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重應韓語:조중응趙重應 Jo Jung-eung,1860年11月4日—1919年8月25日),本貫楊州趙氏,是朝鮮王朝大韓帝國的一位政治家。他被今日的韓國人認為是一個親日派人物,為庚戌國賊丁未七賊之一。

趙重應

出生在漢城一個少論派兩班家族。1883年被任命為西北邊界調查委員,前往西伯利亞滿洲外蒙古等地調查。兩年後歸國,力主親日反清的北防南開論,遭驪興閔氏的彈劾,流放全羅道寶城。1890年特赦歸京。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前,隨李垠前往日本,後任外務衙門的參議,與日本關係非常親密。1895年,發生乙未事變閔妃被殺,趙重應負責處理事後事務,包括廢閔妃為庶人的事務。

1898年金弘集內閣倒台之後被剝奪一切職務,流亡日本。期間在日本學習近代農業技術以及政治學、法學,1906年獲特赦歸國。1907年任李完用內閣的法部大臣兼刑法改定總裁。同年參與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獲得勛二等太極章、升正二品資憲大夫。他也因此被韓國人斥為丁未七賊之一。

1908年任農商工部大臣。1910年,參與日韓合併條約的簽訂,被日本列為朝鮮貴族,封子爵,任朝鮮總督府中樞院顧問。

趙重應被今日的韓國政府列為親日反民族行為者之一。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