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法語
非洲法語是31個法語非洲國家(圖中所示藍色國家)中大約1.15億非洲人使用的各種法語變體的總稱[4],包括上述國家中將法語當做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人群,但不包括居住在非法語國家的法語使用者。非洲是世界上法語使用者最多的大洲[4]。法語伴隨着法國和比利時對非洲殖民地化而來,這些使用法語的非洲人現在是法語地區的重要部分之一。但近年許多非洲國家通過取消法語的官方地位,導致法國在非洲影響力大不如前,如馬里在2021年通過新憲法,取消法語地位,阿爾及利亞則調整課綱,以英語教學優先於法語,摩洛哥則發起以英語取代法語教學的運動。[5]
法語是整個非洲的第二語言,但在部分地區則成為第一語言,例如留尼汪和科特迪瓦的阿比讓[6]。在一些國家,法語是某些社會階層的第一語言,例如法語在突尼斯和摩洛哥是上層人士的第一語言(當地上層人士多為阿拉伯語/法語雙語者),但在平民百姓層面只是第二語言。
每個非洲法語國家的法語都有發音和詞彙的地方特色。
法語在非洲的變體
非洲法語變體很多,可大體分為三類:
- 西非、中非、東非的非洲黑人法語——作為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使用者約7500萬
- 西北非的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見馬格里布法語)——作為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使用者約3600萬
- 印度洋中留尼汪、毛里裘斯、塞舌爾的克里奧爾人法語——作為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使用者約160萬(勿與當地以法語為基礎形成的克里奧爾語混淆)
所有非洲法語變體都和標準法語的發音和詞彙有所不同。
發音
非洲各地法語發音差異可能很大,例如摩洛哥法語發音與塞內加爾發音就很不同。但儘管有明顯的區域變體,非洲法語各地使用者中仍存在某些趨勢,例如字母R的發音趨向齒齦顫音而不是標準法語的喉音R(但仍有人發喉音R的音)。
儘管如此,由於法語的當地發音受到本地語言影響,大部分情況下還是無法總結出非洲法語發音的基本規則。
- Abidjan French slang (nouchi): La go a momo mon pia. (momo is an Abidjan slang word meaning "to steal")
金沙薩法語詞彙
金沙薩擁有超過700萬人口,是法語圈內僅次於巴黎的最大城市,也是人口最多的法語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預計當地2400萬人(總人口的40%)會說法語(主要是作為第二語言)[4]。與阿布賈(法語是大部分人的第一語言)不同,法語在金沙薩只是第二語言,通用語的地位與林加拉語共有。住在金沙薩、使用非洲各種母語的人日常交流時使用林加拉語,而法語是商務、行政、教育、媒體用語。法語也是主導的書面語言。
法語在金沙薩使用廣泛,使之成為成為一種地方語言,帶有特有發音和大部分來自林加拉語的本地詞彙。部分人因其所處的社會地位會混合使用法語和林加拉語,或者根據上下文在二者之間進行語碼轉換。與阿布賈的情況相同,也有很多語域和接受過最好教育的人不贊同俚語/林加拉語詞彙的使用。下面是一些金沙薩法語特有詞彙。
- cadavéré意思是壞掉、死的。是標準法語單詞cadavre(意為屍體)的本地發音。這個詞伴隨剛果音樂在非洲的流行而已經傳播到其他非洲國家。
- makasi意思是強壯、抵抗力好。借自林加拉語。
- anti-nuit指參加夜間派對的人戴的太陽鏡。It is a word coined locally and whose literal meaning in standard French is "anti-night". It is one of the many Kinshasa slang words related to nightlife and partying. A reveler is known locally as un ambianceur, from standard French ambiance which means atmosphere.
- casser le bic字面意思為「折斷圓珠筆」,意為輟學。
- merci mingi意為「非常感謝」,來自標準法語merci(謝謝)和林加拉語mingi(非常)。
- un zibolateur意為開瓶器,來自林加拉語動詞kozibola(打開封口或瓶裝物)再加上標準法語詞尾-ateur。
- un tétanos意為不結實的舊出租車。標準法語的tétanos意為破傷風。
- moyen tê vraiment意思是「完全沒門」。來自moyen tê(沒門),本身是標準法語moyen(方式)和林加拉語tê(不)的糅合,再加上標準法語的vraiment(真的,確實)。
法語圈國際組織的非洲會員國
成為法語圈國際組織不要求或暗示法語在特定國家是第一語言甚至廣泛理解的語言。下表中從未成為法語國家殖民地的國家以斜體表示。前法國本土、非洲第二大法語國家阿爾及利亞,因與法國政治關係緊張而至今拒絕加入上述組織。
- 貝寧(官方語言)
- 布基納法索(官方語言)
- 布隆迪(與基隆迪語並為官方語言)
- 喀麥隆(與英語並為官方語言)
- 佛得角
- 中非共和國(與桑戈語並為官方語言)
- 乍得(與阿拉伯語並為官方語言)
- 科摩羅(與科摩羅語和阿拉伯語並為官方語言)
- 剛果民主共和國(官方語言)
- 剛果共和國(官方語言)
- 科特迪瓦(官方語言)
- 吉布提(與阿拉伯語並為官方語言)
- 埃及
- 赤道幾內亞 (與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並為官方語言)
- 法國(官方語言)
- 加蓬(官方語言)
- 幾內亞(官方語言)
- 幾內亞比紹
- 馬達加斯加(官方語言)
- 馬里(官方語言)
- 毛里塔尼亞(常用法語)
- 毛里裘斯(事實上的官方語言)
- 摩洛哥(通用法語)
- 尼日爾(官方語言)
- 盧旺達 (在2008年,法語失去了它的官方地位,盧旺達語和英語(於1994年通過)是現在的官方語言)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塞內加爾(官方語言)
- 塞舌爾(與英語和盧旺達語並為官方語言)
- 多哥(官方語言)
- 突尼斯(通用法語)
使用法語人數最多的非洲國家
參考2007年法語圈國際組織的報告[4],使用法語人數超過5百萬的非洲國家:
- 剛果民主共和國:24,320,000人以法語為第一語言或第二語言
- 阿爾及利亞(非法語圈國際組織會員):19,000,000[7]
- 科特迪瓦:12,740,000
- 摩洛哥:10,131,000
- 喀麥隆:7,343,400
- 突尼斯:6,360,000
- 幾內亞:6,000,000
使用法語百分比最多的非洲國家
參見
參考
- ^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13 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 (PDF). [2013-09-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26).
- ^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 The 2012 Revision. [2013-09-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7-01).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2012_data_sheet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4.0 4.1 4.2 4.3 4.4 (法文) La Francophonie dans le monde 2006-2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ublished by the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 Nathan, Paris, 2007
- ^ 非洲講法國國家政變不斷 法語圈受挑戰. 法國國際廣播. 2023-09-29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4).
- ^ (法文) Le français à Abidjan : Pour une approche syntaxique du non-standar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Katja Ploog, CNRS Editions, Paris, 2002
- ^ 7.0 7.1 (法文)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Government of France. Le français dans le monde. [200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0).
- ^ (法文) INSEE, Government of France. Les résultats statistiques du RP 2002. [200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