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敏橋
51°30′03″N 0°07′19″W / 51.50083°N 0.12194°W
西敏橋 | |
---|---|
Westminster Bridge | |
座標 | 51°30′03″N 0°07′19″W / 51.5008°N 0.1219°W[1] |
承載 | A320公路 |
跨越 | 泰晤士河 |
地點 | 英國大倫敦西敏市 |
保護狀況 | 二級星登錄建築(II*) |
設計參數 | |
橋型 | 拱橋 |
全長 | 827呎(252米)[2] |
闊度 | 58呎(18米)[3]:p33 |
歷史 | |
設計師 | 查爾斯·拉貝黎(第一代) 湯馬斯·佩吉(第一代) |
開通日 | 第一代 1750年 第二代 1862年 |
地圖 | |
西敏橋(英語:Westminster Bridge)是一座位於英國倫敦的拱橋,跨越泰晤士河,連接了西岸的西敏市和東岸的琳寶。英國國會、大本鐘及倫敦眼等名勝分列於橋的兩端。
本橋於1862年開通,以取代1750年時即已啟用的舊橋[3]:p33。英格蘭遺產委員會在1981年時將此橋列為二級星登錄建築(Grade II*)[4]。
歷史
第一代西敏橋
西敏橋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664年,當時已有擬議在西敏橋的現址興建新橋,但遭到倫敦人的反對。1736年一份法案頒佈後,當局組織了委員會,並發行每份5英鎊的獎券,籌妥造橋總經費所需的62.5萬英鎊。祖籍瑞士、歸化英籍的建築師——查爾斯·拉貝黎在1738年5月時成為橋樑設計者[3]:p33。1739年開始設置橋墩時,拉氏選用了木製的大型沉箱,將他們安置到河床中,然後從內樹立石造橋墩[5]。
1750年,西敏橋正式啟用,亦成為整個倫敦地區自倫敦橋開通後、第二座跨過泰晤士河的橋樑,兩者的登場年代足足相隔了540多年。與後者相比,西敏橋的長度多出了300呎(91米),建材則是砵蘭石,下有大型橋孔13座、小型橋孔2座,均呈半圓狀。舊倫敦橋拆除後,該橋的橋墩飽受嚴重的沖刷問題所苦,數位專案委員和土木工程界專家先後投入了橋體的修繕工作[3]:p33。
第二代西敏橋
到了19世紀中葉時,隨着西敏橋面臨的橋體結構問題,再加上國會廳舍——西敏宮正在進行重建,在該處設置新橋的迫切性也開始升高。英國工程師湯馬斯·佩吉負責新橋的規劃與設計,並由查爾斯·梅爾(C.J. Mare)開設的公司承建。但當工程作業於1854年5月展開後,梅爾的事業便於1855年9月垮台了,施工進度因而大大延宕[3]:p34,整座橋直至1862年5月24日——維多利亞女王的43歲誕辰日——才通車啟用[6][7]。
第二代西敏橋採用的是哥德式風格,以配合國會新樓的建築特色,並有7座拱狀的橋孔,最中央的橋孔跨度約130呎(40米),第三、第五座橋孔約125呎(38米),第二及第六座橋孔為115呎(35米),最外端的兩座橋孔則是100呎(30米)。橋面總寬58呎(18米),兩側的行人路寬度各約13呎(4.0米)[3]:p34。橋體採用綠色漆面,原因是為了要和英國下院議場裏的綠色皮製長椅色調一致,而本橋及國會南側的琳寶橋則漆成紅色,呼應國會廳舍南側的英國上院內所採用的紅色座席[8]。然而,該橋預留給河道船隻通行的淨空高度,卻在泰晤士河諸橋之中敬陪末座[9]。
1970年2月5日,英國文化遺產機構正式將西敏橋列入登錄建築,其級別在1981年3月27日時修正為「二級星」[4]。2001年時,西敏橋的鋼拱和橫樑在一次船隻撞擊事件中受損[9]。2003年起,倫敦交通局展開了本橋的翻新工程,改善項目從橋身損壞部位的補修,涵蓋到水面下的橋墩防護措施。由於該橋是倫敦最繁忙的行人橋兼公路橋之一,因此所有的修繕作業都是在離峰時段進行,以降低干擾[6]。
註釋及參考文獻
- ^ 英格蘭國家遺產列表, Wikidata Q6973052
- ^ Westminster Bridge. London Architecture. [2014-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2).
- ^ 3.0 3.1 3.2 3.3 3.4 3.5 Denis Smith. London and the Thames Valley.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Civil Engineering Heritage (Thomas Telford). 2001. ISBN 07277 2876 8.
- ^ 4.0 4.1 關於其詳細資料(204781),英格蘭圖庫,英格蘭遺產委員會, [2008-11-27]
- ^ Labelye, Charles. A Description of Westminster 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1-108-07195-6.
- ^ 6.0 6.1 Transport for London. Westminster Bridge is reborn. 2008-12-22 [2014-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 ^ John Eade. Where Thames Smooth Waters Glide. Thames.me.uk. [28 Nov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 ^ Becky Jones,Clare Lewis. The Bumper Book of London: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London and More.... Frances Lincoln. 2012: 127. ISBN 978 1 781011 03 4.
- ^ 9.0 9.1 Barker, Andrew. Westminster Bridge gets a face-lift. Construction News (CNplus). 2006-12-14 [2014-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