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使會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0年8月3日) |
遣使會(拉丁語:Congregatio Missionis,天主教會中經常縮寫為C.M.,英語:Congregation of Priests of the Mission),又稱拉匝祿會(Lazarites,Lazarists 或 Lazarians前身為痲瘋院),是由聖文生創立的天主教使徒生活團,1633年1月12日由教宗烏爾班八世批准成立。現有約4千名會士分佈在全球86個國家。
Congregatio Missionis | |
簡稱 | CM, Vincentians, Lazarists |
---|---|
成立時間 | 1625 |
創始人 | 文生·德·保祿 |
類型 | 使徒生活團[*]、會士[*] |
總部 | 羅馬 |
重要人物 | 文生·德·保羅 —創始人 |
標語 | Evangelizare pauperibus misit me |
網站 | [1] |
遣使會與中國
1699年,第一批遣使會神父畢天祥(Luigi Antonio Appiani,1663-1732)和穆天尺(Johannes Müllener,1673-1742)來到中國,二人均在四川傳教。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7月21日),教皇克雷芒十四世發出敕令 Dominus ac Redemptor 「吾主救世主」,解散耶穌會。於1782年起在華傳教事務由遣使會受命接管。
1840年,遣使會的法國神父孟振生(Fr. Joseph Martian Mouly)在長城以外的村莊西灣子(河北崇禮)被任命為蒙古代牧區主教,1856年,他又擔任北京、正定代牧區主教。1860年,孟振生主教得以進入北京,住進北堂。
遣使會曾經是在中國最重要的一個傳教修會,所負責的教區教友人數最為眾多。1937年,遣使會負責河北、江西、浙江3省的14個重要教區:北京教區、寧波教區、正定教區、九江教區(1946年遷到南昌)、餘江教區、吉安教區、保定教區、杭州教區、天津教區、順德教區、永平教區、贛州教區、安國教區、台州教區等,共有260位神學生(主修生),有875位是副修生,所有神學生中有675位已經晉鐸,其中有450位成為遣使會士。遣使會士中有167位中國人。
19世紀來華的遣使會會士主要是法國人,到20世紀,有許多遣使會傳教士陸續從荷蘭、波蘭、比利時、意大利、美國和愛爾蘭等國來到中國。荷蘭主教管理永平教區,波蘭主教管理順德教區,意大利主教管理吉安教區,美國主教管理餘江教區和贛州教區,而中國主教管理安國教區。
遣使會1902年在浙江嘉興設立了浙江大神學院,1909年設立了北京文聲學院(柵欄神學院)。
多位中華殉道聖人(如1840年9月11日在武昌殉教的董文學神父,Saint Jean Gabriel Perboyre)、主張教會中國化的雷鳴遠神父和發現大熊貓、麋鹿、珙桐等物種的大衛神父是遣使會士。
1926年第一批晉升的6名中國籍主教中,河北安國主教孫德楨(Bishop Mechior Sun)和浙江台州主教胡若山(Bishop Joseph Hu)都是遣使會士。
1949-1952年,外國傳教士都被驅逐出境。而大多數的中國籍會士都留在大陸,人數約有150位以上。南昌總主教周濟世(Archbishop Joseph Chow)由於拒絕擔任愛國會領袖,而被長期監禁,直到1972年死去。
歷任遣使會會長
- 1625年—1660年:聖雲仙·保祿
- 1660年-1672年:勒內·阿爾梅拉斯
- 1673年—1697年:埃德蒙·若依
- 1697年—1703年:尼古拉·皮埃隆
- 1703年—1710年:弗朗索瓦·瓦特爾
- 1711年—1735年:讓·博內
- 1736年—1746年:讓·古蒂
- 1747年—1761年:路易·德·布拉
- 1762年—1787年:安托萬·雅克爾
- 1788年—1800年:讓-費利克斯·蓋拉
- 1827年—1828年:J. 德瓦耶
- 1829年—1836年:多梅內克·薩爾奧涅
- 1835年—1842年:讓-巴普蒂斯特·諾佐
- 1843年—1874年:讓-巴普蒂斯特·埃蒂安
- 1874年—1878年:歐仁·博雷
- 1878年—1914年:奧托萬·菲亞特
- 1914年—1916年:艾米耶·瓦耶特
- 1919年—1933年:弗朗索瓦·維爾迪埃
- 1933年—1939年:夏爾·蘇維
- 1947年—1968年:威廉·斯拉特里
- 1968年—1980年:詹姆斯·理查德森
- 1980年—1992年:理查德·麥卡倫
- 1992年—2004年:羅伯特·P·馬洛尼
- 2004年至今:格里高利·G·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