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籠經濟
概述
在當時中共中央正進行着鄧小平、陳雲兩大派系的劇烈鬥爭,鄧氏堅持一個中心和改革開放的政策理念——他認為黨的中心工作應該是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和全面開放政策;鄧氏還堅持「貓論」觀點——不管白貓黑貓,能逮老鼠就是好貓;鄧主張搞特區要進一步吸收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增加更多的三資企業;鄧經過北調南巡所提出的政策理念顯然是比較務實的,也得到人民的擁護[3][4]。
當時鄧小平的政策理念卻遭到陳雲的抗爭;陳雲還攻擊鄧所設立的經濟特區,將特區說得一無是處[5]。鄧是主張全面開放,而陳則主張「鳥籠經濟」。因為在當時,中國的經濟是開放初期,曾經出現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情況,所以陳雲就提出了他的「鳥籠經濟」政策。陳雲就是想讓經濟在一定的範圍開放,不能全面開放,他認為若對外開放的話,資本主義便有如洪水猛獸般滾滾而來,社會主義的經濟是無法招架。鄧小平則持相反的意見,他主張全面開放的大經濟政策[6]。
參見
參考文獻
- ^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新詞語.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402–. ISBN 978-962-996-276-0.
- ^ 大陸流行語. 2004: 129 [2016-02-27]. ISBN 97895709166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 ^ 中共硏究. 中共硏究雜誌社. 1993: 16.
- ^ 麥朝成 (經濟); 伍忠賢. 中國大陸經濟.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 September 2013: 120–. ISBN 978-957-11-6923-1.
- ^ 董輔礽. 董辅礽纵论中国经济.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5.
- ^ 中国经济 战略, 调控与改革.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9: 197–198. ISBN 978-7-5058-79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