮德利思(英語:Lars von der Lieth)認為使用類似的符號來記錄手語會很有用。在舞譜的基礎上,薩頓發展出了手語譜寫,並最終將系統擴展為完整的動作譜寫英語MovementWriting。但是,只有手語譜寫和舞譜被廣泛使用。

雖然薩頓手語譜寫不是第一個手語書寫系統(見Stokoe 符號),但它是第一個可以充分表達面部表情和姿勢變化,並且對於比複合詞彙和短語更長、需使用一串符號來表述的語句,仍可容納。它是唯一經常使用的系統,例如在美國手語協會用於發佈通訊,並已用於為YouTube視頻添加字幕。  薩頓指出,手語譜寫已在約40 多個國家/地區使用。 [1]但是,尚不清楚其在每個國家/地區的使用範圍如何。

 
Escola Estadual de Educação Especial Dr. Reinaldo Fernando Cóser

2001 年,巴西的 FENEIS (全國聾人協會)年會上,該協會投票表決將薩頓手語譜寫作為將巴西手語英語Brazilian Sign Language轉譯成書面形式的首選方法。該協會強烈建議巴西政府在所有聾人學校教授此譜寫方式。目前,聖卡塔琳娜聯邦大學已將其納為巴西手語課程的一部分。此外,在最近出版的巴西手語詞典 (EJ669813 - 巴西手語辭書學和技術:詞典、數字百科全書、基於 Chereme 的符號檢索和四肢癱瘓的聾人通信系統。摘自教育資源信息中心),也使用了此譜寫方式,其中包含了聖保羅聾人使用的 3,600 多個手語詞彙。該詞典是由Fernando Capovilla教授指導,由聖保羅大學出版。。

一些初步研究認為,聾人社區更喜歡主要語言的視頻或書寫方式, [2]然而,這一說法遭到了西班牙史蒂夫和戴安娜帕克赫斯特的質疑,他們發現,最初會遇到反彈,後來則會重新產生興趣,並最終會感到自豪。 「如果聾人學會讀寫他們自己的手語系統,會增加他們的自尊心」黛安·帕克赫斯特說。

截至2010年 (2010-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手語譜寫廣泛用於國際手語論壇,它已被 40 個國家接受,包含巴西、 埃塞俄比亞、法國、德國、意大利、葡萄牙、沙特阿拉伯、斯洛文尼亞、突尼斯和美國。[3]

由手語譜寫發展出的國際手語譜寫字母表 (ISWA),已被提議作為相當於國際音標的功用。 [4]然而,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手語譜寫不是音位正寫法,也沒有從音韻形式到書面形式的一對一映射。 [3] :163儘管這種說法存在爭議,但建議各國在使用時,為各個語言做適度的調整。 [5]有兩篇博士論文在研究和促進了針對特定手語的使用手語譜寫。 Maria Galea 的博士論文則是關於 馬耳它手語英語Maltese Sign Language的譜寫方式。 [6]此外,克勞迪婭·薩維納·比安奇尼 (Claudia Savina Bianchini) 的博士論文則是實作出針對意大利手語英語Italian Sign Language的手語譜寫。 [7] [8]

符號

在薩頓手語譜寫中,不同的標誌性符號代表手勢、方向、身體位置、臉部表情、觸碰和動作[9][10],並使用這些符號的組合來表示手語的單詞。由於手語譜寫是一種特徵文字[11],代表的是符號的實際物理形式而非它們的含義,因此不需要使用音系學或語義分析來處理。學習該系統的人可以「感覺」出一個不熟悉的符號,就像說英語之人可以「發出」一個用拉丁字母寫成的陌生單詞而不需要知道這個符號是什麼意思。

符號的數量很多,並且通常有多種方式來書寫單一詞彙。正如英語拼寫標準化需要幾個世紀一樣,手語譜寫拼寫尚未針對任何手語進行標準化。

書寫的方向,可以根據書寫者的角度或觀看者的角度。然而,幾乎所有出版物都使用簽名者的向度,並假設右手為主導方向。 薩頓的設計,最初是如英文一般,將文本設計為水平書寫(從左到右),並且是基於觀察者的角度。但後來為符合聾人作家的意願,改為垂直(從上到下)和從書寫者的角度。

方向

手掌的方向是通過填充手形的字形來表示。空心輪廓(白色)字形表示一個人面向手掌,一個實心(黑色)字形表示一個人面向手背,分割陰影表示一個人從側面看手。雖然實際上手腕可能會轉向中間位置,但薩頓手語譜寫中僅表示手掌、背部和兩側四個方向,因為它們足以表示手語。

如果使用完整的字形,則將手放在簽名者面前的垂直(牆壁或面部)平面中,就像手指拼寫時發生的那樣。通過指關節在字形上擦除的條帶表明手位於水平面,與地板平行。 (如果使用基本的手形字形之一,例如簡單的正方形或圓形,則此帶會將其一分為二;但是,如果有從底部伸出的手指線條,則它們會與底部分離,但是基地本身保持完好。 )

左圖顯示了六個方向的 BA 手(平手)。對於左側的三個垂直方向,手放在簽名者的前面,手指向上。所有三個字形都可以旋轉,就像時鐘的指針一樣,以顯示指向某個角度、側面或向下的手指。對於圖右側的三個水平方向,手向外,手指遠離簽名者,大概指向觀看者。它們也可以旋轉以顯示手指指向一側或指向簽名者。儘管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表示無限數量的方向,但實際上每個平面只使用八個方向——也就是說,只能找到 45° 的倍數。

手形

 
手語譜寫中的手形及對應字符

總期有一百多種字形來表達手形,但美式手語中使用的所有字形都基於五個基本元素:

  • 正方形代表一個閉合的拳頭,彎曲手指的指關節彎曲 90°,使手指接觸手掌,拇指放在手指上。樸實無華,這個方塊代表了手指拼寫的 S 手。修改如下,表示四個手指中至少有一個手指接觸手掌。
  • 圓圈代表「張開的拳頭」,即拇指和手指彎曲以接觸其尖端的手。樸實無華,這是手指拼寫的 O 手。修改後,表示至少有一個手指以這種方式觸摸拇指。
  • 五邊形(矩形頂上的三角形),如上面「方向」部分使用的插圖所示,代表一隻扁平的手,所有手指都伸直並相互接觸。這類似於拼寫的 B 手,儘管拇指沒有越過手掌。
  • 「C」形代表拇指和手指彎曲但不足以觸摸的手。這用於手指拼寫的 C 手,可以修改以顯示手指分開。
  • 有角度的形狀,如胖 L,表示四個手指是平的(筆直且接觸),但與手掌平面成 90° 彎曲。它不會以簡單的形狀出現,但必須包括拇指在哪裏的指示,無論是在側面還是觸摸指尖。

正方形或五邊形中間的一條線表示拇指在手掌上。這些是 E、B 和(張開手指)4 手拼法。

這些基本形狀通過從它們的面和角伸出的線條進行修改,以表示未按上述方式定位的手指。直線代表筆直的手指(這些可能成一定角度表示它們與手掌不成直線;如果它們指向或背離簽名者,則它們的尖端呈菱形);彎曲(杯狀)手指的曲線;鈎狀手指的鈎狀線;直角線,用於僅在一個關節處彎曲的手指;和交叉線,用於交叉手指,如右圖所示。五邊形和 C 僅被修改以顯示手指是展開而不是接觸;角度僅被修改以顯示拇指是接觸指尖還是向側面伸出。雖然可以對其他幾十個字形進行一些概括,這些字形基於圓形和方形,但細節有些特殊,每個字形都需要記住。

對於頂部標誌,箭頭顯示兩個「1」手在垂直圓圈中移動,儘管它們同時移動(領帶),但左手(空心箭頭)開始遠離身體(細線)上升而右手(實心箭頭)開始靠近身體(粗線)下降。

對於底部標誌,右掌心向下的「X」手相對於靜止的掌心向上的「B」手向下移動。這過於精確:ASL 標誌將適用於任何向下的之字形運動,並且圓圈的方向和起點無關緊要。

手指移動

用於表示手指動作的符號只有幾個。並以重覆的兩個符號以表明移動是重複的。

實心子彈代表彎曲一個或多個手指的中間關節,空心子彈代表伸直彎曲的手指。也就是說,帶有實心子彈的「D」手意味着它變成了「X」手,而帶有空心子彈的「X」手意味着它變成了「D」手。如果手指已經彎曲,那麼實心子彈表明它們在擠壓。例如,帶有雙實心子彈的方形(閉合的拳頭,「S」手)是「牛奶」(象徵性地擠壓乳房)的標誌。

向下指向的 V 形表示在指關節處彎曲,而向上指向的 V 形 (^) 表示指關節伸直。也就是說,帶有向下 V 形的「U」手變成了「N」手,而帶有向上 V 形的「N」手變成了「U」手。

像兩個 V 形 (^^) 連接在一起的鋸齒形意味着手指重複且同步地彎曲。雙線之字形意味着手指不同步地扭動或顫動。

手部動作

總共有多達數百個不同種類的箭頭用來指示手部動作。動作符號非常複雜,而且它比實際上的手語都更精確,所以不同的人可能會選擇不同的方式書寫相同的單詞。

Δ形箭頭是空心的(白色)來代表左手動作;以實心的(黑色)來代表右手動作。當雙手合一時,使用一個開放的(Λ形)箭頭。

同方向一樣,移動箭頭區分兩個平面:垂直平面(向上和向下)中的移動由雙杆箭頭表示,如左圖底部,而單杆箭頭表示平行於地板的移動(來回)。此外,對角平面中的移動使用修改後的雙杆箭頭:杆上的橫杆表示向上或向下移動遠離,實心點表示接近移動。經過或在某物上方或下方的來回運動,則使用修改後的單莖箭頭,箭頭的部分代表近處運動比其餘部分粗。這些雖是標誌性的,但是是約定成俗的,因此需要單獨學習。

直線運動是在任一平面的八個方向中的一個方向上進行的,就像指南針的八個主要方向一樣。長直箭頭表示肘部的運動,後面帶橫杆的短箭頭表示手腕的運動,簡單的短箭頭表示小幅度的運動。 (在相反的方向上加倍,這些可以顯示出手腕的點頭。 ) 與主箭頭交叉的輔助彎曲箭頭顯示手臂在移動時會扭曲。 (加倍,在相反的方向,這些可以顯示手的顫抖。 ) 箭頭可以轉動、彎曲、曲折和循環。

肩部、頭部和眼球動作

眼睛上的箭頭表示注視的方向。

觸碰

 
接觸符號。從左到右:觸摸、抓握、敲擊、刷、摩擦、進入

六個觸碰字形可用來表示手接觸的位置。也就是說,位於臉部側面的手形字形與接觸字形一起表示手接觸臉部的側面。表示接觸方式的字形有以下選項:

  • 星號(* 或 *)用於簡單地觸摸該位置;
  • 加號 (+) 用於把握位置(通常是另一隻手);
  • 磅/井號 (#) 用於打擊這個地方;
  • 圓圈中一個圓點(⊙),用來沿着這個地方刷然後離開;
  • 一個螺旋(꩜ 或可以近似為@),用於摩擦該地方而不是離開;如果沒有附加箭頭,則理解為圓圈;和
  • 接觸符號 (|∗|) 兩側的兩個條形表示接觸位置的元素之間發生接觸;通常在手指之間,或在圓形手形內部。 (除基本星號之外的觸點很少在條形之間使用。 )

位置

如果動作手位於另一隻手,則其符號是上述手形之一。實際上,只會出現更簡單的手形的一個子集。

附加符號用於表示除手以外的面部或身體部位的標誌位置。圓圈表示頭部。

表情

手說中廣乏使用臉部動作,包括眼睛、眉毛、鼻子運動、臉頰、嘴巴運動和呼吸變化,也有相關的符號,還可以表示頭部動作和眼睛注視的方向。

身體動作

以水平線來表示肩膀。可以添加小箭頭以表示肩膀和軀體動作。如有需要,可以添加手臂甚至腿。

韻律

也有用來表示動作速度的符號,包含無論是同時的,或交替的動作,以及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

也有用於對應於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以及用於其他文字的標點符號的各種標點符號。這些符號寫在符號之間,並且在譜寫符號和其後的標點符號之間不會斷行。

符號排列

 
寫在欄位中的手語譜寫的例子,美式手語的 Jack 和 Jill的轉寫。

手語譜寫的特殊處在於它在一個不可見的「標誌框」中使用二維佈局。方框內符號的相對位置象徵性地代表了所代表的符號所涉及的手和身體其他部位的位置。因此,每個符號框內的符號之間沒有明顯的線性關係,這與大多數口語腳本中每個單詞內的字符序列不同。這也不同於在口語中線性排列符號的其他手語腳本。然而,由於在手語中,許多語音參數是同時表達的,這些其他腳本需要任意約定來指定手形、位置、運動等不同參數的順序。儘管手語譜寫確實有關於如何在一個標誌內相對於彼此排列符號的慣例,但與其他手語文本相比,二維佈局導致更少的隨意性和更多的象似性。 [9]

跳脫出個別標誌,文本卻是線性的,以反映了標誌的時間順序。目前標誌最常以垂直方式書寫(儘管以前它們是水平寫的),而欄在頁面中則從左到右排列。標誌框在欄內從上到下排列,中間穿插標點符號。在一欄中,標誌可以寫在中間或在「車道」中向左或向右移動,以指示身體的左右移動。

字典中的排序

薩頓根據利手上手指的伸展情況將標誌分為十組。這些相當於美式手語中的數字 1 到 10。然後根據實際手的形狀細分每組,然後根據手所在的平面再次細分(垂直,然後是水平),然後再次根據手的基本方向(手掌,側面,背面)。有訂購系統(美國手語和巴西手語 (LIBRAS) )嘗試使用這個方式。 [12]當前的薩頓手語譜寫的排序系統稱為 Sign Symbol Sequence,由每個符號的創建者解析並記錄到在線詞典中。該系統允許按特徵進行內部排序,包括手形、方向、速度、位置和其他在口語詞典中找不到的集群特徵。

優缺點

與其他手語書寫系統相比,薩頓手語譜寫的優點是:

  • 因為具有擬象性,它易於學習閱讀,特別是文字排布基於二維而不是一維。
  • 它具有可以表示面部表情以及其他的非手勢動作。
  • 它已適用於許多不同的手語。

但是,它也有一些缺點。

  • 符號過多,細節繁雜,這對學習如何書寫構成了挑戰。這也意味着書面形式在很大程度基於情境和個人創造,難以統一;對於同一種手勢,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文本書寫方式,二同一個人也可能在轉寫手勢時採用多種不同的表達。
  • 對於每個手勢,薩頓手語依賴二維空間佈局,雖然它比線性佈局更具擬象性,但也更佔成本。目前,薩頓手語譜寫需要特殊的軟件; 薩頓手語譜寫不能用作普通文字處理器或其他應用軟件中的普通文本。作為一種變通方法,薩頓手語譜寫網站上提供了軟件(SignMaker 和 Rand 鍵盤),該軟件允許使用特殊薩頓手語譜寫軟件組裝的標誌作為圖形圖像輕鬆複製到文字處理或桌面出版軟件中。

SignPuddle 是符號的純文本 (ASCII) 字符串表示形式。它可以作為純文本存儲在任何地方,並可以用特殊程序(例如 SignWriting Icon Server)替換為標誌。 [13]已有人提出了RFC[14],後來演變成一個更嚴格的草案標準,稱為「正式簽名」(FSW)。它還可以使用統一碼字符代替 ASCII 轉義符。 [15]還有一種實驗性的TrueType 字體,它使用 SIL Graphite 技術自動將這些序列轉換為標誌。 [13]

統一碼

薩頓手語譜寫是Unicode 標準中第一個包含的手語書寫系統。 2015年6月發佈的 Unicode 8.0 版的 Sutton SignWriting(Unicode 塊)中添加了 672 個字符。這些字符是基於手語譜寫的標準化符號集[16]和定義的字符編碼模型。 [17] [10]

Unicode 標準只涵蓋符號集,但它不解決佈局,即符號在二維空間中的定位。而相關軟件使用笛卡爾 (XY) 坐標來記錄每個符號的位置。 [18]由於統一碼着重於在一維純文本中,前後中有意義的符號,因此統一碼提案中沒有包括二維擺放方式中所需的數字字符。 [10]

薩頓手語譜寫的 Unicode 區段是 U+1D800 – U+1DAAF:

薩頓書寫符號[1][2][3]
Official Unicode Consortium code chart (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1D80x 𝠀 𝠁 𝠂 𝠃 𝠄 𝠅 𝠆 𝠇 𝠈 𝠉 𝠊 𝠋 𝠌 𝠍 𝠎 𝠏
U+1D81x 𝠐 𝠑 𝠒 𝠓 𝠔 𝠕 𝠖 𝠗 𝠘 𝠙 𝠚 𝠛 𝠜 𝠝 𝠞 𝠟
U+1D82x 𝠠 𝠡 𝠢 𝠣 𝠤 𝠥 𝠦 𝠧 𝠨 𝠩 𝠪 𝠫 𝠬 𝠭 𝠮 𝠯
U+1D83x 𝠰 𝠱 𝠲 𝠳 𝠴 𝠵 𝠶 𝠷 𝠸 𝠹 𝠺 𝠻 𝠼 𝠽 𝠾 𝠿
U+1D84x 𝡀 𝡁 𝡂 𝡃 𝡄 𝡅 𝡆 𝡇 𝡈 𝡉 𝡊 𝡋 𝡌 𝡍𝪛 𝡎 𝡏𝪛
U+1D85x 𝡐 𝡑𝪛 𝡒 𝡓 𝡔 𝡕 𝡖 𝡗 𝡘 𝡙 𝡚 𝡛 𝡜𝪛 𝡝 𝡞𝪛 𝡟
U+1D86x 𝡠 𝡡 𝡢 𝡣 𝡤 𝡥 𝡦 𝡧 𝡨 𝡩 𝡪 𝡫 𝡬 𝡭 𝡮 𝡯
U+1D87x 𝡰 𝡱 𝡲 𝡳 𝡴 𝡵 𝡶 𝡷 𝡸 𝡹 𝡺 𝡻 𝡼 𝡽 𝡾 𝡿
U+1D88x 𝢀 𝢁 𝢂 𝢃 𝢄 𝢅 𝢆 𝢇 𝢈 𝢉 𝢊 𝢋 𝢌 𝢍 𝢎 𝢏
U+1D89x 𝢐 𝢑 𝢒 𝢓 𝢔 𝢕 𝢖 𝢗 𝢘 𝢙 𝢚 𝢛 𝢜 𝢝 𝢞 𝢟
U+1D8Ax 𝢠 𝢡 𝢢 𝢣 𝢤 𝢥 𝢦 𝢧 𝢨 𝢩 𝢪 𝢫 𝢬 𝢭 𝢮 𝢯
U+1D8Bx 𝢰 𝢱 𝢲 𝢳 𝢴 𝢵 𝢶 𝢷 𝢸 𝢹 𝢺 𝢻 𝢼 𝢽 𝢾 𝢿
U+1D8Cx 𝣀 𝣁 𝣂 𝣃 𝣄 𝣅 𝣆 𝣇 𝣈 𝣉 𝣊 𝣋 𝣌 𝣍 𝣎 𝣏
U+1D8Dx 𝣐 𝣑 𝣒 𝣓 𝣔 𝣕 𝣖 𝣗 𝣘 𝣙 𝣚 𝣛 𝣜 𝣝 𝣞 𝣟
U+1D8Ex 𝣠 𝣡 𝣢 𝣣 𝣤 𝣥 𝣦 𝣧 𝣨 𝣩 𝣪 𝣫 𝣬 𝣭 𝣮 𝣯
U+1D8Fx 𝣰 𝣱 𝣲 𝣳 𝣴 𝣵 𝣶𝪛 𝣷 𝣸 𝣹 𝣺 𝣻 𝣼 𝣽 𝣾 𝣿
U+1D90x 𝤀 𝤁 𝤂 𝤃 𝤄𝪛 𝤅 𝤆 𝤇 𝤈 𝤉 𝤊 𝤋 𝤌 𝤍 𝤎 𝤏
U+1D91x 𝤐 𝤑 𝤒 𝤓 𝤔 𝤕 𝤖 𝤗 𝤘 𝤙 𝤚 𝤛 𝤜 𝤝 𝤞 𝤟
U+1D92x 𝤠 𝤡 𝤢 𝤣 𝤤 𝤥 𝤦 𝤧 𝤨 𝤩 𝤪 𝤫 𝤬 𝤭 𝤮 𝤯
U+1D93x 𝤰 𝤱 𝤲 𝤳 𝤴 𝤵 𝤶 𝤷 𝤸 𝤹 𝤺 𝤻 𝤼 𝤽 𝤾 𝤿
U+1D94x 𝥀 𝥁 𝥂 𝥃 𝥄 𝥅 𝥆 𝥇 𝥈 𝥉 𝥊 𝥋 𝥌 𝥍 𝥎 𝥏
U+1D95x 𝥐 𝥑 𝥒 𝥓 𝥔 𝥕 𝥖 𝥗 𝥘 𝥙 𝥚 𝥛 𝥜 𝥝 𝥞 𝥟
U+1D96x 𝥠 𝥡 𝥢 𝥣 𝥤 𝥥 𝥦 𝥧 𝥨 𝥩 𝥪 𝥫 𝥬 𝥭 𝥮 𝥯
U+1D97x 𝥰 𝥱 𝥲 𝥳 𝥴 𝥵 𝥶 𝥷 𝥸 𝥹 𝥺 𝥻 𝥼 𝥽 𝥾 𝥿
U+1D98x 𝦀 𝦁 𝦂 𝦃 𝦄 𝦅 𝦆 𝦇 𝦈 𝦉 𝦊 𝦋 𝦌 𝦍 𝦎 𝦏
U+1D99x 𝦐 𝦑 𝦒 𝦓 𝦔 𝦕 𝦖 𝦗 𝦘 𝦙 𝦚 𝦛 𝦜 𝦝 𝦞 𝦟
U+1D9Ax 𝦠 𝦡 𝦢 𝦣 𝦤 𝦥 𝦦 𝦧 𝦨 𝦩 𝦪 𝦫 𝦬 𝦭 𝦮 𝦯
U+1D9Bx 𝦰 𝦱 𝦲 𝦳 𝦴 𝦵 𝦶 𝦷 𝦸 𝦹 𝦺 𝦻 𝦼 𝦽 𝦾 𝦿
U+1D9Cx 𝧀 𝧁 𝧂 𝧃 𝧄 𝧅 𝧆 𝧇 𝧈 𝧉 𝧊 𝧋 𝧌 𝧍 𝧎 𝧏
U+1D9Dx 𝧐 𝧑 𝧒 𝧓 𝧔 𝧕 𝧖 𝧗 𝧘 𝧙 𝧚 𝧛 𝧜 𝧝 𝧞 𝧟
U+1D9Ex 𝧠 𝧡 𝧢 𝧣 𝧤 𝧥 𝧦 𝧧 𝧨 𝧩 𝧪 𝧫 𝧬 𝧭 𝧮 𝧯
U+1D9Fx 𝧰 𝧱 𝧲 𝧳 𝧴 𝧵 𝧶 𝧷 𝧸 𝧹 𝧺 𝧻 𝧼 𝧽 𝧾 𝧿
U+1DA0x 𝨀 𝨁 𝨂 𝨃 𝨄 𝨅 𝨆 𝨇 𝨈 𝨉 𝨊 𝨋 𝨌 𝨍 𝨎 𝨏
U+1DA1x 𝨐 𝨑 𝨒 𝨓 𝨔 𝨕 𝨖 𝨗 𝨘 𝨙 𝨚 𝨛 𝨜 𝨝 𝨞 𝨟
U+1DA2x 𝨠 𝨡 𝨢 𝨣 𝨤 𝨥 𝨦 𝨧 𝨨 𝨩 𝨪 𝨫 𝨬 𝨭 𝨮 𝨯
U+1DA3x 𝨰 𝨱 𝨲 𝨳 𝨴 𝨵 𝨶 𝨷 𝨸 𝨹 𝨺 𝨻 𝨼 𝨽 𝨾 𝨿
U+1DA4x 𝩀 𝩁 𝩂 𝩃 𝩄 𝩅 𝩆 𝩇 𝩈 𝩉 𝩊 𝩋 𝩌 𝩍 𝩎 𝩏
U+1DA5x 𝩐 𝩑 𝩒 𝩓 𝩔 𝩕 𝩖 𝩗 𝩘 𝩙 𝩚 𝩛 𝩜 𝩝 𝩞 𝩟
U+1DA6x 𝩠 𝩡 𝩢 𝩣 𝩤 𝩥 𝩦 𝩧 𝩨 𝩩 𝩪 𝩫 𝩬 𝩭 𝩮 𝩯
U+1DA7x 𝩰 𝩱 𝩲 𝩳 𝩴 𝩵 𝩶 𝩷 𝩸 𝩹 𝩺 𝩻 𝩼 𝩽 𝩾 𝩿
U+1DA8x 𝪀 𝪁 𝪂 𝪃 𝪄 𝪅 𝪆 𝪇 𝪈 𝪉 𝪊 𝪋
U+1DA9x  SW 
F2
 SW 
F3
 SW 
F4
 SW 
F5
 SW 
F6
U+1DAAx  SW 
R2
 SW 
R3
 SW 
R4
 SW 
R5
 SW 
R6
 SW 
R7
 SW 
R8
 SW 
R9
 SW 
R10
 SW 
R11
 SW 
R12
 SW 
R13
 SW 
R14
 SW 
R15
 SW 
R16
Notes
1.^ 依據 Unicode 15.0
2.^ 灰色區域表示未分配的碼位
3.^ U+1D84D, U+1D84F, U+1D851, U+1D85C, U+1D85E, U+1D8F6, U+1D904 shown with modifier U+1DA9B SW-F2

目前的軟件會將每個譜寫符號以 ASCII 或統一碼的字符串來記錄。舊的軟件可能使用 XML 或自定義二進制格式來表示譜寫符號。正式的手語譜寫則使用 ASCII 字符來定義符號和其他簡單結構內的二維佈局。 [19]可以用 17 個附加字符來完表達統一碼中的字符。 [20]使用字符集(統一碼或 ASCII)可以將手語符號拼寫成單字,此單字可以用正則表達式有效處理。這些集合是同構的

無障礙

薩頓已根據SIL 開放字體許可證發佈了2010 年版國際手語譜寫字母表( 英語:International SignWriting Alphabet 2010[21] 。 ISWA 2010 的符號可用作單獨的 SVG 或 TrueType 字體。

Google 發佈了一種名為Noto Sans SignWrit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的開放式字型,該字型支持 Unicode 8 (uni8) 規範中的手語譜寫,可修改字符和面部變音符號。

簽名在維基媒體孵化器啟用,其中包括 Yair Rand 的「在維基媒體和整個網絡上使用的基於 Javascript 的簽名鍵盤」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測試維基包括孵化器上的 ASL 維基百科和其他手語測試維基

對於現代 Web 和應用程式開發,NPM 上提供了多個套件。

對於手語翻譯,手語譜寫文本是視頻和手語的自然語言處理之間的一個有用的抽象層。 [22]將手語視頻轉換為 SignWriting 文本是一個具有開源選項的新興領域。 [23] 手語譜寫是 Google 手語翻譯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 [24]

另見

  • 其他手語書寫系統,包括,包括
    • ASL-phabet ,美式手語的最小腳本
    • 漢堡符號系統(HamNoSys),由歐洲語言學家開發的手語音標系統
    • Si5s,一種美式手語的輸寫文字
    • Stokoe 符號,一種由手語語言學先驅設計的腳本,最初是為美式手語設計的,後來改編為其他手語

參考

  1. ^ Valerie Sutton. Who Uses SignWriting?. Signwriting.org. [201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7). 
  2. ^ Hopkins, Jason. Choosing how to write sign language: 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008, 2008 (192). doi:10.1515/IJSL.2008.036. 
  3. ^ 3.0 3.1 van der Hulst, Harry; Channon, Rachel. Brentari, Diane , 編. Sign Langua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51–172. ISBN 978-0-521-88370-2. 
  4. ^ Charles Butler, Center for Sutton Movement Writing, 2014
  5. ^ Roberto Costa. SignWriting Symposium Presentation 32. signwriting.org.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7). 
  6. ^ Galea, Maria. SignWriting (SW) of Maltese Sign Language (LSM) and its development into an orthography: Linguistic considerations (Ph.D. dissertation). Malta: University of Malta. 2014 [4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3). 
  7. ^ 2012. Analyse métalinguistique de l』émergence d』un système d』écriture des Langues des Signes: SignWriting et son application à la Langue des Signes Italienne (LIS). Université de Paris VIII – Vincenne Saint-Denis. Web access
  8. ^ Claudia S. Bianchini. 2020. How to Improve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by Writing a Language Without Writing: Sign Languages and SignWriting. In Proc. Intl Conf." Grapholinguis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1039-1065. Fluxus Editions. Web acces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9. ^ 9.0 9.1 Thiessen, Stuart. A Grammar of SignWriting (M.A. thesis). Grand Forks ND: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2011 [1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ThiessenGrammar」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0. ^ 10.0 10.1 10.2 Everson, Michael. Proposal for encoding Sutton SignWriting in the UCS (PDF). [1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2-07).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EversonUnicode」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1. ^ That is, SignWriting characters represent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signing (handshape, location, motion, etc.), not the meanings of the signs, in a manner that is analogous to wha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rgued for hangul.
  12. ^ Butler, Charles. An Ordering System for SignWriting (PDF). The SignWriting Journal. August 2001, (1) [26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2-07). 
  13. ^ 13.0 13.1 SignWriting Icon Server. wmflabs. [19 June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7). 
  14. ^ Slevinski, Stephen. The SignPuddle Standard for SignWriting Text. tools.ietf.org. [19 June 2019] (英語). 
  15. ^ Slevinski, Stephen. Formal SignWriting. tools.ietf.org. [19 June 2019] (英語). 
  16. ^ ISWA 2010. Signbank.org. 2012-01-12 [201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7). 
  17. ^ Formal SignWriting. IETF. 2016-12-22 [2017-06-05]. 
  18. ^ The SignPuddle Standard for SignWriting Text.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19. ^ Formal SignWriting section 2.1.6.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20. ^ Slevinski, Stephen E., Jr. L2/17-220: Design Options for Sutton SignWriting with examples and fonts (PDF). 2017-07-12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2-07). 
  21. ^ Valerie Sutton. Sutton's SymbolBank: International SignWriting Alphabet (ISWA 2010). Movementwriting.org. [201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22. ^ Julie Hochgesang. Including Signed Languag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ornell University.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6). 
  23. ^ Amit Moryossef. Sign Language Processing Playground.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6). 
  24. ^ Amit Moryossef. Google Translate for Sign Language.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6). 

相關的文獻

  • 霍夫曼-迪洛威,埃里卡。 2017 年。感受自己(或他人)的臉:從表達的角度寫標誌。語言與交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