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座磚瓦街
銀座磚瓦街(日語:銀座煉瓦街/ぎんざれんががい Ginza Rengagai */?),西方稱作銀座磚城(Ginza Bricktown),為日本最早的歐美式街道[1]:14[2],是1872年銀座大火後,明治政府以「都市防火化」為目標、而在東京銀座修築而成,並因其建材中使用了燒製磚瓦(煉瓦)而得名。這座市街乃日本首宗將西方都市防火觀念引進城市建設中的案例[3]:109,也被視作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代表工程及文明開化象徵建設[4][5]:56,但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期間被震毀。
背景
1872年2月,一場從和田倉門附近地帶燃起的大規模火災席捲了銀座、築地一帶約95公頃大的地區,作為鐵路終點站所在地的東京玄關——新橋也有災情。有鑑於此次災難,也為了替1869年以降、使東京取代京都作為首都的整備計劃舖路,而在1872年實施了最初的都市計劃,師法歐美以磚、石等防火建材建造城市樓房的策略,着手進行改造計劃。該計劃的重點建設正是「銀座磚瓦街」[6],而計劃核心人物則為時任東京府知事由利公正及代理大藏卿井上馨[3]:108。
同年3月,東京府府廳發佈了〈磚瓦建築之御趣意告諭〉(れんが家屋建築、御趣旨告諭)[7][8],指出「...為免火災…此程類燒之各町、道路幅員需取擴、家屋全然以磚瓦石儘速着手建築...」[3]:108,3月22日時又發出另一份公告,表示將以地券收購遭到焚毀的地段、進行區劃重整之後再以舊價售與原地主。但由於土地評價的問題,使得收購計劃無法順利進行。原本的營建工程是預計在大藏省的監督下由東京府執行,但在由利公正的決定下,岩倉使節團也參加了計劃,並由大藏省建設局主導[註1]。當時銀座磚瓦街的營建模式是以官營[註2]為主、並委託當時替明治政府擔任外籍顧問的英國建築師——湯馬士·華達士設計及指導。然而政府同時也認可私營模式(民間自費興建)的加入[9]:22-23,25。
興建
明治政府敲定了銀座磚街的計劃後,難以在市面上取得適合做為建材、並且符合工程需求量的磚塊[1]:15。因此華達士決定將德國工程師佛德烈曲·霍夫曼發明的霍夫曼窯引入日本[10]:13,並在東京北部的小菅設立燒磚廠,由於廠內的窯室相連成環狀,故能使裝窯、燒成、冷卻等步驟得以不中斷地進行,進而得以大量產出銀座造街工程所需的紅磚[1]:15。
磚瓦街的工事在1872年8月正式展開,其擁有兩項主軸環節:第一是以街道的路幅拓寬為重點實施重建,第二則是以防火效果較佳的磚瓦替沿街兩側的樓房舖設屋頂。政府耗資巨額經費——總預算的足足1/27,投入銀座磚瓦街的建設[11]。1873年時在拓寬的街道兩邊已出現了兩層樓高的聯排洋房,一般認為倫敦的攝政街是這條新街道的參考典範[9]:37。
第一期工程結束後,東京府開始將此期工程內完工的洋房出售,但因為屋價過高,而使得申請的市民很少。雖然因此放寬並後延了房屋費的繳納期限,但也因此使成本回收變得更加困難。一期工程之外的計劃中建設也縮減了工程規模,政府也因為面臨市民反彈,而被迫放棄木挽町以東的市街改造計劃,最後整個銀座磚瓦街於1877年全面竣工,僅有銀座通(今中央通)一帶為中心的市街得到改造[3]:108。
設計
完工時的銀座磚瓦街幹道從原本的12.6公尺拓寬至27公尺,約為原本路寬的兩倍,並且在車道的兩旁舖設了行人路、藉此實現了人車分流的設計。當時的行人路同樣由磚砌成,防止過路者的衣裝下襬在雨天時沾濕,車道的路面材質則為砂石。沿線設有煤氣路燈、增強夜間照明,以及遮陽用的櫻花樹、松樹和楓樹等行道樹[1]:16。街道交錯排列成棋盤狀、劃分出方型的街區[11]。
磚瓦大街兩邊的房屋採用喬治亞式建築的外觀[11],二樓的陽台由羅馬式圓柱架高,覆蓋了一樓的走廊和店面,形成了類似騎樓的設計,提供市民避雨行走的空間。初期的樓房建材除了磚瓦以外還包括石塊,但後者卻因為磚塊的量產而逐漸減少使用。建築支撐結構則是採用歐美式的木頭桁架[1]:17。
使用情形
當時除了價格不菲之外,一些諸如「住進了磚造建築,身體就會發青腫脹而斃命」的迷信說法也使得市民卻步,讓這些洋式磚屋在落成初期不得青睞,空置者相當多。但之後便有報社和進口品經銷商等類型的店家入駐,西服店、鐘錶行、家具店、西洋食堂和理髮廳也朝此聚集,逐漸升級成一個商圈、扮演了西洋文明之窗的角色,並發展成為當時的新興鬧區,超越了江戶時代的商業中心日本橋[12]:41-43[1]:18-19。
第一位搬入銀座磚瓦街的業主是大垣出身的平野豐次郎,他於1883年開設了平野茶店(銀座4丁目11番地,現址為三越百貨銀座店)。該店也是首家裝設了當代文明利器——電話的民間用戶,號碼為6號(1號至5號均為政府官廳機構)。木村屋麵包鋪與平野園共用同一地址[13]。其對面曾是朝野新聞社的銀座4丁目辦公處舊址,之後服部鐘錶店買下了新聞社的用地、準備建造新分店,1895年時正式開店營業。服部鐘錶店的位置在後來設置了成為銀座象徴的和光百貨鐘樓[14]。斜對面則是17世紀就已創立的老牌文具店——鳩居堂,販賣筆墨及香等各種傳統文具。
20世紀以後
進入了明治末期及大正時代以後,磚瓦街上的洋房逐漸被住戶與店家改為和式風格,房外掛上門簾,內部也添加了榻榻米等家具,覆蓋了原本的洋味。街邊的行道樹被換成了柳樹,成了銀座的新標誌,但在東京市市長後藤新平任內,為了拓寬車道的計劃,而決定改種銀杏當成新的行道樹樹種,原本的柳樹則在1921年被除去[11]。
1923年9月發生關東大地震時,磚瓦砌成的建築物在強大的破壞力之下形成嚴重龜裂或崩塌,因震災引發的後續大火也把房內的木造裝潢物及地板通通焚毀。地震結束後,原本生氣蓬勃的銀座磚街上滿是瓦礫堆和殘破的聳立牆壁,以往風華蕩然無存,種植在平野園店前的、銀座最老的行道樹和其他的銀杏樹也都被燒掉[註3]。
不過關東大地震過去後,富裕的銀座地區的店家,立刻聯合起來着手進行復興計劃,搭建了許多臨時板屋,並於11月時同時開張。得益於鼎力支持,災後重建工作進展快速,1924年及1925年之後已有松坂屋、松屋等大型百貨公司進駐此地,1930年代到來之前,即重新榮登為日本最繁榮的市街之一。1932年時,柳樹再次成為銀座街頭的主力行道樹種,重新排列在大路沿線[11]。
相關條目
註釋及參考文獻
- 註釋:
- 註1^ :然而身為銀座磚瓦街計劃核心人物的井上馨大藏卿,在銀座磚瓦街開工不久後即因事辭去大藏省主管的職位。[12]:8-22
- 註2^ :大藏省建設局直接管理、並交予有意參與的業者施工。但也有由建築業主承擔工程費用、依建設局的設計施工的案例。
- 註3^ :銀座磚瓦街的受災狀況可參閱:國立科學博物館地震資料室関東大震災寫真
-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藤森照信; 小澤尚. 東京造街史:近代都市的形成. 由蕭雅文翻譯. 楓葉坊文化出版社. 2007. ISBN 978-986-6944-75-8.
- ^ 银座 传统和时尚并存的繁華大街. att.japan網. [201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 ^ 3.0 3.1 3.2 3.3 黃天祥. 日治時期臺灣火災災害對建築與都市發展影響之研究. 中原大學. 2007.
- ^ Fraser, Benjamin; Steven D. Spalding. Trains, Culture, and Mobility: Riding the Rails. Lexington Books. 2012: 251. ISBN 978-0-7391-6749-6.
- ^ 日據時期台灣都市計劃範型之硏究, 都市計劃史硏究系列,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硏究所都市計劃硏究室, 1987
- ^ 『東京都史紀要』第3号「銀座煉瓦街の建設」. 東京都. 1955: 158、486-488.
- ^ 藤森照信. 開化の街づくり―銀座煉瓦街計画. 明治の東京計劃. 1990: 8–16.
- ^ 建築物の耐震(耐火)基準の変遷. リンククラブ(Linkclub). [201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4).
- ^ 9.0 9.1 藤森照信. 『明治の東京計画』. 岩波書店. 1982.
- ^ 李永欣建築師事務所. 第五章 古城週邊文化資產規劃. 恆春古城週邊文化資產整體規劃報告書. 屏東縣政府. 2008.
- ^ 11.0 11.1 11.2 11.3 11.4 GINZA history - Ginza in the Meiji and Taisho eras. Ginza Official – 銀座公式ウェブサイト. [201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8).
- ^ 12.0 12.1 藤森照信. 『明治の東京計畫』同時代ライブラリー版.
- ^ 銀座平野園の歴史. 銀座平野園. [201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6).
- ^ 時計塔の歴史. 銀座・和光. [2014-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 ^ 江戸东京博物馆银座炼瓦街遗构劣化保存. 電子資料文庫(www.epdoc.cn). 2004-05-05 [201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