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裔德國人

越南裔德國人德國國內最大的東亞裔族群。依照德國聯邦統計局統計,德國有83,446名越南人(2005年末)。從1981年至2007年,共有41,499名越南人放棄越南國籍成為德國公民。另外,德國還有超過4萬名的越南非法移民,主要分佈在德國東部。

越南裔德國人
Vietnamesen in Deutschland
Người Việt tại Đức
2021年越南裔德國人在全德的分佈。圖中越南裔德國人越多的地區顏色越偏向藍色
總人口
183,000 (2020)
分佈地區
柏林
語言
越南語德語
宗教信仰
大乘佛教[1]羅馬天主教[2]基督新教
相關族群
越南裔保加利亞人英語Vietnamese people in Bulgaria越南裔捷克人越南裔俄羅斯人越僑

德國的越南人口主要來自冷戰時代東德蘇聯越南民主共和國簽訂互助協定而引入的外勞,以及西德所接收的越戰難民(即越南船民)。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德國越南族群佔多數的不是越戰難民,反而是東德外勞。

歷史

來自西德的越南裔德國人

西德的越南裔德國人主要來自越戰結束後逃離越南的難民(越南船民)。1978年12月3日,在下薩克森州通過決議成為西德第一個接收越南船民的州後不久,640名越南船民抵達漢諾威,成為第一批抵達西德的越南船民。至八十年代末,西德方面陸續接收了數萬名越南船民。這些抵達西德的船民都不會說德語,很多人其實並不情願在西德尋求庇護,而是希望前往美國。但大部分人最後還是留在了西德[3][4]

接收越南船民後,西德政府將船民分別安置在西德各地,並為這些船民提供了救濟與就業輔導,以幫助他們融入西德社會。這些越南船民在西德求得的工作各不相同,其中與冶金工業相關的工作相對較多。兩德統一前夕,西德大約有33,000名越南移民,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逃離越南的越南移民。這些越南移民大都較好地融入了西德社會[5]

來自東德的越南裔德國人

 
1989年,一名越南學徒工正在埃爾福特的一家鞋廠中與德國工人一起工作

與西德越南裔德國人主要是逃離越南的船民情形不同,東德的越南裔德國人主要是來自同屬親蘇聯陣營的北越政權以及1975年統一後的越南外籍勞工。早在20世紀50年代,東德就開始接受北越的學生到東德接受培訓。1973年,東德與北越達成協議,在接下來十年接收一萬名北越公民到東德進行培訓。1981年,東德與統一後的越南進一步深化合作,規定東德的企業可以對越南的學員進行培訓。一方面,東德二戰後始終面臨勞力不足的問題,這些派遣到東德的越南學徒工作為事實上的外籍勞工,可以為東德提供額外的勞動力。另一方面,當時的東德政府也認為這是對落後兄弟國家的一種援助。根據當時的協議,這些派遣到東德的越南學徒工在東德五年後就必須回到越南[5][6]

東德的越南學徒工處境與到西德尋求庇護的越南船民有很大不同。雖然官方宣傳大家都是「社會主義兄弟」,但越南學徒工並不被允許與東德國民交往[5]。此外,越南學徒工只能住在東德政府指定的區域。女性學徒工如果懷孕,會被強制墮胎[7]。越南學徒工有時也會因為他們的外國人身分遭受歧視。一些東德人對他們頗有微詞,因為他們認為越南學徒工能優先獲得部分緊缺的消費品[5]

20世紀80年代末,越南開始放鬆嚴厲的經濟管制、啟動革新開放政策。在這一背景下,一部分越南學徒工回到越南時一併帶回了縫紉機和一些原料,自己開起了服裝廠,生產水磨牛仔褲等時裝、掙得第一桶金,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5]

兩德統一之後不久,由西德主導的統一後的德國政府希望原越南外勞能儘量離開德國,並保證向每一名離開德國的原越南外勞發放一筆3,000德國馬克的補償金。儘管一部分原越南外勞接受了這個條件、拿到補償金之後回到了越南,但很快來自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地的原越南外勞又湧進了德國尋求庇護。總的來說,德國政府最後並沒有達成他們最初促成原越南外勞儘量離開德國的目標。這一方面是因為德方不希望強行把這些原越南外勞遣送出境、一方面是因為越南方面也不樂意接收這些人回國。不過,這些留在德國的原越南外勞,大約還是有40%不符合相關的政策,無法拿到德國的永久居留權[5][6]

滯留在東德的原越南外勞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一部分失業的原越南外勞選擇到街頭兜售香煙等小物。雖然最初大眾對這些小販的態度基本是正面的,但部分在街頭行商的越南裔人士逐漸組織起幫派,干起香煙走私生意,引發大眾態度的轉變。這些幫派之間亦有互相火併的情形發生。根據記錄,僅在1996年上半年,就有十五名越南裔人士死於柏林的幫派內鬥中[8]

另一方面,20世紀90年代原東德地區的越南裔人士受遭受的情況也較為嚴重。1992年,德國極右翼人士製造了羅斯托克-利希滕哈根騷亂英語Rostock-Lichtenhagen riots。騷亂中,極右翼人士在一棟原越南外勞居住的公寓附近縱火,所幸最後無人傷亡[9][10]

現狀

 
一家越南裔德國人開設的小商店

西德的越南裔德國人融入德國社會的情況較好,兩德統一也沒有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太大衝擊。他們一般都受僱於企業,也有一些人選擇成為個體經營者。

因德國1993年規定原越南外勞需要在德國有一份合法生計方可獲得德國的永久居留權,而許多原越南外勞德語都說得很差、很難在德國的就業市場上找到工作,因此不少原越南外勞選擇成為個體經營者,其中許多人選擇開花店或雜貨店。不過,連鎖折扣店對他們的生意有相當大衝擊,在連鎖折扣店面前,他們的小商店往往缺乏競爭力。因此,2000年後,越南裔德國人的失業率有上升趨勢[5][11]

區別於分別來自東德與西德的老移民,進入21世紀,隨越南的開放與經濟發展,也有一部分越南人離開越南到德國定居,成為新移民。他們到德國大都是為了求學或者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條件。另外,也有一些越南人通過非法手段進入德國,以非法移民身分滯留在德國。

根據一項2008年的調查,越南裔德國人在德國各大族裔中有較高的學力。越南裔德國人中,有59%升入文理高中英語Gymnasium。這個數據不僅高於土耳其裔德國人等移民族群,即便是本土德國人,也只有43%能升入文理高中[12]

宗教

 
位於漢諾威的一座越南裔德國人修建的佛寺

當代的越南裔德國人大都信仰大乘佛教,儘管一部分人並不熱衷於參加宗教活動[1]。越南裔德國人聚居處往往有佛寺,但當地其他德國人對此卻抱負面態度。他們認為教寺的存在是越南裔德國人不夠融入德國社會的一種體現[13]

也有一部分越南裔德國人是天主教徒。根據1999年的數據,大約有12,000名越南裔德國人信仰天主教[14]。另外,少部分居住在德國西北部基督新教較佔優勢地區的越南裔德國人屬於新教徒。

著名人物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Cộng đồng Việt tổ chức Đại lễ Phật Đản tại Đức, Voice of Vietnam, 2013-05-15 [2013-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1) 
  2. ^ Baumann 2000,Ch. 3
  3. ^ Remembering the First Wave of Boat People in Germany, Deutsche Welle, 2003-03-12 [2008-10-19] 
  4. ^ Kleinschmidt, Julia. Die Aufnahme der ersten "boat people" in die Bundesrepublik | bpb. bpb.de.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德語).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Hillmann, Felicitas, Riders on the storm: Vietnamese in Germany's two migration systems, Spaan, Ernst; Hillmann, Felicitas; van Naerssen, A. L. (編), Asian Migrants and European Labour Markets 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Immigrant Labour Market Insertion in Europe, Routledge: 80–100, 2005, ISBN 978-0-415-36502-4 
  6. ^ 6.0 6.1 Bui, Pipo, Envisioning Vietnamese Migrants in Germany: Ethnic Stigma, Immigrant Origin Narratives and Partial Masking, Berlin/Hamburg/Münster: LIT Verlag: 16, 2004, ISBN 978-3-8258-6917-5 
  7. ^ Pfohl, Manuela, Vietnamesen in Deutschland: Phuongs Traum, Stern, 2008-10-01 [2008-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8) 
  8. ^ Kinzer, Stephen, Berlin Journal: In Germany, Vietnamese Terrorize Vietnamese, The New York Times, 1996-05-23 [2008-11-17] 
  9. ^ Germany for Germans?, Time, 1992-09-07 [2008-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November 20, 2010) 
  10. ^ Riots in Rostock, The Washington Post, 1992-08-27 [2008-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11. ^ Mai, Marina, Vietnamesen in Berlin: Stress, Sucht und Skorbut, Der Spiegel, 2006-12-06 [2008-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5) 
  12. ^ Spiewak, Martin, Gute Schüler: Kinder eingewanderter Vietnamesen, Die Zeit (5), 2009-01-22, (5) [2009-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5) 
  13. ^ Baumann, Martin, Migration—Religion—Integration: Buddhistische Vietnamesen und hinduistische Tamilen in Deutschland, Marburg: Diagonal Verlag: Ch. 6, 2000, ISBN 978-3-927165-67-0 
  14. ^ Fernandez Molina, Cristina, Katholische Gemeinden anderer Muttersprache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Kirchenrechtliche Stellung und pastorale Situation in den Bistümern im Kontext der Europäischen und deutschen Migrationspolitik, Frank & Timme GmbH: 321–326, 2005, ISBN 978-3-8659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