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共識決策法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政治專題 (獲評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哲學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共識決策法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31日 (五) 16:06 (UTC)回覆


小段翻譯引用是容許的

@Wolfch 維基可以見到小段翻譯和改寫。 其根據如下: 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英語:Fair use),是著作權法的一個概念,允許人們於某些情況下,無需徵求著作權所有者的同意,就可以使用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內容。「合理使用」這個概念在美國等許多國家的著作權法中都存在。合理使用試圖在著作權所有人的利益和公眾利益之間取得平衡,在兼顧原創者利益的同時又鼓勵新的創造。 合理使用是一種製作未經授權的複製品,以用作一定的保護性的目的的權利。主要包括學術上的使用、教育、寫報道、或者寫評論。但是這也有一些限定條件,就是所使用的部分相對於該作品的總篇幅來說較短,而且不會有損於該作品的擁有人的經濟利益。"

Fair_use 該小段翻譯引用應該是容許的? --Gluo88留言2021年6月3日 (四) 00:47 (UTC)回覆

若直接翻譯有版權的內容, 理想的作法是在內文中引用,例如
某百科全書的敘述是:「......」

或是

.......

——某百科全書

讓讀者直接知道那是其他來源中的內容。

您之前的作法, 其他讀者或是維基人沒有注意的話, 會誤以為這是經CC-SA-BY授權的內容, 也拿來使用, 有侵權的風險。

若您認為:「該小段翻譯引用應該是容許的」, 請提出來源, 謝謝 --Wolfch (留言) 2021年6月3日 (四) 01:00 (UTC)回覆

@Wolfch 來源:

--Gluo88留言2021年6月3日 (四) 01:03 (UTC)回覆

您引用的是合理使用,是一般合理使用的概念, 維基百科中針對合理使用的規定,比一般概念要嚴格, 請參考Wikipedia:合理使用(另外,在討論維基百科內的作法,一般會建議用方針、指引或論述作為參考資料,條目一般不會用來作參考資料)--Wolfch (留言) 2021年6月3日 (四) 01:12 (UTC)回覆
@WolfchWikipedia:合理使用#文字 簡短地引用著作權文字來描述論點、輔助說明、印證某概念或觀點,都可能屬於合理使用。引述的文字必須一字不漏轉載,並清楚註明來源,任何修改必須清楚註明:省略([……])、插入文字([加入文字])、或是改變重點(「着重號為編者所加」)。 好像我的方法符合維基要求。--Gluo88留言2021年6月3日 (四) 01:20 (UTC)回覆
在您引用的內容中,有「引用」這兩個字。在Wikipedia:合理使用#方針中有提到:「依照本方針,條目和其他維基百科頁面可以從著作權媒介中逐字摘錄簡短的原文,採用引號或其他適當的手段(如{{cquote}})標明並列明原始來源或作者。」。您目前的作法,沒有看到用引號或適當的手段標明這是引用的資料,在條目內文中也看不出其原始來源或作者。--Wolfch (留言) 2021年6月3日 (四) 01:26 (UTC)回覆
好, 我加引號。--Gluo88留言2021年6月3日 (四) 01:32 (UTC)回覆

關於: 刪除對應英文名稱的see also (這是中文維基百科)

@Wolfch 在下是以前看到中文維基不少跨語言連接, 才加入對應英文名稱的see also。 好像沒有有關方針的根據說不能有對應英文名稱的see also ? 在下覺得保留對應英文名稱的see also利大於弊。 刪除對應英文名稱的see also (這是中文維基百科) --Gluo88留言2021年6月3日 (四) 13:44 (UTC)回覆

返回 "共识决策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