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i Sports
《Wii Sports》(官方譯為「Wii運動」)是一款適用於Wii遊戲機的電子遊戲,由日本任天堂公司製作和發行,[1]屬於Wii系列的首作和Touch! Generations系列中的一作。遊戲於2006年11月19日在北美地區隨Wii遊戲機先行發售,並在隨後一個月內於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發行。2008年,遊戲先後在南韓和台灣發行,也成為Wii上為數不多的中文遊戲之一。[2]除日本和韓國外,所有的Wii遊戲機均同捆本作銷售,[3]使得本作成為自1995年Virtual Boy平台的《瑪利歐網球》以來,再度綑綁任天堂遊戲機販售的首發遊戲。
Wii Sports | |
---|---|
官方譯名 | Wii運動 |
類型 | 體育 |
平台 | Wii |
開發商 | 任天堂情報開發本部第二小組 |
發行商 | 任天堂 |
總監 | 太田敬三 嶋村隆行 山下善一 |
製作人 | 江口勝也 水木潔 |
設計師 | 森井淳司 |
音樂 | 戶高一生 |
系列 | Wii系列 |
模式 | 單人、多人(2-4人) |
發行日 |
|
遊戲包含了五種運動模擬遊戲,主要是為了向新玩家展示Wii遊戲機的動作感應功能,運動項目包含網球、棒球、保齡球、高爾夫球和拳擊。玩家能使用Wii手掣做出與真實生活中的運動類似之動作,例如揮動網球拍、丟擲保齡球等。[4]每種運動遊戲的規則都經過簡化,讓剛接觸的玩者容易上手。[3]遊戲還擁有練習模式和監測玩家運動進展的體力測定模式。[5]
《Wii Sports》獲得了媒體的較高評價,並贏得了遊戲和娛樂業的多個獎項。遊戲含同捆版達到了8,287萬套[6]的全球銷量,成為史上第四暢銷的電子遊戲,僅次於《當個創世神》、《俄羅斯方塊》和《俠盜獵車手V》,同時也是單一遊戲主機平台上最為暢銷的電子遊戲。[7]現在,《Wii Sports》已成為電視商業廣告、新聞報道和其他節目中Wii的象徵性代表,[8][9][10][11]更成為各年齡層玩家聚會和競賽的流行方式。[9][12][13]遊戲續作是《度假勝地》、《俱樂部》及《Nintendo Switch 運動》。
遊戲要素
《Wii Sports》的主選單中提供有五種獨立的運動項目:網球、棒球、保齡球、高爾夫球和拳擊。[3][14]遊戲使用Wii左右手掣的運動感測器功能控制熒幕中角色的動作,使玩家能以類似於生活中各專案真實的運動方式移動手掣,例如,可以像拿高爾夫球桿、球棒或保齡球一樣握住和揮動手掣。[4]遊戲部分操作交由電腦控制:在網球中,Wii會自動控制玩家的移動,玩家只需負責揮球拍;棒球遊戲則需要擊球和投球,所有的防守均由Wii處理;在拳擊比賽中,玩家可揮拳攻擊或閃躲,且可使出鈎拳、反擊拳等高階技巧。[14]
每個遊戲項都擁有標準遊戲模式、練習模式和多人模式。[3]標準遊戲模式依照各專案的規則進行:雙打制網球、棒球擊球和投球、十瓶十格制保齡球、3洞或9洞高爾夫球和三局制拳擊。[15]練習模式為單人遊戲,可供玩家練習各專案的特定技巧,並可以獲得獎牌獎勵。[14][16]每個專案均設有單人和雙人遊戲模式,有些還允許最多4名玩家參與。[15]保齡球和高爾夫球可讓多名玩家輪流使用一隻Wii手掣,[14]而網球則要求玩家人手一隻。《Wii Sports》的多人模式通常會讓玩家在運動中相互競爭,網球則是唯一的例外,可以允許兩名玩家選擇同場協作或是對抗。[16]
遊戲角色均取自Wii的Mii頻道,該頻道可讓用戶創建可用於遊戲的專屬「Mii」(即自訂虛擬角色)。《Wii Sports》也是Wii上最先使用這一功能的遊戲,[3]保存在Wii上的Mii會出現在保齡球賽的人群在和玩家控制的棒球隊中,而非玩家角色(NPC)也同樣由Mii頻道工具創建。在一台Wii上建立的Mii可以傳輸到Wii手掣的記憶體中,方便在另一台Wii上使用。[15]
遊戲進程
遊戲之後,根據玩家的表現,系統會給予其技能點的獎勵或懲罰,但在多人模式中則不進行記分。遊戲會以圖表的形式跟蹤玩家得分,玩家在得到1000技能點後即可獲得「高手」級評價,以及其Mii的化妝功能,同時會在Wii留言板收到相應的通知消息。在拳擊和網球的單人遊戲中,觀眾的規模會隨球員的技術水平增長。通過贏得足夠場次的遊戲比賽,Mii的技能等級最高可達2399,之後便無法繼續提高。產生這一問題是由於玩家等級過高,導致顯示技能等級的圖表超出熒幕之外所致。《Wii Sports》還具有測算玩家體力年齡的功能,該測試會從練習模式隨機選擇三項挑戰,並對玩家的表現加以評定,根據玩家的實際年齡、平衡、速度和耐力等因素計算出其體力年齡。每個Mii每天只能測試一次,體力年齡的測定結果會以圖表的形式每一個、兩個或三個月刊登在Wii留言板上。[15][16]
開發
《Wii Sports》由任天堂情報開發本部的軟件開發二組主管江口勝也出品。[17]隨着Wii的發售,任天堂希望吸引更多從未接觸過電子遊戲的人們,為此,他們需要多款能讓新老玩家都可共享樂趣的遊戲產品。[18]此外,任天堂還希望玩家能每天使用Wii。為了實現這一目標,《Wii Sports》被有意地打造為了Wii的旗艦產品。[19]作為一個簡單的引導性作品,《Wii Sports》的設計初衷就是要同時讓玩家和非玩家樂在其中,[20]因而大眾喜聞樂見的體育便獲選為主題。遊戲的設計思想在於簡單易上手,人人可玩,而不是專業的運動模擬或是逼真的畫面。為了保持簡單的特性,諸如網球中的跑動等操作均被取消。[17]在開發過程中,瑪利歐系列角色曾出現在遊戲,但由於玩家的反饋更偏愛於Mii而遭到盡數移除。[21]遊戲支援16:9寬熒幕顯示和逐行掃描,以每秒60幀執行,[3]並利用Wii遙控器的加速規測量玩家的運動。[22]為了儘可能地貼近現實,投球和擊球等運動感應功能成為了遊戲的首要考慮因素。[21]《Wii Sports》之所以與Wii同捆銷售,是因為任天堂並沒有期望玩家單單為了這一遊戲而去買遊戲機。任天堂認為通過隨機附帶,玩家會有更大可能玩到這款遊戲,而一旦他們喜歡上了的話,這份樂趣便會蔓延開來。[23]
在2006年的E3媒體與商業峰會遊戲展之前,《Wii Sports:網球》成為遊戲公開的第一項運動,並在任天堂的E3展前發表會上公佈為一款運動遊戲合集中的一部分。[22]社長岩田聰以「Wii Sports」之名介紹了這款合集,並透露其中包含有網球、高爾夫球和棒球。現場展出了遊戲視像和台上實機演示,在網球雙打演示中,岩田聰和美國任天堂總裁雷吉同組與宮本茂和一名網絡競賽贏家斯科特·代爾組成的另一組現場較量。[18]其餘的體育遊戲也在E3上以相似的命名方式一一展出,包括《Wii Sports:棒球》、《Wii Sports:高爾夫》和《Wii Sports:飛機》。[24]當時,棒球遊戲僅能模擬擊球動作,[25]而飛機遊戲則類似於《飛行俱樂部》,要求玩家在時限內駕駛飛機通過一個個吊環。[24]遊戲最終並沒有收錄這一專案,但一般相信它會出現在未來名為「Wii Motor Sports」的遊戲中。[26]在2006年9月14日的美國新聞發佈會上,雷吉宣佈《Wii Sports》將隨Wii免費附贈,保齡球和拳擊遊戲也會包含其中。[27]
評價
《Wii Sports》在商業上獲得了空前成功,截止到2007年便成為最為暢銷的Wii遊戲。[28]在並未隨機同捆銷售的日本,遊戲發行兩天內即售出了176,167套,創下第七世代遊戲機遊戲在日銷售紀錄。[29]截至2007年2月,遊戲已售出100萬餘份。[30][31]遊戲業調查公司Media Create亦在同年五月初將《Wii Sports》評為日本遊戲20強排名中的第三位。[32]遊戲以1,911,520的銷量榮登2007年度日本暢銷遊戲榜首,[33][34]並在2008年以841,736套的成績蟬聯銷量第一。[35]據任天堂統計,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遊戲已經在全球售出4050萬套(含同捆版)。[7]
媒體評論
評價 | ||||||||||||||||||||||||||||
---|---|---|---|---|---|---|---|---|---|---|---|---|---|---|---|---|---|---|---|---|---|---|---|---|---|---|---|---|
|
《Wii Sports》在業內批評界同樣獲得了廣泛肯定。[42][43]GameTrailers稱其為Wii的良好補充,並稱讚這五個遊戲組成了一個「上佳合集」。評論稱遊戲為長時間玩家提供了足夠的遊戲性,卻又會不使新手望而卻步。不過GameTrailers認為,缺少競賽模式是遊戲一大缺陷,若不是隨機附贈,不太值得推薦購買。[14]《GamePro》同樣肯定了《Wii Sports》隨Wii免費附贈的做法。[4]IGN稱其是「任天堂新硬件的成功展示」,並深享引入Wii而帶來的樂趣。[3]GameSpot則稱讚了遊戲多人模式和健康測試功能。[44]媒體評測一致肯定了遊戲操作的易用性:IGN稱其為直觀的「革命性」操作方式;[3]《GamePro》亦表達了類似看法,讚揚其簡易而擬真的運動控制。不過,GameSpot也評論說運動控制有時會飄忽不定。[4][44]遊戲的負面評價則集中在畫面和各個遊戲的缺乏深度上。IGN表示遊戲「在畫面和深度上顯得膚淺」,並評價其畫面「一般」、「過時」。[3]其他媒體也認為其畫面表現與任天堂上世代遊戲機GameCube和任天堂64相較並無進步 。[4][14]GameSpot批評各運動專案被過度簡化,GamePro也評價各項與一般的體育類遊戲相比顯得深度不足。[4][44]
遊戲中各專案得到的評價也各有不同。IGN認為保齡球、網球和棒球遊戲很「有趣迷人」,而Eurogamer則覺得與網球和保齡球相比,棒球、高爾夫球和拳擊缺乏深入的遊戲性。[3][38]身為一名保齡球迷的《PC Magazine》專欄作家約翰·C·德沃夏克對保齡球遊戲的擬真物理作用大加讚賞,並表示「任天堂做了傑出的程式編寫工作」。他肯定了加入體力活動的遊戲方式,但也抱怨道長期使用會造成手腕和肩膀疼痛。[45]IGN也把保齡球評為五個遊戲中最佳的一項,[3]不過在遊戲發佈前,IGN就指出遊戲存有可以輕易投出全中的漏洞,而使得遊戲缺乏挑戰和重複價值。[46]但在遊戲推出後,他們發現這一問題並未得到修復。[27]GameTrailers稱高爾夫球遊戲最具深度,但也批評在打曲線球時,遊戲缺乏多路線性和控制的不可預知性。[14]《GamePro》同樣認為高爾夫遊戲內容最豐富,相較之下最為出眾,但其操作卻也是最難以控制的。[4]GameTrailers則是認為網球最易上手,但不滿遊戲發旋轉球的難度過高。[14]IGN表示網球是最好玩的遊戲之一,但缺乏移動控制卻是其一大敗筆。[3]GameTrailers認為棒球「最無價值」,因為遊戲中電腦控制的防守包含運氣成分過多,而將拳擊視作《Wii Sports》中最佳的鍛煉方式,但也批評遊戲中出拳的時機太難把握。[14]IGN抱怨拳擊遊戲「簡直是個苦差事」,並將其列為五個遊戲中最差的專案。[3]
獲得獎項
《Wii Sports》在2006年E3展的首次亮相就載譽而歸,在遊戲展上拿下遊戲評論獎的「最佳體育遊戲」。[47]1UP.com在其「2006年E3最佳」專題中將其列為「最佳Wii遊戲」和「最創新遊戲」。[48]隨着遊戲的發行,《Wii Sports》更從各組織、網站和雜誌斬獲眾多獎項。IGN授予其「2006年最佳體育遊戲」,[49]《時代》周刊將其列為「2006年十大電子遊戲」之榜首。[50]《Wii Sports》還贏得了《Fami通》2006年的「革新大賞」,[51]《電子遊戲月刊》亦在其2006年「1Up 網絡獎」中授予其「最佳多人遊戲獎」。[52]在2007年互動成就獎中,《Wii Sports》摘得「遊戲技術傑出成就獎」、「遊戲設計傑出成就獎」和「遊戲傑出創新獎」三項大獎。[53]2007年,遊戲在遊戲開發者優選獎(Interactive Achievement Awards)中獲得「創新獎」和「最佳遊戲設計獎」,[54]並在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遊戲部門上贏得「最優秀大賞」。[55]在2007年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BAFTA)頒獎典禮上,《Wii Sports》一舉囊括13項大獎中的6項:休閒遊戲、遊戲操作、策略與模擬遊戲、運動遊戲、創新遊戲和多人遊戲。[56][57]
社會影響
作為Wii在全球大獲成功的一個主因,《Wii Sports》是任天堂在歐美「Wii系列」遊戲中的第一作。[58]該系列還包括《Wii第一次接觸》、《Wii Fit》、《Wii國際象棋》(Wii Chess)和《Wii Music》。[59]其續作《Wii Sports:度假勝地》也於2009年內發售。[60]一般認為,遊戲像《Wii Fit》一樣吸引了更多的休閒、女性和老人玩家,[61]更成為拉近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的紐帶,經常使用還可作為健身和減肥的手段。[62][63]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曾做過一項針對13-15歲青少年的研究,結果表明,玩家使用Wii時要比玩其他遊戲機多消耗2%的能量。研究指出,該遊戲並不能替代實際運動,但可能有助於控制體重。[64]《Wii Sports》現已用於物理治療加拿大Glenrose康復醫院的一名拳擊手,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和北卡羅來納州羅利等地的中風患者,以及美國華盛頓、亞利桑那州普雷斯科特和德國蘭德斯的受傷士兵。[65][66][67][68]
自從Wii發售之後,玩家在玩《Wii Sports》及其他遊戲時受傷的情況就時有發生。玩家在揮動Wii手掣時可能會不小心打到其他玩家或物體,或者將手掣甩出去。[9]在《Wii Sports》遊戲過程中出現的一連串事故迫使任天堂社長岩田聰責成展開研究,以減少類似問題的發生。[69]對於這一問題,任天堂發言人皆川恭廣表示:「大家似乎興奮了點兒,尤其是在玩《Wii Sports》的時候,因而有時手掣會從他們手中鬆脫。」2006年,任天堂回應稱將召回320萬Wii手掣腕帶,並生產兩倍厚的新腕帶。[70]
《Wii Sports》已然成為社交聚會和比賽的流行手段。在美國,老年中心和養老院的居民組成了《Wii Sports》保齡球聯賽。[12][71]遊戲在澳大利亞發行後,任天堂和澳大利亞的連鎖商場Myer公司共同於2007年1月在墨爾本舉辦了《Wii Sports》網球賽。[13]獲勝者擁有與職業網球手柏·卡殊和馬克·胡霍特競技的機會,並獲得了全新的Wii作為獎品。[72]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的Barcade酒吧也曾在2007年6月23日舉辦過在一場名為「Wii布頓」(Wiimbledon)的非官方《Wii Sports》網球賽,[73]比賽吸引了128名選手參加,其中不少人還身着遊戲人物服裝。比賽冠軍贏得了一台全新的Wii。[9][74]
《Wii Sports》亦時常在電視上露面。遊戲經常現身於Wii的各式廣告,[8][75]以及美國廣播公司(ABC)和全國廣播公司(NBC)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中。[9][76][77]在各色娛樂節目中也能屢屢覓得遊戲的身影。美國清談節目《柯南·奧布賴恩深夜秀》(Late Night with Conan O'Brien)的某集中,主持人柯南·奧布賴恩和嘉賓網球明星小威廉絲打起了《Wii Sports》網球。[10]而在加拿大的《Rick Mercer Report》節目裏,前加拿大總理讓·克雷蒂安在《Wii Sports》拳擊中擊敗了主持人Rick Mercer。[11]拳擊遊戲同樣出現在了《科爾伯特報告》中,在其節目片段裏,主持人史蒂芬·科爾伯特和美國眾議院議長蘭茜·佩洛西的Mii版造型在拳擊場上一決雌雄。[78]在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喬恩·史都華和《聲夢奇緣》(August Rush)中的童星嘉米婭·西蒙娜·納什(Jamia Simone Nash)更是在廣告休息之後用舞台大熒幕大玩《Wii Sports》網球,利用這一笑點把觀眾拉回到頒獎現場。[79]
參考文獻
- ^ Schneider, Peer. New Wii Titles Announced. IGN. 2006-09-13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6) (英語).
- ^ 台版Wii发售在即 将捆绑《Wii Sports》中文版. 玩家網. 2008-05-09 [2009-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0) (中文(中國大陸)).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Casamassina, Matt. Wii Sports Review. IGN. 2006-11-13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15) (英語).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Review: Wii Sports. GamePro. 2006-11-16 [200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7) (英語).
- ^ Wii Sports -- Wii. ABC News. 2006-11-18 [2008-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8) (英語).
- ^ 存档副本. [2016-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4).
- ^ 7.0 7.1 Financial Results Briefing for the Six-Month Period Ended December 2008 (PDF). 任天堂: 6. 2008-10-31 [2009-01-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4-30) (英語).
- ^ 8.0 8.1 Official Wii commercial. IGN. 任天堂. 2006-11-14 [2008-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2) (英語).
- ^ 9.0 9.1 9.2 9.3 9.4 Nintendo Adds an 'I' to Wiimbledon. ABC News. 2007-06-25 [2008-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英語).
- ^ 10.0 10.1 Miller, Ross. Conan takes on Serena in Wii Tennis. Joystiq. 2007-02-02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30) (英語).
- ^ 11.0 11.1 Bergmann, Dean. Chrétien delivers Wii knock-out punch. N-Sider. 2007-02-02 [200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4) (英語).
- ^ 12.0 12.1 Collins, Jennifer. Seniors becoming old hands at Wii. Marketplace. American Public Media. 2007-12-11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2) (英語).
- ^ 13.0 13.1 Kolan, Patrick. Wii Tennis Tourney in Melbourne. IGN. 2007-01-11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2) (英語).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Wii Sports Review. GameTrailers. 2006-11-15 [200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9) (英語).
- ^ 15.0 15.1 15.2 15.3 Wii Sports Instruction Booklet. 任天堂. 2006 (英語).
- ^ 16.0 16.1 16.2 Wii Sports Training, Nintendo Power (Winter Special 2008) (Future Publishing), 2008, (Winter Special 2008): 28–35 (英語)
- ^ 17.0 17.1 Casamassina, Matt. Interview: Wii Sports. IGN. 2006-05-18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09) (英語).
- ^ 18.0 18.1 Surette, Tim; Dan Tochen. E3 06: Wii unveiled at Nintendo's E3 conference. GameSpot. 2006-05-09 [200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7) (英語).
- ^ Ransom-Wiley, James. Miyamoto: Wii Sports will be flagship title, Wiimote not finalized. Joystiq. 2006-06-19 [200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5) (英語).
- ^ Bozon, Mark. Wii Sports: Walking the Line. IGN. 2006-07-07 [200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2) (英語).
- ^ 21.0 21.1 Sinclair, Brendan. GDC 07: Miyamoto speaks. GameSpot. 2007-03-08 [2008-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21) (英語).
- ^ 22.0 22.1 Casamassina, Matt. E3 2006: 10 Minutes with Nintendo Tennis. IGN. 2006-05-09 [200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4) (英語).
- ^ Ogawa, Yohei; Randolph Ramsay, Tor Thorsen. Q&A: Nintendo's Satoru Iwata. GameSpot. 2008-02-05 [200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9) (英語).
- ^ 24.0 24.1 Iverson, Dan. E3 2006: Hands-On: Wii Sports Pack. IGN. 2006-05-10 [200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6) (英語).
- ^ Ekberg, Brian. E3 06: Wii Sports: Baseball Hands-On. GameSpot. 2006-05-10 [2008-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7) (英語).
- ^ Wii Motor Sports Airplane. IGN.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5) (英語).
- ^ 27.0 27.1 Harris, Craig. Hands-on: Wii Sports. IGN. 2006-11-10 [200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1) (英語).
- ^ Craig Glenday (編). Hardware: Best-Sellers by Platform. Guinness World Records Gamer's Edition 2008. Guinness World Records. Guinnes. 2008-03-11: 50. ISBN 978-1-904994-21-3 (英語).
- ^ Gantayat, Anoop. Wii Sports No. 1 in Japan. IGN. 2006-12-04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6) (英語).
- ^ Miller, Ross. Wii Play joins Sports with platinum sales in Japan. Joystiq. 2007-03-20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8) (英語).
- ^ Davies, Jonti. Japanese software sales: week ending 02.11.07. Joystiq. 2007-02-15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3) (英語).
- ^ Top 21 Japanese games all Nintendo. GameSpot. 2007-05-12 [2008-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6) (英語).
- ^ Jenkins, David. Wii Sports Named Best Selling Game Of 2007 In Japan. Gamasutra. 2008-01-11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8) (英語).
- ^ Neil Long. Special Report: Japan’s 2007 market stats in full. Market for Home Computing and Video Games. Intent Media. 2008-01-07 [2008-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0) (英語).
- ^ Japanese 2008 Market Report. MCVUK. [2009-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2) (英語).
- ^ Pfister, Andrew. Reviews: Wii Sports. 1UP.com. 2006-11-18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1) (英語).
- ^ Jackson, Mike. Review: Wii Sports.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06-11-23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20) (英語).
- ^ 38.0 38.1 Bramwell, Tom. Wii Sports Review. Eurogamer. 2006-11-30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5) (英語).
- ^ 最新一期FAMI通权威游戏评分已公布. CNET中國. 2006-11-30 [200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3) (中文(中國大陸)).
- ^ Kato, Matthew. Wii Sports Review. Game Informer. [2008-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9) (英語).
- ^ East, Tom. Wii Review: Wii Sports. Official Nintendo Magazine. Future Publishing. 2008-01-09 [2009-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2) (英語).
- ^ 42.0 42.1 Wii Sports (Wii: 2006) Reviews. Metacritic.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6) (英語).
- ^ 43.0 43.1 Wii Sports at Game Rankings. Game Rankings. [2018-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3) (英語).
- ^ 44.0 44.1 44.2 Davis, Ryan. Wii Sports for Wii Review. GameSpot. 2006-11-19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31) (英語).
- ^ Dvorak, John. Ode to the Wii. PC Magazine. 2007-03-06 [200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5) (英語).
- ^ Harris, Craig. Hands-on Wii Bowling. IGN. 2006-09-14 [200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2) (英語).
- ^ Game Critics Awards - 2006 Winners. Game Critics Awards. [2006-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4) (英語).
- ^ 1UP.com's Best of E3 2006. 1UP.com.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19) (英語).
- ^ IGN.com presents The Best of 2006 - Best Sports Game. IGN. [200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17) (英語).
- ^ Top Ten Video Games of 2006. 時代周刊. 2006 [2006-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 速報! ファミ通ゲームアワード2006開催! 各受賞タイトルを一挙発表!. Fami通. 2007-04-20 [200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日語).
- ^ EGM Presents The 2006 1UP Network Awards,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213) (Ziff Davis), March 2007, (213): 79 (英語)
- ^ 10th Annual Interactive Achievement Awards. Academy of Interactive Arts & Sciences. [200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30) (英語).
- ^ Remo, Chris. Gears of War, Wii Sports, Okami Top GDC Awards. Shacknews. 2007-03-08 [2007-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7) (英語).
- ^ 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 Award Winning Works. Japan Media Arts Plaza.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3) (英語).
- ^ Wii Sports dominates Bafta awards. BBC. 2007-10-23 [2008-01-31] (英語).
- ^ The British Academy Video Games Awards in 2007.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07-10-24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7) (英語).
- ^ Iwata: Wii Sports 2 benched for now. GameSpot. 2007-09-14 [2008-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1) (英語).
- ^ Casamassina, Matt. IGN: Nintendo Lists Major Wii Games for 2007. IGN. 2007-02-22 [200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8) (英語).
- ^ DeVries, Jack. E3 2008: Wii Sports Gets a Sequel. IGN. 2008-07-15 [2008-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8) (英語).
- ^ Kageyama, Yuri. Sony Quarterly Profit Rises 25 Percent. ABC News. 2008-01-31 [2008-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8) (英語).
- ^ Slagle, Matt. Fathers and Kids Bond Over Video Games. USA Today. 2007-06-12 [200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9) (英語).
- ^ Boyes, Emma. Study: Wii kids lose weight. GameSpot. 2007-02-22 [2008-02-06] (英語).
- ^ Wii players need to exercise too. BBC News. 2007-12-21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1) (英語).
- ^ Wii-habilitation has Edmonton patients on their toes.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7-05-11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4) (英語).
- ^ Dobson, Jason. Therapists, Army tap Wii for patient rehab. Joystiq. 2007-10-01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8) (英語).
- ^ Tanner, Lindsey. Break a leg? Try ‘Wiihabilitation’. msnbc.com. 2008-02-08 [2008-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英語).
- ^ Meurer, Derek. VA hospital employs video game as exercise aid. The Daily Courier. 2008-02-07 [2008-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9) (英語).
- ^ Klepek, Patrick. Iwata: We Are Investigating Wii Strap Issues. 1UP.com. 2006-12-07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30) (英語).
- ^ Silverstein, Jonathan. Snapping Wii Straps Force Major Recall, but Sales Bustling. ABC News. 2006-12-15 [2008-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9) (英語).
- ^ Wischnowsky, Dave. Wii bowling knocks over retirement home. 芝加哥論壇報. 2007-02-16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1) (英語).
- ^ Shea, Cam. Wii Tennis Showdown AU. IGN. 2007-01-21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4) (英語).
- ^ Mao, Tien. Lane Buschel & Steve Bryant, Wiimbledon Organizers. Gothamist. 2007-06-19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4) (英語).
- ^ Hartenstein, Meena. Bear Suit Guy Falls Short at 'Wiimbledon'. ABC News. 2007-06-24 [2007-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9) (英語).
- ^ Wii Commercials — Wii Would Like to Play. 任天堂. [2008-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9) (英語).
- ^ Miller, Ross. Today's healthiest video: Wii Sports experiment on NBC. Joystiq. 2007-01-22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8) (英語).
- ^ Today Show Gets Around To Its "Old People Like Wii" Story. Kotaku. [2008-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4) (英語).
- ^ Orland, Kyle. Colbert knocks out Pelosi in Wii Sports: Boxing. Joystiq. 2006-11-28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1) (英語).
- ^ Siegel, Scott Jon. Wii Tennis makes surprise appearance at the Oscars. Joystiq. 2008-02-25 [2008-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6) (英語).
外部連結
- (繁體中文) 《Wii Sports》台灣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日語) 《Wii Sports》日本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英文) 《Wii Sports》美國官方網站
- (英文) StrategyWiki上的《Wii Sports》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