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陽(?—前120年),西漢散文家,齊國人。

生平

鄒陽,先與莊忌枚乘等人游於吳王劉濞門下,在當時以口辯著稱。後來見劉濞有反叛的跡象,作《上吳王書》陳說利害以勸諫之。因吳王不聽,兩人遂去吳游於梁。客遊梁國,投在梁孝王劉武門下。表達自己的能力在羊勝公孫詭之間,遭人眼紅並誣陷,下獄,作《獄中上樑王書》為自己辯誣。這篇文章它大量引征史實,運用比喻,論「讒毀」之禍,表述自己「忠信」的心跡。主要以排比鋪張為手段,語意層見復出,滔滔不絕,以此造成盛大的氣勢,是典型的戰國文章的辯士風格。《漢書·藝文類》在縱橫家類著錄有《鄒陽》七篇,也說明鄒陽的作品更接近戰國縱橫家的風格。

鄒陽為梁王求救於景帝寵姬王美人的哥哥王長君(即蓋侯王信),請為說情,起了一定的效用。[1]

主要作品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史記/卷083》,出自司馬遷史記
 漢書/卷051》,出自班固漢書

參考文獻

  • 《中國文學史》 章培恆 駱玉明 主編
  1. ^ ●漢書 卷五十一 賈鄒枚路傳第二十一: 鄒陽行月餘,莫能為謀,還,過王先生,曰:「臣將西矣,為如何?」王先生曰:「吾先日欲獻愚計,以為眾不可蓋,竊自薄陋不敢道也。若子行,必往見王長君,士無過此者矣。」鄒陽發寤於心,曰:「敬諾。」辭去,不過梁,逕至長安,因客見王長君。長君者,王美人兄也,後封為蓋侯。鄒陽留數日,乘間而請曰:「臣非為長君無使令於前,故來侍也;愚戇竊不自料,願有謁也。」長君跪曰:「幸甚。」陽曰:「竊聞長君弟得幸後宮,天下無有,而長君行跡多不循道理者。今爰盎事即窮竟,梁王恐誅。如此,則太后怫鬱泣血,無所發怒,切齒側目於貴臣矣。臣恐長君危於累卵,竊為足下憂之。」長君懼然曰:「將為之奈何?」陽曰:「長君誠能精為上言之,得毋竟梁事,長君必固自結於太后。太后厚德長君,入於骨髓,而長君之弟幸於兩宮,金城之固也。又有存亡繼絕之功,德布天下,名施無窮,願長君深自計之。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殺舜為事,及舜立為天子,封之於有卑。夫仁人之於兄弟,無臧怒,無宿怨,厚親愛而已,是以後世稱之。魯公子慶父使僕人殺子般,獄有所歸,季友不探其情而誅焉;慶父親殺閔公,季子緩追免賊,《春秋》以為親親之道也。魯哀姜薨於夷,孔子曰『齊桓公法而不譎』,以為過也。以是說天子,僥倖梁事不奏。」長君曰:「諾。」乘間入而言之。及韓安國亦見長公主,事果得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