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循恪(1911年—1975年)字恭甫福建福州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家、政治學家。[1]

生平

邵循恪幼年由「四書」開蒙。1926年入清華大學,與兄邵循正(後來成為歷史學家)一同就學於政治學系,邵循恪學習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是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創建後的第一批學生。1930年,邵循恪入清華研究院法科政治研究所,1933年成為該院首批畢業生。後因成績優異,獲遣送留學美國,繼續學習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

抗日戰爭爆發後,邵循恪1939年回國,受聘擔任西南聯合大學法商學院政治系教授,開《國際公法判例》等課程,和其他教授共同培養了陳體強端木正等日後的知名法學家。邵循恪還曾任昆明憲政討論會研究委員會委員,並且在《當代評論》周刊上撰文議論時政,多次參加西南聯大、昆明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同志會等團體舉辦的國際關係問題講座,發表《國際和平組織的過去與未來》、《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國際法》等演講。[1][2]

抗日戰爭勝利後,邵循恪任清華大學法學院政治學系兼法律學系教授,還曾任教於武漢大學[1]後來留在大陸。

1975年,邵循恪逝世。[1]

著作

  • The Clausula Rebus sic Stantibus(國際法上的情勢變遷主義), 1934[1]
  • 最近歐洲疆界問題,1939年[1]

家庭

  • 祖父:邵積誠,曾任貴州布政使、護理巡撫。[3]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邵循恪,清华大学法学院,2011-03-23. [2015-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 ^ 教授介绍(共一零二位),人民网,2010-08-24. [2015-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 ^ 周清澍,追憶邵循正師,文史知識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