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LGBT/Selected biography/Archives

伊恩·麥基倫爵士CHCBESir Ian McKellen,1939年5月25日),英國著名演員,被譽為是英國最傑出的演員之一。

伊恩·麥基倫是公開的同性戀者,他也因為爭取同性戀的權益而知名,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同性戀組織「石牆」的發言人,並一直在為同性戀平等作努力。1979年,他以傑出的戲劇貢獻榮獲英國CBE勛銜,1991年獲冊封騎士

約翰娜·西於爾扎多蒂冰島語:Jóhanna Sigurðardóttir,1942年10月4日)是位冰島籍政治家。她現任冰島共和國總理2009年2月1日,前任總理蓋爾·希爾馬·哈爾德帶領的政府在經濟危機的壓力下下台,冰島議會議員西於爾扎多蒂便成為冰島史上首位女性總理。此外她在個人生活方面公開承認自己是位同性戀者,這也是世界各國政府首腦中的首次。2009年4月25日,冰島聯合執政的社會民主聯盟與左翼綠色運動贏得議會選舉勝利,西於爾扎多蒂連任總理。

哈維·柏拿·米爾克(Harvey Bernard Milk,1930年5月22日—1978年11月27日),美國同性戀運動人士,也是美國政壇中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人,在1978年,當選三藩市市政管理委員會第五區的委員,是同性戀權益運動的代表性人物。在哈維之前,在三藩市同性戀族群一直是以壓抑換取真正的目的。哈維的做法則是截然不同,他鼓勵同性戀們把握同志族群在三藩市逐漸壯大的影響力,相互扶持,勇敢出櫃。在當時,對於美國早就放棄參政追尋自我權益的同性戀族群,哈維成功的事跡,給他們帶來了無比的希望。

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Magnus Hirschfeld,1868年5月14日—1935年5月14日),德國猶太裔人。出生於Kolberg(現在位於波蘭),是內科醫生和性學家,曾經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他認為同性戀是第三性,即介於男性於女性之間的中性,而不是一種疾病。

1897年,他在柏林創辦「科學人道主義委員會」組織,為同性戀者爭取權利,使德國在法律上廢除了反同性戀法和對男性同性戀者的監禁。

黃英賢
黃英賢

黃英賢英語:Penny Wong,1968年11月5日),澳大利亞工黨黨員,法律學研究生學歷。現任澳大利亞聯邦參議院議員,氣候變化與水資源部部長。她既是澳大利亞第一位公開的女同性戀參議員,也是第一位亞裔女性參議員。

2007年11月24日的聯邦大選中,工黨獲得壓倒性勝利,十一年來首次獲機會組閣。11月29日,新當選的總理陸克文任命黃英賢為內閣部長,負責處理氣候變化與水源保護事務; 她也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個華裔部長。

馬修·米查姆(Matthew Mitcham,1988年3月2日),生於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澳大利亞男子跳水運動員。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10米跳台憑藉最後一跳的出色發揮,再獲得4個完美的10分,以決賽6跳總和為537.95的成績獲得金牌,是自1924年迪克·依夫(Dick Eve)以來首位奪金的澳大利亞男子跳水運動員。

馬修·米查姆是一個出櫃同性戀者,其伴侶拉捷恩(Lachlan)曾隨同到北京支持馬修·米查姆的比賽。

帕莉亞(Parinya Charoenphol,1981年7月9日),泰國人,又名龍唐。是泰國有名變性女泰拳冠軍,也作過模特兒和演員。她的故事曾被拍成電影《美麗拳王》。

帕莉亞生於清邁時是個男孩,但一直想做女人。在小時進入佛寺當僧侶之後,開始練習泰拳,後來加入春武里的一間泰拳訓練營。和許多拳手一樣,帕莉亞希望賺取比賽的獎金來養家。除此之外她還希望籌備自己的變性費用。1999年她宣佈退出泰拳,改作歌手,並於同年完成變性手術。2003年,她的故事被拍成電影《美麗拳王》,國家地理雜誌也在同年製作過關於她的紀錄片。

尾辻加奈子1974年12月16日 - ),日本LGBT權利運動人士,也是日本政壇中第一位在任期內透過中央和地方,公開同性戀者身份的公職人員。

2005年8月,她透過講談社所出版的自傳《出櫃:發現自我之旅》,成為首位在日本公開自己女同性戀身份的政治家。2007年6月,她和身為秘書的工作夥伴木村真紀,於名古屋的公園公開舉行了不為日本法律所承認的結婚儀式。

馬克·雅各斯(英文:Marc Jacobs,1963年4月9日)生於紐約,是位美國時尚設計師。馬克是同名品牌Marc Jacobs以及副牌Marc by Marc Jacobs的領銜設計師,並現任法國名牌路易威登創意總監

雅各斯是公開的同性戀者,現與巴西廣告經理羅倫佐·馬爾同(Lorenzo Martone)交往。2009年3月,女性時裝日報報道兩人將在交往一年後訂婚。

10

唐鳳(原名唐宗漢,1981年4月18日),台灣的自由軟件程式設計師,Pugs專案的發起人,領導HaskellPerl社群協力開發Perl 6語言。唐鳳也致力於自由軟件的國際化工作,包括設計KwikiRT[需要消歧義]Slash等系統的國際化架構,並發起多項開放源碼書籍的翻譯計劃。

2005年,唐鳳進行了性別重置手術,實現了成為女性的願望。她的姓名也從原來男性化名字「唐宗漢」,變更為女性化名字「唐鳳」。

11

薩福(古希臘文:Σαπφώ;拉丁化:Sappho),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女詩人。生平不詳,著有詩集九卷,大部分已散軼,現僅存一首完篇、三首幾近完篇的詩作,以及若干斷句。周作人早年曾譯介她的詩歌。傳統上認為其人是同性戀者,西方語言中「女同性戀者」一詞(例如德語:Lesbe,法語:lesbienne,英語:lesbian),即源自其居住地萊斯博斯島(現代希臘語:Λέσβος; 拉丁字母轉寫:Lésvos)。

12

關錦鵬(Stanley Kwan,1957年10月9日),香港電影導演香港浸會大學傳理系畢業,曾參加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之後在電視台任助導。1979年轉投電影,以拍攝女性觸角電影聞名。代表作《胭脂扣》曾奪得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

2002年,關錦鵬導演了以同性戀為題材的電影《藍宇》。而關錦鵬本人亦走出來表示片中的角色是他的影子,並承認自己同為同性戀者的身份。

13

卡爾·亨利希·烏爾利克斯(Karl Heinrich Ulrichs,1825年8月25日—1895年7月14日),德國法律工作者,是近代歐洲第一個公開自己的同性戀傾向並著書為同性戀辯護並主張同性戀非罪化的人。他認為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並於1862年創造了Uranian這個字,來指稱男同性戀,他形容男同性戀是「女性的靈魂躲藏在男性的身體」,而女同性戀則相反。

烏爾利克斯站出來公開自己同性戀身份並為之辯護的勇氣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極其難得的,當時即便是他最忠實的追隨者都沒有人公開站出來支持他。實際上,當時他是單獨作戰的。

14

漢斯·維爾納·亨策(德文:Hans Werner Henze,1926年7月1日),德國作曲家馬克思主義者,同性戀者。早年曾參加二戰,1948年在達姆施塔特學習,1953年因政治原因定居意大利,60年代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並加入意大利共產黨。亨策的創作數量頗豐,擅於抒發強烈的情感,廣泛採用序列音樂偶然音樂的創作手法,而與傳統保持密切聯繫。其作品常常帶有明顯的政治因素。例如《梅杜薩之筏》就是「寫給切·格瓦拉的一首安魂曲」。他的歌劇數量甚多,比較著名的是《孤寂的林蔭路》。

15

艾倫·麥席森·圖靈OBE(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他被視為計算機科學之父。

1931年圖靈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畢業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二戰爆發後回到劍橋,後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1952年,圖靈因身為同性戀而受到迫害,兩年後自殺身亡。2009年9月10日,英國首相代表英國政府向圖靈公開道歉。

16

安德烈·紀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法國作家,同性戀權益運動代表人物。

1924年,他在《田園牧人英語Corydon (book)》公開發行版中為同性戀辯護,遭到了廣泛的非難,他後來將之看成自己最重要的作品。紀德於1942年離開法國前往非洲,直到二戰結束為止一直居住在那。在1947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紀德死於1951年2月19日,天主教於1952年將他的作品列入禁書

17

基多·威斯特威勒(德語:Guido Westerwelle,1961年12月27日)是一位德國政治家,出生於德國北威州巴特霍涅夫(Bad Honnef)。

2004年,他在參加安格拉·梅克爾50歲生日派對時,偕同自己的伴侶麥克莫隆茲(Michael Mronz)一起出席,因此算是低調地出櫃,引起德國政壇注意。2009年大選後,他在聯合政府內擔任外交部長,也成為歐洲第一位同性戀外交部長。

18

克勞斯·沃維雷特(德語:Klaus Wowereit,1953年10月1日)是現任德國柏林市的市長,德國社會民主黨成員。

1984年,沃維雷特畢業於柏林自由大學法律系。同年他被選為柏林市最年輕的議會成員。2002年6月被當選為市長。2006年9月被再次選為市長。

沃維雷特是德國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著名政治人物之一。在2001年市長選舉之前,他曾發表名言:"Ich bin schwul, und das ist auch gut so." (譯為:「我是同性戀,這也挺好。」),從而出櫃

19

琳·康維(Lynn Conway),計算機科學家發明家,1937年生於美國紐約州。她被認為在1960年代在IBM工作時發明動態處理指令的有力方法,幾乎所有的現代處理器都用此方式增進表現。

康維於1963年於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主修電子工程),進入IBM研究中心。1967年,康維開始接受哈力·本傑明治療,成為最早接受荷爾蒙治療準備變性的人之一。1968年,IBM發現變性的事就開除了她。她完成變性手術之後改名重新開始事業,1985年成為密歇根大學教授,1998年退休。

20

丹尼爾·崔 (1981年),韓裔美國人,LGBT權利活動家。

2003年,丹尼爾·崔從西點軍校畢業,獲得阿拉伯語環境工程的學位。2006年及2007年間,他作為步兵軍官在伊拉克服役。2008年6月,他轉到紐約國民警衛隊。他因為在2009年3月20日的新聞類節目The Rachel Maddow Show上出櫃,並對美國對待同性戀者服兵役的政策質疑而廣為人知。

21

戈洛·曼(Golo Mann)(1909年3月27日—1994年4月7日),生於慕尼黑,逝於勒沃庫森。是德國歷史學家作家哲學家同性戀者

1940年,他與叔父亨利希·曼一起逃難到西班牙,再轉避美國。他在美國若干大學任教,1942年獲歷史學教授職位,1958年離任。同年,他著成《19世紀到20世紀的德國歷史》,這部著作至今仍是同題研究中的標誌性作品。1961年,戈洛·曼開始寫作十卷本世界史,1964年完筆。1965年,他獲頒曼海姆席勒獎,1968年獲畢希納獎

22

湯姆·福特(英語:Tom Ford,1961年8月27日),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當代享有世界聲譽的時裝設計師,在時尚界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湯姆·福特於1986年畢業於帕森設計學院。1990年,國際一線時尚品牌「古馳」的創意總監道恩·麥羅將湯姆·福特招至麾下,擔任女性成衣的設計師,後被提升為「古馳」的行政總裁

湯姆·福特是公開身份的同性戀者,他覺得和同性伴侶理查德·巴克利近20年的同居生活已和婚姻沒兩樣。

23

貝特朗·德拉諾埃(Bertrand Delanoë,1950年5月30日)是法國社會黨的政治家和巴黎市長。

貝特朗·德拉諾埃出生於突尼斯,青年時隨父母來到法國。從23歲起他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2001年3月18日他當選為巴黎市長,成為1871年巴黎公社以來第一位巴黎市的左翼政黨市長。德拉諾埃是法國第一位重要的公認自己是同性戀的政治家。

2008年3月16日他連任巴黎市長,任期至2014年。

24

苗錫誠(William Livingstone (Bill) Siksay),簡稱(Bill Siksay)(1955年3月11日),加拿大白人,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奧沙華。現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代表本拿比杜格拉斯選區的議員。苗錫誠不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公開出櫃的男同性戀者。他是加拿大聯邦新民主黨的黨員。

苗錫誠是加拿大聯合教會的教友。他是少數主動公開自己同性戀者身份的人。多年來他在教會不斷地宣揚爭取同性戀者權益和平等的訊息。 在爭取世人接受同性戀的態度上作出了重大貢獻。

25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法國意識流作家。

普魯斯特的特色在於他精細的描寫每一個感知,每一個人物,每一個寓言,而且在他的書中你能感覺到那流動的真實感,從他的童年開始一直追尋到青年,不管是城市,人物都有可追蹤的痕跡。一般認為約翰·拉斯金對他的影響很大,奠定了他以直覺串流寫作思緒的基礎。

普魯斯特是一位同性戀,他的同性戀夥伴是委內瑞拉裔作曲家雷納爾多·哈恩

26

科琳·毛赫(Corine Mauch,1960年5月28日)是瑞士蘇黎世現任市長,瑞士社會民主黨成員。她是該市有史以來第一位女市長,也是第一位同性戀市長。

毛赫於1990年加入社民黨,1999年進入蘇黎世市議會,2008年10月起領導社民黨黨團,同年12月2日被社民黨提名為市長競選人,最終毛赫以58%支持率當選。

毛赫會說意大利以及簡單的西班牙語漢語。她曾是蘇黎世著名女子搖滾樂團fallacy和The Hoover的低音結他手

27

雷納爾多·哈恩(法文:Reynaldo Hahn,1874年8月9日—1947年1月28日),委內瑞拉法國作曲家。出生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哈恩三歲就和父母一起來到巴黎,10歲進入巴黎音樂學院,1909年他成為法國公民。哈恩的作品種類豐富,但其中最出色的是他的藝術歌曲,這些歌曲旋律優美動人,伴奏技法精湛,一直為世人所喜愛。

哈恩是一位同性戀,他的同性戀夥伴是著名文學家馬塞爾·普魯斯特。普魯斯特的不朽名著《追憶似水年華》中有一個人物就是以哈恩為原型而創作。

28

阿蒂爾·蘭波(法文:Arthur Rimbaud,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19世紀法國著名詩人,早期象徵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超現實主義詩歌的鼻祖。

1871年9月底,蘭波應著名象徵主義詩人保爾·魏爾倫的邀請來到巴黎。很快,魏爾倫便和這個17歲的才華橫溢的文學青年墜入愛河,他們成為巴黎詩壇著名的同性情侶。1891年11月10日,蘭波在法國馬賽癌症逝世,享年37歲。

29

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愛爾蘭著名的作家詩人劇作家,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

1895年,他被控以「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根據當時英國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爾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頓維爾監獄服了兩年苦役。王爾德的審判是英國司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也是同性戀平權運動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案件之一。

1900年11月30日,王爾德因病於巴黎的阿爾薩斯旅館(Hôtel d'Alsace)去世,享年46歲。

30

麥可·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1952年11月6日),美國當代作家。

康寧漢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在加州帕莎迪納長大,大學時在加州史丹福大學主修英國文學,畢業後拿到Michener Fellowship獎學金,接着在艾奧瓦州立大學藝術創作碩士。碩士期間曾在《亞特蘭大月刊》與《巴黎月刊》上登過文章,現居住在紐約市,並在美國麻州普文斯鎮藝術工作中心與布魯克林學院任教。

他創作的小說《時時刻刻》被改編成電影,並於2002年上映。該影片榮獲第60屆金球獎最佳影片。

31

瑪蓮娜·迪特里茜(Marlene Dietrich,1901年12月27日—1992年5月6日),德裔美國演員兼歌手。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9名。

迪特里茜通過她中性的氣質征服了公眾,她支持男女平等且經常穿着男裝,這在當時是非常受到爭議的。但也因此,她成為了二次世界大戰婦女運動的偶像。由於她是名雙性戀者,因此也成為同性戀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