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尼托·墨索里尼

意大利总理和国家法西斯党领袖

貝尼托·阿米爾卡雷·安德烈亞·墨索里尼意大利語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意大利語發音:[beˈniːto aˈmilkare anˈdrɛːa mussoˈliːni],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8日)是一位意大利政治人物,在1922年至1943年任意大利王國大臣會議主席(第40任首相)兼意大利外交部長英語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Italy)最高帝國元帥,是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人物。墨索里尼於1925年以「領袖」的稱號鞏固了自己的權臣地位,並自同年一直至1943年7月25日期間於意大利實施獨裁統治,1938年3月30日亦獲得了意大利最高軍銜「最高帝國元帥」,墨索里尼後於1943年7月失勢下野,被意大利新政府拘捕,但旋即被德軍特種部隊救出,改任德國傀儡國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的元首。

貝尼托·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
 意大利第27任首相
任期
1922年10月31日—1943年7月25日
君主維多·伊曼紐三世
前任路易吉·法克塔
繼任佩特羅·巴多格里奧
法西斯領袖
任期
1919年3月23日—1945年4月28日
前任職位創立
繼任職位廢除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元首
任期
1943年9月23日—1945年4月28日
前任職位創立
繼任職位廢除
最高帝國元帥
任期
1938年3月30日—1943年7月25日
前任職位創立
繼任職位廢除
 意大利外交部長
任期
1922年10月31日—1943年7月25日
總理自己
前任卡羅·尚澤
繼任拉斐爾·瓜裏利亞
個人資料
出生貝尼托·阿米爾卡雷·安德烈亞·墨索里尼
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

(1883-07-29)1883年7月29日
 意大利王國普雷達皮奧(今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弗利-切塞納省普雷達皮奧
逝世1945年4月28日(1945歲—04—28)(61歲)
 意大利王國朱利諾梅澤格拉(今意大利都靈廣域市梅澤尼萊
墓地 意大利普雷達皮奧聖卡西諾公墓墨索里尼墓穴意大利語Cripta Mussolini
國籍 意大利
政黨 國家法西斯黨(1921年—1943年)
其他政黨
配偶雷切爾·古伊迪
1915年結婚—1945年結束)
親屬
兒女6
專業
  • 政治人物
  • 記者
  • 小說家
  • 教師
宗教信仰無神論[1][2]
羅馬天主教(1927年受洗[2][3]
簽名
軍事背景
服役 意大利皇家陸軍
服役時間1915年—1917年
軍銜
部隊第11狙擊兵團
參戰

墨索里尼早年信仰社會主義無神論,1900年加入了左翼政黨意大利社會黨,1911年因反對意大利入侵鄂圖曼利比亞而被捕及服刑5個月,1912年成為意大利社會黨的領導成員和黨報《前進!英語Avanti! (Italian newspaper)》記者。1914年一戰的爆發劇烈地改變了墨索里尼,從反干涉主義轉向戰爭狂熱,1914年11月5日墨索里尼在米蘭創建了左翼干涉主義報紙《意大利人民》,思想的轉變也導致他在1915年被意大利社會黨開除。意大利於1915年4月改加入協約國進入戰爭後,墨索里尼報名參戰。後來英國唯恐意大利會繼俄國之後退出大戰,暗中以每週100英鎊的高額報酬收買墨索里尼,讓墨索里尼在他主編的報上繼續鼓吹參戰[4]。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經濟和人員上損失巨大的意大利雖屬戰勝國,但在巴黎和會上被美英法三巨頭所排擠,沒有獲得期望中的「報酬」,這給意大利帶來了戰爭失利外的進一步的恥辱感[5]。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國家法西斯黨,在戰後政治和經濟動盪的意大利,具有民族主義反共產主義和反工會特點的國家法西斯黨獲得了中產階級、地主及工業資本家的支持。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發動向羅馬進軍政變,10月30日被意大利國王維多·伊曼紐三世任命為大臣會議主席(總理)並組建內閣。出於對內戰和社會主義者反君主制特點的擔憂,國家法西斯黨獲得了國王的支持,並取得了1924年4月6日大選的壓倒性勝利,取得67%多數的議席。同年6月10日墨索里尼的主要政敵:意大利社會主義政治家馬泰奧蒂遭到暗殺。繼而墨索里尼在1925年1月宣佈國家法西斯黨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黨,從而建立了法西斯主義獨裁統治。

1935年開始與德國元首希特拉接觸,並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德、意於1939年5月22日簽訂鋼鐵條約。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加入軸心國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同年9月27日,意大利德國日本簽署三國同盟條約。1940年至1942年,墨索里尼統治下的意大利殖民帝國擴張到頂峰,意大利的勢力範圍包括:意屬利比亞意屬厄立特里亞意屬索馬里蘭意屬埃塞俄比亞阿爾巴尼亞王國、法國隆河以東的領土科西嘉島克羅地亞獨立國西部、黑山軍政府希臘意佔區摩納哥、意屬突尼西亞與佐澤卡尼索斯群島,而且擁有天津意租界上海公共租界意大利界區。直至1943年盟軍登陸意大利令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搖搖欲墜,7月24日法西斯大委員會通過了對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動議,翌日,墨索里尼被國王維多·伊曼紐三世解職並逮捕,軟禁在大薩索山帝王台的一間別墅裏。新任政府巴多格里奧向同盟軍停戰,希特拉命德軍發動軸心行動進駐意大利北部控制局面。同年9月12日德國發動橡樹行動,成功營救出被軟禁的墨索里尼。隨後墨索里尼在德國元首希特拉協助下在意大利北部小城薩羅建立意大利社會共和國,與南部已被盟軍佔領的意大利王國分庭抗禮。1945年4月在蘇聯反攻及盟軍攻勢下納粹德國迅速的潰敗,令意大利社會共和國開始崩潰,4月27日偽裝成德國軍人的墨索里尼在逃往瑞士的途中被意大利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加里波第旅發現並俘虜,翌日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貝塔西科莫省梅澤格拉鎮一個名為朱利諾英語Giulino的村莊被槍決。他們的屍體隨後在4月29日被運到米蘭,並被倒吊在洛雷托廣場的一個加油站頂上示眾,死狀恐怖。墨索里尼的屍體在1946年被法西斯主義支持者盜挖,後被意大利政府扣押10年,直到1957年才交還給他的遺孀雷切爾,並在他的故鄉普雷達皮奧下葬。

早年

 
墨索里尼的出生地,現在是一間博物館

墨索里尼在1883年7月29日出生於意大利費拉拉省的一個叫普雷達皮奧的小鎮,現在該地屬費利省。父親亞歷山德羅英語Alessandro Mussolini是一個鐵匠,也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6]社會主義運動活躍分子[7]無神論者,他給兒子取的名字「貝尼托·阿米爾卡雷·安德烈亞」源於:

母親瑪羅托尼是一位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在弗利附近擔任小學教師。墨索里尼還有一個弟弟阿諾德和妹妹艾薇芝。

少年墨索里尼在當地小學度過了三年(1889年—1891年),其後他被送到法恩扎慈幼會開辦的一所寄宿學校學校(1892年—1894年),後因與同學打架遭學校開除。之後墨索里尼在福林波波利卡爾杜奇師範學校繼續他的學業。1898年9月墨索里尼獲得了他的初級技術文憑,同年,他與同學的衝突再次爆發,這次他成了旁聽生,但他還是在1901年以良好成績取得了畢業文憑。[7]墨索里尼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對鬥爭與社會主義開始感興趣,他常在學校中發起反抗運動且屢勸不聽,甚至在學校校長派他在當地戲院紀念歌曲作家威爾第的慶典上,向大眾公開演說時,他卻發表針對該人物時代社會狀況的批評與指責,有份米蘭的報紙就寫道「學生同志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自學校畢業後,考到一張小學教師證書,並到雷焦艾米利亞教書,卻在一年後因行為不檢被解聘。之後他找工作相繼碰壁,在這段日子中他過得非常窮,對於有錢有勢的人抱着嫉妒與厭惡。一陣子後,墨索里尼在一次機緣下成為了「意大利砌磚師傅及砌磚助理工會」的秘書,開始投身政治集會,並在《勞動者的未來》發表了他第一篇文章。由於墨索里尼過分積極參加當地的社會主義運動,沒多久便引起了當地警方的注意被遣返回了意大利。稍後他又回到了瑞士,這次由於瑞士社會黨人議員的干預,使他免遭再次被遣返的命運[7]

1908年2月墨索里尼來到在當時還受奧匈帝國控制的意大利城鎮特倫托,被當地社會黨人介紹到《勞動者的未來》當了一個記者。沒多久,墨索里尼和著名的意大利民族統一運動人士巴蒂斯蒂英語Cesare Battisti (politician)取得聯繫,並開始在巴蒂斯蒂創立的「人民」報社擔任記者。1910年,人民報連載了墨索里尼寫的愛情小說《克勞迪婭·帕提瑟拉,主教的情人:關於以馬內利·瑪諸佐主教的偉大小說的連載》,但小說內容因涉嫌詆毀羅馬天主教[8]使他其後遭報社解僱。因越來越激進和公開反君主專制教廷的關係,墨索里尼沒過多久被再次遣返回了意大利。他於是當了「前進!」報社的一名記者。

1915年11月11日,墨索里尼和他情人達爾塞的兒子貝尼托·阿爾比諾出生[7][9]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作為協約國士兵的墨索里尼

意大利作為協約國的盟國,於是墨索里尼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來墨索里尼在前線一次地雷爆炸中受重傷,醫生從他身上取出44塊炸彈碎片,其後退役。

步入政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墨索里尼主張全民團結與維持體制,並在1919年3月23日在米蘭重新建立了一個法西斯組織,展開以武力鎮壓農民和工人運動,後在選舉中獲得25個議席。

向羅馬進軍

 
墨索里尼向羅馬進軍,攝於1922年
 
墨索里尼作為「領袖」的個人旗幟,旗幟上的束棒即法西斯主義的象徵

向羅馬進軍是意大利的一場政變,墨索里尼號召全國四萬武裝人員發動政變,但實際只有一萬四千人參與,意大利的警察和軍隊都在事件上保持中立。1922年10月27日國家法西斯黨迫使總理法克塔交出權力,而墨索里尼獲得軍隊、國王維多·伊曼紐三世、商界、反共人士及右翼保守派的支持,開始實行法西斯統治,展開其二十多年的獨裁統治。

內政

 
戴禮帽的墨索里尼(攝於1923年9月)

向羅馬進軍政變成功後,墨索里尼取代被逐的路易吉·法克塔,於1922年10月31日被國王維多·伊曼紐三世任命為大臣會議主席(首相)並組建內閣。墨索里尼最初任命了經濟自由主義德斯特凡尼作為意大利財政部長[10],這使得意大利的經濟繁榮發展[11]。直到1925年,意大利的經濟開始走向危機,德斯特凡尼被墨索里尼解僱,其財政部長的職務為社團主義者沃爾庇所取代[12]

馬泰奧蒂事件

墨索里尼受到當時的社會黨領導人馬泰奧蒂的公開批評,他因此僱用杜米尼和他的武裝集團殺死馬泰奧蒂,卻反而受到輿論攻擊,失去人民愛戴並遭到疏遠。為此,他強化並擴大他的獨裁統治。馬泰奧蒂事件是墨索里尼公眾形象的轉捩點。

征服埃塞俄比亞

墨索里尼上台後,一直憧憬建立一個新羅馬帝國[13],及懷着對1896年第一次意阿戰爭意大利戰敗的復仇心理,意大利以1934年12月意屬索馬里埃塞俄比亞的邊界衝突為藉口,拒絕埃塞俄比亞的所有和解請求,於1935年10月3日發動入侵埃塞俄比亞的軍事行動[14][15]

由於意大利相對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並且違反於1925年簽署的日內瓦協議使用芥子毒氣[16],埃塞俄比亞軍隊迅速潰敗,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於1936年5月5日被意大利軍隊佔領,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國,5月7日維多·伊曼紐三世宣佈吞併埃塞俄比亞帝國使之成為意大利帝國的一部分。

西班牙內戰

西班牙內戰於1936年7月17日爆發,德國和意大利均選擇支持佛朗哥一方。戰爭初期,西班牙本土的國民軍處於不利狀態,因而向德國和意大利提出支援請求,德國派出禿鷹軍團,意大利派出自願軍團,以協助西班牙國民軍。因德意在西班牙內戰的立場一致,使得兩國關係更加緊密,也使意大利在軍事同盟的傾向性從傳統的英法開始偏向德國。獲得內戰勝利的佛朗哥雖然在意識形態上與軸心國接近,而且也暗中支持軸心國,但因為內戰已經嚴重消耗了西班牙的實力,加上盟軍的海上封鎖和西班牙在經濟上對同盟國的依賴性,西班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始終保持中立[17]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0年6月墨索里尼(左)和希特拉在慕尼黑合影。

意德關係

慕尼黑會議和戰爭序幕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聖日耳曼條約脫離奧匈帝國獨立,並與法國簽署了軍事同盟條約[18],一旦捷克斯洛伐克遭到德國攻擊,根據此條約和羅加諾公約英法有義務提供協防,捷克斯洛伐克亦與蘇聯簽署了類似條約,但規定必須在法國履行條約後蘇聯才有提供軍事支持的義務[19]

德國在1938年3月12日實現德奧合併後,將注意力轉向了有300多萬日耳曼人居住的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要求該地進行「民族自決」,對捷克斯洛伐克作出領土要求。但英法均不希望再爆發一場戰爭,同時德國軍事實力被大大高估[20],意大利也未有一場全面戰爭的準備,並且也對德國的擴張感到憂慮。在這種情況下,墨索里尼充當了德國與英法的中間人。在一連串外交努力失敗後,德國提出軍事佔領蘇台德地區的要求,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拒絕,1938年9月24日法國宣佈局部軍事動員,這是一戰後法國首次的軍事動員,翌日,捷克斯洛伐克宣佈全國軍事動員,將此次危機推向頂峰。9月28日墨索里尼向希特拉提出德英法意四國會議解決爭端的建議,被希特拉所接受。9月29日,墨索里尼同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德國元首希特拉聚集於德國慕尼黑商討如何解決此次危機,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排斥在會議外,蘇聯亦未被邀請。最終決議在9月30日凌晨被作出,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要求在10月1日開始撤離人員,德國軍隊將在同一天進駐[21][22],在英法德的強大壓力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最終選擇屈服。

1939年3月14日傾向法西斯主義斯洛伐克在德國的影響和壓力下,宣佈從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德國武裝佔領了殘留的捷克,並於3月15日在之基礎上建立了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的傀儡政權,捷克斯洛伐克實際上已被德國吞併。

德國吞併奧地利並成功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地區給德國後,意大利感覺自己已成為軸心國的二流角色[23]。德國在沒有預先知會墨索里尼的情況下佔領了剩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使墨索里尼決定吞併阿爾巴尼亞以提升意大利在軸心國中的地位[23]。意大利於1939年3月25日對阿爾巴尼亞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包括讓意大利軍隊佔領阿爾巴尼亞戰略要地、允許意大利農民在阿爾巴尼亞以公民身份定居、要求意阿兩國成立關稅同盟,並要求在4月6日前作出答覆[24]。4月5日阿爾巴尼亞政府秘密作出一份反建議,被意大利置之不理,並在4月7日開始經亞得里亞海登陸阿爾巴尼亞,佔領過程中未遇到強烈抵抗[24]。4月10日阿爾巴尼亞大部分地區被意大利軍隊佔領,國王索古一世流亡海外,4月12日阿爾巴尼亞新政府成立,標誌着阿爾巴尼亞正式被意大利王國吞併[24]。由此意大利取得了一個陸路進入巴爾幹半島的跳板,為1940年意大利入侵希臘埋下了伏筆。

進入戰爭

德國於1939年9月1日發動白色方案作戰計劃入侵波蘭,同日英法大使向柏林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立即撤軍[25],在沒有獲得答覆的情況下,9月3日英國法國對德國宣戰[26]其他國家也相繼加入[27]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爆發,意大利繼續保持中立[28]

1940年5月10日法國戰役爆發,意大利依然置身事外。在看到德軍基本上取得法國戰役的決定性勝利後,墨索里尼確信這場全面戰爭很快就會結束,6月10日意大利對英國和法國宣戰,同月,意大利入侵法國[28]。6月22日,德法停戰協定貢比涅停戰協定簽署,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府宣佈投降。6月24日意法停戰協定簽署,意大利佔領了法國東南部,吞併了尼斯科西嘉島(1942年吞併更多的法國領土,直到1943年9月8日意大利王國向盟軍投降)。1940年9月27日意大利、德國、日本簽署三國同盟條約

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在沒有提前知會德國的情況下單獨向希臘宣戰,希臘-意大利戰爭開始。1941年意大利與希臘在阿爾巴尼亞境內的作戰陷入戰略僵持,在意大利的請求下,德國介入,順便南下懲罰倒向英國的南斯拉夫。1941年4月6日德軍發動「南斯拉夫戰役」,與軸心國盟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巴爾幹半島南部發動攻勢,南斯拉夫戰役希臘戰役同時開始。5國夾擊下南斯拉夫迅速投降,意大利佔有了盧布爾雅那黑山全境、科索沃、馬其頓部份地區,並承認了克羅地亞獨立國為其保護國,希臘戰役中雖然意大利軍隊在人數及裝備上佔有優勢,戰事仍然不果,經過1個星期的戰鬥付出傷亡12,000人,最終4月27日德軍攻入雅典,希臘被軸心國肢解,意大利則佔領了希臘大部份地區。

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作戰開始,德國和意大利等軸心國國家對蘇聯宣戰,墨索里尼亦派出遠征軍協助德軍。

1941年12月11日,珍珠港事件後的第4天,墨索里尼在羅馬威尼斯廣場發表宣戰演說[29],當日德國與意大利對美國宣戰[30][31],美國亦在當天對德國和意大利宣戰[32][33]

1942年,意大利進一步佔領更多的法國南部領土及摩納哥公國。在這時候,墨索里尼統治下的意大利殖民帝國擴張到頂峰,意大利的勢力範圍包括:意屬利比亞意屬厄立特里亞意屬索馬里蘭意屬埃塞俄比亞阿爾巴尼亞王國、法國隆河以東的領土科西嘉島克羅地亞獨立國西部、黑山軍政府希臘意佔區、摩納哥、意屬突尼西亞與佐澤卡尼索斯群島,而且擁有天津意租界上海公共租界意大利界區

下台與被捕

1943年夏天以來意大利的戰爭形勢變得越來越糟糕,墨索里尼在國內的聲望也跌到了谷底[1]。5月13日,軸心國突尼西亞戰役的徹底失敗使意大利完全喪失了對北非的控制,緊接着7月9日盟軍發動的西西里島登陸戰役更讓形勢雪上加霜。7月19日墨索里尼最後一次以意大利總理的身份與希特拉費爾特雷作了一次會談,會談期間羅馬遭受了盟軍的一次猛烈轟炸。7月24日下午至翌日凌晨在政治氣氛空前沉重的背景下,法西斯大委員會召開了第187次會議,期間墨索里尼遭到格蘭迪等人的猛烈抨擊,格蘭迪提出了對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動議,動議以19票贊同,8票反對(1票棄權)的大比例通過,但事實上這次投票的結果並沒有實質意義,因為根據當時的意大利憲法,只有國王才有權力罷免總理。雖然法西斯大委員會的投票沒有法律效應,但這卻表明墨索里尼在法西斯黨內遭遇了空前的孤立,失去了許多高級成員的支持,其威信和人心已嚴重受損。

為避免與墨索里尼一同覆滅,國王維多·伊曼紐三世果斷行動,抓住了這次法西斯黨高層與墨索里尼的分歧,於次日召見墨索里尼,並在會面後立即令衛隊抓捕他,宣佈免去其職務,由陸軍元帥佩特羅·巴多格里奧出任新總理。墨索里尼被逮捕後,法西斯黨徒及其軍隊或者已經預見到軸心國的敗亡,選擇順應國王的決定,沒有出現可能的反撲或救援行動。墨索里尼最初被關押在羅馬的一個意大利國民憲兵隊兵營,為了防止被德國發現,他在7月27日被轉移到蓬扎,8月7日又被轉移到拉馬達萊娜的海軍基地,最後在8月27日被轉移至大薩索山帝王台的一間別墅軟禁[34]。此後巴多格里奧宣佈:「意大利將繼續與德國盟友並肩作戰」,實際上新政府正在暗中與盟軍談判停戰事宜[34],最終停戰協議在9月3日簽署,為避免得知停戰協議的德國迅速佔領意大利半島,直到9月8日盟軍發動登陸意大利半島薩萊諾的雪崩行動,方才正式對外宣佈[28]。因擔心招致意大利德國駐軍攻擊,伊曼紐三世和巴多格里奧及一批政府高官,於當天夜晚倉促乘船逃到南方的美軍控制區,導致意大利立刻陷入了混亂局面,許多地方的軍隊及指揮官在得不到明確指示的情況下,不知所措,被駐守在意大利的昔日盟友德軍迅速解除了武裝,德軍遂趁此混亂下接管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區,僅遇到零星的抵抗。同月10日,德軍控制了羅馬,大批意大利軍人被殺或被俘,在中國,意大利的戰敗投降令中國的天津意租界被日本軍隊佔領並迅速由日本扶持的汪精衛政權接管直至日本投降,這次失誤也最終導致意大利君主制在1946年全民投票中被廢除[1]

1943年9月12日德軍發動橡樹行動的營救計劃,黨衛隊斯科爾茲內指揮的特種部隊使用滑翔機空降突襲大薩索峰軟禁墨索里尼的別墅,成功將他解救至德軍控制下的羅馬,旋即轉機至維也納。9月14日墨索里尼與希特拉在「狼穴」會面,受希特拉邀請組建一個受德國保護的新政權。墨索里尼起初不想再參與政治,向希特拉表示了隱退的想法,但立刻遭到希特拉反對。希特拉威脅稱,如果墨索里尼不在意大利的德軍控制區內,組織一個新法西斯政權與德國合作,德國將把意大利視為「背叛國」並採取嚴厲的懲罰,那時意大利的處境會糟過其它任何一個被德國佔領的國家。無奈順從希特拉的墨索里尼遂於9月18日,在德國通過慕尼黑的電台宣告重建一個名為共和法西斯黨的新法西斯政黨,之後其返回由德軍控制的意大利北部,於9月23日在米蘭廣播宣佈成立新的法西斯共和國,並由共和法西斯黨執政,及自任共和國總理。

而經過一段無政府狀態後,恢復過來的意大利王國終於在1943年10月13日對德國宣戰[28]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軍旗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土兵

墨索里尼在希特拉安排下建立的新共和國只是一個被德國控制的傀儡政權,他曾向希特拉提議返回羅馬宣佈重新執政,但因羅馬處在戰爭前沿而被希特拉否決,希特拉轉而將墨索里尼本人及其政府,安置在意大利北部山腳的小城薩羅,僅名義上仍以羅馬為首都。此外,希特拉讓負責防守意大利的C集團軍群司令阿爾貝特·凱塞林兼任駐意大使,掌控意大利的一切事物,實際上這個傀儡共和國完全淪為了德國佔領區。

1943年11月14日在維羅納召開的第一次共和法西斯黨集會,起草和發佈了臨時的憲法性文件《維羅納宣言》,將新建立的共和國明確定名為「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意大利語:Repubblica Sociale Italiana) 」,確立了從國家法西斯黨脫離出來的共和法西斯黨對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的統治和墨索里尼作為的國家首腦的繼續統治。墨索里尼宣佈國家大選將會延遲直至戰爭結束,並暗示到時將會制定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的憲法草案。

逃亡與被俘

 
逃離前,墨索里尼視察部隊(攝於1945年)

1945年4月25日為逃離即將崩潰的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墨索里尼決定離開米蘭,希望經意大利北部的瑞士乘機逃亡到法西斯西班牙。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貝塔西在逃往瑞士的途中被意大利共產黨游擊隊第52加里波第旅截住,並被一名游擊隊政治委員拉賽羅英語Urbano Lazzaro發現其身份。

死亡

 
墨索里尼在朱利諾被槍決的地點

意大利抵抗運動中的意大利共產黨游擊隊做出處決墨索里尼的決定後,處決在1945年4月28日執行,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貝塔西在科莫省梅澤格拉鎮的朱利諾村槍決,享年六十二歲。據官方版本的事件解釋,執行槍決的是瓦萊里奧上校。墨索里尼被處決的具體原因和過程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歷史學界對此仍有爭議。比較普遍的解釋是都靈大學教授盧扎托在《領袖的遺體》一書指出墨索里尼和貝塔西於1945年4月28日下午在朱利諾被共產黨游擊隊槍決[35]

同一時間被處決的還包括15名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內閣官員和顧問。

屍體

 
墨索里尼等人被暴屍示眾於米蘭廣場。從左至右依次為:邦巴奇、墨索里尼、貝塔奇、帕沃利尼斯塔拉切英語Achille Starace

4月29日,包括墨索里尼的15具屍體被運到米蘭,其中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貝塔西和另外5人共7具屍體被倒吊在洛雷托廣場的一個加油站頂上示眾。經過驗屍後,墨索里尼的屍體被掩埋在米蘭郊外的一個村莊的地方墳場,墳墓編號384,為了避免墨索里尼的屍體被發現,沒有設置墓碑。但事與願違,墨索里尼的屍體不久就被人發現了。

1946年4月23日至24日的晚上,三個法西斯主義支持者挖走了墨索里尼的屍體。最初屍體被藏在當地的修道院內,5月7日,屍體被轉移藏匿在帕維亞卡爾特修道院直到8月被意大利警方發現。出於政治因素考慮,意大利政府將墨索里尼的屍體秘密藏匿在馬焦雷山的修道院,直到1957年,在墨索里尼遺孀雷切爾的多次請求下,歸還了墨索里尼的屍體並同意在其出生地普雷達皮奧下葬。

勳章

家庭

墨索里尼風流成性,除兩段婚姻生活外,並有多位情婦且和眾多女性有染。1914年,墨索里尼於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倫托迎娶原配達爾塞,兩人育有一子貝尼托·阿爾比諾。達爾塞於1926年被關入精神病院,1937年12月11日死亡,阿爾比諾亦遭到同樣命運,死於1942年[9]。墨索里尼此後於1915年12月與情婦雷切爾結婚,兩人早於1910年便已相識。婚後育有三子兩女:長女埃達、長子維托里奧英語Vittorio Mussolini、次子般奴英語Bruno Mussolini、三子羅馬諾英語Romano Mussolini、么女安娜[34]。 羅馬諾曾與索非婭·羅蘭的妹妹安娜·羅蘭英語Anna Maria Villani Scicolone有過一段婚姻。他們的女兒亞歷珊卓曾代表極右翼政黨社會行動黨英語Social Action (Italy)角逐歐洲議會意大利中部選區英語Anna Maria Villani Scicolone席次並順利當選,已於2008年卸任,目前爲意大利眾議院自由人民黨眾議員。

著作

  • 我的戰爭日記》(1923年),米蘭帝國出版社。從該意大利文原著完整翻譯的中文版,2019年由新加坡南洋出版社首次出版,劉鴻旭譯。
  • 《我的自傳》(1928年),敘述了墨索里尼奪權之前的社會經歷,並疏解了一通墨索里尼本人的政治見解。
  • 《我的興衰》(1944年):墨索里尼出版的自傳,主要回顧了自己向羅馬進軍取得中央大權,再到垮台淪為階下囚的這段歷史。因為其本人當時已處於德國控制之下,所以書中忌諱之處較多。

影響

戰後的意大利憲法取締了國家法西斯黨,但崛起的新法西斯主義運動繼承了墨索里尼時代的思想。前意大利極右翼政黨社會行動黨的黨魁亞歷珊卓是墨索里尼的孫女。該黨一直與貝盧斯科尼領導的右翼意大利力量黨關係密切,其後更於2009年併入貝盧斯科尼領導的右翼自由人民黨

諺語

意大利有句話說:「你怎樣批評墨索里尼也好,起碼他讓火車準點發車」[36]

文化形象

電影

電視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 1.1 1.2 John Pollard. Mussolini’s Rivals: The Limits of the Personality Cult in Fascist Italy. New Perspective. 1998年12月, 4 (2) [2008-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31) (英語). 
  2. ^ 2.0 2.1 Manhattan, Avro. Chapter 9: Italy, the Vatican and Fascism. The Vatican in World Politics. C.A. Watts & Co., Limited, London. 1949年 [1949年] [2008年4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11月23日) (英語). 
  3. ^ Tom Behan. Features: The resistible rise of Benito Mussolini and Italy's fascists. [2008年4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2日) (英語). 
  4. ^ Mussolini paid well as British agent in WWI. [2009-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7). 
  5. ^ Italian delegates return to Paris peace conference. The History Channel website. [2008年5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3月6日) (英語). 
  6. ^ Mediterranean Fascism 1919-1945 Edited by Charles F. Delzel, Harper Rowe 1970, page 3
  7. ^ 7.0 7.1 7.2 7.3 Chapter 2: Italy under Fascism. Living History 2. ISBN 1-84536-028-1 (英語). 
  8. ^ Alfred Armstrong. The Cardinal's Mistress. Old Books. 2008年1月19日 [2008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2日) (英語). 
  9. ^ 9.0 9.1 Richard Owen. Power-mad Mussolini sacrificed wife and sons. The Times. 2005年1月13日 [2008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6月29日) (英語). 
  10. ^ Guido Samarani; Laura De Giorgi. Alberto De’ Stefani: from Ca’ Foscari to China. Laura De Giorgi; Federico Greselin (編). 150 Years of Oriental Studies at Ca' Foscari. Venice: Edizione Ca』 Foscari. 2018: 164–165. ISBN 978-88-6969-252-9. S2CID 165881097. doi:10.30687/978-88-6969-252-9/015. 
  11. ^ Nicholas Farrell, Mussolini: A New Life, Phoenix, 2004, p. 185
  12. ^ Farrell, Mussolini, p. 186
  13. ^ A History of Italy in Breif. Life In Italy. [2008年7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14日) (英語). 
  14. ^ andry. Second Italo - Abyssinian War 1935-1936. WAR CHAT- War News and History. [2008年7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7) (英語). 
  15. ^ Second Italo-Abyssinian War 1935-1936. OnWar.com. [2008年7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2月6日) (英語). 
  16. ^ Bernard Bridel. Les ambulances à Croix-Rouge du CICR sous les gaz en Ethiopie. Le Temps. 2003年8月13日 [2008年7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7月19日) (法語). 
  17. ^ Records of the Foreign Service Posts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RG 84).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2008年5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7月23日) (英語). 
  18. ^ Franco-Czech Treaty. TIME. 1924年1月7日 [2008年4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3日) (英語). 
  19. ^ Lawrence Jorgensen. From Intervention to Munich. Millenial Files. [2008年4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2日) (英語). 
  20. ^ Kurt Kuhlmann. "Submit to a Humiliation" The Military Considerations of British Czechoslovakian Policy in 1938. Warhorse Simulations. 1992年10月6日 [2008年4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9日) (英語). 
  21. ^ Munich Agreement.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Czech Republic. [2008年4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3日) (英語). 
  22. ^ The Munich Agre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biblio.org. [2008年4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7月25日) (英語). 
  23. ^ 23.0 23.1 Albania - Italian Occupation. U.S. Library of Congress. [2008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7日) (英語). 
  24. ^ 24.0 24.1 24.2 The Italian Invasion of Albania (1939). The Frosina Information Network. [2008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4月23日) (英語). 
  25. ^ 1939: Germany invades Poland. BBC. [2008年4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4月6日) (英語). 
  26. ^ 1939: Britain and France declare war on Germany. BBC. [2008年4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4月6日) (英語). 
  27. ^ Australia at war 3 September 1939.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1939年9月3日 [2008年4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4月3日) (英語). 
  28. ^ 28.0 28.1 28.2 28.3 ITALY and the ITALIAN CAMPAIGN 1943-1945, including Sicily, Salerno & Anzio Landings. NAVAL-HISTORY.NET. [2008年4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4月30日) (英語). 
  29. ^ MUSSOLINI'S WAR STATEMENT. ibiblio.org. [2008年4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4月14日) (英語). 
  30. ^ 1941: Germany and Italy declare war on US. BBC. [2008年4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2月5日) (英語). 
  31. ^ THE GERMAN DECLARATION OF WAR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biblio.org. 1941年12月11日 [2008年4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9月18日) (英語). 
  32. ^ U.S. Declaration of War Against Germany. U.S. Diplomatic Mission to Germany. [2008年4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7日) (英語). 
  33. ^ DECLARATIONS OF A STATE OF WAR WITH JAPAN, GERMANY, AND ITALY. ibiblio.org. [2008年4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16日) (英語). 
  34. ^ 34.0 34.1 34.2 Josephine Cowdery. BENITO MUSSOLINI AND HIS SURVIVORS. USM Books. 2007年 [2008年4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6日) (英語). 
  35. ^ Victor Matus. On the Disposal of Dictators. Hoover Institution. [2008年7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15日) (英語). 
  36. ^ Tony Judt(東尼賈德). Ill Fares the Land(厄運之地-給崩世代的建言). 臺灣新北市: 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64. ISBN 978-986-5727-00-0 (中文). 就連關於墨索里尼的笑話(他讓意大利的火車終於準時了)也有一點這個味道:這有什麼不好嗎? 

來源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