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佛塘 (桂林)

鐵佛塘位於廣西桂林市疊彩區寶積山北麓,中山北路與翊武路之間。水面面積1300平方米,屬於兩江四湖環城水系,其周圍15米範圍內為非建設區。鐵佛塘原本由護城河演變而來,湖邊仍存留古城牆殘垣。

歷史

唐代會昌五年(845年), 桂州刺史元晦於寶積山北麓開華景洞,洞前有橫塘深廣,塘水澄碧,名之為華景塘,並於洞口與塘之間建亭,名岩光亭,以形容休憩於亭中,可兼收山光與水色之形勝。宋代蔣卓曾隱居於此洞。

明代張鳴鳳《桂故》對此作了描繪:「橫塘深廣,晨飄霞綺,夕麗金波,得水而觀益增。」

清代,線國安復於山麓塘前修建鐵佛寺,寺宇恢宏,與岩岫爭麗,塘因此又名為鐵佛塘。 時人有詩志其景色綺麗:「探奇尋古寺,乘興至林垌。螺色連天碧,波光繞郭青。」[1]

民國十七至十八年(1928年至1929年),有設中學在鐵佛寺內。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抗日戰爭桂柳會戰中,國軍第三十一軍軍部就設在鐵佛寺。然而,在桂林淪陷時寺廟的房屋被毀,鐵佛被轉移到了風洞山,其最終毀於文化大革命[2]

參考資料

  1. ^ 桂林市志(中). 中華書局. 1997: 20. ISBN 7-101-01800-9. 
  2. ^ 譚熙. 铁佛路:因塘得名. 桂林晚報. 2015-05-18.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