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Techyan/媒體綜述
根據維基百科刪除方針,此用戶頁已被提出存廢討論。請前往「頁面存廢討論」討論是否應該被刪除以協助達成共識。 理由:這一整篇沒有中心的論述的大段內容都是在告訴你中國大陸和其他國際媒體各自都有什麼特點和獨特之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和維基百科無關的,把這些東西放到個人博客上去寫不好麼? 相關政策: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 不要介紹自我 · Help:用戶頁。 |
本文原名「輪媒和三民自奇葩報道集錦」,但後期由於內容擴充,改為現名。正文中一些內容可能還是圍繞着原標題論述的,還望留意。 |
本文有相當一部分段落只寫了一半,請在閱讀時注意。 |
本頁簡而言之:通過本文,你將了解到
|
《環球時報》和旗下的環球網是中國大陸持民族主義立場(相較於持自由派立場的《新京報》、南方系和澎湃新聞系)。《環球時報》在創刊之初是有類似《參考消息》這樣總結外媒報道的功能的,而直到現在《環球時報》裏的相當一部分報道也是從外媒里挑出來一部分複述一遍。作為收集匯總外媒消息的媒體,《環球時報》和《參考消息》一般在涉台報道中較少引用綠營媒體,而是更多的去用旺旺中時系和聯合報系媒體。但是,允許自己原創內容的《環球時報》和旗下環球網秉持着民族主義罵街立場,除了能管蔡英文叫省長之外,還會從綠媒里挑刺然後轉述出去。我自己平時沒什麼空看,不過摘錄一點環球罵街的言論,也給大家開開眼界,順便我們的確應該考慮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一些兩岸三地持民族主義立場(包括三民自等綠媒,尤指他們考究較差的自由時報網等)是否有必要像英文對待《每日郵報》一樣地對待,或者最起碼在採編其中內容時,批判地思考並運用常識挑錯。不是所有奇葩報道都會像茶葉蛋或者用溫度計量深度一樣被廣泛關注。
另外,自由亞洲電台以及具有法輪功背景的媒體,《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是從來不會使用的。所以本文還會收錄大家都喜聞樂見的法輪功背景媒體報道,《人民日報》之流的奇葩言論也會收錄(不過我主要放在自己推特上裱)。
這個總結不特別針對任何媒體。這個頁面實際針對的是Wikipedia:可靠來源/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我之前曾經說過,如果你非要在「水稻」條目里引用1958年出版的《人民日報》來證明水稻最多能產多少斤,那是你不對而不是《人民日報》不對。世界上幾乎所有媒體都被證明出過不實報道。在我現在寫到這裏時,最近的不實報道是《朝鮮日報》被發現誤把幾個朝鮮高官給寫死了:《朝鮮日報》曾經說特朗普-金正恩河內峰會之後,因為金正恩不滿高官表現於是統統炮決。但之後朝鮮官方電視台的畫面里,發現這幾個《朝鮮日報》被報道過處死了的高官正陪着金正恩看軍事演習。外界說《朝鮮日報》得到消息之後操之過急,消息本身沒有實錘就拿到頭條上搞大新聞。
“ | 李嵐清同志看到女病人自己動手用氣球拼成的「21世紀春節」幾個大字的時候非常高興,他勉勵這些女病人說, 一定要堅持認字,一天認一個,一年就是365個,等出院以後,沒準就可以去中央電視台做記者了。 |
” |
——中央電視台[1] |
有時,讓維基人自己去原創探究也比這些媒體來得准。媒體不一定是某個領域的從業人士,所以經常會犯錯。這就導致了在一些條目上,維基人是在從媒體裏找支持他們觀點的內容,而非總結媒體裏的內容,因為媒體在一些問題上扯淡的報道太多了。比如見到M就叫公尺的聯合新聞網。中央電視台曾經自黑過,讓精神病文盲一天堅持認一個字,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個字,這樣下去不出幾年就能去中央電視台當記者了。切莫高估一些媒體的智商。
說回爭議來源列表。這裏面說《人民日報》和新華社是黨的喉舌,有官方背景,所以應該謹慎採用。那麼同理,美國之音、德國之聲和自由亞洲也應該一樣待遇,甚至NHK和BBC也是具有官方背景的組織。事實上,當今《人民日報》裏的相當一部分報道都是領導人行蹤和官方動態,而在這些方面不可能有比《人民日報》更好的來源了;新華社作為通訊社,裏面的消息考究也要比其他網媒和紙媒開設的網站(如環球網、自由時報網等)要好得多。新華社所帶的觀點是,比如報道委內瑞拉局勢,新華社不會承認瓜伊多是總統,但事實是事實;而類似問題上其他媒體也會有各自的傾向,比如旺角騷亂到底是叫騷亂、暴動、事件還是別的?另一個例子是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俄羅斯媒體管它叫「收復」克里米亞,因為叫他「收復」的前提是克里米亞這地方本來就是俄羅斯的;相當一部分西方媒體管它叫「侵略」「入侵」,是站在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這一點的基礎上;而新華社和維基百科則管這個叫「佔領」。[2]新華網不是新華社、環球網不是《環球時報》、參考消息網不是《參考消息》。新華網上很多東西都是四處搜刮來的,而不是新華社的電文。這跟中國的互聯網媒體管制有關。所以表面看起來,新華社旗下的新華網水平並不高,但能得出新華社不夠可靠這一點的人,想必是沒看過、也不懂得區分真正新華社電的報道的。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都會提供觀點和評論文章,這就是觀點了,平等引用即可。除了中國的互聯網媒體管制之外,紙質出版物可靠度大於紙媒旗下網站可靠度的定律也適用於幾乎所有媒體。因為網絡體量大,所以一些不會在紙面上刊登的報道會在網絡刊登;但這些只在網絡上刊登的報道準確度是不如紙面的。
維基百科不生產新聞,只是新聞的搬運工。質疑和探討來源可靠性本身是對維基百科建設有益的原創研究。
TL;DR 我怎麼看這些媒體
- 《環球時報》、環球網、海外網、參考消息網等國內常見媒體的事實性報道應該被視作可靠來源,但需要主動迴避。這些媒體是從外媒中挑選言論轉載,所以應當主動尋找、引用其來源媒體;《環球時報》、《人民日報》及海外版等會刊發評論文章,可以作為觀點的一部分進行引用。
- 新華社的事實性報道,除非是有利益衝突的情形,否則都應該屬於可靠來源。新華社在報道國際新聞時,會提及中國方面的情況,在某些情境下,更適合中文維基百科,甚至優於美聯社等的報道。評論文章可以作為觀點的一部分。實際操作中,應該注意區分新華社和新華網。
- 大紀元、新唐人、明慧網所報道的政治相關內容,大多在其他媒體上可以找到,應該尋找其來源媒體;有關海外華人相關的內容,可以在《僑報》《星島日報》等找到,應當迴避。觀點性文章、其中引用的「專家」「學者」觀點,不應該採用。有關中國群體性事件的報道、採訪,可以一定程度地採用。
- 自由亞洲電台有關國際政治的事實性報道,應該迴避,並尋找其來源媒體。有關中國群體性事件的報道,可以採用。自由亞洲電台對某一事件的定性、評論,不應該採用。其所引用的「專家」「學者」觀點,不應該採用。
- 美國之音的報道、觀點性文章、「專家」「學者」比較可靠,可以採用,且其「優先級」應當高於大紀元等有法輪功背景的媒體和自由亞洲電台。
- 中央社的「優先級」應該高於其他台灣媒體。應該迴避採用包括《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等對大陸和國際的新聞報道。
- 中國一些聲譽較好的網絡媒體,應該可以採用。判斷是否可以採用時,需要根據作者來歷、內容可靠度等多重指標綜合衡量。但在有更好來源時需要迴避。這些網絡媒體如雷鋒網、果殼、品玩、好奇心日報、知乎日報、知識分子等。不應該依照發佈平台為知乎、為微信公眾號等就斷定某個來源不可靠。
題外話:有關「中共」一詞的用法
最近看到了這個討論,提到了「中共」一詞的用法。下面來說一說我自己對「中共」一詞的用法理解和認識。
「中共」一詞本身當然是中性的。我們先來探討「中共」在官方出版物中作為中性詞彙的使用。「中共」一詞一方面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簡稱,與「蘇共」「日共」等同理;另一方面「中共」也頻繁地出現再其他名詞的正規名稱里。比如「中共中央宣傳部」簡稱「中宣部」,但是如果把「中共中央宣傳部」再打開就變成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累贅。再比方說「中辦」(往往跟「國辦」國務院辦公廳一起出現),即「中共中央辦公廳」的簡稱,而後者又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辦公廳」的簡稱。除了中共中央外,「中共」一詞在官方文獻裏也有廣泛的使用。從最近的《人民日報》中檢索,排除「中共」二字後面緊跟着「中央」的情況,摘錄如下。
- 古田鎮蘇家坡,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現在還保留着中共閩西特委機關、閩粵贛三省幹部訓練班舊址。——2019年6月24日
- (作者單位:中共天津市河北區委統戰部)——2019年6月24日
- 1946年2月起先後任中共淮安市委副書記,中共閩粵贛邊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等。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共華南分局興梅地委書記、軍分區政委,中共粵東區委宣傳部部長、副書記,廣東省水利廳廳長——6月23日
- 數據來源:中共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宣傳部——6月20日
- 6月11日8時30分,海口市龍華區解放西路竹林村,海南省25位現職省級領導幹部走進瓊崖一大舊址。1926年6月,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瓊崖一大舊址內,革命傳統教育現場體驗教學活動正在開展。——6月19日
- 1934年8月,蘇惠珠調任中共寧化縣委婦女部長,1935年2月不幸被捕,在漳州壯烈犧牲,年僅22歲。——6月19日
- 不久前,中共義烏市互聯網行業委員會掛牌成立,同步上線互聯網行業黨建綜合服務平台「e路初心」,把黨委「建到」互聯網上,群眾在哪裏,服務就跟進到哪裏。——6月18日
很有意思的是,上面這些「中共」後面不緊跟着「中央」的例子只佔了全部案例的一二成,剩下八成多都是「中共中央」連用的。我們再來看看「中共」二字後面緊跟着「中央」的情況。
- 王家峪村作為八路軍總部舊址與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所在地,自然是重中之重。——6月19日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6月19日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提出,「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6月19日
-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發言人胡兆明17日在北京宣佈:應朝鮮勞動黨委員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邀請,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20日至21日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6月18日
「中共中央」連用時最常見的情況(同時也是《人民日報》中使用「中共」最多的地方)是對習近平冠以的稱呼,因為習近平是中共中央總書記。
《人民日報》對「中共」一詞的使用基本上僅僅局限於兩類:一是作為頭銜稱呼,如「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粵東區宣傳部部長」;二是對政府機構和黨的組織的稱呼,如「中共中央黨校」「中共天津市河北區委統戰部」。其實第二點也可以算作某種意義的「頭銜」——這樣看來人民日報對「中共」一詞的用法基本僅限於不得不叫、如果叫「中國共產黨」全稱還太累贅的情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共」還常用於稱呼「區委」「市委」「省委」等黨委組織。在「區委」「市委」「省委」一類的稱呼中,「黨委」的「黨」字被省略掉了,而「黨委」,即「黨委員會」對其所管轄的地區有着超出「市長」「省長」的領導力,是事實上的一把手。一部分是因為「黨委」中的「黨」被省略掉,一部分是因為有必要強調其為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所以在官方媒體的稱呼中,對於各類省級及以下黨委都稱如「中共天津市河北區委」等的叫法。
從上不難發現,官方出版物對於「中共」一詞的用法非常局限。當然,《人民日報》裏大多都是新聞類內容,但在一些有關馬列主義等政治類書籍中,也會時常簡稱中國共產黨為「中共」。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把「中共」說得很難聽的輪媒和某些被提出來在互助客棧上討論的「中共」用法。
備考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9/07/07#與中共國相關
題外話2:觀點性文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少數派和好奇心日報這樣的網絡媒體、科技媒體不一定就不靠譜。不應該因為此類媒體比較新型、或針對的方面小眾,就對這類媒體戴有色眼鏡。英文維基百科的可靠來源佈告板中,把科技媒體CNET給劃為純綠色的、可信度最高的那一級媒體之列。當然,就上方提到的少數派和好奇心日報,我沒怎麼看過他們的東西,不是說他們就是可靠的。
還有一個「媒體」值得一提,就是Solidot。
題外話3:Solidot
熱身:法輪功怎麼治病
很有意思的是,法輪功一直強調自己禁止信徒自殺,但是至於北京對其「自稱自己能治病,耽誤患者病情」一指控卻沒有明面回答。九十年代中國氣功熱時,大批氣功也都是拿出「祛病強身」的招牌吸引練功,法輪功也是如此。這年頭,針灸都能被列為偽科學,但包括法輪功在內的氣功卻似乎並沒有。答案是法輪功就吃這口飯。
以下摘錄明慧網、大紀元和新唐人網站上明顯只要帶腦子就能看出來是吹牛逼的朋友圈式養生內容。另外,就我自己個人觀點,大紀元和新唐人在非COI的報道上,要略強於明慧網。
- 2017年新唐人:方法越高明 治病越省錢 全文都在吹氣功,然後借氣功吹法輪功。這標題起得不得不說真的很標題黨,騙人點進來。標題里不帶「氣功」「法輪功」字樣,但裏面內容是在鼓吹氣功的好處。
- 2018年新唐人:世外高人給孩子治病的神奇經過(下) 這篇跟法輪功沒什麼關係,但是這故事很明顯不值得登出來
- 大紀元「祛病健身專輯」:法輪功專輯·祛病健身 裏面的報道平均每個月都有好幾篇
- 2011年大紀元:蕭淨茹:從中醫層面看法輪功祛病健身的神奇功效 引用自己的專家證明自己觀點,同樣的意思換張嘴說出來
- 2011年大紀元:參加李洪志先生傳法班 疾病神奇痊癒 (小標題:旅加華人談李洪志先生國內傳法神跡) 看標題就知道了
- 2008年大紀元:法輪功祛病健身的神奇故事
- 2018年大紀元:千百度:學法輪功九天 嚴重腰椎病不治而愈 首段內容摘錄如下:
【大紀元2018年11月13日訊】學完一遍李洪志先生的《轉法輪》,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就好了!這事聽上去令人難以相信,但卻是一位中國大陸大法弟子在明慧網上講述的真實經歷。
- 2009年大紀元:「法輪功說的絕無虛言」 摘錄如下:
我是河北省平山縣平山鎮的一名女青年,前幾年曾患肺結核。修煉法輪功的親戚給我講了法輪功真相,並告訴我說:「你只要天天誠心的念『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這九個字,保證能痊癒」。(中略)今年10月的一天,我騎着電動車在公路上走,突然,一輛小汽車把我連人帶車撞飛,我被撞起老高,瞬間,從空中跌下來,我輕輕地、穩穩地站立在地上,什麼事也沒有,只是有點後怕。電動車被撞出老遠,只是稍微撞壞一點。對此車禍,別人覺得不可思議。可是我和我的全家都明白,是法輪功救了我的命。要不是那救命的護身符保護,我真的不知道摔成什麼樣子呢!
- 2000年明慧網(明慧網在1999年建立):醫學工作者們對法輪大法治病功效的看法(二) 摘錄如下:
現代醫學認為,多細胞生物的出生、發育、成長、存活以及死亡是自然有規律的過程,人的衰老是不可更改的規律。衰老的失衡中毒學說認為:衰老時機體存在多系統失調,各種因素引發遺傳上的差錯及突變,使基因表達出錯誤的信息和產物,進而干擾正常的代謝過程並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導致衰老。所以大法修煉中出現的這種返老還童的現象超出了現代醫學的理論。但是用法輪大法的法理不難解釋。因為宇宙是有不同的時空層次的,宇宙特性「真、善、忍」在不同層次有不同的顯現,派生出不同的理。衰老對於常人是不可逆的,但是修煉者當超越了常人層次的時候,就不再受常人這層空間理的制約了。同時修煉者通過修煉採集大量另外空間的高能量物質,儲存在細胞中,自然就抑制了分子水平衰老因素的作用,使機體減緩衰老。
1992年11月24日夜,中國河北省香河縣農村88歲的周鳳臣老太太,拔掉輸氧管說:『我要睡覺了,不需要它了。』隨後安然合上雙眼,停止了呼吸和心跳。老人停止呼吸以後,24小時內體溫不降,在以後的幾個月里,老人遺體在常溫常壓下自然脫水、脫油脂,數年過去後,老人的遺體仍然停放在她原先睡覺的土炕上,不加任何防護,完好無損。
就像北京有一些「假外媒」一樣,法輪功下面這幾家媒體也經常把話換張嘴說出來。大紀元引用明慧網的,新唐人再引用大紀元的。這個套路看來大家都很熟嘛。
另外節錄《轉法輪》原文。對於不知道《轉法輪》這本書的:《轉法輪》之於法輪功等於《聖經》之於基督教、《古蘭經》之於伊斯蘭教。
談到治病,不是教你治病。法輪大法的真修弟子誰也不能給人治病,你只要一治病,你身上所有帶的法輪大法的東西,我的法身會全部給收回。為什麼把這個問題看得這麼嚴重?因為它是一種破壞大法的現象。把你自己的身體損害了不說,有的人一旦看了病手就痒痒,看見誰就拉過來給人看病,顯示自己,這不是執著心嗎?嚴重地影響人的修煉。
有許多假氣功師抓住常人的心理,學了氣功之後想要給人看病,就教你這個東西。說發氣能治病,那不鬧笑話嗎?你也是氣,他也是氣,你發氣就給人治病了?說不定人家那氣把你給治了呢!氣與氣之間沒有制約作用。人在高層次中修煉的時候出功了,發出的是高能量物質,這確實能夠治病,能夠制約病,能夠起到抑制作用,可是卻不能夠根除。所以真正能治病,得有功能才能夠徹底治病的。每一種病都有每一種病的針對治療的功能,光治病的功能我說都有上千種,有多少種病就有多少種功能針對去治。沒有這個功能,你的手玩出花來它也不好使。
其實不難看出法輪功媒體在此事上的立場。當然,因為利益衝突帶立場是一回事,閉着眼睛搞偽科學純粹造謠就是另一回事了。別忘了,法輪功就是要吃這口飯的,要不然誰閒的沒事去練你氣功?沒有氣功熱,中國廣場舞熱要提前二十年。
所謂媒體,還是要有一點節操的。最起碼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就不會登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罵共產黨是正常的,但是靠算卦來卜共產黨哪年要亡就兩說了。至今為止,輪媒算的這幾個時間點就像預言2012是世界末日一樣。提到媒體的節操,很多人在討論法輪功媒體的可靠度時,經常會說「如果大紀元要列為不可靠來源,那《人民日報》得陪着不可靠;要可靠就都可靠」。這種想法的確不難理解,但是論當媒體的節操,輪媒明顯連《人民日報》都不如。
我引用品蔥上一個回答的觀點來來說明(Credit: joselito):
CCAV是是國家的龐大資金支持的,故此還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只是在黨媒姓黨的情況下淪為了喉舌。他們的每一條新聞都是經過嚴格的審查,所以CCAV說謊的方式是,只告訴你一部分的或有利於統治者的事實,最有說服力的實例就是國內報喜不報憂、國外一片水深火熱,你不能說他們說謊,因為他們挑出的這些個例都是存在的。
大紀元的資金來源雖然很多,但是總量不一定大,所以比起CCAV來說Low了一些,但這無所謂,真正敗光他們可信度的是他們說謊的方式太下作,憑空編造一些東西,去攻擊中共和蛤。
我的結論就是,在完全不相信「國內一片和諧盛世,國外一片水深火熱」的前提下,從CCAV獲得資訊的可信度及新聞的嚴肅性上還是遠遠高於大紀元的。
這個回答跟我的觀點很像。它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怎麼看待某個新聞媒體,除了看他背後是什麼(是法輪功、大財團還是共產黨?),更得看的是它的嚴肅性。環球網的嚴肅性就低於紙質出版的《環球時報》,《環球時報》就低於參考消息,《參考消息》就低於《人民日報》。而法輪功這些媒體,全部都得在環球網之下。前面TL;DR里說美國之音要比自由亞洲好一些、自由亞洲要比法輪功媒體好一些的原因也是這點,法輪功媒體的嚴肅性是最差的。當然我不是說所有法輪功媒體的報道都是缺乏嚴肅性的:大紀元很多的報道非常出色,尤其是涉及海外華人的報道,這是《僑報》等具有中共背景的媒體比不了的;但是,如果我們就要一刀切地評判到底哪個好、哪個壞,那麼法輪功媒體肯定是位於鄙視鏈最底層的。
最後說一下這篇報道:法輪功神奇民間心口相傳 中共杜撰1400案例
大紀元:如何翻牆?
- 時間:2019年6月5日
- 來源:推特網友
- 涉事新聞原文:《翻牆節點大量被封 網民:中共網絡屠殺》
推特截圖裏的該新聞羅列了數種大陸網民常用的翻牆方式。其中列舉了shadowsocks和v2Ray。網民有時會把「v2ray」簡寫為「VR」。於是,大紀元的編輯就搜到了「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但「虛擬現實」是常見於電子遊戲中的一種沉浸式體驗方式,跟互聯網無關。
大紀元隨後修改了稿件,改為正確的表述。
分析
我們來探討一下大紀元的這個報道。
報道首先引用了幾個網民的言論,其中有網民說「這次應該是直接封了IP段和DNS服務」,然而稍微懂技術和GFW運作流程的人都清楚,GFW不會大規模像中文維基之前封開放代理一樣直接無差別封鎖翻牆代理集中的IP段,但會集中封鎖其中有翻牆特徵的單個IP,只不過被封的IP數量會很多;而DNS服務是不可能被封鎖的,一旦封鎖,網頁是不可能打得開的。但大紀元還是引用了這段話。有大紀元這樣半可靠半不可靠的媒體給其中內容背書,不代表內容屬實或是經過其記者查證。
5月下旬起中國部分地區部分運營商斷網,大紀元報道認為其屬於「一鍵斷網」的演習,並稱是一個「不方便透露姓名的媒體人」透露。這類匿名消息來源本身不一定可靠。去考究一下《華爾街日報》針對中美貿易戰引用的匿名消息源不難發現,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匿名關係人士」「消息人士」所言並非屬實;再說一個可能大多數人更熟悉的例子:中國區必應今年1月曾一度無法訪問,《金融時報》引用消息人士稱是中國政府人員的命令,但之後必應恢復訪問,也不見《金融時報》給出解釋。大紀元的「一鍵斷網說」存在疑點的地方很多,比如通常的網絡維護都在後半夜和清晨,但5月下旬這起斷網卻發生在網民仍然比較集中的剛過凌晨;「斷網測試」也需要更大範圍更全方面,但只見部分中國電信骨幹節點斷網,「測試」明顯不完全。此類斷網非常常見,年年都有,而大紀元的報道里卻沒有提及。再往下翻看,「防火牆的作用就是拉黑,但是哪裏的手機卡都能被拉黑進防火牆」表意不明,似乎還把那和哪給混淆了。
大紀元里經常出現的所謂「互聯網網絡自由觀察人士古河」這次也有出鏡。直接把前面雙引號里的話放去谷歌搜尋就能找到很多他在輪媒里報道中的評論。讀他的發言不難看出這個古河對中國網絡審查制度和GFW也是只能說是一知半解。他在這篇文章裏發表的見解是完全不可信的。而相比較之下,美國之音每次遇到中國網絡審查問題,會採訪張樹人的看法,而作為澳大利亞計算機科班出身的張樹人給出的見解則要比這個古河靠譜得多。這其實也是美國之音電台要比大紀元和自由亞洲要來得可靠的一個例證:大紀元和自由亞洲充斥着各種使用化名的人士的個人見解,而美國之音好歹能找到比較靠譜的評論人員。可靠來源、可供查證等方針里說的,作者、發表言論/見解者到底是什麼來頭,是匿名還是具名對於來源是否可靠有一定影響,其中一部分的體現就在這。下面我還會分析自由亞洲里常見的一個網絡民科。
除此之外,這個報道的標題和正文開始都提到了所謂的「網絡屠殺」。這個概念很明顯是大紀元在這篇報道里獨創的,而報道里也只有一個網民的言論里提到了這個詞。
扯淡言論摘錄
本段摘錄大紀元這篇報道里的純粹扯犢子言論。
- 「聽網民說華為手機使用翻牆軟件都翻不出去。」——中國用華為的這麼多,沒見哪個翻不出去的。很明顯是受中美貿易戰把華為知識產權之類的牽扯進來,才提及華為。
- 「一位不願具姓名的網絡人士告訴大紀元記者,翻牆有很多方法的,即使物理斷網也有應急辦法出牆。」——請先定義物理斷網。
- 「但是阻斷的主要是伺服器的節點,這些節點在各個提供商那裏都在努力地進行修復,相信這是暫時性的被封鎖。」——是的,因為GFW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把通過自動檢測封掉的IP放出來。
這個報道在維基可以怎麼用?
- 使用「網絡屠殺」作為中國網絡審查的表述,或在六四三十周年等條目里使用這一用詞。
- 不可以。大紀元在這篇報道里的用詞不具有普遍適用性。
- 香港澳門的翻牆代理在關鍵時刻總是會被封鎖,但台灣代理可用性較強。
- 不可以。大紀元不是可靠的科技媒體,其報道也不是學術論文。
- 在條目中寫「有網民反映,香港澳門的翻牆代理在關鍵時刻總是會被封鎖,但台灣代理可用性較強。」
- 不應該這樣做。大紀元採訪的網民不具有普遍適用性,即使以第三者口吻引用這段話,也會給讀者造成誤解。
- 5月下旬的斷網事件是給「一鍵斷網」演習。
- 可以引作觀點之一。
- 華為手機不能翻牆。
- 不可以。這個太扯淡了,我不想解釋。
- 在條目中寫「GFW可以針對shadowsocks進行針對性的阻斷」。(引用該文章中原文「6月3日開始的大量的SS、SSR(Shadowsocks-R)、VR節點被封,顯示出中共對這一類的翻牆軟件已經有所了解和進行阻斷」。)
- 不可以。其一,文中內容不屬實;其二,大紀元不是學術論文。
- 在條目中寫「當今中國網民經常使用shadowsocks等翻牆協議」。(引用該文章中原文「一般來講很多人使用SS(Shadowsocks,影梭)、VR(v2ray,一個模塊化的代理軟件包)翻牆比較普遍」。)
- 不應該這樣做。其實不太吹毛求疵地考慮這件事,也不是不可以。首先這不是斷言類內容,跟技術也無關,大紀元在這裏只是單純敘述網民習慣而已。但是有鑑於大紀元在這篇報道的其他部分敘述的網民習慣也不屬實,從一篇這樣的報道里挑屬實的內容引用等於原創研究。
- 證明翻牆協議v2Ray有關注度。
- 可以。v2Ray翻牆協議在2018年3月被提請刪除(刪前備檔),主要的爭議點就在於這一翻牆協議是否有關注度。其他更流行的翻牆協議(諸如shadowsocks)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條目,但v2Ray沒有。然而在過去一年裏,v2Ray的使用人數和關注度有所增加。大紀元這篇報道可以算是對v2Ray關注度的證明。
但是我們反過來想:大紀元裏面相當一部分報道都是此類,但如果此類報道內容不屬實、也不算可靠來源的話,那豈不是大半個大紀元都廢掉了?恐怕是的。
自由亞洲網絡民科李建軍
先吐個槽:我是真沒看出來自由亞洲電台為什麼要搞普通話和粵語兩個部門,他粵語部除了廣播之外文字報道用的都不是粵語白話,單搞個粵語部除了多讓幾個人在豐收鑼鼓聲里聽壓根聽不清的短波電台之外還有什麼好處?
時間倉促,我一些地方沒有仔細考究。另外,自由亞洲電台不算輪媒也不算三民自,他原則上跟美國之音是一路的,屬於政府資助。(但是你圖片又不像VOA一樣是PD,有個錘子用?)
自由亞洲電台網站粵語部有一個專門的「翻牆知識」板塊,裏面每期節目都會有這個叫李建軍的人。跟前面分析的大紀元古河和美國之音張樹人相比,自由亞洲的這個李建軍出場率更高,並且他是實名。(也不一定算實名吧,李建軍這個名字起得跟x解放、x建國一樣都是爛大街的,不清楚是不是化名。)這個李建軍很多言論也是反駁起來根本不知道從哪下嘴,我就從現在首頁能看到的新聞挑幾例李民科的高論出來做個樣板:
自造名詞「雙重翻牆」「藍剔認證」
「對於未必容易買到香港預付卡的聽眾,有可能要用比較複雜的做法避過當局的偵測,例如先用VPN翻牆,再透過Tor進入推特,因為這樣做相當於變成了雙重翻牆,中國當局的偵測會麻煩得多,未必容易成功。」
李建軍所謂的「雙重翻牆」只能保證網民連上的翻牆代理不是中國網絡審查部門設立的「蜜罐」(參見有關條目),但是不能阻止審查機構在骨幹網上設立檢查是否有人使用了shadowsocks,而這實際上才是大多數網民擔心的。而李建軍所謂的「雙重翻牆」里外都用了shadowsocks,並不能躲過最關鍵的檢測。
「暫時未有任何一個中文推特,得到推特的藍剔認證,證明那個推特得到特朗普本人認可」
藍剔認證這個名字起得好。這個自創說法的架勢跟之前大紀元「網絡屠殺」神似。
五毛減少了
摘錄如下:
問:美國政府宣佈,要求申請美國簽證人士,提供過去五年使用的電子郵件以及社交媒體帳戶,在這項措施實施後,有不少社交網站都少了很多俗稱五毛黨的網絡評論員活動,其實這項措施到底有甚麼威力,令這麼多五毛聞風喪膽?
李建軍:其實這並非新措施,以往曾前往恐怖主義猖獗的國家旅行,以及根據現行美國簽證豁免計劃,不用申請簽證,只在網上做電子旅遊許可申請的國家國民,都已經要提供社交媒體帳戶。只不過,曾前往恐怖主義猖獗國家旅行的簽證申請人,本來就很容易被拒發籤證申請。而現時享受美國免簽待遇的國家,多數屬於民主國家,所以一般人都不會因社交媒體上的言論而被拒入境,或被懷疑與恐怖分子有關。
但網評員有可能因在社交媒體上擁護中共的言論,被懷疑隱暪在美國簽證申請上應申報的中共黨員身份,大大影響申請簽證成功的機會,而美國政府透過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帳戶等資料,可以分析出網評員慣用的翻牆IP,甚至政府為他們而設的專用主機,因而暴露身份。因此,一時間大量被稱為五毛黨的網評員,因美國政府新措施而暫時減少活動,屬於十分正常的情況。
我正經解釋一下(因為的確有看不出來可笑在哪的):
- 因為是民主國家,所以民主國家出來的人一般不會被懷疑與恐怖分子有關。(「而現時享受美國免簽待遇的國家,多數屬於民主國家,所以一般人都不會因社交媒體上的言論而被拒入境,或被懷疑與恐怖分子有關」)
- 中國常識:靠發帖和刪帖領工資過日子的人通常是沒有資格入黨的。這些人是黨員的比例要比從大街上隨便抓一群人的黨員比例要低。(「但網評員有可能因在社交媒體上擁護中共的言論,被懷疑隱暪在美國簽證申請上應申報的中共黨員身份」)
- 瞞報中共黨員身份為什麼不能瞞報社交網絡賬號?
- 怎麼通過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賬戶等資料就能分析出翻牆IP?(「而美國政府透過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帳戶等資料,可以分析出網評員慣用的翻牆IP」)
- 即使是在中國,讓騰訊去查某個賬號所用的IP也是要警察開證明的。在沒有court order的情況下讓FBI艹遍twitter數據庫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大家要都玩稜鏡的話那你自由亞洲可是在罵自己啊
- 五毛減少怎麼不是因為GFW把他們的梯子都牆了?
撒幣機
- 原文:失控 "撒幣機"
自由亞洲的推特除了會轉發其網站上的連結之外,還會發一些不在網站上發的消息。比如這個。自由亞洲的推特里是這樣寫的:
【失控 "撒幣機"】
內地網絡流傳一段視頻,一台自動提款機失靈,不斷彈出一百元紙幣,由於有監控鏡頭,旁邊都沒有人拿走紙幣。
有網民調侃說: 「 這是一台失控的撤幣機麼?
#大撒幣
自由亞洲的這條推文被一個網友轉發出來,評論說這視頻造假太厲害(那條推文我找不到了,誰要能找到的話跟我說一聲)。那位網友指出自由亞洲的問題之後,反手就被自由亞洲的推特給block了。我不太認為這個視頻像是P的,鈔票飛的姿勢相對自然,背景音也沒有造假的跡象。不過自由亞洲在推特里評論「由於有監控鏡頭」就很有意思了。Mass surveillance是問題不假,但這條推特明顯是把不相干的問題扯在一起。
我記得之前也有人試着引用沒有在網站上刊登報道的自由亞洲電台推特,但最後因為來源不可靠被移除了。我個人的想法是,自由亞洲找的「專家」「評論人士」不應該被引用,甚至不值得作為觀點記述在條目正文中;但就刊在網站上的報道,還是比較準確的。需要找觀點、找專家評論的,還是去看看國際媒體吧。自由亞洲電台作為對中國的外宣媒體,在這方面的消息非常地「得來不費功夫」,但最好不要太懶。
摘錄幾例自由亞洲只在推特上發的新聞/「短視頻」(而沒有網站連結的)備考:[2][3][4][5][6][7]
從上面的連結里可以看到,有一些是以「短視頻」的形式呈現的(類似的有中國大陸的「梨視頻」以及各種官媒搞的視頻;BBC、《南華早報》經常在推特和YouTube傳的視頻;以及半島電視台旗下的AJ+之類適合在手機上觀看的——這類跟抖音/TikTok等用戶生成內容/UGC是不一樣的),還有一些是只有文字消息,或配圖,或轉推他人推文的。
輪媒其他磚家點評
- http://www.epochtimes.com/gb/19/7/19/n11395557.htm
- https://www.ntdtv.com/gb/2019/08/05/a102638272.html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0ogOiPGenY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6%97%85%E7%BE%8E%E7%BB%8F%E6%B5%8E%E5%AD%A6%E8%80%85%E9%83%91%E6%97%AD%E5%85%89&oq=%E6%97%85%E7%BE%8E%E7%BB%8F%E6%B5%8E%E5%AD%A6%E8%80%85%E9%83%91%E6%97%AD%E5%85%89
- https://www.ntdtv.com/gb/2019/08/14/a102644351.html
- https://www.ntdtv.com/gb/2019/07/23/a102629087.html
從「《亮劍》原著改編」的相關報道和「『特朗普』譯名爭議」兩則報道來看輪媒的新聞素養
野雞網站認台灣1945年獨立 首都是台北
- 原文1(自由時報網站首發):中國玻璃心要碎了!外國網站承認台灣自1945年獨立
- 原文2(三立新聞網站看到了自由時報之後自己重寫了一篇):外國網站認「台灣自1945年獨立」 首都是台北
- 環球網是這麼裱的:外國承認「台灣1945年獨立」?綠媒異常興奮,結局十分可憐……
- 時間:2019年4月
在扯了大紀元和自由亞洲之後終於輪到標題(和引言)說好的三民自了。請先閱讀上面兩個連結里的內容再繼續往下看。另外不知道「三民自」是什麼意思的,請先讀完對應條目。
簡而言之就是自由時報的某個記者找到了一個叫「WorldData」的野雞網站,見上面寫的台灣是獨立的於是自嗨不已,也忘了到底是台灣要獨立還是中華民國要獨立還是共匪淪陷區的人民盼着反攻大陸[3]。此事被大陸知名的民族主義媒體《環球時報》旗下環球網給看了過去,環球網記者反過頭來寫了篇報道來損綠媒智商太低順便強化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主旨思想,另外扒了這個「WorldData」網站的底,說這網站是個連英文都說不好的德國人開的你自由時報居然能對着這東西高潮我也是服。
這篇消息首先刊登在了自由時報網站上,然後被三立新聞抄了去。自由時報網站下面的評論似乎根本沒意識到這報道有多扯淡,讀起來堪稱一景。
其實我感覺,整件事情最有意思的不是自由時報不是三立也不是環球,而是看狗咬狗。
另外值得注意的還有這麼幾點:
- 環球網在其網站上刊登的消息沒什麼人看是正常的,點擊量大還有評論互動的都在微信之類的平台上。
- 環球網截圖實際上是從雅虎轉載的報道上來的。
- 三立新聞是電視台出身,跟《自由時報》不同。所以三立在維基上能引用的只有其網站上的新聞報道。再參閱引言部分,網站上的新聞報道都尚且如此,證明環球和三立級別的來源在某些兩岸問題上的水平都旗鼓相當,甚至不如環球。官方消息從政府公報、《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社來,外界評論找些不相干的外媒來可能更合適。這也是為什麼我之前一直很推崇端傳媒的原因(去年見識過他們記者之後就不了),但是這也是為什麼端傳媒作為一個新興的網絡媒體能得以立足的原因。他們請的人、做的考據是要比其他這些媒體來得好的。
- 另外我不清楚(主要是懶得查)這報道有沒有刊在第二天的紙質版《自由時報》上。如果有的話證明《自由時報》也就那德行。這也證明了網站上沒見報的報道要少用。
- 插一句:一些網站,比如《紐約時報》網站的相當一部分報道是直接刊在報紙上,甚至全部刊在報紙上的。
- 這事發生後,我也不清楚這兩家是壓根不知道他們的報道被環球給裱了還是怎樣,報道沒有被撤下去。讚一個。要不然IAbot快不夠用了。Google 三立 台灣 1945獨立 首都 台北,能看到三立和環球非常和諧地共處一頁。
- 我很欣賞三立和自由時報「外網」一詞的用法,好似大陸營銷號經常說「外國知乎」(其實是Quora)「外國微博」(其實是推特)一樣。事實證明有了外網也還那樣,而又能看三立又能看環球的你我似乎處在上帝視角一樣。
澳洲澳大利亞和大洋洲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776794
http://taiwan.huanqiu.com/article/2019-05/14826738.html?agt=15422
自由時報:人類發明了永動機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944536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015023006/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944536
https://tfc-taiwan.org.tw/appeal/970
https://bbs.saraba1st.com/2b/thread-1859255-1-1.html
全國人大常委委員會
- 來源:[8]
誰給《新京報》餵了假消息?
長江大橋
華春瑩叛變
- 原文:(自由時報網站)華春瑩家搜出500萬美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傳送辦
- 時間:2018年2月28日
自由時報網站上這篇報道非常短。全文如下:
向來以作風強悍、口才犀利著稱的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兼發言人華春瑩,傳出遭檢警當局在家中查獲五百萬美元現金,以及準備移民美國、在美置產的資料,已遭警方依顛覆國家政權罪移送偵辦。但消息未經證實。
有句話叫,「新聞越短,事情越大」。除了旁邊配了一張華春瑩資料圖之外,這篇報道就結束了。之後北京官方闢謠,華春瑩出來主持了一次記者會,最後證明啥事沒有。當然,外界懷疑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因為自當年2月1日開始,華春瑩已經連續二十多天沒有出來主持過新聞發佈會。
《自由時報》這篇「華春瑩叛變」的假新聞可以與2011年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逝世類比。亞洲電視誤報之前,江澤民缺席中國共產黨90周年黨慶,同樣引發猜測。但是與之不同的是,《自由時報》這條消息並沒有引發特別巨大的轟動。一方面是因為消息發出的當天(28日)外交部就闢謠、第二天華春瑩就出面主持記者會,另一方面是因為華春瑩叛逃這種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
跟上面同樣是自由時報網站帶頭炒作野雞網站承認台灣獨立一事同樣,此事也是自由時報先發報道,引來其他媒體轉述消息。其中,三立電視台在做出了電視新聞報道(闢謠之後也做出了報道)。大紀元和新唐人也沒放過這次機會[4]。兩者都在報道里明確指出消息引述自《自由時報》,且未經證實。《自由時報》這次雖然沒像亞洲電視報道江澤民逝世一樣是按照消息實錘報道的,外界引用的時候大多也都的確強調了消息的可靠性不高,但UC震驚部們的媒體為了引人眼球,這「未經證實」四個字寫不寫都無所謂。
除了三民自和輪媒之外,《蘋果日報》也做出了報道。就目前我能找到的消息,香港《蘋果日報》28日在其網站上進行了報道,但隨後在消息被證偽之後刪除。不過博訊作為內容農場很好地替我們把原文保留了下來。搜索其正文內容,在蘋果日報網站上沒有命中。台灣蘋果日報網站也有報道,但報道是在消息經過闢謠之後才發出來的;其中一些用詞與香港《蘋果日報》的報道不同(如「台媒報道」「內地」等),內容中有部分段落重合。
《自由時報》在消息被闢謠之後,也在網站上刊登了一份消息,題為《傳顛覆國家遭法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神隱23日後現身》。這報道也不長,全文如下: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兼發言人華春瑩神隱多日,盛傳是因檢警在她家中搜出大量美金及移民美國資料,遭到移送法辦。但華春瑩今日現身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打破謠言。
有消息指出,檢警在華春瑩家中查獲五百萬美元現金,以及準備移民美國、在美置產的資料,已遭警方依顛覆國家政權罪移送偵辦。但消息未經證實。
中國外交部先是在昨日下午出面滅火,解釋華春瑩是因輪休才久未露面,很快就會回到工作崗位。華春瑩也在相隔23天後於今日現身,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這時候我只能說一句《自由時報》不要臉了。傳華春瑩要攜巨款潛逃美國的是你自由時報,最後出來打你臉的時候你反倒不提這事是你挑的了。「盛傳」是你先傳的,「消息」是你先發的,現在就不提你那線人是從哪來的了。跟亞視誤報江澤民一樣,這都是一個媒體抽風,後面跟着一起抽。
與顧左右而言他的《自由時報》不同的是,三立新聞承認消息不屬實要痛快得多。兩篇報道分別是《假的!傳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移民遭逮 原來是剛好放假啦》(PS:這短短一篇報道里同時出現了「中共」「中國」「北京」三種用法,三立的編輯知識水平看來亟待提高)和《藏錢欲移民遭捕?神秘消失23天 「鐵娘子」華春瑩首露面》。兩篇報道中的前者又特別強調,消息是引自《自由時報》。
其實從整體來看,《自由時報》並沒有做錯什麼。如我在最開始所舉的《朝鮮日報》誤報朝鮮高管被金正恩處死一事,《自由時報》也沒一口咬死「華春瑩叛變」,而是說消息可能是假的。其他的國際大媒體也都有過被假消息、假情報騙過的情況,單純從一個比較蠢的新聞出發來判定《自由時報》本身不可靠也是不對的。但是,狼來了的故事大家都懂。在此類新聞的真偽判定上,也需要利用常識,來通過比如媒體本身的立場、媒體通常的嚴肅性來判斷。自由時報網和三立新聞都不算是特別嚴肅的、專注時政新聞的媒體,且本身他們還有罵街和標題黨的歷史,再加之他們本身的政治取向,決定了兩者在這方面的消息不會特別可靠。
另外還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持反北京立場的一些台灣媒體和香港媒體報道了這件事、持親北京立場的媒體沒有報道這件事外,還有第三類媒體:國際上影響力較大的媒體和通訊社。他們也沒有報道這件事。如路透社、法新社、CNN等較大的媒體都沒有轉述《自由時報》對「華春瑩叛變」消息的報道。
值得注意的是,像路透社這樣的大牌媒體並不怯於披露獨家新聞,他們沒有跟風的原因
這些大牌媒體也都有自己的信源。他們沒有從自己的信源獲悉同樣的消息,也是他們沒有報道的原因。
題外話4:內部人士和未經證實的消息
在文章最開始我也討論過,媒體所謂的「內部人士」「內部消息」等並不是那麼可靠。如果能把一些「立flag」「做預測」性質的「內部消息」追蹤下去,不難發現其中相當一部分比例的所謂「內部消息」並不屬實。同時,媒體為了保護自己的信源,通常不會透漏過多所謂「內部消息」到底是從哪裏來的。這就意味着,有一些消息可能是從政府高層等可靠信源所得,而有一些消息是純粹的「路邊社報道」。上面我舉的例子裏,必應2019年初在中國有數日完全無法訪問,《金融時報》原因消息人士的話說是政府命令封殺;但不久之後必應重新上線,就是其中一例。
另外,大家也不應該太把這些「內部消息」當回事。有些「內部消息」是純粹的馬後炮和屁話。比如,貿易戰時,特朗普發了一條推特,當日上海和深圳股市重挫6%。而特朗普發的這條推特卻沒有任何中國媒體報道,國內「半特許」的外媒《金融時報》的網站上有關的文章被GFW準確地封殺URL。[5]共同社報道了這一反常的媒體管制,原文翻譯後如下:
【共同社北京電】題:中國限制特朗普發言的新聞報道
6日透露的消息稱,中國政府要求國內的新聞媒體不要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提高關稅一事刊發快訊和評論文章。這似乎時針對國內擔心與美國交涉失敗的批評、外國施壓的情緒蔓延開來。一位接近當局的消息人士如是透露。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6]和管理指導媒體的部門口頭指示國內主要媒體和網媒不要擅自報道美中貿易談判,而就特朗普發言已經發出的新聞已經被刪除。
不難發現這條消息里「接近當局的消息人士」所說的都是廢話。我個人是真不相信在中國的這麼多外媒沒有一個發現國內媒體統統閉嘴,絕口不談特朗普發出來的這一個推文(並且就這一個推文,別的都談過)。外媒們不可能眼瞎到非得盼着他們的消息人士來報道這件已經是禿子頭上的虱子的事。
即使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樣的媒體所找到的消息人士也不一定靠譜。就我個人的觀察,這兩家媒體找的消息人士透漏中南海內部的事,最後「猜中」的概率也就是五五開。所以真不能太當回事。我們有理由去懷疑這些消息的真實性(即使報道他們的媒體是可靠的),畢竟這個消息是誰透露的,這人姓甚名誰我們不清楚。所以當然完全有可能共同社隨便瞎編了個人物懶得起名來讓自己的新聞看起來更可靠點(高考說明文閱讀文章裏面寫上「資料證明某某」連個引注都沒有就能回答這叫列數據讓文章看起來更有道理,新聞憑什麼不能?),實際上是這件事發生了之後因為實在太顯然了所以共同社記者隨便找了個「消息人士」的名字扣上去;也完全有可能是這個消息人士其實沒什麼消息,他也一樣上網看出來了媒體報道上的貓膩,唬得共同社記者團團轉,讓他們認為自己找到了個靠譜的消息人士。當然,這個找人唬騙的模式也適用於其他媒體,可能一些老牌可靠媒體還好,若是《自由時報》報道華春瑩「叛變」這種,或是大紀元新唐人之流,那更得打上個問號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就算消息人士本身是靠譜的,他們所透露的消息本身也隨時可能改變(換句話說,在消息人士告訴媒體的時候,這事是真的,但是後來有變數)。《華爾街日報》等記者報道八九學潮時,在6月4日過後得到消息稱,有一些地方的軍方不滿清場鎮壓、同情學生,或有發生武裝暴動,乃至爆發內戰的可能。這一消息言之鑿鑿,當時很多記者都信了,甚至幾名記者還一起寫了有關中國可能爆發內戰的報道。[7]《華爾街日報》記者說,他們這個消息是從「通常來說相當可靠的外交渠道和高層中方渠道獲悉的」。再加上事前本身就有一些解放軍高級軍官反對武力鎮壓,而當時大多數人對學生的訴求得以實現之類仍有僥倖心理,導致百姓更加願意傳播此類謠言[8],媒體也更願意相信。這一問題又結合了外國駐華記者的又一現狀,即境外記者在中國只允許駐紮在少數幾個城市——使得記者的消息渠道非常受限,不能獲得第一手資料,只能道聽途說;這也是為什麼有人還提出,在6月4日前後全國範圍內的戒嚴清場中,除了北京之外,其他的城市發生的鎮壓可能比北京更加血腥,但因為沒有境外記者駐紮,消息不能及時傳出,導致只有北京的情況才更廣為人知。[9]
至今,境外駐華記者只能駐紮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深圳、瀋陽和大連這七個城市。這不是說外國記者不能再全國範圍內活動:目前從法理上只有西藏是需要額外申請入藏函的。甚至BBC記者去新疆採訪,也只是搭了個國內航班而已。然而,這一現況也對外國媒體對華報道產生了相當的影響。我將在稍後討論。
實例:路透社香港「反送中」運動報道遭《環球時報》批駁
背景:路透社報道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一篇「獨家報道」[10]引用了三個匿名信源的消息,說真正不同意香港遊行者「五大訴求」的是北京,而林鄭月娥則被夾在北京和香港市民中間,迴旋的餘地很小,沒法讓雙方滿意。《環球時報》次日發表社評,大意是說路透社是在扯淡。
有關報道:社評:路透社用假新聞搞輿論戰,這是恥辱
但後來的事實似乎證明,真正扯淡的是《環球時報》。沒幾天,路透社又一篇「獨家報道」披露了林鄭月娥私下講話的錄音,且被林鄭本人證明屬實。
題外話5:你再幫他說一遍,你也有責任的
題外話6:記者也是人
[9] 記者也是人,媒體也有立場。記者也會表現得很情緒化。電視記者做報道、紙媒記者寫文章的過程中,保持冷靜克制是職業素養,但是這不妨礙記者展現情緒化的一面,更不妨礙記者情緒化的一面左右干預他做報道的中立性。
接着前面講外媒對八九學潮的報道。胡耀邦在1989年4月15日逝世,是觸發學生遊行的重要導火索;5月15日至18日,戈爾巴喬夫訪華,是八九學潮發展中的重要時間點。從胡耀邦逝世開始,記者們就逐漸忙了起來。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外媒記者的簽證發放一直有嚴格的配額限制。如果有臨時活動(比如戈爾巴喬夫訪華),那麼隨行記者會發臨時簽證;而常駐簽證則要嚴得多。在有這種長期重大活動輪番上演的情況下,記者自然很難獲得充分的休息,甚至需要連軸轉。戈爾巴喬夫訪華時,大量隨行記者和單純報道此事的第三國記者湧入中國(從歷史的角度考慮,這是三十年來首次蘇聯首腦訪華,中蘇交惡得以和解的關鍵一步,這是件不容小覷的大事),中國也一度開放了衛星直播鏈路給外媒記者使用,也允許了外媒攜帶更多無線電設備。
有觀點認為,戈爾巴喬夫訪華時帶來的新記者換下了一部分常駐中國、已經連着工作了一個月的老記者們。然而,這些老記者大多對中國了解更多,更熟悉中國的政治體制、高層動作。這些記者被換下去後,常駐其他國家的這些新記者對局勢缺乏判斷,再加之冷戰結束後世界瀰漫着的風氣,使這些記者對遊行一定程度上地過於樂觀,認為學生們的訴求能夠實現,過於同情學生。這一樂觀情緒也通過連續數月的報道傳達給了外國觀眾。而這就使得6月3日夜清場帶來的巨大紅黑反差讓外國觀眾感到過于震撼,加劇了六四事件對中國共產黨國際形象的負面影響,使得記者。
記者幾乎一直以來都是同情遊行者的。六四清場逼迫外媒重新審視
紐約時報近期的頭條
題外話7:為什麼說中央社的涉陸報道要比《自由時報》強
柯P:貪婪老人
柳葉刀
- 報紙原文: https://3w.huanqiu.com/a/de583b/7NWlZySu1xe?agt=8
- https://m.huanqiu.com/r/MV8wXzE1MDYzNzk2XzEyNjJfMTU2MTcxMTA4MA==#
-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6280286.aspx
-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6270277.aspx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36026
-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835988
- http://iservice.ltn.com.tw/special/health/news.php?rno=1&type=breakingnews&no=2834358
備考
你知道嗎?中國不存在第三方不姓黨的媒體
外國媒體總有一個毛病。比如節選《紐約時報》的幾個報道:
- 例一:
「香港非法公投人再多,也沒13億人多,」中國國營報紙《環球時報》周一一篇文章的標題這樣宣稱。
「However many people take part in Hong Kong’s illegal public vote, there will never be as many as 1.3 billion,」 the headline in the state-run newspaper Global Times declared on Monday.
——2014年6月24日;題:中國國營媒體稱香港公投為「違法鬧劇」(China State Media Calls Hong Kong Vote 『Mincing Ludicrousness』)
- 例二:
中國人應當從烏克蘭的動盪中吸取一個重大教訓:當心快速的政治改革,因為那只會帶來混亂和流血。
The Chinese people should draw an important lesson from the turmoil engulfing Ukraine: Beware of rapid political reform, because it will only end in chaos and bloodshed.
《環球時報》的社論如是忠告。該報下屬於中國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稱,1991年蘇聯政府解體前,曾能夠控制烏克蘭東西部之間的矛盾。但是烏克蘭的獨立打開了民族和宗教衝突的潘多拉盒子,導致經濟停滯,並阻止了外國投資。
So advises an editorial in Global Times, a newspaper belonging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flagship, People’s Daily. The Soviet government, which collapsed in 1991, was able keep a lid on tensions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parts of Ukraine, the paper said, but independence opened up a Pandora’s box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tensions, resulting in a stagnant economy and holding back foreign investment.
——2014年2月21日;題:中國報紙將烏克蘭衝突同過快的政治改革聯繫在一起(Chinese Paper Links Ukraine Strife to Rapid Political Reform)
- 例三:
據中國共產黨控制的民族主義小報《環球時報》報道,遼寧四角褲和三角褲的銷量激增,給反映出該國很多經濟問題的這片蕭條的中國鐵鏽帶傳去了一個好消息。受更光明未來前景的鼓舞,此文主張,遼寧男性正在升級其衣櫥里大部分朋友和家人從不會看到的一部分。
Sales of boxers and briefs are surging in Liaoning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Global Times, a fervently nationalist tabloid control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bringing a bit of good news to a down-and-out part of China’s rust belt that epitomizes many of the country’s economic problems. Cheered by the prospect of a brighter future, the article argued, Liaoning men are upgrading a part of their wardrobe that most of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 will never see.
——2019年1月2日;題:中國國營媒體從內褲里找到好消息(China’s State Media Finds Good News in Underwear)
看夠了《環球時報》,我們再換換口味:
- 例一:
作為統治中國新聞服務、共產黨的宣傳工具新華通訊社,推出了一個24小時的英語新聞節目,並準備在時代廣場開設一間醒目的演播室。這是為了增強中國新聞媒體在海外影響力和波及度的昂貴努力中的一部分。
The Xinhua News Agency, China’s dominant news service and the propaganda ar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troduced a 24-hour English-language news channel and is preparing to open a prominent newsroom in Times Square, part of an expensive push to increase the reach and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news media overseas.
——2010年7月1日;題:中國通過新聞頻道來展現好的一面(China Puts Best Face Forward With News Channel)
- 例二:
在特朗普總統周末用48個單詞的推文抨擊中國,指責中國未能遏制其鄰居、長期以來的盟友朝鮮後,北京通過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發表的一篇1000個漢字的評論文章,嚴厲指責特朗普。
After President Trump pilloried China in 48 tweeted words over the weekend, accusing it of failing to tame its neighbor and longtime ally North Korea, Beijing issued its own rebuke to Mr. Trump — in a cutting editorial of 1,000 Chinese characters from Xinhua, the official news agency.
——2017年8月2日;題:中國國營媒體反擊特朗普在推特上的「情緒化表達」(China’s State Media Slams Trump’s 『Emotional Venting』 on Twitter)
- 例三。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代之前,外界普遍稱新華社「New China News Agency」,後來大概也是在新華社自己的推動下,改叫「Xinhua News Agency」[11]:
當官方的新華通訊社在三個月前宣佈它將開始主管往中國銷售金融信息的外國通訊社時,這一決定被外界普遍理解為時共產黨為了從不斷增長的外界信息之中保全自己的舉動。
When the official New China News Agency announced three months ago that it would start supervising international agencies that sell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China, that decision was widely interpreted as an effort by the Communist Party to protect itself from the swelling pool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here.
——1996年4月22日;題:跟中國的通訊社的奇怪競爭[12](The Strange Competition With China's News Agency)
User:Hat600/essay/中國大陸不存在第三方來源
但是,我們再看看《紐約時報》是怎麼提及《南方周末》的:
The demonstration was an outpouring of support for journalists at the relatively liberal newspaper Southern Weekend, who erupted in fury late last week over what they called overbearing interference by local propaganda officials.
——2013年1月7日;題:Protest Grows Over Censoring of China Paper
《新京報》是這麼提的:
- 例一:
前略 Cheng Zhen, the general manager of Shenzhen Harmonicare, has asked the police to investigate what they suspect are 「fraudulent ethical revie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Beijing News.
The university that Dr. He is attached to, the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id Dr. He has been on no-pay leave since February and that the school of biology believed that his project 「is a serious violation of academic ethics and academic norms,」 according to the state-run Beijing News.
——2018年11月26日;題:中國科學家聲稱使用CRISPR製作了第一個基因編輯嬰兒(Chinese Scientist Claims to Use Crispr to Make First Genetically Edited Babies)
- 例二:
But in China, the country’s censors have been hard at work taking down posts about the killings on social media that deviate from the terse, five-sentence account released Thursday afternoon by Xinhua, the official news agency, and dutifully reproduced in print and on the internet across the country.
Although Yang Qingpei, 27, was arrested in relation to the killings in the village of Yema — 「wild horse」 in Chinese — little was publicly known on Friday, 36 hours after the bodies were discovered, about what happened. The police arrested Mr. Yang on Thursday afternoon in Kunming, the ca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more than 100 miles to the south of Yema, Xinhua reported.
The Beijing News was one of the few news outlets to go beyond Xinhua’s account, reporting that Mr. Yang was a native of the village and that the police did not suspect the killings to be a case of terrorism.
上面這麼多例子,從最表面能體現出的現象是,外媒介紹引用中國媒體內容時普遍都稍微評判一下這媒體的性質,而外媒除了說某媒體是國營的之外,別的似乎什麼都說不了。而《南方周末》這種大家都知道是自由派媒體的,都不太願意提及;甚至我認為他們都不知道《新京報》也是自由派媒體之一,只不過沒有《南方周末》那麼知名。另外,這些很大程度上是廢話:如這段標題所說,中國沒有任何不是國營的媒體[13]但是換個角度理解,我們能看出這些端倪:
- 中國一直試圖搞的媒體外宣工作並不如意。其實這一點也早就有人指出來過了。中國希望外國人直接看到自己媒體的報道,但事實上外國人看到的是經過本地媒體加工轉述後的報道。比方說,美國地方性的小報紙沒有能力在國際上派自己的記者,所以他們會去買美聯社的報道,直接刊登在自己的報紙上,作為國際新聞的補充。但他們可以買美聯社的路透社的法新社的,從來沒人買過新華社的[14]。再比方說,《南華早報》(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南華早報》是現在只有英文版的香港報紙)經常直接刊登法新社的英文稿件,但是他們也從來不直接登新華社的。新華社可以牛逼吹到自己是世界所有通訊社裏發稿語言最多的、駐外記者最多的,但是你得承認新華社的稿子速度數量質量都不行。另外,體制的僵化性也限制了新華社在國際市場上作為商業媒體的發揮。當然,這方面扯多就跑題了。不過我的意思還是:新華社的話,從《紐約時報》等的嘴裏吃進去、嚼幾口,再吐出來,那就不是中國想讓你看到的那股味了。[15]
- 新華社在國內眾多媒體中有基本的定調作用。這點大家都清楚。另外,因為《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是中國唯一的兩家可以直接轉載外媒外電報道的媒體(其他官營媒體可以編譯外媒外電報道,但不能直接翻譯),所以一些地方性的小報紙在國際新聞上只能使用新華社的稿件。這些所謂「地方性的小報紙」包括比如山東的《齊魯晚報》、遼寧的《遼瀋晚報》之類。他們的國際新聞只能原文轉載新華社的稿件,這也是新華社國際報道在國內使用的一個細節。這就意味着,新華社除了在重要事件上有定調作用之外,還有決定「什麼能報、什麼不能報」的作用。其中,一個比較典型的代表是巴拿馬文件:巴拿馬文件所披露出的醜聞導致冰島總理辭職[16],而一國總理辭職是肯定不得不報道的,但是你說這總理好端端的怎麼就辭職了?所以只要稍微追究下去就勢必會扯到巴拿馬文件這個敏感話題。這時候新華社定調和調節敏感國際新聞的作用就出來了。自始至終這事在中國就只有新華社一個媒體報道,所有其他媒體都只能轉新華社的稿件。當時我是在網易上看到的這條新聞,還記得網易應該沒有屏蔽網友評論,就有好幾個網友在評論裏面說「哈哈哈我就知道你不敢提那總理是因為什麼辭職的」之類。[17]當時新華社只出了一句話新聞。當然,一句話新聞是很常見的事,重大新聞發生時,記者來不及寫稿子就先發一句話把大概意思說明白了再慢慢補。其實這些都是外國人不喜歡新華社的原因,也是導致新華社稿件速度、數量、質量都比不過美聯社、法新社等同行的原因。新華社要是發了稿,那國內其他媒體就會轉發;新華社又沒辦法給國際媒體搞特供。
- 另一個比較有特點的是2018年4月美英法聯軍攻打敘利亞。這事說真的沒有什麼特別敏感的,雖說算是大事,但要真論它怎麼敏感,也就只能說它把美英法和早就在敘利亞的俄羅斯這幾大世界流氓都給扯了進來。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我記得我特地留意了各家媒體的報道。當時,國內媒體中,只有新華社的一句話新聞,還有零星的幾個環球網報道(其他入門網站鮮有轉載),證明要不然是沒敢報(見下,不敏感的話題沒敢報有的時候也會得罪「上面」),要麼就是下禁令了。當時,各個媒體、入門網站只敢轉載新華社的那條一句話新聞,所有網站的編輯都知道敘利亞出大事了,所以還都把這新聞置了頂(當然,置頂也得是在習近平下面),但多一句話都沒敢說。而新華社這一句話新聞也沒把話說明白:它說「記者聽到了一聲巨響」,但是根本沒解釋為什麼。
- 外媒普遍戴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媒體。如果說「Xinhua」這個英文打了出來,的確有必要解釋一下這是中國的國營通訊社的話,那麼《環球時報》是絕對不需要的。具體而言:
- 中國真正的官方媒體可以說只有《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其他的媒體的確是國營,但他們都有着相對的自由度。借用胡錫進在接受Quartz[18]採訪時的說法:「《人民日報》、新華社這是黨媒、官媒。我們的報紙不能從這個角度來認識。我們就是市場化的媒體。」胡錫進的這番表述我認為非常準確,我會在稍後細談。《環球時報》是屬於中國市場化的媒體,跟《人民日報》和新華社不完全在一個梯隊上。外媒報道時,會經常特別關注《環球時報》是《人民日報》社、《人民日報》系的媒體這一點,這個角度不無問題,但是很明顯會誤導讀者。甚至你會發現《人民日報》上面還有商業廣告,新華社也在愁怎麼把圖片往外賣[19]。
- 另外舉一個例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當然,我沒有說中國真正能代表官方立場的媒體只有《人民日報》和新華社,而《環球時報》儘管是《人民日報》系的媒體但也完全不能代表官方觀點。中國媒體有一條「鄙視鏈」,我在下面會另外解釋。官大一級壓死人,放在媒體上,不一定能壓死,但鄙視你總是沒問題的。
- 在市場化的背景下,中國自然有自由派媒體和保守派[20]媒體。或者用英文可以說是liberal media和conservative media。但是,就如同中國「左」和「右」的觀念跟外國不一樣[21],中國自由派媒體和保守派媒體也不一樣。美國可以說CNN是自由派媒體,福克斯(Fox,台灣叫福斯)是保守派媒體,但中國那些親共產黨的媒體按照這個標準都是保守派的。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也是大多數外媒在報道中忽視、或者最起碼沒有明確指出的。我對一些外國人說中國也有自由派媒體,他們中大多數人很是驚訝,但也有少數人拍腦袋說共產黨不就應該是左的嗎?所以說中共「形左實右」是有道理的[22]。
- 你知道嗎?《南方周末》不僅是國營媒體而且還是黨媒。
- 中國真正的官方媒體可以說只有《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其他的媒體的確是國營,但他們都有着相對的自由度。借用胡錫進在接受Quartz[18]採訪時的說法:「《人民日報》、新華社這是黨媒、官媒。我們的報紙不能從這個角度來認識。我們就是市場化的媒體。」胡錫進的這番表述我認為非常準確,我會在稍後細談。《環球時報》是屬於中國市場化的媒體,跟《人民日報》和新華社不完全在一個梯隊上。外媒報道時,會經常特別關注《環球時報》是《人民日報》社、《人民日報》系的媒體這一點,這個角度不無問題,但是很明顯會誤導讀者。甚至你會發現《人民日報》上面還有商業廣告,新華社也在愁怎麼把圖片往外賣[19]。
- 外媒對中國媒體缺乏認識。
- 外媒對中國媒體審查制度缺乏認識。
說了這麼多,那你說如果我是外媒記者,我提及這些外國人不熟悉的中國媒體時,得怎麼描述它們?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17725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295038
不要高估媒體和中宣部的智商
中國的媒體不算少。除了國家級的新華社、《人民日報》之類的大報,針對某一階級、某一人群的《解放軍報》《農民日報》之外其中一個典型案例就是周子瑜國旗事件。
這事是被大陸媒體一手炒大的。我們來回憶一下這事,以及宣傳部:
- 周子瑜手拿的是青天白日旗,又不是綠島旗。青天白日怎麼就不行了?
前面提到,中國真正的「官方」媒體是《人民日報》和新華社,但其實也不盡然。「自由港」(iyouport)寫了很多有關中國媒體管制的論述。本文摘錄的這些地方主要是為維基百科站內使用媒體的考量之類服務的,所以為了不跑題,只摘取其中一些部分作為補充。請結合上面羅列的《紐約時報》中對《環球時報》等中國媒體的描述理解。
原文:《北京的政治宣傳模式發生改變,或正對沖中國異議的弱點》 CC-BY-4.0。其中綠色文字
部分是我的註釋,加粗部分是原文所帶的、下劃線部分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部分。
日前中國官媒內部組織了一場學「習」講座活動,此前發放了一本叫做《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的小冊子。這本書原打算只在內部流通,據稱「習近平思想」公開的只有四部分,其中不包含新聞(準確說是政治宣傳),於是這本書不會再版,而且被指從現在開始不應被宣傳,只能內部學習。
iYouPort 無法對照內部流通的版本和曾經網上銷售的版本之間是否有區別,但我們有幸獲知了在中國頭號「國社」「國社」特指新華社
內舉辦的一場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中出現的諸多關鍵信息。這些信息體現了兩種危險的存在,即 民間異議群體習慣性認知和傳統行動風格的弱點,及體制外學者和海外媒體中流行的看似正確的誤解。
由於這場講座中,主講人將美國體制內媒體的宣傳與中國同類宣傳機構做了對比,於是本文在逐條分析之後,將採取對比美國的模式,以便說明宣傳操縱的進化為何值得警惕。
(小標題)中國官媒和北京官方不完全是一碼事
很多體制外學者和評論家,還有海外媒體(以美國為主)均習慣於通過中國官媒的報道來理解中國官方的心思,不消說在某些時候它是準確的,但另一些時候則不是,這是由於共產黨的媒體管控和華盛頓對體制內媒體的管控,是兩種不同的模式。
美國的宣傳之所以高效並能精準表達權力的意圖,是因為很多體制內媒體記者在發稿前直接接受報道中所涉及的相關官員/權力部門的「指導」,這早已不是秘密該網站還有一些文章揭示美國的宣傳是如何工作的。前面概括了美國是如何審查新聞的
,而中國則是宣傳部統一指導,這就變成了被憑空添加了一道隔離層 — — 宣傳部在推測「上面的意思」,而被其控制的媒體則默認宣傳部的推測完全正確。
如果您還不了解美國體制內媒體,至少可參見這篇文章:關於美國記者為什麼會在發稿前主動聯繫官員,以便獲得審查,令稿件「完美」。
於是西方記者很容易將中國官媒對北京政權的代表性理解到非常高的水平,進而其知識高度依賴於英文主流媒體的中國學者和評論家們也一起進入了這一誤解。很常見的是,Twitter 上一些著名西方媒體記者經常通過圍觀新華社英文版、環球時報和人民日報來了解中國,或者說了解北京政權的心思在胡錫進開通了twitter帳號之後,胡錫進的twitter也成了這些人「圍觀」的對象之一。我曾在《僑報》上看到有作者用胡錫進的兩條英文推特大做文章
,同時,通過同樣渠道了解北京意圖的還有中國的體制外觀察家們、和海外華裔觀察家們。於是,很明顯,上述這些群體由於主視角一致,從而其反饋在很多方面會產生共鳴,結果就是,這些群體共同推高了大眾的同一誤解的深度,而他們所理解到的只是中共宣傳部的心思,而不是中南海。
我們知道,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認為上述這兩者是一碼事,其實不完全是。日前「國社」內部組織的培訓(或者說是「教訓」)可以充分體現這點。
負責講課的人在兩個多小時內多次譴責多家官媒「對上層之意圖理解不清」,指責中宣部帶偏輿論導向。本文後面會選取重點部分分析,總的來說,有必要指出4個長期被忽略的關鍵,即:
- 中國官媒接受的是中宣部的指示。有些時候是沒有指示的,在這種情況下的應對方式一般來說報社領導人會基於避免麻煩的立場而繞避有可能敏感的話題,或者由於編輯報題密度大而不得不直接向上請示。如果明顯「敏感」,如群眾抗議事件等,則基本不會請示,直接迴避。禁令只是屬於直接的指示。
- 微妙的指示。指示不一定是確切的,這是中國式官僚主義的一個特點,有些時候需要下層自行理解,自行決策。之後的責任承擔與反饋相關,如果反饋被認為良好,則下層的理解就會被認為正確;反之則是下層誤解了上層的意思,而不是上層沒說清楚。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您的研究課題是中國的媒體審查,僅僅挖掘到所有明確的禁令是遠遠不夠的。
- 中國官媒並非一個整體。多家中國官媒或國社之間很多時候是競爭關係,而不是協調一致的,這點上美國媒體應該不會理解錯誤。於是外界觀察很難確定一個長期的「北京紅人」從而引其為最可靠信息鏡映。這種競爭與通常的市場化媒體之間的業務競爭區別不大,不同的只在於價值觀,這裏的價值觀是「導向讓領導滿意」,而市場化媒體的價值觀是「流量讓廣告商滿意」。
- 不是說完全不可以將中國官媒理解為北京政權的傳聲筒,他們之間的原則性大方向是不可能相悖的,而是說,需要將中國官媒的言論理解為北京意圖的加強版或者可能性,因為其中被強行添加了兩層自我審查過濾,一層是官媒領導層,另一層是中宣部。當北京對宣傳文稿發佈後生成的現實反饋不滿意時,被譴責就是這兩個過濾層。他們被認為「誤解了上方的意思」。
如果您希望更深層了解中國官媒內部,這裏有一篇文章可以提供一些幫助《在中國:六個片段勾畫媒體人的側面》(Here is the English version)這篇文章遠未深入,我們是想說,如果您真的希望了解應該如何解讀中國的信息源,建議採取的是這篇文章所呈現的調查方式,而不是採訪和閱讀公開報道,後者很容易存在誤導。
(小標題)中國官媒被批評了什麼?
據參會的匿名信息來源稱,這場講座活動是「令人驚訝」的,事實上不存在真正新鮮的訊息,而是這些訊息在此前從未於「國社」內部分享和研討,更不用說如此深層的指責。「它展示了幾乎所有我們這個系統內部從來不會被展示的內幕」,消息人士說。
三大官媒均被指責了,新華社、央視和人民日報,甚至有些案例直接被稱其為「新聞事故」。中宣部則被指責為「帶偏了輿論導向」,網信辦被指「沒有用心學習」。
都是些什麼案例?
- 央視 — — 「央視認罪」被批評「帶偏輿論導向」
這裏的「央視認罪」指的是在「709律師抓捕事件」中,數名律師被迫「認罪」的畫面被央視播放出來一事。該事件被外媒廣泛報道
。很明顯,輿論反饋傾向於沒有法治的遊街式審判,這與習近平的所謂「依法治國」口號相悖,如上述分析,最終責任將由央視承擔。接下來是作者(旁聽人士)的個人見解
但央視審判這一模式在習近平治下並非一次出現例如周子瑜和銅鑼灣書店書商「認罪」
,為什麼此前未被指責、甚至沒有內部討論?不得而知。我們推測認為,此事標誌着北京主導的政治宣傳模式的一個轉向,後面會有具體分析。這部分還有一個幻燈片,足夠證明其真實性,我們未能被授權發佈。
- 自動噤聲 — — 「頭條號旗下欄目「內涵段子」被廣電總局封鎖,幾百名網民抗議,為什麼不報道?」
見內涵段子,此時最後的抗議沸沸揚揚,數百名「段友」開着貼「內涵段子」車貼的私家車橫七豎八地堵了廣電總局大門,可以自己上網搜相關視頻,場景壯觀
參會的匿名消息人士說,這位主講人就此批評官方媒體的自我審查,稱「中宣部並沒有發佈禁令,為什麼你們都聾了?」該主講人稱:「不要以為你們不報道就沒人知道,事實上消息早已鋪天蓋地了」……正如我們上面的分析,在這類敏感話題面前基層領導人是不會主動請示的。於是結果就變成了,不論報道還是不報道,都有可能被批評。唯一根據是事後的反饋,如果反饋過於激烈,「上面」不滿意了,不報道就是錯的,反之則被默許。
- 異口同聲 — — 「某市要投資一個項目,花了幾個億,幾家央媒異口同聲地誇獎此事,只有一家地方媒體提出了批評……這種一致性會顯得非常虛偽」。消息人士說,「那家地方媒體批評之後兩天,人民日報才開始委婉地批評,承認報道失誤,似乎上面因此很不高興」……異口同聲明顯很假,但觀眾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這種模式,仿佛這些官媒如果不一致,那才是新聞。但如今似乎不同了,這一明確信息指示官媒們應該製造觀點差異。
- 新華社 — — 被指中日關係處理不當,「讓日本天皇下跪的評論造成我外交工作重大失敗」。消息人士描述,「主講人稱那位天皇對華友好,沒有去過靖國神社,而新華社的評論文章導致中日關係變冷,這是重大事故」。主講人還說,寫評論的人沒能摸清形式,也不懂文化歷史,稱「有點經驗的人都知道德國人下跪有懺悔的意思,日本人則不同,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被混為一談了」……這是一個有趣的信息,從我們的角度上第一次聽到對日關係的這種提法,可以不將其理解為對新華社一家的批評。結合整個講座中沒有出現中美關係處理相關的指責,或可見,北京目前在地緣政治遊戲中的進攻方向似乎更加集中化了。
借着這個機會,我想要在這裏插一句「勿謂言之不預也」相關的事。中文維基的這個條目,現在總結了四次使用「勿謂言之不預也」的情況。但是,為什麼偏偏是四次?這四次使用「勿謂言之不預也」的情況中,前三次都是中蘇、中印、中越的武裝衝突,有了幾十年的歷史;但第四次,也是最新加的一次,確是有關中美貿易戰的。但是,這次因為貿易戰,《人民日報》刊文使用了「勿謂言之不預也」一詞,卻沒有爆發性的結果——前三次都是在武裝衝突裏面使用,用了之後都開打了;而貿易戰本來就是打一打,再談個判,停一停,然後再打一打這樣反反覆覆的,然而我們卻沒看到《人民日報》撂下這句話後有什麼災難性的後果出現。現在「勿謂言之不預也」這個條目的「收錄標準」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討論[23],並且似乎最近的這次因為中美貿易戰而撂下的「勿謂言之不預也」根本不是什麼高級別的言論。其中中印、中越邊境衝突,都是《人民日報》在頭版上顯眼地刊登了以「鐘聲」署名的最高級別社論;中蘇珍寶島衝突,是新華社發表的長篇通訊[24][25],是官方的正式文稿。但是,這次中美貿易戰的《人民日報》社論級別不高,署名叫「五月荷」,不是通常的《人民日報》高級別筆名,也沒登在頭版。再考慮考慮這到底有沒有必要放在「勿謂言之不預也」條目的正文裏面?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里,也各有一篇文章提到了勿謂言之不預也,就我個人觀點,我不認為那篇在《人民日報》上刊登的提到了「勿謂言之不預也」的社論有多高級、有必要重視、有必要放在條目正文裏跟其他三者並列。我不會在這裏深入介紹《人民日報》的評論分級,但從這裏,結合「記者也是人」和上面對「《人民日報》對中南海意思的猜測」這一部分,思考一下《人民日報》內容的重量。另外,在「勿謂言之不預也」條目中提到的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的評論,除了這兩者之外,作為中國三大央媒之一的中央電視台也有個「央視銳評」,試着考慮這三者評論的高度。
新華社發文章噴日本天皇可以說是記者智商的最直接體現。
- 環球時報 — — 多篇社評被批評,「不理解上方意願」。時間匆忙,我們沒能打探到這部分的具體細節,據說被舉出的案例有多個,但都比較普通。很多海外媒體經常選取環球時報的評論,以此來理解北京的意願,而如果你有機會與環球時報編輯私下交流的話,他們會告訴你,大多社評不過是一個寫手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他們只是打工的。環球時報是一個選題「最自由」的官媒小報,也就是說他們比其他人有更多機會表達奴態。僅此而已。奴才會被需要,但不會永遠都被喜歡。
《環球時報》儘管是中國的民族主義媒體(近年還多了個觀察者網),但尺度還是不低的。2019年六四三十周年的時候,《環球時報》就刊登了一篇評價六四事件的社論,其他媒體都沒敢。再加上胡錫進自己開了推特然後說些有的沒的的,很經常被一些外媒和所謂觀察人士拿來當作中國官方的意見。前面我列舉《紐約時報》對《環球時報》的提及也是為了證明此事。從《紐約時報》的措辭中,不難看出,他們很把《環球時報》當回事。但事實是,《環球時報》並不能充分代表官方觀點,其中的評論,沒有署名的,的確都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很多是寫手想寫到哪裏寫到哪裏。胡錫進自己寫的評論大多用「單人平」做筆名,表示社論是自己一個人寫的,同時單做姓氏時音善,又指自己是「善人」。[26]但是不過也就僅此而已,胡錫進的思維頂多算是「體制內的進步人士」,離中南海有相當的距離。
- Twitter — — 不要使用 Twitter 信息。多家央媒報道特朗普訪華,截取的是 Twitter 圖片,因為當時特朗普的賬戶將故宮的照片設置為封面圖。消息人士稱,外交官在答記者問時被問及了 Twitter 在中國的封鎖問題,於是指責央媒不該展示 Twitter 圖片……多家央媒都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有英文版賬戶,這是中國的對外宣傳的一個重點部分。此案例似乎在顯示北京宣傳方面有意切斷國內外的聯繫,這點與目前的俄羅斯模式很接近,即「對外寬鬆,對內緊張」;此外還有可能關於避免探討特朗普的社交媒體外交,或由於習近平不使用社交媒體。
- 刪帖 — — 網信辦被批評「以利益為中心,而不是以民眾為中心的刪帖做法」。主講人稱,「習近平主張包容網上不同意見,而不是一味刪除」。消息人士表示,這位主講人批評幾乎所有審查機構「不理解上方意思、沒有用心學習上面那本書」……這是一個近年來我們的專欄強調過多次的值得警惕的重點,現在它被驗證了。祝華新早在七年前就曾經在一篇輿情分析報告中稱:「讓人們在線罵娘恰恰是減少了動手的機會;讓人們上網罵,可以免得上街」。當絕大多數人沉迷於網絡宣泄時,已經進入了這一圈套。後面具體分析。
- 措辭 — — 「不允許使用 厲害了、嚇尿了,這類詞語」。據消息人士介紹,整個講座只表揚了一家媒體,《科技日報》。該報在其他所有央媒都讚揚「厲害了我的國」的同時,指出「真的厲害了嗎?不一定」,之後該報發表了多篇報道分析「為什麼說還有很大差距」……此前,該報總編輯劉亞東的視頻在海外華人媒體中很是走紅,有評論因此贊其「大膽」、「健康力量」,諸如這類體制外的淺薄評論如今幾乎鋪天蓋地。現在您了解了這些內幕,應該重新思考其價值了。
除了「厲害了我的國」這一個本來從網絡流行語「厲害了我的哥」衍生出來的政治宣傳黑屁之外,「習大大」和「彭媽媽」也是一個類似的用法。坊間流傳前幾年很流行的「習大大」在最近銷聲匿跡的原因是因為習近平自己不喜歡這個稱呼。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的典型代表。
- 美國的宣傳 — — 最有趣的就在這裏,該主講人明確表示,要學習華盛頓郵報那種宣傳模式,好的宣傳就要讓受眾感覺不到那是宣傳。我們後面具體分析。
事實上還有很多細節,甚至包括外界一直認為的「不允許被提起的」修憲取消任期這個話題,參會的消息人士說,「的確,此前在官媒內部只有高層領導才了解這些細節,但是這次是面向所有聽眾全說清楚了……恐怕本社領導會感覺很驚訝」。另外還有關於「黨性人民性一致」的主張,主講人就此讚揚習近平的「勇氣」,稱過去三十年文宣戰線沒人敢提這件事,並就此批評央媒反應不及時,在習近平「819講話」對其詳細論證之後,文宣才敢照本宣科……
鐘聲
共青團中央背後是一群什麼人
具體談胡錫進的言論和《環球時報》的問題
小報tabloid?en:tabloid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90801/hu-xijin-global-times-us-china-tensions/dual/
重新考量中國大陸網絡媒體和自媒體的可靠性
網易紙
https://i.imgur.com/ApE2L4p.png
https://i.imgur.com/mKVu7Du.pn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8169323/
參考信息 周恩來 中南海 反映 鐵板一塊
新華社的報道應該如何看待?
靠請示打仗
前面我提及了新華社為什麼出稿速度慢,比不上國際同行的原因——因為要向中宣部、外交部請示,有的時候他們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還得再向上請示。白岩松在自己的一份回憶錄里更詳細地描述這種情況,並且相比較前文使用的巴拿馬事件的例子,白岩松講的這回事更具代表性:
(小標題)沉默的「9·11」
前略
之所以有這個場面出現,是因為頭一天晚上發生了舉世震驚的「9·11」事件,而在這個事件的傳播中,CCTV除去小小的一條新聞,幾乎失語。與此同時,包括鳳凰在內的媒體卻全程直播,讓CCTV陷入尷尬的境地。
這該是怎樣一種沉默與失語呢?
「9·11」事件發生幾分鐘之後,我在家中,便接到同學從福建打來的電話,他或許是從台灣媒體中獲取的信息,他告訴我:美國發生了大事,火速關注媒體。又問:你們會直播嗎?
我第一時間打開電視,全面搜索了一遍,當時還沒有任何一家媒體開始報道。
我馬上拿起電話,給兩位主任打了過去,一位是時間,時任《東方時空》[27]總負責人,一位是陳虻,時任新聞評論部副主任。
電話很簡短,更像是請戰:美國出事了,看樣是真的,如果要直播,請火速通知我,我已準備好,隨時可以出發。
電話放下不久,電視上開始出現相關的直播報道,上海東方衛視、鳳凰衛視,我印象中還有內地的一家衛視。像大片一樣震動人心的新聞畫面,直白地展現在電視屏幕上,我為此變得更加着急,直覺告訴我:這是歷史性的大事件,按理說,我們不該缺席。
我的家,離電視台五到十分鐘的車程,只要定下直播,我會迅速到位。
然而,電話卻遲遲不響。新聞事件進一步發展,一分鐘的錯過,便意味着新聞快速地死亡,正步入歷史的陣營。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沉默電話的那一邊,該是另一通電話的此起彼伏,爭取、說服、焦慮、盼望……都是新聞人,都有着同樣的衝動和擔心,我相信時間與陳虻,我也相信中央電視台在面對大新聞時最本質的衝動。
電話依然不響,我打開電腦,網絡上已是眾聲鼎沸,讓人痛心的是:幾乎一邊倒的網上留言都在幸災樂禍。當時,還不知到底有多少生命逝去,也不知這些生命中,會有多少華人。可能是美國誤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事情才剛剛過去幾年,因此,一種憤怒本就無從消解,「9·11」意外地到來,給了很多人一種解恨的感覺。然而,這是多麼可怕的一種情緒,在這種情緒之中,又蘊藏着怎樣的一種對生命的漠然。看着這些留言,我在想:如果一會兒直播,我該怎樣說,又該怎樣去追悼生命?
然而,我註定不會有這個機會,「9·11」事件的直播,將註定不會出現在CCTV的屏幕上,也因此,CCTV將長久背上一個自己根本背不起的重負。
我正在美國紐約進行報道,為了攝像機位,我不得不高難度地站在一個柱子上,因為在我的身後,是「9·11」廢墟的重建工地。2001年事發時,我們未能同步直播,即使幾年後到了現場,這一課似乎也無法補上。
電話終於響了,這時,各個媒體的直播已經過去半個多小時,電話是時間打過來的,內容同樣很簡短:「洗洗睡吧,沒戲了,不讓直播。」
我聽得出時間的無奈與痛苦,我當然也聽得出CCTV人此前的爭取與請求,但是,一切都必須戛然而止。
作為一家媒體,即使是CCTV,也天然地對新聞大事件有一種直覺的渴望,它自己要放棄這個報道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後來成為中央電視台主管新聞的副台長羅明,當時正在美國,事情發生後,他迅速確定事實真偽,然後便火速與家裏聯繫,希望為有可能的報道提供支持。
然而,CCTV必須服從命令,而我更只是一個小小的卒子,請戰也顯得那麼微不足道。或許是有人擔心,我們直播會顯出我們在看美國人的笑話,因此「大氣」一些,不直播吧。但恰恰這一個「大氣」,小氣了許多,也錯過了一段真正的歷史。
當然,論及原因,還有另外多個版本的解釋:主管領導不在國內,聯繫不上,無法自己做主……但不管怎樣的版本,結局都是一致的,我們已經錯過了直播。
那一夜,我幾乎無眠,而我相信,那一夜,在CCTV內部,無眠的人,絕不只我一個。
八年後的2009年,我去做《岩松看美國》,在華盛頓,有一個新聞博物館,裏面的一個展板上,是2001年9月12日,也就是「9·11」發生後的第二天,世界主要國家最主要報紙的頭版。幾乎是同樣的選擇,不管哪一個國家的報紙,頭版都是昨天發生的「9·11」。而唯一的例外,是中國的大報紙,頭版頭條是別的內容,「9·11」只是一個小豆腐塊,藏在其他的文字之中。[28]
這一個「例外」是如此的刺眼。看來,美國人並沒有領我們「大氣」的情,反而對這「例外」迷惑不解。
那是一個發生在美國的「9·11」事件,卻遺留了一些「傷口」在遙遠的中國。然而,也該感謝這「傷口」,讓人們開始集體思考媒體的職責與本分。
後略
給維基百科編輯工作的啟示:我們是平衡媒體偏見的中堅力量
中立里的觀點
在文章最開始的引言,我舉了旺角騷亂和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的例子來證明媒體即使是在描述同一個歷史事實,也會帶有各自的觀點。旺角騷亂可以叫「暴亂」「遊行」乃至「魚蛋革命」——取決於你作為媒體的立場;克里米亞可以叫「收復」「侵略」和「佔領」——取決於你是俄羅斯人、烏克蘭人還是吃瓜看戲的中國人。註釋里我還提到,對於韓戰也是可以有不同的描述的,中國認為美國是侵略的,因為美國帶頭的聯合國軍介入了「朝鮮內戰」;美國認為中國是侵略的,因為在中國的兵力支援下,金日成先挑頭打的南邊。再換個在維基百科上不太政治正確的例子:假如習近平現在讓共軍打台灣,外媒肯定會說這是「China invades Taiwan」,「中國侵略了台灣」[29],而中國則會強調這是1949年內戰的持續,這是「civil war」。
這種情況是媒體本身的立場所致,沒什麼辦法,但這種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維基百科有自己的用語準則,並且不同語言之間可能還有差異。在中文,其中的一個體現就是兩岸用語守則。這包括了使用{{PRC}}{{CHN}}{{ROC}}這種旗幟模板的問題,也包括正文的行文問題。儘管大多數人都知道維基百科的這項要求,但還是有必要再強調。除了兩岸三地的用語之外,在像是俄羅斯和克里米亞這種事上,我們也經常會通過共識來決定到底採用哪一種稱呼——比如,在克里米亞這一例中,條目全文就應該使用「佔領」,以求中立;六四事件,不使用「屠殺」。但這也就是語言之間的差異所體現出來的了:我們可以叫「中國抗日戰爭」而不用外語維基普遍用的「第二次中日戰爭」,日語維基也可以在只有兩個人的情況下把條目名字從「南京大屠殺」移動到「南京事件 (1937年)」。客隨主便,到哪裏就守哪裏的規矩。有問題還可以再商量。
平時留意到的其他一些比較有意思的這種立場所致的觀點問題,還有:
- 兩德統一前,中國報紙普遍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為「西德」,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為「民德」而非當今常用的「東德」。兩德統一後,中國國內媒體和學術界也改稱「東德」了。
- 新華社、CGTN(就是CCTV的英語台)等媒體的英文報道,不稱朝鮮/北朝鮮/北韓為「North Korea」,而是叫「DPRK」,即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英文名稱「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的四個首字母。所以比方說金正恩他們會叫「DPRK Leader」、美朝關係會叫「DPRK-US relations」[30],聽起來違和感相當強。另外,在新華社的中文報道中,嚴禁使用「北朝鮮」這一稱呼。
- 除了新華社和CGTN不會管朝鮮叫North Korea而是叫DPRK之外,非洲國家科特迪瓦(台灣譯作「象牙海岸」)會使用「Cote d'Ivoire」而不使用「Ivory Coast」。這個原因是該國宣佈希望其他國家在稱呼該國時,使用「Cote d'Ivoire」一詞,而不使用「Ivory Coast」,因為後者的名字有殖民色彩。其實,這個「Cote d'Ivoire」就是法語「Côte d'Ivoire」,這個「cote」就是海岸,「ivoire」就是「ivory」(象牙)的意思,拼起來還是那樣。只不過這個國家講法語而已。該國做了這個聲明之後,北京政府就跟着改成了法語的音譯「科特迪瓦」,而台灣仍然維持意譯「象牙海岸」;除了英語國家之外,大多數其他國家也都跟着改了,但就這幾個講英語的國家不肯動。在新華社和CGTN的英語報道里,會使用「Cote d'Ivoire」的用法,這點不同於大多數英文媒體。
- 其實這麼說下去,類似的還有。比如北京的各級政府、媒體和書籍都不使用「聖母峰」和「Mount Everest」來稱呼世界最高峰,而是使用「珠穆朗瑪峰」(Mount Qomolangma)。而後者的英文「Mount Qomolangma」在英語國家,基本沒人聽過。絕大多數以英語為母語者只知道「Mount Everest」。「珠穆朗瑪峰」(Mount Qomolangma)這一稱呼是藏語音譯,而不是外國人取的名字,同樣被認為更尊重少數民族,更少有殖民色彩。
- 中韓建交前,中國一直管韓國叫「南朝鮮」。建交之後才改叫「韓國」。所以看當時《人民日報》的報道,都會寫「本報平壤電 南朝鮮怎樣怎樣」(因為當時中韓沒有建交,中國記者派不到韓國去,所以韓國的消息都是從朝鮮聽來的,你說這扯不扯,要不然就只能看《參考消息》了),韓聯社也不叫韓聯社,叫「南朝鮮聯合通訊社」;並且不像「韓國聯合通訊社」還能簡稱一下,「南朝鮮聯合通訊社」是沒有簡稱的。
加帕里公園的背後
NHK其實是隊友
美國之音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china-s-hard-line-rhetoric-on-trade-war-in-the-midst-of-rising-pork-price-20190827/5058443.html Special:diff/55882205
中新社複讀機:《聯合報》、香港01、《聯合早報》
財新 加護病房
2020中印軍人互毆報道里各媒體的表現
本章節待續
乃堆拉「Nathu La」山口的中文譯名
這起互毆事件發生在中印邊境的「乃堆拉」山口,其在維基數據上對應英文條目是「en:Nathu La」。這是媒體在沒有做好查證工作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望英文生翻譯。舉幾個簡單的例子:「Charlie」這個單詞,在英語語境下(比如當作為英國人的名字時)應該被翻譯為「查理」;但當作為法國人的名字時,應當遵循法語讀音來音譯為「沙爾利」。因為英語裏念「Charlie」,其讀音近似「查理」,而法語裏近似「沙爾利」,所以需要根據這個單詞出現的語境來區分。在對查理周刊總部槍擊案的報道中,新華社系媒體[31]採用了正確的翻譯,把法語原文的法語:Charlie Hebdo給翻譯為「沙爾利周刊」;但人民日報系的媒體[32]、中國中央電視台以及大多數的網絡媒體、自媒體將其錯誤地翻譯為「查理周刊」;而大多數港台媒體也採用的是「查理周刊」的錯誤翻譯。[33]此事最後演變為只有新華社系的媒體固執地採用「沙爾利周刊」的叫法,而其他所有人都在叫「查理周刊」,甚至有人一度以為法國一天之內炸了兩家雜誌社。一直鬧大到中宣部開會強調此事,最後以中宣部重申中國[大陸]譯名必須歸口新華社、而新華社也作出讓步,改用「查理周刊」結局。[34][35]
這類翻譯錯誤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上升到中宣部出馬的地步,但是也足夠讓我們看出一個媒體的考究程度。除了查理周刊之外,中國少數民族,尤其是維吾爾族、藏族等具有較為獨立的文字和文化的民族,在經外媒報道再被引述回中文時,也時常會出現各種錯誤。比如「Ali」在做阿拉伯語時應該譯為「阿里」,但做維吾爾語時應該譯為「艾力」[36];而在實際操作中,我能想到的一個例子是維吾爾人阿不都日衣木·艾衣提。這個人因為被家人報告失蹤,引發外界媒體猜測是否被關在新疆再教育營里,而後出現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土耳其語頻道的推特帳號上「認罪」,進而引發媒體關注。阿不都日衣木·艾衣提是這位的漢語名,然而他的名字按照維吾爾語拉丁轉寫,應當是Abdurehim Heyit。現在你仔細對比這兩者,會發現其名字「Abdurehim Heyit」中的「re」被漢字轉寫成「日」而不是「熱」,「hi」被轉寫成「衣」(也就是說「h」其實沒有發音),「He」也被轉寫為「艾」(「h」也同樣沒有發音)。但是,包括BBC中文網在內的一些媒體,在轉述自自己英文報道時(也包括一些其他中文媒體直接翻譯外媒報道),沒有考慮維吾爾語的實際情況,把「Heyit」給「翻譯」成「黑伊特」,跟正確譯法的「艾衣提」相差甚遠。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有Wikipedia:外語譯音表的原因。
說回乃堆拉山口。乃堆拉山口的常見英文轉寫可以作「Nathu La」。但是,在媒體報道此事時,沒有使用「乃堆拉」的正確譯名,而是像上文列舉的「黑伊特」,望英文生翻譯。其中,中央社翻譯為「納土拉」,疑似是因為受到幾個下面會提到的「野雞機翻中文網」的影響,於是乎帶的一票中文媒體都跑偏。德國之聲中文網(下面還會繼續裱德國之聲)換了個聲調,叫「那圖拉」。看到「納土拉」和「那圖拉」,以及「Nathu La」這幾種表述,不難發現如果寫稿的記者本人不做一些工作的話,是找不到「乃堆拉」這個正確翻譯的。維吾爾語、藏語以及其他非西歐語言(包括俄語等)切忌「望英文生翻譯」,因為他們的正確翻譯跟拉丁轉寫之間可能相差很大。看着「Heyit」,你能想到正確翻譯是「艾衣提」嗎?看到「Nathu La」,你能想到「乃堆拉」嗎?這個例子不光告訴我們德國之聲和中央社在厘定翻譯和考究上的污點,也提醒我們在寫條目時要格外注意這類事物的中文翻譯。[37]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我上面把中央社連着德國之聲一棍子打死了,但是中央社還是相對比較考究的,自然我也不能排除中央社的確查了台灣方面在民國時期的一些資料,發現中華民國法理國界上,的確是管「乃堆拉」叫「納土拉」的,這個是兩岸用語的差異。不過,考慮到中央社原文還特地用括號加注了「英文原文」,所以我個人認為中央社在這點上應該是沒有繼續考究的。當然,我希望中央社在這此事上只是個案,因為根據我個人對中央社的了解來看,中央社在對外譯名上,是存在使用規範,並且會要求稿件對譯名保持一致的。也歡迎有空的各位幫忙查查有關資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陸網站上長期一直都在使用「乃堆拉」,而台灣網站上只有這次中印鬥毆以及2017年的類似衝突時才使用了「納土拉」。另外,中國國家移民局有關網站和記錄上,在西藏的出入境口岸里,一直使用「乃堆拉邊民通道」一詞來稱呼,並且中國移民局網站上記載的、在西藏的各類口岸中,總共數量也就不到十個。如果那些媒體肯費些功夫去搜一下,應該不難搜到「乃堆拉」這個正確翻譯。
為什麼各種「野雞機翻中文網」(以及自媒體公眾號)連看都不要看
https://www.swissinfo.ch/chi/%E4%B8%AD%E5%8D%B0%E8%BE%B9%E5%A2%83150%E5%90%8D%E5%A3%AB%E5%85%B5%E7%88%86%E5%8F%91%E8%82%A2%E4%BD%93%E5%86%B2%E7%AA%81/45750714 https://cn.theaustralian.com.au/2020/05/11/39250/
《自由時報》再次錯用配圖
前文提到《自由時報》分不清澳大利亞國旗和新西蘭國旗的事,在對本次事件的報道中,《自由時報》再次錯用配圖,證明《自由時報》網站上的審稿等嚴重欠妥。
《自由時報》網對題頭配圖的註釋是:「印度和中國軍人9日在印度錫金邦北部的中印邊境爆發全武行,雙方互毆,造成4名印度士兵及7名中國士兵掛彩。(擷取自 INH NEWS)
」,「擷取自INH NEWS」——其實你要是說《自由時報》編輯部樓頂有衛星天線能收到印度的電視台然後想辦法截圖下來那也算可以,但其實這圖明顯是從YouTube上截的。當然,是不是YouTube上截的圖最多只是逼格問題;這張配圖真正的問題是:儘管圖中展示的是一群人互毆的畫面,但這個畫面其實並不是這次2020年中印士兵鬥毆的,而是2017年中印士兵班公湖衝突時的畫面[38]。這次2020年鬥毆,任何人、任何媒體都沒有鬥毆場面的圖片、視頻流出。《自由時報》編輯不懂印地語,張冠李戴,錯用配圖。
除了拿這張圖直接去問印度朋友之外,還有一種最簡單的查證辦法:在手機上下載Google Translate的app,選擇從印地語翻譯成中文,然後打開「拍照翻譯」的功能,對準《自由時報》網頁上的這張圖,你會發現圖片左上方紅框裏的小字被翻譯成「The file」。英文裏在新聞畫面上寫「file」的意思為「資料照」「資料圖」,即圖片不是事件本身,只是相關而已。
然而,即使你在假設《自由時報》編輯里沒人懂印度話,也沒人能想到用手機Google Translate來查證,《自由時報》的編輯理應還有這麼幾種方式來察覺到這張圖片並不是2020年的:
- 稍作搜索便可以在網絡上發現之前2017年時中印軍人鬥毆的視頻(畢竟都是鬥毆,你作為媒體本身如果還沒報道的話,那麼自然應該看到2017年的視頻),其中的場景、畫面完全跟你截到的圖一樣,比如這個視頻
- 去YouTube上搜搜India Today之類印度英文媒體、印度英文電視台的報道,不難發現他們在報道此事時,都是主持人、記者在旁邊作旁白,畫面里播出的都是隨便的什麼畫面(比如之前的中印邊境戰爭、洞朗衝突,也包括上面這個視頻,甚至就把習近平和莫迪的臉面對面放到一起),而在播放這些畫面時,大多數媒體也都標註了「File」的字樣,表示為資料圖。結果《自由時報》偏偏找了個自己也看不懂的印地語YouTube視頻來截圖
- 國際主流媒體,包括路透社、法新社、《華爾街日報》,甚至中央社自己,在報道的時候,都沒有任何配圖,或者就是隨便找幾個能體現中印軍人的、中印衝突的照片。其中包括上面這個已經貼過了的中央社的連結,裏面都沒有任何事件本身的配圖。因此,很有可能的是,要麼因為地方太偏,要麼因為所有人都忙着打架沒人顧得上拿手機拍照,總之打的這場架就是沒有視頻流出的。
順便再損一句三立:你要用中央社稿件就好好用,不要自己去pixabay上隨便找圖。都說了是打架鬥毆,最多就拿起石頭互相砸,根本沒有動槍[39],你配個士兵拿槍的圖片,說造謠倒的確也沒造謠,但是說你誤導讀者總還是夠的。
說說外國的Fake News:「Questioned」還是「Detained」?
啟示:不要太摳媒體的字眼
三星酒店裏CNN和鳳凰背後的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大陸想要看鳳凰衛視、CNN這樣的境外電視台,只有一定星級以上的酒店才能看到[40]。就我個人來說,我已經目睹過不止一個人借着出差的機會在賓館裏天天只看鳳凰衛視的了,很多人都很喜歡鳳凰衛視裏面比較帶新鮮感的報道和一些內地電視台看不到的選材。當然,隨着近十多年內地各省衛視蓬勃發展,再加之電視相對網絡流媒體來講本來就逐步式微,關注這方面的人也越來越少。很多人一定星級以上的酒店賓館裏能看到鳳凰等境外電視台,但對其背後的政策運作不是很了解。本節將涉及這類問題。
日本廣播協會(也就是NHK,又譯「日本放送協會」)曾多次報道自己的電視頻道在播出敏感片段時,在中國大陸的信號被屏蔽。被NHK提及的有2019年六四時間三十周年、香港反送中遊行、浦志強審判等。其中一次獲得台灣綠媒關注的是反送中遊行。本節和接下來的幾節中會討論台灣綠媒的這些報道。不過在繼續之前,我們先跑個題,來一起研究研究在中國大陸收境外電視台的事,方便接下來繼續展開,另外提到這個話題可能不少人都比較感興趣,所以就多講幾句。
中國大陸境外電視審查概述
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定,下述場合中可以申請使用衛星地面站(就是俗稱的衛星鍋)接收境外電視台:
- 級別較高、規模較大的教育、科研、新聞、金融、經貿等確因業務工作需要的單位;——對應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大學等機構。很多大學裏都有能看鳳凰衛視的校園IPTV,就是這麼來的
- 三星級或國家標準二級以上的涉外賓館(限亞太六號);——這是大多數人能看到的境外電視台的來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最起碼在中國大陸,星級酒店是必須要經過評定才行的,酒店不能說自己是幾星就幾星[41]
- 專供外國人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人士辦公或居住的公寓。——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的外交公寓(誰去消紅?)。這也是NHK為什麼會發現自己家在中國的信號是被屏蔽的,稍候會詳細提到外交公寓的問題
上面這三行規定首先解釋了一個為什麼大多數人印象里一定是在三星以上的酒店裏才能看到鳳凰衛視,去大街上隨便找個7天如家漢庭速8則不行的原因。
上面第二條的規定里還多了一點:只限接收亞太六號衛星的信號。簡而言之:這個亞太六號衛星上有三十多條被中國政府指定的國營壟斷性公司買斷的頻道,專門用於轉發獲官方批准的境外電視台。這些境外電視台都有審查,會在播放敏感內容時黑屏或播放所謂「迎客松」等畫面。當然中國還不至於閒到真的發射一顆衛星專門供應和諧過的電視信號。這顆衛星除了一些波段被其他國家的運營商買斷外,跟中星6B、中星九號等其他幾顆衛星同時作為中國大陸各地有線電視、IPTV的信號源。你家裏的有線電視其實也都是衛星下來的,只不過下來之後再通過有線的方式分發入戶。
為了方便地方廣電機構工作,亞太六號衛星上傳送的境外電視台信號都會在右下角多一個半透明白點,表示這個電視信號是從受審查的亞太六號衛星上傳送下來的。這樣廣電的人來查的時候,就可以很輕鬆地看出賓館酒店有沒有私接其他衛星信號。亞太六號衛星上的信號也不是高清,現在電視台1080p(i)都很多了,但亞太六號上的節目也就保持在480p(i)的水平。除此之外,亞太六號衛星的解碼卡由官方指定的公司壟斷,價格十分昂貴。
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你說亞太六號衛星這麼垃圾,誰還會看呢?其實還真不一定有多少人會看亞太六號衛星上的境外電視。主要有這麼幾點原因:
- 三星以上酒店現在已經不怎麼管亞太六號了。這個從兩方面理解:一個是大多數人都更愛上網,不太愛看電視,所以有錢拿來買電視解碼卡不如把酒店硬件環境提升一點。我還記得2010年去新疆,住的那酒店也就頂多比如家強點,評上了三星也一樣有鳳凰看,何況那時候新疆全境斷網,不看電視還有什麼消遣?另一方面是IPTV的衝擊。酒店都需要給自己的房間覆蓋WiFi,而電信、聯通、移動都在出售整個賓館全覆蓋的解決方案,即每個酒店房間的機頂盒兼WiFi熱點,甚至光纖直接通到酒店房間裏。而如果酒店決定用亞太六號的信號源的話,就意味着酒店需要單獨聘用維護技工、單獨走線,還不能連着電視順便把WiFi覆蓋也給做好。但是電信、聯通、移動的IPTV方案在給賓館節省麻煩的同時也會導致出現官方的IPTV不僅看不了鳳凰衛視等境外電視台[42],甚至連CCTV 5都看不到——CCTV 5除了從廣告盈利之外,還從有線電視每年的收視費中盈利,要不然專門轉播體育賽事的CCTV 5光靠廣告是沒法賺錢的。體育賽事的轉播版權費非常高。
- 衛星電視愛好者也不會去看。當年大家看電視都標清的時候,看亞太六號最起碼不會被解像度辣到眼睛,但是現在中國大陸周邊的其他衛星上有高清節目看,為什麼非要看亞太六號上標清還時不時被屏蔽的節目?另外,亞太六號的解密其實是有辦法破解的,只不過官方機構反制破解比較嚴格,現在亞太六號也少有人想辦法破解。
- 台灣人不會去看。亞太六號上沒有一個台灣電視台,最多就有幾個香港澳門的。台灣電視台落地大陸是一個2000年代中期一直在爭的事,最後甚至連中天和東森這兩家很藍的電視台都沒被批准。最後這兩家也就是跟CCTV簽了供稿協議而已。為了應對這種現象,台灣一些衛星電視供應商還有租用衛星頻段,特地針對大陸台商的。
- 非官方IPTV及各類「盒子」的盛行。
其實還有三類人會看亞太六號上的境外台:深圳人、外交公寓裏的住戶和大學生。先說深圳人。
深圳有線電視(又叫「天威有線」,深圳的有線品牌名叫「天威」)被獲准在深圳有線電視網裏轉播亞太六號衛星上的境外電視節目。在深圳,CNN、BBC等境外電視台被跟其他需要付費才能觀看(然而根本沒人付費)的那些電視台一樣待遇,只要交錢就能看。不需要裝鍋,不需要買盒子,百分百合法,全國獨深圳一地,深圳的朋友們還不心動嗎?天威聽說還有活動,只要報一下機頂盒智能卡卡號就可以免費看15天。但是天威寬帶翻牆不穩,這個需要注意。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深圳聯通/電信配天威然後付費訂CNN了,不要入IPTV的邪道。我這只能找到一份2011年的價目表,從上面看CNN和BBC各需要人民幣25元/月,鳳凰衛視電影台和鳳凰衛視資訊台兩個合在一起才人民幣10元/月,但是NHK和韓國KBS則需要人民幣150元/月——記住這個150元/月的價格,因為之後我們就在研究亞太六號上的NHK會有幾個人看。
還有一類便是外交公寓裏的住戶了。
從鳳凰衛視說起
計劃:
- 鳳凰比你想像的厲害
- 電視和廣播的沒落以及網絡媒體的興起
- 鳳凰的採編能力和駐點數量:中文媒體第六;電視媒體裏僅次中央電視台
- 對比台灣電視台和香港有線電視新聞
- 可惜用不了
維基百科和媒體「守門人」
一位跟我比較熟悉的維基人前段時間ping我,想讓我參與一個有關媒體的討論。至於這個討論具體是什麼,我先賣個關子。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提一個概念:守門人理論(英語:Gatekeeping)。
簡而言之,所謂「守門人理論」說的是,媒體要有自己的節操,要從外界各類新聞中,憑自己的想法和準則,挑選出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再加以報道,而不能看到報什麼就報什麼。從社會事件上甄選出有價值、有營養的新聞,是媒體在給自己的報道把關守門,故稱「守門人理論」。
履行「守門人」的職責不意味着進行審查。「守門人」指的是媒體衡量事件、信息的價值,並過濾掉其中質素低劣者的應盡職責。
- 主條目:守門人理論;英文:Gatekeeping (communication)
在繼續之前,我們先看一則視頻。這個視頻是美國左翼媒體「Vox」製作的,在其中以福克斯新聞(英語:Fox News;港譯:霍士新聞;台譯:福斯新聞)的電視節目為例,提到了「守門人理論」,並主張福克斯新聞沒有履行好其作為媒體應盡的「守門人」職責,反倒成為共和黨和美國右翼政客的宣傳工具,被用於干預其他中間派和左派媒體,進而左右美國公眾討論的話題,達到詆毀民主黨、支持共和黨的最終目的。
當然這個視頻本身爭議不小(從下面的評論和頂/踩比例就能看出),我建議各位先不要在乎評論區和頂/踩比,只關心視頻裏提到的幾個論點以及對「守門人理論」的概述。
視頻中列舉了幾個例子。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守門人理論」跟維基百科的「關注度」有幾分相似。我接下來的討論會擴展這個「守門人理論」的範圍,其含義也包括了諸如「新聞價值」(英語:Newsworthy)等更廣義的概念。
評價一些媒體的「守門人」標準
考慮到一些媒體的全名比較長,且英文縮寫容易混淆,為了增加可讀性,下文一些段落使用專名號。
美國之音、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自由亞洲電台、大紀元等
本小節標題上寫到的美國之音、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通常簡稱法廣)、自由亞洲電台和大紀元代表了兩類不同的媒體:
- 以大紀元、新唐人電視台、明慧網、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為代表的具有法輪功背景的媒體。這些大家平時見得都很多了,其立場和可靠性等,無需贅述。重點是第二類。
- 以美國之音、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自由亞洲電台和德國之聲為代表的國營(或有國家背景的)宣傳機構、有中文網站或中文廣播,且反對北京政府、立場比較激進的。
- 如美國之音是美國政府官方的國際宣傳媒體,自由亞洲電台受美國政府資助,而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和德國之聲則是官方的廣播電台,兼營網站。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和德國之聲的地位類似中國大陸的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台灣(中華民國)的中央廣播電台、英國BBC和日本NHK的對外廣播等。
- 更具體地說,這些媒體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最開始都是從廣播電台起步、互聯網普及之後才有網站[43];他們的廣播電台往往都使用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語言廣播,而後來的網站自然也設立了不同的版本;在冷戰背景下從事為國家進行政治宣傳的工作,代表國家的政治立場;不同於類似今日俄羅斯(英語:RT)等一些極力試圖同所在地政府撇清關係的媒體,這些官方的廣播電台毫不掩飾它們的官方背景,其所持立場自然也是傾向所屬地政府的;大陸和台灣互相之間拿着高功率廣播發射站互相對着的,互相忽悠對方飛行員和海員往對岸開的、以及不讓偷聽的,就是這些廣播電台。只不過這些廣播電台後來都開設了網站,而本小節里我們更加關注這其中最重要的幾個:美國之音、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和德國之聲,其中的後兩者尤甚。
- 我想大家都很熟悉美國之音了,但為什麼要提法廣和德國之聲呢?
備考扯淡內容:
-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zhengzhi/ql1-06302021043743.html
-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10621-%E4%B8%AD%E5%85%B1%E7%99%BE%E5%B9%B4%E5%85%9A%E5%BA%86%E4%B9%A0%E8%BF%91%E5%B9%B3%E6%80%95%E5%95%A5-%E4%BA%AC%E6%B2%AA%E5%BF%AB%E9%80%92%E5%88%87%E6%96%AD-%E7%BD%91%E6%B0%91%E6%8A%B1%E6%80%A8
什麼事能引發台灣媒體的關注?
《紐約時報》對比《華爾街日報》:媒體本身的政治取向對「守門人」標準的影響
外媒和外媒「中文網」
中文網媒體分兩類:只翻譯外文報道的(WSJ、Reuters、NYT)、原創自己報道的(Rfi、dw)
中國大外宣是如何得逞的
——中新社複讀機:聯合新聞網和HK01
世界主要通訊社
民間記者
「守門人」瀆職下的媒體共鳴腔
https://mobile.twitter.com/nhk_news/status/1138758686652977152 https://mobile.twitter.com/nhk_news/status/113575287170478080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18115352/http://www3.nhk.or.jp/news/html/20190612/k10011949901000.html
說遠一些:媒體寡頭壟斷和「資本家才有錢印報紙」
維基百科需要再做第二道「守門人」嗎?
為什麼英文維基要禁掉《每日郵報》
話先說在前面:我個人不經常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所以下面只是一點個人淺見,歡迎指正打臉。之後我可能會去英語維基翻翻他們討論禁掉《每日郵報》的討論記錄,再做補充。
如果你不知道的話,《每日郵報》是英國媒體,被英語維基百科直接禁掉了,不可在任何情形下作為參考資料使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對於很多中文維基人來說,《每日郵報》好歹也是叫得上名字的媒體,很多人對英語維基社群直接禁掉《每日郵報》的舉動並不是十分理解(PS:中文沒禁)。如果你乾脆就不知道《每日郵報》被英語維基禁掉這件事的話,你可以去中文這邊的互助客棧搜索一下有關討論。
我們來數數比較有名的英國媒體:首先,路透社是英國的,大報還有《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泰晤士報》(The Times)、《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衛報》(The Guardian)、《獨立報》(The Indepedent),電視廣播媒體有英國廣播公司(BBC)、天空電視台(Sky TV),周刊有《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剩下的就是小報了。小報里比較有名的,除了《每日郵報》之外,還有《太陽報》(The Sun)和《每日鏡報》(Daily Mirror)。
不少中文媒體經常拿《每日郵報》說是。一方面是有一說一,《每日郵報》的採編能力和內容豐富程度的確不錯,又有很多花邊新聞,非常方便自媒體和一些文風不嚴肅的媒體做一點什麼「英國男女做了什麼奇葩事兒」之類的報道,吸人眼球。另外可能的確是很多人都沒意識到《每日郵報》的問題在哪。
《每日郵報》是小報。相比較《泰晤士報》、《衛報》這種大報來說,小報更市井、更關注於花邊新聞和社會新聞,而更少關注時政和國際新聞、更受普通百姓的歡迎。「大報」和「小報」除了指報紙版面有多大之外,更指其中內容。在英語,「小報」叫tabloid,是一個專門的單詞。在中國大陸,《人民日報》、《新華日報》、各省市黨委機關報屬於大報,《環球時報》、《新京報》以及各種都市報、晚報屬於小報。在香港,《明報》、《信報》屬於大報,《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屬於小報。至於台灣,我還真不認為有什麼報紙從報道的嚴肅性上說算得上大報。台灣幾大報紙包括《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和台灣版《蘋果日報》。退一步講,《聯合報》和《自由時報》都還可以。[44]
「女王」還是「女王陛下」?
2020年4月,英國女王就當時英國愈發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罕見地做出講話。我們來看幾段從前面提到的英國媒體網站中摘取的內容。首先,是《每日郵報》和《太陽報》:
- 《每日郵報》網站:
The Queen delivered a historic rallying cry to the British public tonight, urging them to come together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a poignant television address.
在今晚一起撼動人心的電視講話中,女王向英國公眾發出了極具歷史意義的號召,敦促他們團結一致,對抗冠狀病毒爆發。
Speaking from Windsor Castle, where the 93-year-old monarch is isolating with Prince Philip, she told millions of Brits watching from home: 'If we remain united and resolute, then we will overcome it.'
在溫莎城堡,這位現年93歲的君主正跟菲臘親王一同隔離時,她做出了這番講話。她告訴數百萬正在家觀看講話的英國人:「如果我們能團結一致、堅定不移,我們就能戰勝它」。
Her Majesty's extraordinary intervention is only the fifth time she has addressed the nation during her 67-year reign and comes as the UK death toll from the pandemic neared 5,000, with 621 new deaths today.
女王陛下這次非同凡人的介入[時事]是她即位67年來僅有的第五次向全國發表講話,而與此同時,英國死於本次疫情的人數數量已經接近五千,僅今天就新增621例死亡。
(中略)
Brits stuck at home amid the lockdown tuned in to the speech, sharing photos of their entire families huddled in front of the TV to watch Her Majesty.
在封城中呆在家裏的英國人收聽着這次演講,分享他們全家人相擁在電視前一睹女王陛下英姿的照片。
——2020年4月5日,《「我們定能戰勝」:女王向勇敢面對冠狀病毒危機並自我隔離的「一如以往堅強的這代英國人」致以敬意並說「我們終會成功……我們終會再次相見」》'We will overcome this': The Queen pays tribute to a 'generation of Britons as strong as any' bravely facing coronavirus crisis and self-isolation and says 'we will succeed... and we will meet again'
- 《太陽報》網站:
THE Queen is expected to tell the nation "we are all in this together" in a special broadcast on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on Sunday, Buckingham Palace has said.
白金漢宮說,女王預計將在一場就冠狀病毒疫情於星期日播發的特別節目裏告訴全國「我們榮辱與共」。
Her Majesty will address the nation as the deadly bug continues to spread across the UK, already claiming more than 3,000 lives.
在女王陛下做出這一演講之際,這種致命的病毒已經傳遍了整個英國,導致超過三千人死亡。
——2020年4月3日,《女王將就冠狀病毒危機向全國演講,告訴英國人「我們榮辱與共」》 Queen to tell Brits 『we’re in this together』 as she addresses the nation on UK coronavirus crisis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英國媒體。
- 路透社例一:
LONDON, April 3 (Reuters) - Britain’s Queen Elizabeth II will address the nation on Sunday over coronavirus, Buckingham Palace said.
【路透社倫敦4月3日電】白金漢宮表示,英國的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將在星期日就冠狀病毒向全國發表講話。
「Her Majesty The Queen has recorded a special broadcast to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Commonwealth in relation to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Buckingham Palace said. 「The televised address will be broadcast at 8pm on Sunday 5th April, 2020.」
「女王陛下已經就冠狀病毒爆發向聯合王國和英聯邦錄製了一段特別錄像,」白金漢宮說,「這段電視講話將在2020年4月5日星期日晚8時播出。」
「The address was recorded at Windsor Castle.」
「這段講話是在溫莎城堡錄製的。」
——2020年4月3日,《英國的女王伊利沙伯將就冠狀病毒向全國講話》 Britain's Queen Elizabeth to address the nation over coronavirus
- 路透社例二:
LONDON (Reuters) - Queen Elizabeth will make an extremely rare address to the nation on Sunday as Britain grapples with the increasingly deadly coronavirus outbreak.
【路透社倫敦電】星期日,伊利沙伯女王將極其罕見地向全國發表講話。於此同時,英國正應對愈發致命地冠狀病毒爆發。
The address, which was recorded at Windsor Castle where the 93-year-old monarch is staying with her husband Prince Philip, will be broadcast at 1900 GMT on Sunday, it said.
它說,本次錄製於溫莎城堡的講話,即這位93歲的君主跟她的丈夫菲臘親王的住所,將在星期日於格林尼治時間十九時整播出。
(中略)
The queen rarely broadcasts to the nation apart from her annual televised Christmas Day message, usually to offer personal thanks or provide reassurance in times of crisis.
除了每年聖誕節都會錄製的講話外,女王極少向全國講話。此類講話通常都是表示個人的感謝,或是在危機發生時安撫民心。
——2020年4月3日,《英國的女王伊利沙伯將就冠狀病毒罕見地向全國講話》 Britain's Queen Elizabeth to make rare address to nation over coronavirus
- 《金融時報》網站:
Queen Elizabeth will address the nation in a rare broadcast this weekend, praising NHS workers and calling for resolve and self-discipline from the public.
伊利沙伯女王將在本周末極其罕見地向全國播發講話,其講話包括了表揚NHS[45]工作人員,以及呼籲公眾同心協力和保持自律。
Her Majesty will broadcast the four-minute morale-boosting address at 8pm on Sunday, having made the recording earlier at Windsor Castle.
女王陛下將於星期日晚8時播發這一段四分鐘長的、鼓舞人心的講話。這段講話是早先在溫莎城堡錄製的。
——2020年4月5日,《在對抗冠狀病毒之際,女王將發出同心協力和保持自律的號召》 Queen to call for resolve and self-discipline in fight against coronavirus
-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
The Queen is to stress the value of self-discipline and resolve during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in a special address to the nation on Sunday.
女王將在星期日對全國的特別講話里,強調在冠狀病毒疫情之際,自律和同心協力的價值觀的重要性。
In a rare speech, she will acknowledge the grief, pain and financial difficulties Britons are facing during this "time of disruption".
在一場罕見的講話中,她將承認英國人在面對這「混沌的歲月」時所經受的悲痛、苦難和收支上的困境。
She will also thank NHS staff and key workers, and emphasise the important role individuals can play.
她還會對NHS的工作人員和從事必要工作的人士表達謝意,並強調個人也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Her address will be broadcast on TV, radio and social media at 20:00 BST.
她的講話將在英國夏令時間20時通過電視、廣播和社交媒體播出。
The Queen is expected to say: "I am speaking to you at what I know is an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time."
女王將會說:「我正在這據我所知處境將愈發困難的時刻對你講話。」
——2020年4月5日,《冠狀病毒:女王將要呼籲「自律和同心協力」》 Coronavirus: Queen to urge 'self-discipline and resolve'
其實我還想舉一些例子,但是時間有限,就放這些。其中,《每日郵報》在對英女王的報道時,更傾向使用「Her Majesty」(女王陛下)這一用法,而更少去用「the Queen」(女王)這種比較中性的。這跟小報普遍所持的立場有關:民族主義、偏右、反移民,而在英國,小報民族主義和右傾的立場具體體現為反對歐洲一體化、支持英國脫歐、支持英國君主、支持英國維持君主立憲政體、反對共和。在英國、日本、泰國這樣存在君主的國家,媒體在對該國是否應該廢黜君主制所持的立場,跟該媒體屬左屬右密切相關。如日本共產黨黨報《赤旗報》不肯去用基於日本天皇紀年的年號(即「令和元年」等)來表記年份。即使在英國和日本,其天皇和女王已在事實上不具備任何實權,是否保留他們也是取決於政治立場的。當然,這不意味着擁君的右翼媒體都是小報、都是不可信任的,如日本《產經新聞》持右傾立場,但屬於大報。
在上面的例子中,《每日郵報》對英女王的講話使用了「extraordinary」(非凡的、不同常人的、非同尋常的)這種濫美之詞來形容,足見其右翼民族主義的特點。在接下來的章節,我們還會看到更多《每日郵報》民族主義的體現。再對比其他英國媒體,我們可以發現在取材和受眾上都更國際化的路透社,用詞就要保守中性得多。路透社不僅用了「伊利沙伯女王二世」,把話說全了,還強調是「英國的女王」(Britain's Queen)。英國廣播公司(BBC)需要在政治上中立,還需要承擔對外宣傳的工作,用詞也比較中性。開篇時,BBC用「The Queen」(女王),之後用「she」「her」來指代女王。
這不是說其他的英國大報就不用「Her Majesty」了,如上文中,《金融時報》就用了「Her Majesty」。但是,論次數、頻率,以及是否使用了「extraordinary」這種其他的詞彙來渲染民眾對女王的「愛戴」,其他媒體都不及《每日郵報》。另外,其他大報更多地在內文段落里使用「Her Majesty」,而不是在開頭幾段。《衛報》網站上有關此事的文章中,大多數沒有使用「Her Majesty」,但非新聞類的社論、觀點類文章,因為是個人撰寫的非時事類文章,會遵照作者的意願使用「Her Majesty」引用錯誤:<ref>
標籤中沒有內容。上面媒體使用「Her Majesty」,還有就是引述白金漢宮官方聲明、英國皇室人員的原話。原話自然是不能改的,而白金漢宮肯定也會去用「Her Majesty」,但除了原話引述之外,在原創的事實報道中,使用「Her Majesty」的情況不多,甚至《每日郵報》也沒有全篇都在用「Her Majesty」。至於其他的外國媒體,更是需要強調這是英國女王,而不是什麼其他國家的,也更不會去用「Her Majesty」這種詞。
2010年的YouTube視頻
請各位先看完上方連結處的視頻「每日郵報之歌」。我記得我最開始是在中國國內的視頻網站上看到的這個視頻,還有中文字幕,但現在找不到了。如果能找到的話,請聯繫我。
在這個視頻裏,拍攝者一邊彈着結他,一邊念着《每日郵報》的標題。從視頻裏列舉的例子不難看出來《紐約時報》搞「標題黨」的特點。每念幾個標題,拍攝者還不忘揶揄幾句It's absolutely true because I've read it in the Daily Mail.
(因為我是從《每日郵報》讀到的,所以這件事肯定是真的。)我也看不太懂拍攝者列舉的所有例子,所以就舉幾例比較好解釋,我也不會搞錯的,分類列舉如下:
第一類:標題黨、扯淡和廢話
- Oversexed and Underaged 「上床太多,年齡太低」
- Sports Stars Have Sex 「體育明星上過床」
- Pop Stars Take Drugs 「明星吸毒」
- 這難道不是廢話麼?誰沒上過床?如果說「上床太多,年齡太低」還算有點可寫的東西,可以議論一下的話,其他兩件事就基本可以算是扯淡了。當然,你可以說,標題看起來荒唐無所謂,只要正文裏不是廢話就行了——但標題黨還是標題黨,不是嗎?另外,單從標題來看的話,《上床太多,年齡太低》一文可以理解為主張讓年輕人保持貞操,跟《每日郵報》這種小報通常所持的右派保守立場相吻合。
- Teen Boys Wear Hoods 「青少年戴兜帽」
- 一樣,都是廢話。(如果你沒反應過來的話,右圖就是兜帽,連帽衫上的帽子。)
- EXCLUSIVE: Criminals Get Marks & Spencer Vouchers when Released on Bail 「獨家報道:罪犯在被保釋出獄時,會拿到瑪莎百貨消費券」
- 瑪莎百貨是一家英國百貨公司品牌。說罪犯在保釋出獄的時候,能拿到某商業公司的消費券、打折券這種,不算不能報道的新聞,但至多也就是花邊報道。但是《每日郵報》卻把這條根本無關緊要的消息放在頭條,還美其名曰「獨家報道」,用黑底白字來抓眼球,這就是明顯的標題黨、把小事炒成大事了。
第二類:煽動英國民族主義、右翼保守情緒
- EXCLUSIVE: Brussels Politicians Want to Stop Us Drinking English Ale 「獨家報道:布魯塞爾的政客想要讓我們喝不上英式麥芽酒」
- 在本例中,「布魯塞爾」指代歐盟。這個標題是在說,歐盟已經把大棒揮向英國人愛喝的啤酒了。前面提到過,在英國,右翼媒體在政策上的立場具體體現為支持脫歐、反歐洲一體化。質疑歐盟,說歐盟連我們大英帝國喝個酒都要管,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小報作風了。歐盟的政策、法律經常要比一些成員國願意實行、願意制定的法律要嚴格得多,批評歐盟法律對本國不公平,「什麼都要插手管」,也是歐洲右派人士的常見觀點。
- EXCLUSIVE: Muslim Women Hiding Stolen Goods Behind their Veil 「獨家報道:女穆斯林把偷來的東西藏在面罩里」
- 反穆斯林、反伊斯蘭的觀點在歐美右翼群體中十分常見。本來視頻中舉出的《每日郵報》所謂的「獨家報道」都是黑底白字的,這次除了黑底白字之外,還露個戴面罩的穆斯林的眼睛,煽動意味更加明顯。同樣地,如果只是單純討論諸如「警察等執法人員有無權力在遇到穆斯林嫌疑人時,讓她們摘下面罩、頭巾以便檢查是否攜帶贓物」「囚犯收監時,監獄有無權力要求出於安全考量,便於檢查贓物,而令遵照伊斯蘭信仰而留大鬍子的嫌犯刮掉鬍子,此舉又是否侵犯宗教信仰自由」,這都是的確可以坐下來好好討論的正經問題[46];但像《每日郵報》這樣標題黨是不可取的,估計《每日郵報》的正文裏也不會深入討論這些真正的問題。
- Immigration 'Like a Flood' 「移民『像潮水一樣』」
- EXCLUSIVE: Immigrants Arriving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獨家報道:移民以前所未見的規模湧來」
第三類:偽科學、無關緊要的科學研究
- Royals on the First Page (Look, your taxes fund him, worth every penny)
- Swine Flu and Road Rage 「豬流感和路怒症」
- EXCLUSIVE: Brussels Politicians Want to Stop Us Drinking English Ale 「獨家報道:布魯塞爾的政客想要讓我們喝不上英式麥芽酒」
- EXCLUSIVE: Muslim Women Hiding Stolen Goods Behind their Veil 「獨家報道:女穆斯林把偷來的東西藏在面罩里」
- Immigration 'Like a Flood' 「移民『像潮水一樣』」
- EXCLUSIVE: Immigrants Arriving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獨家報道:移民以前所未見的規模湧來」
同一份研究,相反的結論
https://i.imgur.com/RnLFYyU.png
小結
中文維基編者的局限
本段主要針對春卷柯南在2019年年底就《環球時報》和環球網可靠度的討論。簡而言之:我絕對支持把所有費拉不堪的中文媒體都幹掉,世界主流通訊社的能力要高過幾乎所有中文媒體,但問題是,你能看懂英語,但別人看不懂。真幹掉的話,那大家就不用過日子了。
各種媒體扯淡簡明回駁集錦
本段不定時更新。簡單回駁各種媒體扯淡言論、扯淡報道,如果什麼都擴展成一大段的話那就寫不完了。
另按:以後有關環球等的扯淡報道也會在本章節內收集。現在暫時沒有主要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在上文,我已經簡單提及了環球的幾篇問題報道(香港反送中活動期間做出偏頗報道等)。
在台灣東森電視台政論節目《關鍵時刻》裏,電視字幕打出「難怪最反川普的CNN今天都講……老美大軍壓境習近平還喊『百年強軍』 拜登和川普都不……」。
在美國主流電視台中,最反特朗普的是MSNBC,而不是CNN。在特朗普上台之前,一般普遍認為,在美國主要的有線電視網絡中,MSNBC政治傾向偏左、CNN比較中立、福克斯新聞偏右。之所以CNN開始反起來特朗普了,主要是因為特朗普點名管CNN叫「Fake news」,他CNN想不反也得反。MSNBC這家電視台在中文圈聽到的次數不多,但其地位及規模都可以跟福克斯新聞相當。說CNN是「最反特朗普」是純粹扯淡。
題外話:說MSNBC、CNN、福克斯新聞三家是有線電視新聞網絡(英文對應叫「cable news」)的原因是,還存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美國廣播公司(ABC)和哥倫比亞廣播系統(CBS)這三大無線電視新聞,也就是需要用一根魚骨天線支出窗戶外面才能收到的無線電視。這種無線電視在香港還算比較常見,但在中國大陸基本上是見不到的。除了NBC、ABC和CBS外,美國還有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作為主要的無線電視節目製作商。PBS和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是美國的公營電視廣播機構,地位可以跟NHK、BBC和香港電台類比。
之所以MSNBC、CNN和福克斯新聞叫「有線電視新聞」,是因為收視戶必須要用有線電視才能收到(或者衛星鍋),並且有線電視和衛星鍋還得是交年費的那種;而NBC、ABC、CBS、PBS這幾家只需要買套天線就行了。這也是為什麼MSNBC、CNN和福克斯新聞更容易在美國以外的國家收到[47],而其他四家無線電視新聞更不容易收到的原因。[48]NBC、ABC、CBS、PBS這四家政治色彩都不算特別濃,尤其是PBS,更是要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並且不像MSNBC、CNN和福克斯新聞這幾家基本都是24小時播新聞的,四家無線電視台都會播正常電視台該播的節目(電視劇啊什麼的),並且相當一部分的節目都是電視發射塔所在的地方上做的(比如一個州的大城市會有自己的電視台、自己的採編團隊,做自己的地方新聞,算是美國版的「xx衛視」吧),所以在政治上扯到的東西也更少一點。
天外有天,美國不是就那麼幾家媒體的。另外,就算我們不算CNN和MSNBC這兩家主流的,「反特朗普」的左翼媒體數量那就更多了,如Vox和NowThis News(居然不是紅鏈)。就像「支持特朗普」的,除了福克斯新聞這個算得上是主流的媒體之外,各種右翼中波廣播電台[49]、播客(Podcast)、大全新聞電視台(Newsmax)、同一個美國新聞網電視台(One America News Network,OANN)、布賴特巴特新聞網(Breitbart)乃至上升到每天到晚都在鼓吹陰謀論的InfoWars之流也很多。而這家Breitbart新聞網是直接被英語維基禁掉的,因為扯的淡太多了。相當一部分美國人從像是前面提到的這些渠道來了解新聞,而不是CNN、MSNBC、福克斯新聞、《紐約時報》之類等。因為美國非主流媒體對民意的影響力很高,CGTN、RT和半島電視台會想盡辦法進入北美落地(畢竟小電視台這麼多——並且其實說回來,Newsmax和OANN等從收視人群來看不算很小了)[50];而像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也投巨資在美國多地的中波AM、調頻FM頻率落地——因為汽車廣播能收到AM和FM,而各國外宣廣播電台的短波則需要專用收音機[51]——而正是因為CRI這個中國外宣電台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買了頻率落地,能把白宮都覆蓋到,路透社還曾「Special report」過這事(你也可以看澎湃新聞是怎麼想盡辦法從路透社的報道里挑正面信息翻譯過來的)。
毛澤東:我真沒說過這句話
新唐人電視台網站裏曾在時間上非常接近的兩篇文章之內,先後聲稱毛澤東說過「知識越多越反動」這句話。這兩篇報道分別是2019年2月9日的《毛選里刪掉毛澤東不敢見人的30條「語錄」》以及僅僅十天之後在2月19日發表的《毛選中被刪除的50餘條驚人言論曝光》。從這兩篇報道僅僅十天的間隔,以及從坊間搜刮來的毛澤東的「30條」語錄上升到十天之後的「50條」來看,這大概率還是新唐人的網站編輯犯懶了。
《毛選》經過大幅度修改,可以說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常識」了。而輪媒抓到了這個機會,來發文章罵毛澤東,當然也是意料之內。毛澤東早期的一部分發言,有誇讚英美對二戰的貢獻的,有擁護蔣介石的,這些在後期出版的《毛選》裏都做過刪改,這是一部分;而毛澤東還有一部分發言,跟反右、發動大躍進、文革,堅持在和平年代擴大地殺反革命,是另一部分。在新唐人的這兩篇文章裏所引用的毛澤東言論,有一部分是真的,有一部分缺乏出典,但新唐人在這裏的問題是,他們並沒有考究出典,而像網民隨便總結的那樣,正式出了兩篇報道。
兩篇文章裏列出的第一條毛澤東語錄,就是「知識越多越反動」這句話。不過,維基百科上知識越多越反動這篇條目里,就已經寫明了,這句話的出處並沒有可信的考證。網上聲稱這句話是毛澤東所說的文章裏,也沒有講出來毛澤東是在哪裏,在何種場合說出的這句話,也沒有哪本《毛選》裏有記錄。
這兩篇文章裏所列舉出來的部分語錄,肯定是存在一定斷章取義的成分。然而,即使不考慮斷章取義的問題,這兩篇文章連掏出來的語錄是真是假都搞不清楚,這才是問題。新唐人網站的報道一般被視作可靠來源,但我們可以把新唐人的文章引用在知識越多越反動這篇條目里嗎?
儘量迴避中文小媒體裏的國際報道
首先我得指出,這裏面用立場新聞的問題報道來舉例子不是我對立場新聞有什麼意見(在中央社都不叫武漢肺炎之後還非得叫武漢肺炎這件事除外),只是用這個相當典型的例子來證明這段的標題:儘量迴避中文小媒體裏的國際報道。就立場新聞而言,不論政治,我看得起不怕死的記者。另一個原因是,媒體綜述寫到這裏,對於香港類似hk01、眾新聞這樣的網媒提及比較少,所以這次以立場新聞做例子。對於類似立場新聞這樣不以國際新聞為主導的小媒體來說,儘管他們在報道本地新聞時可以帶着不怕死的記者往前衝,但國際新聞受他們採編能力、甚至是他們編輯的英語水平的客觀限制——以及,在一些情況下,他們本來的政治立場(立場新聞跟觀察者網同理,不過是兩個極端而已)——沒法做得很好。這一問題也同樣適用於大部分缺乏駐外團隊和採編能力有限的台灣媒體和中國內地媒體(如,觀察者網和環球網[52])。
立場新聞的報道摘錄如下:
港府已簽訂採購協議的中國國產「科興生物」武肺疫苗,日前延遲公佈在巴西的第三階段臨床測試研究數據,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公開質疑,指科興疫苗「有效性似乎很低」,惟未有交代詳情及相關數據。
科興於巴西聖保羅州進行疫苗臨床測試,據《華盛頓時報》報道,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昨日在社交媒體直播,直指聖保羅州的疫苗有效性似乎很低。
與中國科興生物合作研發 CoronaVac (克爾來福)疫苗的巴西聖保羅州 Butantan 研究所於 24 日公佈,指克爾來福的有效防護率逾 50%,但同時第三度推遲發佈該疫苗第三階段臨床測試的詳細報告,稱要等待土耳其、印尼兩國的疫苗測試數據。
該報道存在如下問題:
- 李逵、李鬼分不清。他們根本就不該從《華盛頓時報》裏面找報道。美國有《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這兩家大媒體。這兩家都是大報,都是傾向民主黨、自由派的。另外,美國還有《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和《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這兩個報紙,這兩個報紙都是傾向共和黨、保守派的,其中後者《紐約郵報》是小報。去英文維基看看《紐約郵報》的配圖跟《紐約時報》的配圖,你就知道了。看好哪個是時報哪個是郵報,《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是李逵,《華盛頓時報》和《紐約郵報》是李鬼。雖然這次,兩家「李鬼」其實並不是沒有名氣、來蹭熱度的報紙,這兩家的報道基本可信(儘管《紐約郵報》是小報),但他們報道的準確性、影響力等等遠遠不及李逵們;而同樣作為李鬼,《紐約郵報》的影響力要遠大於《華盛頓時報》。就算是去找科興疫苗的黑料,兩家李逵都做過不少專題、原創的報道(比如這篇就報道了印尼醫護人員打了科興之後還有大量感染和死亡),而兩家李鬼的國際消息採編能力遠遠不如李逵們。你就算是要寫點國際新聞,閒得沒事在網上亂搜,你也應該去找《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網站。立場新聞錯誤地跑去李鬼找素材去了。
- 不僅錯找了李鬼,而且沒有意識到李鬼《華盛頓時報》的報道,其實是直接用的美聯社的稿件,而不是《華盛頓時報》自己寫的。在立場新聞報道給出的《華盛頓時報》「原文」的連結里,清晰地寫着「By - Associated Press - Thursday, December 24, 2020」的字樣。報紙通常在國際新聞報道上,會買通訊社的稿件來刊登。如中國內地報紙常用新華社,台灣媒體常用中央社等。英文媒體更會向世界三大通訊社,即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購買新聞稿件,來給自己覆蓋不到的國際新聞作補充。像《華盛頓時報》這種規模有限的小報紙,在國際新聞以及美國國內的非本地新聞上使用美聯社報道是很常見的。立場新聞在摘編過程中,沒有意識到這篇報道實際上是美聯社的,而不是什麼《華盛頓時報》做出的。稍加搜索,就能在美聯社官網上找到一模一樣的報道。這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
- 立場新聞的這篇報道總體是對科興疫苗持否定的、不信任的態度的。這跟立場新聞本身親泛民派的政治站位有關。但是,就這篇報道的選題本身而言,國際主流媒體凡是在涉及到科興以及巴西總統博索納羅這兩個元素同時出現時,一定會指出,博索納羅本身是反疫苗、持疫苗懷疑論的右翼政客。但是,立場新聞的報道里並沒有補齊這個關鍵背景。這樣的報道是有失偏頗的。這點跟科興疫苗本身的有效率幾何,沒有關係。同時,立場新聞在總體選材上也受其政治立場影響(如上所述,只不過跟觀察者網相比是兩個極端罷了)。當科興疫苗在某地實驗,出了比較好的效果時,也不見立場新聞報道;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即台灣通常俗稱的「AZ疫苗」)同樣受有效率低、副作用多等的問題影響,也甚少見到相關報道。法新社最近的一篇報道如下,留意其中對博索納羅的描述:
RIO DE JANEIRO - Brazilian President Jair Bolsonaro said on Wednesday his government would not in fact purchase a Chinese-developed vaccine against Covid-19, a day after his health minister announced a deal to buy millions of doses.
【里約熱內盧電】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星期三表示,他的政府事實上不會購買中國開發的Covid-19疫苗。這番表態是在他手下的衛生部長宣佈購買數百萬劑之後一天做出的。
「The Brazilian people will not be anyone’s guinea pig … That is why I have decided not to purchase this vaccine,」 the far-right leader wrote on Facebook.
「巴西人民不會甘當任何人的小白鼠……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不購買這種疫苗」,這個極右翼領導人在Facebook上寫道。
Bolsonaro made the post after coming under pressure from hardline supporters to ban what one called the 「Chinese dictatorship’s vaccine」: CoronaVac, developed by Chinese pharmaceutical firm Sinovac.
博索納羅的這條貼文是在受到了強硬支持者施壓後發出的,以禁止這種由中國醫藥企業科興研發的、被強硬支持者稱為「中國獨裁疫苗」的克爾來福疫苗。
(中略)
Bolsonaro, whose government has strained ties with China, has derided it as the vaccine "from that other country." He has instead pushed to acquire another vaccine being developed by Oxford University in Britain.
博索納羅手下的政府跟中國的關係惡化,嘲諷這疫苗「是從那個國家來的」。他轉而推向引進另一種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
前文剛剛介紹過的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廣播節目裏是這樣報道的:
主持人:巴西的極右翼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被指控在疫情問題進行政治炒作。本周,他的政府因為短暫地暫停了中國製造的疫苗的實驗,而惹怒了科學家。本台記者菲利普·里夫斯報道。
菲利普·里夫斯:停止一種疫苗的臨床研究並不罕見;慶祝疫苗的臨床研究被停止,則是不正常的。在中國的克爾來福疫苗於巴西暫停實驗時,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感到非常高興。他說:這是我的又一場勝利。醫學專家感到震驚。
(中略)
菲利普·里夫斯:當疫情開始時,雅伊爾·博索納羅就把Covid-19斥作「小小的流感」。他反對暫停經濟[53],同時他還機場拒絕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措施,最後他感染上了這病毒。博索納羅支持英國開發的另一種疫苗,但他也強調,接種疫苗不是強制性的。他仍然在淡化病毒的威脅。
在這兩篇報道里,記者都強調了博索納羅是極右翼政客、反華,其言論除了跟科興疫苗本身的有效性有關之外,更多的是被他本身的政治傾向所左右。如果報道的篇幅、時間容許的話,記者更會介紹博索納羅是怎麼在疫情早期淡化病毒威脅,是怎麼不肯戴口罩,是怎麼自己先感染上了這病毒的。博索那羅公開聲稱自己不打新冠疫苗,證明博索納羅這個人本身是「反所有疫苗,不管哪國」[54],而不是立場新聞文章裏所暗示的「因為中國的疫苗有效率低,所以反中國疫苗」。他早前還稱,因為輝瑞疫苗(台灣俗稱「BNT疫苗」)不對副作用負責,所以人「變成鱷魚」也要自己負責(有關報道)。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立場新聞的報道是從美聯社來的,那美聯社怎麼就沒在報道里提及博索納羅的背景呢?
打開美聯社發佈這則報道的網頁就知道了。這則發自里約熱內盧的報道在整個網頁的中間位置,各條新聞也沒有把電頭寫全。因為這是美聯社滾動更新世界各地疫情的網頁,每條電訊都是很簡單的寥寥幾段,而不是完整文章,所以沒有作背景介紹,甚至這則報道本身都不是單獨獨立出來的網頁。立場新聞在翻譯這條新聞的時候,沒有補全背景,證明記者本身並沒有一直關注全球疫情的發展,也對國際政治缺乏了解,甚至在這篇美聯社簡訊報道之外,都沒有再額外搜一搜其他媒體的報道,挑一個更合適的角度來報道。
小結: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這三大國際通訊社之所以牛逼,是有理由的[55]。有能力去看第一手資料的,就不要去嚼二遍的。
一些媒體記者常駐地列表
新華社 | 中新社 | 中央社 | 美聯社 | 路透社 | 法新社 | 彭博新聞社 | 共同社 | 韓聯社 | |
---|---|---|---|---|---|---|---|---|---|
北京 | |||||||||
上海 | |||||||||
深圳 | |||||||||
重慶 | |||||||||
廣州 | |||||||||
瀋陽 | |||||||||
大連 | |||||||||
香港 | |||||||||
台北 | |||||||||
高雄 | |||||||||
東京 | |||||||||
首爾 | |||||||||
平壤 | |||||||||
雅加達 | |||||||||
科倫坡 | |||||||||
華盛頓 | |||||||||
聯合國 | |||||||||
安克雷奇 | |||||||||
哈瓦那 | |||||||||
巴黎 | |||||||||
布魯塞爾 | |||||||||
海參崴 | |||||||||
內羅畢 | |||||||||
約翰內斯堡 |
中國大陸 | 香港 | 香港和台灣 | 台灣 | 日本 | 美國 | 英國 | ||||||||||||
---|---|---|---|---|---|---|---|---|---|---|---|---|---|---|---|---|---|---|
《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表 1] | 財新網[表 2] | CCTV | 《南華早報》 | 無線電視(TVB) | 《大公報》和
《文匯報》 |
《蘋果日報》 | 《中國時報》和旺旺中時系媒體 | 《自由時報》 | 三立新聞網 | 《朝日新聞》 | NHK | 《紐約時報》 | 《華爾街日報》 | CNN | ABC
(美國廣播公司) |
美國之音 | BBC | |
北京 | 不適用 | |||||||||||||||||
上海 | ? | |||||||||||||||||
深圳 | ||||||||||||||||||
廣州 | ||||||||||||||||||
瀋陽 | ? | |||||||||||||||||
香港 | 不適用 | |||||||||||||||||
台北 | 不適用 | |||||||||||||||||
高雄 | ||||||||||||||||||
東京 | 不適用 | |||||||||||||||||
首爾 | ||||||||||||||||||
平壤 | ||||||||||||||||||
新加坡 | ||||||||||||||||||
華盛頓或紐約 | 不適用 | |||||||||||||||||
洛杉磯或三藩市 | ||||||||||||||||||
倫敦 | 不適用 | |||||||||||||||||
巴黎 | ||||||||||||||||||
布魯塞爾 | ||||||||||||||||||
莫斯科 | ||||||||||||||||||
內羅畢 | ||||||||||||||||||
約翰內斯堡 |
除在總部外,沒有明確駐外地記者的主要大眾媒體有:
參見和擴展閱讀
其他用戶的論述:
以下只是這一方面主題相關,推薦可以讀讀看的書。一些書籍所涉內容亦跟本文主題不甚相關,只是比較新,且比較容易獲取,這些書籍亦非內文參考:
- 劉笑盈.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657-1910-3.
- 孫寶傳. 插翅飞翔 新华社通信技术发展纪实. 新華出版社. ISBN 978-7-5166-1758-8.
- Margaret E. Roberts. Censored: Distraction and Diversion Inside China's Great Firewal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20400-0.
- James Griffiths. 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How to Build and Control an Alternative Version of the Internet. Zed Books. ISBN 978-1-78699-535-3.
註釋和原文摘要
- ^ 這是中央電視台2001年自己用電視台里的公家資源自己真的去做了一個新聞聯播。這新聞聯播是做出來內部搞笑看着玩用的,主要內容是自黑和黑自己領導、黑自己工資低之類。其中有些東西挺有意思,也反映了中國記者對審查的態度。其中有惡搞江澤民,給江澤民配音說「我特別喜歡中央電視台記者提問,讓問什麼就問什麼,不讓問什麼,打死他們也不問,比香港記者強多了,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對,這視頻真是2001年的,可能跟現在這膜蛤也有點關係),還有片段說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發明了一種吃了之後有助於審查新聞,讓新聞通過審查的「瀉藥」。圍觀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ROv-oBhVA (如果你能找到無碼版的請直接找我)
- ^ 寫到這裏,想提一點跑題的:在韓戰問題上,美國認為中國和北朝鮮「侵略」了南韓,因為帶頭挑事、第一個衝過三八線的是北朝鮮政權;中國認為美國和聯合國軍「入侵」朝鮮,是站在朝鮮歷史上的政權(朝鮮半島一直是一個國家,並且直到現在稱呼歷史上朝鮮半島的政權一般也叫「朝鮮」而不叫「韓國」)而言的。中國認為朝鮮這打的是內戰,美國參和內戰的行為是侵略。當然你去查美國的史書也好中國的史書也好,都會承認「是北邊先打南邊的」這一客觀事實,但是各自有各自的解讀,或者類比現在正在討論的媒體問題,可以說是各自有各自的報道角度。在這件事上,你不能說任何一方是錯的。
- ^ 摘錄一則下方評論解釋這個問題:1945年中華民國早已獨立 ,沒錯阿, 但民進黨要改國號為台灣國, 連國旗都有。民進黨是不承認中華民國好嗎? 台灣人要中華民國的站一邊, 要成立台灣國的站一邊。這就是台灣目前亂像 , 一下說以獨立, 一下說要民主, 一下要說要主權, 都是騙票的
- ^ 大紀元默認使用的時區應該是美國時區,所以消息更晚。
- ^ 我推特上講了這件事:[1]
- ^ 就是網信辦
- ^ 可能很多人對這件事感興趣,這件事是六四事件和六四清場兩個條目里沒有提及的。我順手去《紐約時報》的檔案庫裏面搜了一下(其他報紙的檔案庫我也有access,但是懶得翻了)。隨便摘錄幾則。《紐約時報》有關清場後中國可能爆發內戰的報道【1989年6月6日】CRACKDOWN IN BEIJING; Civil War For Army?
American military specialists say a serious rift has developed within 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as a result of the Beijing Government's crackdown on the students over the weekend.
An Administration official confirmed reports of an armed clash on the outskirts of Beijing between units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which was said to involve shooting between soldiers of the 16th and 27th Armies.
【1989年6月5日觀點欄】ESSAY; Civil War Era
Undemocratic regimes everywhere are facing the prospect of civil war.
In China, the massacre of students was the death knell of the regime. The demonstrators' goal was not to wring a few trappings of democracy from the corrupt gerontocracy, but to instill the dangerous spirit of freedom in a billion Chinese. The purpose of the original hunger strike was to create a handful of martyrs around which to rally a movement.
中略
Counterrevolution - civil war - is under way, and may take years or Deng's death to prevail, but today's student-killers will one day be replaced by today's heroes. That is why the thousands of bloodied students are the victors of the massacre; this day will be the next democratic government's national holiday.
Civil war is also possible in Iran, after the death of the old man who turned back the clock by a millennium.
【1989年6月7日觀點欄】China's Future: Four Scenarios
The apparatus of a police state is restored to the central place in Chinese life that it occupied under Mao Zedong. Purges down to the third or fourth level of Government decimate and paralyze the country's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Economic reforms become impossible in a climate of repression and fear. Foreign-educated students become a special target for exile to the countryside or imprisonmen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rade dry up. The civil war or chaos scenario. This scenario may have already begun. The army splits into factions, reflecting factionalism in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forces of repression and those of reform both find support within the army.
Fighting breaks out between military units. Chaos, even a limited form of civil war, follows. This continues until, in another of the endless cycles of Chinese history, a new emperor emerges from the power struggles, much as Chairman Mao did in the 1930's and Deng Xiaoping in 1977.
The contending forces are too volatile and the dimensions of the upheaval in China too vast for rational analysis. But I suspect that somewhere among these four scenarios China will find its destiny.
Even though there are signs of civil war right now, I suggest that, based on where the power lies today, it is probable that China will see some form of the Hungarian model and that it will bring reformers back into power in the party within a year at most.
The Chinese know their own recent history. Perhaps the memories of China's turbulent and tragic passage through the 20th century, still fresh in everyone's mind, will ultimately bring everyone back from the insanity and the even worse horrors that otherwise could loom just ahead.
【1989年6月6日】Forceful, Not Frantic, About China
That is all the more reason to suspend military sales. America has no business equipping forces like those who carried out the butchery in Tiananmen. It also has no place inadvertently involving itself in what could yet turn into civil war.
【1989年6月19日】Crackdown in China; An Army's Agony
This divided loyalty led to early speculation that civil war might erupt between factions favoring moderation and those committed to crushing the demonstrations. "If the top political leadership openly split, the army would have followed suit," the official said.
中略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still exist within the Chinese officer corps over the role of the army in putting down the demonstrators. Experts agree that there is little likelihood of civil war, but they say that the situation is still too confused to tell if the army will seek a greater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future political leadership of the nation or whether it will want only to return to the barracks.
【1989年6月8日】Turmoil in China; ASIAN DIPLOMATS EXPRESS CONCERN
Asian diplomats here are less than sanguine about the prospects in China, predicting an extended period of unrest that would likely encompass an intraparty purge, a temporary retreat into insularity and a further retreat from the policies of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ness to the West. But none of the diplomats interviewed thought there would be anything so dramatic as civil war.
另外後面說《華爾街日報》等的記者寫了報道,但是我懶得去翻WSJ。誰找到了告訴我一聲。可能很多人都還不知道維基百科圖書館有老報紙數據庫的訪問權限。去wikipedialibrary.wmflabs.org裏面登錄一下,就能申請數據庫訪問權限了。這是神器,得用好。 - ^ 當然,如前面所說,這些「謠言」可能當時還是真的,之後高層才變卦修改。
- ^ 1989年春夏之交時的各類遊行在中國各大城市都有,但因為外國記者普遍集中在北京,這甚至塑造了人們對八九學潮的整個認知,也是為什麼英文更喜歡叫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儘管遊行全國遍地都是)的原因。在挖掘新聞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一些記者蹲點在香港機場和陸路海關,向深圳方向南下和乘飛機至香港的旅客打聽傳聞、收集照片等。
- ^ 報道上寫的是「Reuters Exclusive」。很多媒體都愛搞這種獨家報道,不僅《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種大眾媒體有,美聯社和這裏的路透社都搞獨家報道。但比方說法新社就沒怎麼搞過。
- ^ 在此期間,外媒也曾使用其他的譯名。在外媒報道毛澤東逝世時的報道中,普遍稱新華社為「Hsinhua」。當時,《紐約時報》和路透社的多篇報道都這樣使用。像新華社到底應該音譯還是意譯的問題其實有很多(其實我可以寫一個新論述,但是這就跑題了),比方說「天安門廣場」可以叫「Tiananmen Square」「Square of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紐約時報1949年10月2日)這兩種,「Tiananmen」也可以寫作不帶撇號的或者帶撇號的「Tian'anmen」。在1976年9月10日(毛澤東逝世後的第二天)美聯社播發的新聞圖片下方註釋用的是」Tien An Men Square」,是「Tien」而不是「Tian」。
- ^ 標題中的「中國的」也可以理解為「中國國營的」,或者某種意味上「中國官方的」。
- ^ 其實當然你可以說有非國營的媒體,只不過得看你怎麼定義了。前文提到過的cnBeta、好奇心日報之類你說算不算?
- ^ 這也是通訊社和大眾媒體的區別。通訊社的稿子買好了之後是可以直接登的,通訊社會看是誰買的,然後根據訂戶的體量、用量、使用方式等收錢。侵權怎麼辦?其實處理方式跟視覺中國一樣。
- ^ 還記得上面有一個註釋提到1976年9月10日毛澤東逝世後第二天的《紐約時報》嗎?當天《紐約時報》A16版比較罕見地全文轉載了新華社刊發的有關毛澤東逝世的官方聲明(全都是原話)。但是你猜這稿件是怎麼來的?這其實是新華社北京發稿,傳到香港,被路透社轉載,再傳給《紐約時報》的。文革時,新華社的發稿仍然很大程度上是使用電傳打字機、電報等短波無線電進行的,所以接收範圍和信息量都有限;而比較之下,當時世界主要通訊社都開始使用衛星了。儘管當時尼克遜已經訪華,中美關係轉暖,中國也在逐漸給更多外媒記者發籤證,但當時那些外媒駐北京的記者必須要到電報大樓才能往國外總部發新聞,所以第一批反應過來的外媒實際上是他們駐香港和東京的記者站收到了北京用英語的中波、短波廣播。駐香港和東京的記者站先發一句話新聞之後,他們駐北京的記者才能把報道從電報大樓通過電傳打字機發出去。這個當年存在的狀況在各大通訊社已經完全轉用衛星和互聯網發佈新聞稿後,仍然一定程度上的存在。就像在當時,新華社本可以直接把稿件交給《紐約時報》,不用路透社記者守着收音機或者讓其他有合作關係的通訊社幫忙轉交。
- ^ 參閱維基新聞:巴拿馬文件後總統選舉,約翰內松勢成冰島總統
- ^ 在冰島總理正式辭職之前,環球網對冰島的遊行也有報道。此事詳情和新華社通稿原文見中國數字時代。中國數字時代的文章裏,提到了新浪新聞是唯一一個敢直接轉載法新社原稿的媒體。這是嚴重違反中國媒體管控制度的行為,追查下來新浪上面的人一個都跑不了。
- ^ Quartz是美國左派(自由派)媒體,對華報道風格類似《紐約時報》。
- ^ 所以視覺中國出事了,《人民日報》社和新華社從某種程度上說都幸災樂禍的。人民網很快就自己搞了一套賣自己圖片的網站,借着這個機會大肆宣傳。
- ^ 「保守派媒體」這個用法可以說是我從英語搬過來的。中文一直普遍稱呼《南方周末》等為自由派媒體,但沒有把《環球時報》稱為保守派媒體。本文算是為了行文方便,原創了這個概念。
- ^ 為了防止有人沒反應過來,提醒一下:中國的一部分極左,如一部分嚮往毛澤東思想(毛左),實際上在移民、社會問題、女性權益等方面上,表現得極端保守(極右);而與之對應的,另一些「左」派人士(如深圳佳士事件中的學生)是國外標準的「左」。另外,觀察者網、烏有之鄉是左是右?
- ^ 根據語境,「形左實右」這個詞不一定這麼用。
- ^ 這裏討論的是55777954號修訂版本時的條目樣式(2019年8月23日最後修訂),之後該條目可能會有變動。
- ^ 通訊是一種文體。似乎港台使用通訊的比較少,但新華社非常常用。
- ^ 我在這個頁面最開始的引言中說,很多人是分不清「新華網」和真正「新華社電」的報道的,試着體會接下來兩者的區別。
- ^ 至於那篇有關六四的社論,儘管上面沒有署名,但我認為是胡錫進寫的。
- ^ 《東方時空》是中央電視台在每晚黃金檔播出的深入介紹時事新聞、剖析政策的節目。
- ^ 我其實特地去看過九一一之後的中國主要報紙。《人民日報》沒上頭條(情理之中,上了頭條反倒是怪事),但《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都是頭條。《人民日報》沒有重點報道是情理之中,就像新聞聯播無論如何都會先播領導人動態一樣。
- ^ 跟台灣媒體因為中華民國憲法之類的事直到解嚴之後才普遍開始把「中國」和「台灣」對立起來不同,西方英文媒體很早就這麼做了。這也是我個人認為英文維基把Republic of China重定向到Taiwan、不過分強調區分跟Taiwan對應的是China還是mainland China是可以接受的做法。因為那是英文維基百科,英文幾十年的語言習慣固然如此。
- ^ 按照英文首字母,D排在U前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維基百科上中美貿易戰叫China-US trade war,把中國排在前面。
- ^ 包括新華社電訊、《新華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參考消息》、《半月談》等
- ^ 包括《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
- ^ 不排除早期部分港台媒體考慮到了這一點,使用了香港和台灣在法語語境下對「Charlie」的正確譯法。如你有發現,請聯繫我更正本文。
- ^ 參考資料:
- ^ 這事聽起來好像是傲嬌新華社對了,然而這也絲毫不能掩蓋新華社為我們貢獻了成堆用屁股想出來的譯名的客觀事實。其中典型代表包括把美國網絡媒體「BuzzFeed」翻譯成「『嗡嗡餵』新聞網站」,把網盤Dropbox翻譯成「德羅普博克斯公司」,在民宿預訂網站Airbnb公佈自己的中文名為「愛彼迎」之前,將其翻譯成「空中食宿公司」等神操作。所以我想說的是,中文維基百科原則上大陸譯名也是要跟着新華社的,但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得帶一點批判的眼光,「嗡嗡餵」還真就算了吧。
- ^ 我也不是完全確定,暫時也沒有時間查證。歡迎糾錯打臉
- ^ 順便提一句:Trymybestwikipedia創建的一大批小行星、南極洲地理之流的條目,不僅在有譯名手冊的情況下不按照譯名手冊來翻譯,也經常出現不校對譯名的情況。這些條目創建好了還不能刪,很難想像這些在維基百科上使用錯誤譯名的小行星、南極洲地理的條目如果一直保留下去,會埋下怎樣的禍患。
- ^ 我最多只能說:圖中所示的鬥毆畫面最晚在2017年就開始流傳。至於是不是真的中印士兵鬥毆、是不是真的發生在2017年,我也不能確定——不過能確定的是,配圖肯定不是2020年斗的毆。
- ^ 其實有印度媒體引用軍方說法,稱雙方就是吵架上升到了動手而已,沒有任何動槍的行為
- ^ 唯一的例外是,廣東省全境有線電視都能看到鳳凰、TVB的翡翠台和明珠台以及其他少數被允許在廣東省有線電視播出的、具有境外資本背景的電視台。另外,深圳作為例外中的例外,能看到更多的境外台。後文會詳述。當然,這一差異很多廣東人自己都不清楚(以為全中國都能看到翡翠台),外地人去廣東沒留意過的也不清楚。
- ^ 這活是國家旅遊局管的(所以現在就應該歸文旅部了?),總之賓館一般前台背後的牆上都會把國家旅遊局頒發的星級酒店認證的牌匾掛着,這是最方便觀察的(不過有的也不一定掛)
-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在廣東的話,IPTV是看不了翡翠台的。翡翠台必須要用市有線電視機頂盒才能看到。
- ^ 這些媒體中比較有錢的,除了網站之外還有電視台。比如美國之音和德國之聲。
- ^ 認識大報和小報的區別對於平時的時事事件類條目創作也有幫助。比如香港「東網」(網址on.cc)就是香港《東方日報》的網站,而《東方日報》是小報。在採納來源時,應該將這方面考慮在內。如果可能的話,儘量多用大報運營的網站。另外,報紙和報紙運營的網站(如《環球時報》/環球網、《人民日報》/人民網、《聯合報》/聯合新聞網)是不一樣的。本節討論的都是他們的報紙版。一般來說,他們的報紙都會比網站要嚴肅一點。
- ^ 簡而言之,「NHS」是英國醫保。詳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
- ^ 其中後者是真實存在的事件。美國最高法院在Holt v. Hobbs一案中認定此舉違反美國法律。
- ^ MSNBC和福克斯新聞還差點。CNN在國際新聞上的採編能力強大到可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加拿大以外收到的CNN更多的是CNN國際版;而CNN美國版天天就扯美國自己那點事,跟MSNBC和福克斯新聞在取材上沒什麼區別。
- ^ 香港TVB的明珠台在UTC+8的每天早上會轉播NBC晚間新聞(NBC Nightly News),廣東廣電有線電視可以正常看到,另外NBC Nightly News也可以在YouTube上看到官方上傳的完整版。
- ^ 開車的時候聽的。
- ^ 別忘了新唐人也是電視台哦,另外法輪功還有希望之聲廣播電台
- ^ CRI在古巴有朝向美國、加拿大方向的發射站(前面說過,這些東西本來很多就是冷戰時期的產物。CRI還有發射站在阿爾巴尼亞呢),但是只有晚上才會輪着播出英語、普通話、粵語等少數幾種語言的節目,每天每種語言播音時間只有一個或幾個小時。這可跟上下班路上開車就能聽的廣播差多了。另外,鳳凰等資本在美國也有華語廣播落地,鳳凰衛視也有「美洲台」。
- ^ 再次強調一遍之前所說的,《環球時報》在國際新聞報道上跟《人民日報》用的是同一班記者,在不同的報紙上分別使用「《人民日報》駐某地記者」和「《環球時報》駐某地記者」的不同頭銜。對於環球網的國際採編能力暫且不論(因為跟觀察者網和普通港台媒體一樣隨便搜搜英文網站上的資料,翻譯成中文,再添油加醋一番而已),但《環球時報》的採編能力和記者分佈在全世界中文媒體裏都是至少前五的水平。《人民日報》跟新華社的記者是分開的,各自有不同的傾向。在環球網裏能看到《環球時報》駐外記者的報道。使用時需要甄別是《環球時報》還是環球網自己隨便寫的低級報道。另外本註腳仍然不考慮媒體本身的政治取向的問題。
- ^ 一般指封城、限制商業場所開門等措施。
- ^ 上面NPR報道里所說的「支持英國疫苗」指的是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博索納羅不願用中國疫苗,但迫於壓力,還是決定引進牛津-阿斯利康疫苗,並在一定程度上地改口。但他自己仍然不肯打疫苗,也反對義務接種。
- ^ 其實中文圈裏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四大國際通訊社,會帶上合眾國際社。中文維基通訊社這個條目是英文版的翻譯,其中不知道誰把第四大通訊社給寫成埃菲社了。其中,合眾國際社自1980年代開始就逐漸衰退,其記者規模、運作能力等,都遠遠不及其餘三家。現在合眾國際社的網站上還有各種娛樂八卦新聞,質素下降明顯。有關合眾國際社為什麼近幾十年來明顯衰退,可以參閱英文維基里的條目。
待整理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10125507/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341851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10125103/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341851
http://china.caixin.com/2020-02-10/101513388.htm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0210/c1001-31578622.html http://www.bjd.com.cn/a/202002/10/WS5e40a37ee4b002ffe9942459.html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2100022.aspx https://www.voachinese.com/a/beijing-announces-closed-community-management-20200210/5281235.html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36126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2-10/364399 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200210/%E2%97%A4%E6%AD%A6%E6%B1%89%E8%82%BA%E7%82%8E%E2%97%A2-%E7%96%AB%E6%83%85%E5%A4%B1%E6%8E%A7-%E5%8C%97%E4%BA%AC%E5%B0%81%E4%BA%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