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Gluo88/Note1
Miscellaneous note
- Wikipedia:共識#什麼是共識: 共識應當考慮到所有正當合理的意見。所有編者都應作出善意的努力,以形成符合維基百科原則的共識。共識不強求一致同意。理想情況下,共識不會存在任何反對意見;但假如無法實現這點,共識應採納多數人的意見,並和重要少數的意見作出適當妥協。重大修改更應獲得絕大多數的同意。
- Wikipedia:何謂共識#不是多數表決:共識不是多數表決。所有意見都是有價值。共識需要尊重不同聲音,當然並不總是要接納它。51%的人傾向的選擇通常並不足以形成共識,而只有少數人支持的選擇更基本不可能是共識。
- Wikipedia 共識的方法, 給少數人否決權, 所以能有效防止多數人暴政。
目前Wikipedia:共識#互助客棧 部分表述不符合 上面的精神
- 但是,目前Wikipedia:共識#互助客棧 「...我們的目標是提出有說服力的理由來作出決定,而不是根據公開支持的比重來作出決定。」
- 上面的Wikipedia:共識#什麼是共識相矛盾,留有使得非理性的人(特別是管理員)濫權時而難以受社群監督的現象(文獻上稱為:少數人暴政)。
- 涉及 共識,社群監督,民主方法,多數人暴政 的提案或討論
有關 共識,社群監督,民主方法 的評論
- 多數人暴政(兩方面的見解):
- 多數人暴政,是民主制度及「少數遵從多數」制度的一個本質上的缺點,用於批評由多數人作完全決定的制度,認為在該制度中將多數人的利益絕對置於少數人之上,使得少數喪失了受尊重權。一個重視人權的政府,會透過憲法作出權力制衡,以便在議會中應用權利法案,從而阻止出現「多數人暴政」,以免出現立法屠殺少數民族或族群之類的法案。
- 多數人暴政是用來質疑或反對民主制度及「少數服從多數」制度的而創造出來的一個政治詞彙,一些政治學家將此原則與專制主義相提並論。
- 關於社群監督, 和上面所說: 「另一個相關的問題:社群是否有權利要求公開unblock-zh中的證據,以「查明真相」?如果不容許公開證據,社群何以對相關的封禁案進行全面的討論?」, 沒有全部證據 是對事實認定, 會有一定影響,社群監督和討論仍然意義很大。比如蟲蟲飛 被控傀儡案, 雖然社群看不見全部證據, 社群的討論和監督 保護了社群 認為是合格的並且有貢獻很大的管理員。
- 設想一下,如果某管理員得到元維基CU信息,沒有經過社群監督和討論立刻將其永封,就會失去一合格的並且貢獻很大的管理員。
- 對「某管理員個人主觀認為 A 是千古罪人,實行永封」, 公開的討論時, 社群監督在起作用,檢視每個人回答是否理性,文明, 客觀。
- 關於:「用戶覺得不合理,可以自己申訴,不用其他人代勞」, 涉事管理員的個案處理不公正時,不只是應該被處理的編輯的關心問題, 也是維基社區編輯們關心的工作環境問題, 應該從方針上讓非涉事編輯們能見到不公正的處理時,能更便利的正式介入。維基社區中,改善看到的不公正處理,同樣是非涉事編輯們義務和願望,幫助相對弱勢的普通編輯也是幫助自己, 能有一個公正的工作環境。 對還不到該提請解聘涉事管理員地步時,目前的方針還沒有在非涉事編輯們對處理感到不公平時,其它人正式申述的能成功受理了的方法。
- 關於:「而且對管理員有意見,應該與管理直接溝通,而不是掛大字報聲討,現在管理員人手已經不足,增加管理員壓力,只會令更少管理員願意做事。」, 目前的提案式由於多個人使用「與管理直接溝通」渠道效果不理想而提出。 關於「更少管理員願意做事」,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 應該讓社區討論來權衡利弊。「與管理直接溝通」不理想而求助的例子:
- 關於是否應該用民主方法:
- 儘管上面安憶閣下的評論: 「上面說的都有道理,是理想和現實的碰撞,平權、民主和透明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了…公正和透明等令人嚮往的東西太過苛求。」 從理論上都有一定道理,指出民主和集權方式都有各自的一些問題。 平衡利弊,維基選擇決策實踐中使用民主方法, 應該遵守。
- 由於任何個人的見解都會帶有主觀性, 很需要多聽一聽維基人「同一事宜」的各種不同看法。維基討論論題很難像形式邏輯的命題,可以靠純粹的邏輯推理解決。而更像政治論題評判,主要靠充分的討論, 理解雙方論點和理由, 然後靠民意的多數。 這是民主式的方法,雖然不能保證一定正確, 但的確能排除很多的不正確的東西。
- 特別是有關方針的修改,一定應該讓社群能進行充分的民主討論。
- 關於: 「A因某事被封鎖了一天」,然後用戶可以提案「A 是千古罪人,應改永封」,提案通過後,管理員就執行共識,永封了A, 本提案沒有建議這種方法
- 請注意,上面Itcfangye已經指出: 本提案不是討論「封禁權」是否為管理員的專屬,而是「申訴權」和「意見權」。
- 也可以看看: 1. 某 管理員個人主觀認為A 是千古罪人,實行永封「 2. 「A因某事被封鎖了一天」,然後用戶可以提案「A 是千古罪人,應改永封」,提案通過後,管理員就執行共識,永封了A。 比較兩者, 在社區監督下進行時,提案通過門檻很高,對被告的保護比 「某管理員個人主觀認為 A 是千古罪人,實行永封」 作法好多了。 我也認可上面UT:Sanmosa回答, 本提案作法更符合維基精神。 由於本提案只涉及,「申訴權」和「意見權」,也是對民主和集中一個綜合平衡, 很不錯的建議。
--Gluo88(留言) 2021年6月2日 (三) 16:09 (UTC)
next
改寫(Paraphrase) 與 版權合理使用(copyright fair use )
如何改寫(Paraphrase)不會侵權
- Wikipedia:Close_paraphrasing#Creative_expression: 事實和想法不受版權保護,但創造性表達受到保護。例子:
- 原文: 「The Llama is a woolly sort of fleecy hairy goat, with an indolent expression and an undulating throat; like an unsuccessful literary man.」
- 不會侵權的重寫: 「the llama is an animal with a shaggy coat, and perhaps that it has a long neck.」 這些都是事實。
- 會侵權的重寫: the phrases "indolent expression" and "undulating throat" 可能侵犯版權。詞的原始選擇是貝洛克創造性表達的一部分.
- Wikipedia:Close_paraphrasing#Translation 外語翻譯是一種改寫(Paraphrase)形式,因為所有單詞或短語都已替換為等效的不同語言的單詞或短語。 例如,考慮來自土耳其語的兩個翻譯, 第二個繼承了比喻性的表達「隱約可見」和「像一個紅色的預兆」,所以儘管使用了與原文完全不同的詞,但好像是不可接受的。
- 不會侵權的重寫:"Istanbul is a large city"
- 會侵權的重寫:"The sun looms through the haze like a red omen"
例子:
- In one example, the book paraphrased as follows from an unpublished letter that Wright had written:
- Original: "Ellen, Julia, and Rachel will be here on Tuesday: they'll stay for two days. Don't know what will happen when they get here. I'm hoping for peace and quiet."
- Paraphrase: "Early in 1960, Wright wrote to Margrit de Sabloniere that Ellen, Julia, and Rachel would be arriving for a two or three day visit. Wright said that he did not know what would happen when they arrived but that he was hoping for peace and quiet."
- Despite the apparent similarity, the 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Second Circuit ruled that copyright had not been infringed. The paraphrasing was just "straightforward and factual reportage" of the "most basic and banal factual matter."Paraphra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改寫, Paraphra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Wikipedia:Quotations
版權合理使用
參見: Wikipedia:合理使用, Wikipedia:Non-free content
維基可以見到小段翻譯和改寫。 其根據如下: 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英語:Fair use),是著作權法的一個概念,允許人們於某些情況下,無需徵求著作權所有者的同意,就可以使用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內容。「合理使用」這個概念在美國等許多國家的著作權法中都存在。合理使用試圖在著作權所有人的利益和公眾利益之間取得平衡,在兼顧原創者利益的同時又鼓勵新的創造。 合理使用是一種製作未經授權的複製品,以用作一定的保護性的目的的權利。主要包括學術上的使用、教育、寫報道、或者寫評論。但是這也有一些限定條件,就是所使用的部分相對於該作品的總篇幅來說較短,而且不會有損於該作品的擁有人的經濟利益。"
- 維基:Wikipedia:合理使用#文字 簡短地引用著作權文字來描述論點、輔助說明、印證某概念或觀點,都可能屬於合理使用。引述的文字必須一字不漏轉載,並清楚註明來源,任何修改必須清楚註明:省略([……])、插入文字([加入文字])、或是改變重點(「着重號為編者所加」)。
- 其它:
合理使用--例子from Karl Marx
According to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Marx's analysis of colonialism as a progressive force bringing modernization to a backward feudal society sounds like a transparent rationalization for foreign domination. His account of British domination, however, reflects the same ambivalence that he shows towards capitalism in Europe. In both cases, Marx recognizes the immense suffering brought about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feudal to bourgeois society while insisting that the transition is both necessary and ultimately progressive. He argues that the penetration of foreign commerce will cause a social revolution in India."[1]
Marx discussed British colonial rule in India in the New York Herald Tribune in June 1853:
There cannot remain any doubt but that the misery inflicted by the British on Hindostan [India] is of an essentially different and infinitely more intensive kind than all Hindostan had to suffer before. England has broken down the entire framework of Indian society, without any symptoms of reconstitution yet appearing... [however], we must not forget that these idyllic village communities, inoffensive though they may appear, had always been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Oriental despotism, that they restrained the human mind within the smallest possible compass, making it the unresisting tool of superstition.[2][3]
維基範圍以內進行分拆內容
- 維基範圍以內條目分拆時未在編輯摘要內提及該內容的來源和作者,自我抄襲(拷貝),不受CC-by-sa所限。 例子: 反獨立學院轉設職業本科運動 疑似侵權討論:
- 撤销Cdip150(讨论)的版本66081830 条目分拆时未在编辑摘要内提及该内容的来源和作者,不符合CC BY-SA 3.0要求,则即时属于侵权,请User:Cdip150阁下熟悉相应版权方针和许可证内容。 見:反獨立學院轉設職業本科運動的 編輯歷史
- "注意從其他條目分拆的內容不屬於侵權,注意當自由版權的內容提交保存後,有關內容即屬維基百科所有,而不再是保存有關內容的編者所有,故在維基範圍以內進行分拆內容視同自我抄襲,不受CC-by-sa所限。--[[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21年6月14日 (一) 11:27 (UTC)" 見: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6月14日 反獨立學院轉設職業本科運動
- 撤销Cdip150(讨论)的版本66081830 条目分拆时未在编辑摘要内提及该内容的来源和作者,不符合CC BY-SA 3.0要求,则即时属于侵权,请User:Cdip150阁下熟悉相应版权方针和许可证内容。 見:反獨立學院轉設職業本科運動的 編輯歷史
非原創研究 & 非原創總結
- Wikipedia:非原創研究: 「在維基百科裏所謂原創研究或原創觀念,指的是未發表的事實、爭論、觀點、推論和想法;以及對已發表材料進行的未發表分析或總結,並產生了新的立場。以上意味着維基百科不是存放您的個人觀點、經驗或爭論的場所。」 「要證明你沒有發表原創研究,你必須列明與條目主題直接相關、且直接支持條目信息的可靠來源。」
- 「簡單客觀的按來源的事實陳述」 --對比-- 帶有主觀性的「未發表的事實、爭論、觀點、推論和想法;以及對已發表材料進行的未發表分析或總結,並產生了新的立場」
中文維基的一些判例
- User_talk: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提請封禁無效並予以解除之
- 「所謂"多次違反3RR"然提請幾個月之前的案例判刑現在可以視作引用陳舊資料,故我懷疑此例證的可靠性並認為屬無效例證」。
- 處理-解除封禁: 「3RR確實是曾經有過,但不是封禁當天或前兩天,我認為不適宜過度追究」。
可靠來源
List of encyclopedias
- https://plato.stanford.edu/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EP)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et_Encyclopedia_of_Philosophy
Wikipedia:非原創研究#第一、第二和第三手來源: "我們的方針:已發表且可靠的第一手來源(如由大學出版社或主流報紙發表)可能可以使用於維基百科,但應小心謹慎,以避免濫用。對第一手來源的任何解釋都需要可靠的第二手來源的相同解釋加以支持。如果沒有第二手來源,第一手來源只能用於描述性斷言,這樣的斷言應使得一名理性且受過教育的非專業人士能夠加以驗證。" 從上面解釋可看出,對第一手來源關注的要點1:可信的機構發表,要點2:理性且受過教育的非專業人士能夠加以驗證, 不是艱深的專業哲學著作。 所以,像《nature》這樣的頂級刊物的有關信上帝調查報告,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的對象為非專業人士科普性著作, 特別是他們的引起廣泛關注研討和引用的作品,是可靠的第一手來源(目前,甚至只是普通學者的書籍,也大量見於維基)。 如果,引用書中的觀點也不是作者原創,這時實際是第二手來源(如:引用理查德·道金斯的書介紹-羅素茶壺和飛天麵條神的介紹),引用這些高質量文獻,應該是維基方針容許的範圍內。
有關無神論
- 「無神論」是哲學術語,哲學百科全書是更可考來源,特別是哲學界聲譽很高的《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內容主要以經同行評審認可的論文為主。該百科內的每一篇論文均由一位該領域的專家撰寫並維護,作者涵蓋來自世界各地學術機構的教授"), 能反映學術界和媒體對無神論的定義。
- 宗教和哲學,在推理前題是否用超自然信息上有不可調和的衝突。 目前,無神論類條目和宗教類條, 都主要是按各自的推理前題為基礎來描述。
- 本條目是「無神論」,閣下的這組編輯中, 將支持無神論和按無神論觀點的介紹被大量刪去和修改, 現已經恢復。 比如, 在有關基督教介紹條目中,不會以「不中立」為由刪去和修改按基督教觀點的介紹, 或將內容改為「無神論」的觀點。如要在「無神論」條目,刪去或修改有關按無神論觀點的介紹, 請在此處先行討論,或客棧討論形成共識,再做刪除。
- 如果希望在本條目中介紹反對「無神論」,支持「宗教信仰」文獻中觀點, 可考慮增加一節 「爭議」, 甚至是 「對無神論的批評」。 避免有神論角度,刪改本條目的其它部分。
-
- 被學術界審核過的文章、書籍、點評或者研究論文是可靠的。如果內容被有聲譽的同行評審期刊或者受人尊重的學術出版社發表,可以認為是被一個或者更多學者審核過的內容。
- 可以通過判斷在學術研究文獻數據庫中的被引用數量來判斷一個來源的討論是否進入主流學術活動。
- 一些出版物看起來像是可靠的期刊,但是實際上是低質量的,簡單的交費就可以在這些刊物出版,它們中的一些甚至採用和可靠期刊類似的名字。如果你不確定一個期刊的可靠性,檢查編輯部是否基於一個有聲譽的高等院校,以及期刊是否被學術研究文獻數據庫索引。
- 維基百科條目需要展示中立的觀點。但是可靠來源並不要求是中立的,客觀的或者沒有偏見的。在一些場合,不中立的來源是最好的對某個主題的各方觀點的支持性來源。
- 可靠性猶如光譜有不同程度的分別,必要按照個別情況考慮。通常同行評審的出版物被認為是最可靠的,其次就是已確立的專業出版物。政府出版刊物常常是可靠的,但不同政府的可靠程度有着很大的差異,常常為了他們自身利益而明確地容許信息抑制或者甚至欺詐公眾。一些資料來源,雖然不明確,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可靠信息的提供者。例如網站、博客、特別是那些跟可靠信息來源有聯繫的。例如,學術部門的博客不只是個人博客,更被應該視為來源的全部。
- 可靠來源具有可重複和可查證性,他人可以查證的信息一般比不可查證的信息更可靠。
- 一般對於一個理論,最好引用原始文獻,如果有兩種引用選擇,選擇更可靠的文獻加以引用。
- 但另一方面,可靠來源也不是百分之百可靠的,同行評審的刊物也會出現錯誤,專業出版物也會參差不齊,並含有自己的偏見,因此應該多方面引用。
- 擁有廣泛讀者的文獻一般比小圈子出版物更可靠。
- 請注意,維基百科本身往往不能達到可靠來源的要求,但本頁面的內容同其他相關方針和指引不衝突。請自由地編輯維基百科!
- 使用來自於公司或組織的網站的材料需要小心。儘管公司或組織是關於它們自身很好的信息來源,但它有顯而易見的傾向。美國Wigit製造商協會熱衷於促銷wigit,所以為了維護中立觀點,我們一定要小心採納來自於製造商協會的材料,不要排斥其他可以信賴的來源。尤其要當心那些處於爭議中的公司或組織的網站。
- 如果全文在線材料有着和非在線材料類似的品質和可靠性,那麼全文在線材料亦如非在線材料一樣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更容易獲取,讀者可能會更喜歡在線的材料。
- ^ Colonial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7 [10 August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June 2018).
- ^ Marx in Algiers. Al-Ahram. [10 August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August 2018).
- ^ Marx on India under the British. The Hindu. 13 June 2006 [10 August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June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