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奇·瓦倫斯

理查德·史蒂芬·瓦倫蘇埃拉(英語:Richard Steven Valenzuela,1941年5月13日—1959年2月3日),暱稱為里奇·瓦倫斯(Ritchie Valens),是墨西哥裔美國歌手、詞曲作家和結他手。身為搖滾先鋒和奇卡諾搖滾英語Chicano rock運動的先驅,瓦倫斯在因飛機失事身亡前持續了8個月的音樂生涯。[3]

里奇·瓦倫斯
Ritchie Valens
歌手
暱稱Ritchie Valens[1][2]
出生
Richard Steven Valenzuela

(1941-05-13)1941年5月13日
逝世1959年2月3日(1959歲—02—03)(17歲)
職業
  • 歌手
  • 詞曲作家
  • 結他手
音樂類型
演奏樂器
活躍年代1957–1959
簽名
網站ritchievalens.com

在這期間,瓦倫斯也擁有許多熱門歌曲,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改編自墨西哥民謠的〈La Bamba英語La Bamba (song)〉。瓦倫斯將這首歌改編成搖滾的節奏,並在1958年一炮而紅,[4][5]這使得瓦倫斯成為西班牙語搖滾運動的先驅。他還有美國排名第二的熱門歌曲〈Donna英語Donna (Ritchie Valens song)〉。

在1959年2月3日,在被稱為「音樂死去的那一天」的事件中,瓦倫斯在艾奧瓦州的飛機失事中喪生,這一事故也奪去了同行的音樂家巴迪·霍利「大波普」J·P·理查德森英語The Big Bopper、以及飛行員羅傑·彼得森(Roger Peterson)的生命。瓦倫斯於2001年被追悼入搖滾名人堂

早年人生

本名為理查德·史蒂芬·瓦倫蘇埃拉的里奇·瓦倫斯在1941年5月13日出生於洛杉磯聖費爾南多谷地區的帕科伊瑪英語Pacoima, Los Angeles。他的父親約瑟夫·瓦倫蘇埃拉(Joseph Valenzuela,1896-1952)和母親康塞普西翁·雷耶斯(Concepción Reyes,1915-1987)皆來自墨西哥。他是家中五個兄弟姐妹中的第二個,其他家庭成員有哥哥鮑勃·莫拉萊斯(Bob Morales Valenzuela)、兩個妹妹康妮(Connie Valenzuela)和艾爾瑪(Irma Valenzuela)、以及弟弟馬利歐·拉米雷斯(Mario Ramirez Valenzuela)。里奇·瓦倫斯是聽着傳統墨西哥街頭樂隊佛朗明哥結他、節奏藍調跳躍藍調英語Jump blues音樂長大的。

5歲的瓦倫蘇埃拉對自己演奏音樂感到興趣,他的父親鼓勵他學習演奏結他和小號,之後他更開始自學打鼓。雖然瓦倫蘇埃拉是左撇子,但他對結他的學習慾望使他掌握了一般的右手式樂器。當瓦倫蘇埃拉上初中時,他經常帶着結他到學校,並與他的朋友一起在天台上唱歌和演奏歌曲。[6]

瓦倫蘇埃拉16歲時,他被邀請加入當地樂團the Silhouettes並擔任結他手。而樂團的主唱離團後,由瓦倫斯替補主唱之位。1957年10月19日,瓦倫蘇埃拉首次與樂團一起演出。瓦倫蘇埃拉曾就讀帕科伊瑪初級中學(現改名為帕科伊瑪國中)和聖費爾南多高中英語San Fernando High School[7]

音樂生涯

作為一名自學成才的音樂家,瓦倫蘇埃拉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歌手和結他手。他經常在出場時即興創作新的歌詞,或在演奏流行歌曲時添加新的樂句。荷里活小唱片公司Del-Fi英語Del-Fi Records的老闆兼總裁鮑勃·基恩英語Bob Keane也透過聖費爾南多高中的學生打探到關於被他們稱為「聖費爾南多小理查德」的瓦倫蘇埃拉的消息,而決定去看他在聖費爾南多電影院周六的日場秀。由於對表演的印象深刻,瓦倫蘇埃拉受到了基恩的邀請,到他位於洛杉磯銀湖區英語Silver Lake, Los Angeles的家中進行面試,在那裏的地下室有一個小型錄音室。他的錄音設備包括早期的立體聲錄音機(雙軌Ampex 601-2便攜式)和一對Neumann英語Georg Neumann U-47電容式麥克風。

1958年5月27日,在面試之後,基恩決定簽下瓦倫蘇埃拉到Del-Fi旗下。在這時,基恩希望瓦倫蘇埃拉將名字改叫「里奇」(Ritchie),因為正如基恩所說:「當時有一堆人都叫『理查德』(Richard),而我希望他能與眾不同。」同樣,基恩建議瓦倫蘇埃拉將他的姓氏縮短成「瓦倫斯」(Valens),以擴大他的吸引力,凸顯他的不同。[8]

瓦倫斯在基恩的錄音室錄了幾首Demo,主要是瓦倫斯演唱和彈奏結他的片段,部分片段還錄了鼓聲。這些原始音檔可以在Del-Fi發行的專輯《Ritchie Valens – The Lost Tapes》中聽到。這些Demo之後被帶到了荷里活的金星錄音室英語Gold Star Studios,去進行其他樂器的全頻錄製。〈Donna英語Donna (Ritchie Valens song)〉便是其中一首,另一首是則是名為〈Ritchie's Blues〉的器樂曲。

在基恩的地下錄音室進行了幾次歌曲創作和Demo錄製後,基恩決定讓瓦倫斯進入正式的錄音室,並提供一個完整的樂團為他伴奏。參與的音樂家包括勒內·霍爾英語René Hall卡蘿·凱伊英語Carol Kaye厄爾·帕瑪英語Earl Palmer。1958年7月,瓦倫斯正式在金星錄音室開始第一次錄製工程,而他第一首錄的歌是由他和羅伯特·庫恩(Robert Kuhn,基恩的本名)合著的原創曲〈Come On, Let's Go〉,接下來錄的是萊博和史托勒英語Jerry Leiber and Mike Stoller的歌曲〈Framed〉。這兩首歌在錄製完成後在幾天後發行,且獲得了成功。瓦倫斯的下一張唱片是雙A面單曲〈La Bamba英語La Bamba (song)/Donna〉,而這也是他生前發行的最後一張唱片。它售出超過一百萬份,並被RIAA授予金唱片認證[9]

1958年秋天,瓦倫斯因為職業生涯的要求迫使他輟學。基恩為他預定了在美國各地的場地和電視節目的表演。不過由於瓦倫斯因為在初中發生的意外事故英語1957 Pacoima mid-air collision害怕飛行英語Fear of flying,即1957年1月31日,兩架飛機在空中相撞後,其殘骸掉落於帕科伊瑪初級中學的操場,造成瓦倫斯幾位朋友的死亡和受傷。雖然當天的瓦倫斯是在外公法蘭克·雷耶斯(Frank Reyes)的葬禮而不在場,但他對於失去朋友感到不安。[10]

他最終克服了他的恐懼,搭乘飛機開始了職業生涯。他於1958年10月6日前往費城參加迪克·克拉克英語Dick Clark的《美國舞臺英語American Bandstand》電視節目演唱〈Come On, Let's Go〉。11月,瓦倫斯飛往夏威夷,與巴迪·霍利保羅·安卡一同表演。瓦倫斯也加入了傳奇唱片騎師艾倫·弗里德英語Alan Freed在紐約市的聖誕節年度慶典,與一些重重影響他音樂風格的人一起演唱,包括查克·貝里波·迪德利埃弗里兄弟杜安·艾迪艾迪·科克蘭基斯·奧康納·莫菲英語Keith O'Conner Murphy傑基·威爾森。12月27日,他回到費城的《美國舞臺》節目演唱〈Donna〉。

回到洛杉磯之後,瓦倫斯出演了艾倫·弗里德的電影《Go, Johnny, Go!英語Go, Johnny, Go!》。在電影中他出現在晚餐橋段,使用與艾迪·科克蘭同型號的Gretsch英語Gretsch 6120結他假唱着自己的歌曲〈Ooh! My Head〉。在現場演出之間,瓦倫斯多次回到金星錄音室錄製他兩張專輯中的曲目。

1959年初,瓦倫斯參加了「冬季舞會」(The Winter Dance Party)—一個多場次的中西部搖滾樂巡迴演出。與他同行的還有巴迪·霍利、迪昂與貝爾蒙特組合英語Dion and the Belmonts「大波普」J·P·理查德森英語The Big Bopper法蘭基·薩爾多英語Frankie Sardo。所有表演者的伴奏都由霍利的新伴奏樂團擔任,成員有結他手湯米·奧薩普英語Tommy Allsup、貝斯手威倫·詹寧斯英語Waylon Jennings和鼓手卡爾·班齊英語Carl Bunch

旅遊巴士對表演者的條件非常糟糕,而且非常寒冷。中西部的天氣對該演出產生了影響:卡爾·班齊不得不因嚴重凍傷的腳而住院,其他包括瓦倫斯和大波普等都得了流感。於是演出改分為兩部分,而瓦倫斯在第一部分。在班齊住院期間,由貝爾蒙特組合的卡羅·馬斯特蘭奇洛英語Carlo Mastrangelo接替鼓手一職,而當迪昂與貝爾蒙特組合演出時,則由瓦倫斯或霍利打鼓。當年拍攝為數不多的彩色相片中有瓦倫斯打鼓的相片。而霍利打鼓的相片則是由瑪麗·格伯(Mary Gerber)於1959年2月2日拍攝的黑白相片,相片中顯示霍利在為迪昂打鼓。

死亡

 
里奇·瓦倫斯和他的母親康塞普西翁在聖費爾南多使命公墓的墓碑

在1959年2月2日的午夜時分,在艾奧瓦州明湖英語Clear Lake, Iowa的表演結束後,霍利、瓦倫斯和理查德森乘坐霍利租用的小型飛機從梅森城機場起飛。瓦倫斯因為贏得了與奧薩普的拋硬幣遊戲而上了飛機。詹寧斯則自願放棄了飛機上的座位,並讓給得了流感的理查德森。[11]就在1959年2月3日凌晨1點之後,三人乘坐Beechcraft Bonanza英語Beechcraft Bonanza出發,到目的地北達科他州法哥,卻在起飛幾分鐘後墜毀,原因至今仍然不明。這場空難事故造成機上三人與駕駛羅傑·彼得森瞬間身亡。霍利、瓦倫斯和理查德森皆受到無法迴避的頭部重傷以及對胸腔的鈍力創傷英語Blunt trauma。而年僅17歲的瓦倫斯成為了這場事故最年輕的罹難者。

這起事件啟發了唐·麥克林寫出1971年的成名曲〈American Pie〉,歌曲中將2月3日稱為「音樂死去的那一天」(The Day the Music Died)。瓦倫斯的遺體被埋葬在加州米申希爾斯聖費爾南多使命公墓英語San Fernando Mission Cemetery

影響

 
艾奧瓦州墜機現場的照片

里奇·瓦倫斯是奇卡諾搖滾英語Chicano rock拉丁搖滾英語Latin rock的先鋒,並啟發了許多墨西哥音樂家。他影響了如灰狼一族合唱團英語Los Lobos洛城寂寞男孩樂團英語Los Lonely Boys卡洛斯·山塔那等拉丁音樂家,因為正當拉丁美洲人才剛接觸美國搖滾和流行音樂的時候,他已經在全國取得了成功。瓦倫斯也被認為是第一個成功打入主流搖滾音樂的拉丁美洲人。

事實證明,〈La Bamba〉是瓦倫斯最具影響力的作品,而其原因並不僅僅是第一首全西班牙語演唱的流行歌曲,還因為它將傳統的拉丁美洲音樂與搖滾成功融合在一起。瓦倫斯成功的模式也被日後的莎麗娜Caifanes英語Caifanes塔古巴咖啡英語Café Tacuba馬戲團樂隊英語Circo (band)偉大的沉默英語El Gran Silencio絲絨樂團英語Aterciopelados古斯塔沃·桑塔歐拉拉以及眾多拉丁另類英語Latin alternative音樂家效仿。諷刺的是,瓦倫蘇埃拉家族在家裏只講英語,且瓦倫斯對西班牙語了解甚少。當他在錄製〈La Bamba〉是利用語音歌唱英語Phonetical singing才學會歌詞的,因此他也並不了解其歌詞的意義。

〈Come On, Let's Go〉之後也被灰狼一族合唱團、雷蒙斯合唱團佩利兄弟英語The Paley Brothers湯米·史提爾英語Tommy Steele亨廷頓合唱團英語The Huntingtons、強尼·雷布和他的反叛者樂團(Johnny Rebb and his Rebels)、昏迷女孩樂團英語Girl in a ComaThe McCoys英語The McCoys翻唱。〈Donna〉則是被MxPx英語MxPx克里夫·理查熱血青年合唱團英語The YoungbloodsClem Snide英語Clem SnideCappadonna英語Cappadonna水土不服合唱團英語Misfits (band)翻唱。

羅伯特·奎因英語Robert Quine表示瓦倫斯的結他演奏是他風格的早年影響之一。瓦倫斯也啟發了吉米·亨德里克斯陳·羅米洛英語Chan Romero卡洛斯·山塔那克里斯·蒙特茲英語Chris Montez基斯·奧康納·莫菲英語Keith O'Conner Murphy等人。

瓦倫斯的母親康塞普西翁·雷耶斯於1987年去世,並與瓦倫斯合葬。[12]

在其他媒體上的出現

  • 瓦倫斯的生平被改編為1987年的傳記電影青春傳奇英語La Bamba (film)》。劇中時間定於1957年到1959年,並由盧·戴蒙德·菲利普斯來飾演當時16-17歲的瓦倫斯。大部分的電影配樂由灰狼一族合唱團製作。
  • 巴迪·霍利傳英語The Buddy Holly Story》中,由演員吉爾伯特·梅爾加爾(Gilbert Melgar)飾演的瓦倫斯出現在電影的最後一幕。
  • 1978年的電影《火爆浪子》中的年代設定就設在瓦倫斯去世不久。片中一景是大夥們圍坐在桑尼家的地下室裏,為自己喜歡的明星死於空難感到哀傷。

致敬

 
2003年拍攝,紀念墜機現場的紀念碑

1988年,一名來自威斯康辛州的粉絲肯恩·帕奎特(Ken Paquette)為空難死去的霍利、瓦倫斯和理查德森豎立了一座不銹鋼紀念碑,上面刻有一把鋼結他和三張唱片,唱片上記載着三人的名字。它坐落於私人農田上,位於315號街(315th Street)和古爾大道(Gull Avenue)交匯處以西約四分之一英里處,距離明湖以北約8英里(13公里)。帕奎特還在威斯康辛州綠灣的濱江宴會廳(Riverside Ballroom)附近製作了一個類似的不銹鋼紀念碑,並於2003年7月17日揭幕。[13]

1990年代,帕科伊瑪的帕克斯頓公園(Paxton Park)在代表帕科伊瑪的市議員提議之下改名為里奇·瓦倫斯公園以此紀念他,希望居民能「記得他卑微的背景並效仿他的成就」。[14]

1985年,藝術家曼努爾·貝拉斯克斯(Manuel Velasquez)在25名學生的協助下創作了一幅12英尺×20英尺的壁畫,畫在前帕科伊瑪初級中學(現為帕科伊瑪國中)教學樓的一側,描繪了里奇·瓦倫斯的肖像、一些標示着他著名歌曲名稱的唱片、以及關於那場飛機墜毀事件的報導。[15]

1979年,湯米·奧薩普在達拉斯開了一家名為Tommy's Heads Up Saloon的俱樂部,其名字象徵着他與瓦倫斯在二十年之前的拋硬幣遊戲。[16]

齊柏林飛船收錄在《Physical Graffiti》的歌曲〈Boogie with Stu〉是受到瓦倫斯的〈Ooh! My Head〉所啟發而寫的,但在作曲人署名裏卻不寫上瓦倫斯或鮑勃·基恩英語Bob Keane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瓦倫斯母親的名字。最終基恩提起了訴訟並勝訴,齊柏林飛船的賠金中的一半歸給了瓦倫斯的母親,儘管她並沒有參與訴訟。[17]

聖費爾南多谷東北部5號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更名為里奇·瓦倫斯紀念公路,其位於170至118高速公路之間。[18]

作品列表

原創專輯

第一面收錄有鮑勃·基恩的的音樂會開場白,第二面則是基恩的講解與5首未完成歌曲。第一面的〈Come On, Let's Go〉是伴隨着觀眾嘈雜聲的Demo版。

合輯\精選集

單曲

發行年分 曲名(A面/B面)
兩首歌都來自同一張專輯,除非另有說明
音樂廠牌與唱片編號 榜單排名 所屬專輯
US Billboard US Cashbox英語Cashbox (magazine)
1958年 〈Come On, Let's Go〉
B面〈Framed〉
Del-Fi 4106 42 51 Ritchie Valens英語Ritchie Valens (album)
〈Donna〉/
〈La Bamba〉
Del-Fi 4110 2
22
2
49
1959年 〈Fast Freight〉
B面〈Big Baby Blues〉
原版的單曲印刷封套上的作曲人為「Arvee Allens」,後來的再版
則改正回「Ritchie Valens」。
Del-Fi 4111 - - Ritchie英語Ritchie (album)
〈That's My Little Suzie〉
B面〈In A Turkish Town〉
Del-Fi 4114 55 43 《Ritchie Valens》
〈Little Girl〉
B面〈We Belong Together〉(此歌來自《Ritchie Valens》)
Del-Fi 4117 92 93 《Ritchie》
〈Stay Beside Me〉
B面〈Big Baby Blues〉
Del-Fi 4128 - -
1960年 〈The Paddiwack Song〉
B面〈Cry, Cry, Cry〉
Del-Fi 4133 - -
1987年 〈La Bamba '87〉
B面〈La Bamba〉 (此歌為《Ritchie Valens》的原版)
Del-Fi 1287 - - 無專輯歌曲
1998年 〈Come On, Let's Go〉
B面〈La Bamba〉
Del-Fi 51341 - - 《Come On, Let's Go!》

參考來源

  1. ^ Arvee Allens - Big Baby Blues / Fast Freight. Discogs.com. [26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2. ^ Del-Fi Album Discography. Bsnpubs.com. [26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3. ^ Ritchie – the Pioneer of Rock & Roll, He is American and Spanish. EF News International. December 1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6, 2012). 
  4. ^ Letivan, Corey. Latino rockers no longer lost in translation. Daily Breeze. July 5,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28, 2007). 
  5. ^ TEMAS | Rock en Venezuela. Mipunto.com. [September 1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13, 2012) (西班牙語). 
  6. ^ Bob Keane. The Oracle of Del-Fi. Del-Fi International Books. October 6, 2006. ISBN 978-0976810513. 
  7. ^ San Fernando High School Alums | i am san fernando. iamsanfernando.com. [7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8. ^ "Valens, Ritchie." Encyclopedia of Popular Music, 4th ed. Ed. Colin Larkin.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b. 15 Feb. 2016.
  9. ^ Murrells, Joseph. The Book of Golden Discs 2nd. London: Barrie and Jenkins Ltd. 1978: 108. ISBN 0-214-20512-6. 
  10. ^ The Pacoima Plane Crash. Angiejim.homestead.com. January 31, 1957 [September 1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4). 
  11. ^ Lehmer, Larry. The Day the Music Died: The Last Tour of Buddy Holly, the Big Bopper and Ritchie Valens, Omnibus Press (April 1, 2004), ch. 8.
  12. ^ Wilson, Scott. Resting Places: The Burial Sites of More Than 14,000 Famous Persons 3rd. McFarland. 2016: 766. ISBN 9781476625997. 
  13. ^ Jordan, Jennifer. The Day the Music Died. ArticlesTree. April 11,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7, 2012). 
  14. ^ Ritchie Valens Park. City of Los Angeles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 Parks. [September 1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8). 
  15. ^ Richie Valens - Mural Conservancy of Los Angeles. Muralconservancy.org. [26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9). 
  16. ^ Larry Lehmer. The Day the Music Died: The Last Tour of Buddy Holly, the Big Bopper, and Ritchie Valens. Music Sales Group. 2004 [2018-11-19]. ISBN 978-0-8256-728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17. ^ Lehmer, Larry. The Day the Music Died: The Last Tour of Buddy Holly, the Big Bopper and Ritchie Valens (2004): 166.
  18. ^ Patrick McGreevy. Ritchie Valens, late rock star and local hero, gets a stretch of the 5 Freeway in the Valley named after him. Los Angeles Times. [2018-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外部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