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敘述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各國立中學發展概況。1937年,日本軍在北平市(今北京市)郊區製造七七事變爆發,大舉進攻中國,幾百萬難民向西南、西北撤退,含數十萬計的青少年學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着力救助流亡學生[1]。整個抗戰期間歷經教育部部長王世傑(1933年4月啟任)、陳立夫(1938年1月啟任)、朱家驊(1944年12月啟任)。
自1939年4月起,教育部決定國立中學不再以省、市來命名,而改按成立時間的先後順序,以數字排序命名。期間,共排序成立了二十二所國立中學。
國民政府之舉措
國民政府教育部自當年(1937年)12月開始,着手籌建專為接收淪陷區、戰區流亡學生的國立中學,其註冊學生全部享受「貸金」待遇。當時的國民政府維持戰時教育的最大困難,是大部分離鄉背井的學生都喪失了經濟來源,政府不但要負擔起對他們「教」的責任,還必須承擔對他們「養」的義務。1938年,國民政府開始實施「貸金制度」,規定家在戰區的學生,可向政府申請「貸金」,畢業後三年內向政府無息償還。但抗戰既系持久,學生畢業後並無正常就業環境,加之自1940年以來國內通脹日趨嚴重,「貸金制」在1943年被「公費制」取代。而先前的「貸金」並未要求歸還,國家實際上承擔起了他們的全部學習生活費用[2]。
對日抗戰前沒有國立中學的建制,公立中等學校都是由地方政府管理,為省立、市立或縣立。抗戰興起,為了安置失學青少年,便首先在內地各省(河南、陝西省、甘肅省、四川省、貴州省五省)設立國立中學,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戰時措施和應急之策,以救濟東部淪陷區內遷的中等學校。
自1937年底到1939年初,抗戰初最為艱困,也是組建國立中學較為集中的時期。由於戰局詭變,教育部的許多措施均帶有臨時性質。所以,最早成立的國立中學都是以學校內遷到某省冠名,如東部某地的中學遷到內地某省,即命名為國立某省臨時中學,如國立湖北臨時中學、國立四川臨時中學、國立貴州臨時中學等。由於「臨時中學」給人以非正規感覺,不久,教育部便明令取消了「臨時」二字,直接以到達省份命名了。
至1939年,日寇在各個戰場不斷大舉進攻,中國半壁河山陸續陷落,已組建的國立中學不得不再次或多次繼續後撤,校名也就不得不一改再改。由於淪陷區的繼續擴大,流亡學生不斷增加,又成立了許多新學校。教育部決定校名以收容多數學生所來自的省份命名,如國立山東中學、國立平津中學等。但這種命名方式有時會自相矛盾,如從河南撤退到甘肅的中學,不論命名為河南中學或甘肅中學,都與已有的中學校名重複,只能取名國立河南第二中學、國立甘肅第二中學。僅從當時學校的命名也可看出戰時中學初期編制的倉促。
國立中學概況
1939年4月起,教育部決定國立中學不再以省、市來命名,而改按成立時間的先後順序,以數字排序命名。期間,共排序成立了二十二所國立中學。
- 國立一中,即國立河南中學。七七事變後,由河北省南遷到河南許昌、郾城等地的保定育德中學、保定第二女子中學、泊鎮師範、邢臺師範、邢臺女子師範、大名女師等校流亡學生,於1937年12月聯合成立了國立河南臨時中學。1938年遷豫西南淅川縣上集,高中部設在上集附近的湧泉觀,並以育德中學為基礎,在內鄉縣西峽口(後改西峽縣)設一分校,因來校的流亡學生日增,規模逐漸擴大。此校接收河北省、綏遠省和北平市、天津市的流亡學生,國民政府教育部遂命名該校為國立一中。1944年日寇侵犯豫西,因戰區形勢變化,國立一中西遷陝西城固,直至抗戰勝利。1946年國立五中、國立十中、寶雞高職、漢中中學(原洛陽進修班)、扶輪中學等校的京、津、河北籍學生,部分學生編入國立一中就學。1949年11月與國立七中、國立二十二中等校合併,成立漢中臨時中學,同年12月因城固共軍佔領停辦。
- 國立二中,即國立四川中學。原名國立四川臨時中學,成立於1938年3月,設在四川合川,主要接收蘇、浙、皖、滬等省市流亡學生。
- 國立三中,即國立貴州中學。1938年3月在貴州銅仁成立,原名國立貴州臨時中學,接收在長沙、貴陽登記的華南各省流亡學生。
- 國立四中,即國立陝西中學。1938年3月在陝西安康成立的,原名是國立陝西臨時中學,主要接收從察哈爾省、綏遠省和山西省戰區逃出的流亡學生,同時接收了在西安登記的其他省市一部分流亡學生。學校成立半年後,以當時該地辦學條件太差,生活供應不能保證等原因,又遷到四川閬中。
- 國立五中,即國立甘肅一中。1938年3月在甘肅天水玉泉觀組建,當時名為國立甘肅臨時中學,主要接收北方各省市流亡學生。
- 國立六中,即國立山東中學。設在四川綿陽,接受魯籍流亡學生。由原山東省立高中、省立一中、省立二中、省立六中、私立濟南齊光中學和省立一師、四師等校聯合於1938年初在河南許昌組成,命名為山東聯合中學,後遷至湖北鄖陽、均縣,改為國立湖北中學,1939年3月再遷到四川綿陽,改名為國立山東中學,最後又按順序排列易名為國立六中,並在梓潼、新店、羅江和德陽等地設立了分校。該校設初中、高中、師範(前期,後期)、高職、農高。
- 國立七中,即國立山西中學。設在陝西省洋縣,原是山西各中學部分愛國師生流亡於西安的流亡學校。1938年秋,他們輾轉寶雞到達洋縣,分別在五郎宮、智果寺、良馬寺棲身辦學,艱苦度日,並繼續收容山西戰區流亡學生。校本部在縣城五郎宮。智果寺為第一分校,良馬寺為第二分校。
- 國立八中,即國立安徽一中。設在湖南乾縣(湘西吉首),專門收容皖籍流亡學生。隨戰局發展,安徽大半淪陷,安徽省主席李宗仁創辦省立第一臨時中學以收容流亡青年,一臨中主要由合肥及鄰縣的市立、縣立中學組成,並很快將一臨中和其他學校的學生西遷湖南,得到了張治中將軍的幫助,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國立安徽第一中學,後按排序易名國立八中。改名為國立八中(還有許多安徽學生到了四川,組建了國立九中),校部在乾城所里鎮(今吉首市)。中國前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曾就讀於該校,二○○一年四月,他去吉首巡視,專程到當年八中的高二部、今花垣民族中學看望[3]。
- 國立九中,即國立安徽二中。設在四川江津德感壩,專門收容皖籍中學生。由安徽省主席李宗仁將安徽師範學堂改為安徽省立第二中學,日寇逼近,該校遷到桐城縣黃甲鋪,又併入桐城縣及鄰縣的幾所中學,組成安徽省立第二臨時中學,1938年,安徽二臨中西遷四川江津德感壩易名國立安徽第二中學,後經教育部排序定名國立九中。
- 國立十中,即國立甘肅二中。設在甘肅清水,專門收容河南籍學生。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豫、晉、魯、東北等地流亡學生3,000餘人集結天水,成立隴豫公學。次年12月,隴豫公學大部分師生遷人清水縣城,,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國立甘肅第二中學。1939年4月,更名國立第十中學。校本部在清水文廟,高中部和小學部設在校本部;初中部設在永清堡。後因校舍狹窄,高二部遷永清堡,初中第五部遷往張川鎮。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6月,國立十中東遷河南新鄉。
- 國立十一中,即國立湖南中學。先設在湖南武岡(洞口縣),日寇侵湘後,西遷至淑浦、辰溪等地。國立十一中主要招收湖北及湘北流亡學生,其中又以湘潭、邵陽、沅陵居多。該校開設了初中、高中、師範和職中四部,以及一所附屬小學。1944年,國立十一中遷離原址到達岳陽,與岳郡聯立中學、岳郡聯立師範學校合三為一。當年國立十一中校歌云:殷憂啟聖。多難興邦。八方子弟。萃集一堂。忠義。切實。勤勞......耳邊又響。
- 國立十二中,即國立湖北中學,因由山東聯合中學改稱的國立湖北中學西遷四川綿陽改名為國立六中,而接用國立湖北中學的名字。設在四川長壽,全部為武漢撤出學生組成。由當時的全國名校——武昌中學遷川而成。該校分為高中部、初中部、女子部,各部校區相隔數里,分佈於長壽的松柏、官莊、荊莊、梔子灣、北莊等處。
- 國立十三中,設在江西吉安。國立十三中於1940年春在江西吉安青原山創辦。這所學校是抗戰時期江西最好的中學,升學率很高。校本部在原陽明書院和淨居寺,高中部設在陽明書院,初中部設在淨居寺,圖書館設環七祖塔之樓軒。
- 國立十四中,設在貴州貴陽,由中央機關公務員的子弟組成。抗日戰爭時期,這是一所著名的中學,她以學業成績突出,辦學嚴格而享譽當時的大西南後方。她就是貴陽馬鞍山麓的國立第十四中學。當年,她是貴陽青年學生最嚮往,和最羨慕的一所學校。1943年夏,貴州全省高中畢業班學生雲集貴陽,統一會考,前十名全是國立十四中的學生。十四中的前身是中央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抗戰初期由南京遷來貴陽。當時的教育部以她為實驗中心,進行教育改革,實驗學校由此而得名。
- 國立十五中,設在四川榮昌。1938年,以宋慶齡、宋美齡、鄧穎超、李德全、郭秀儀等婦女運動先驅所創辦的「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作為中國抗戰大後方的基地,承擔了三萬多孤兒的生活和教育工作,他們大多分散在四川接受小學和初中教育。1941年8月,保育總會決定在四川永州成立一所專收保育生的中學,1943年7月遷往榮昌,享受國立中學的待遇,國立十五中正式成立。至1944年,由於當時的戰爭和資金短缺,政府難以支付學生的全部費用,將國立十五中改為榮昌師範學校。
- 國立十六中,設在四川永川,1941年始招收四川各保育院保育畢業生,兼收戰區中小學教師第三服務團的學生。其初中分校設在四川合江,教師都是抗戰前在蘇、鄂、皖三省的省立、市立中學教書的富有經驗的教師。該校創辦於1938年春,主要來自安徽籍的流亡學生,經歷艱險,來到四川省重慶市永川縣,棲息在北山,國立十六中學應運而生。抗戰勝利後,1946年國立中學撤消,1946年秋學校奉教育部令,遷至銅陵縣和悅洲,易名為「省立銅陵中學」。
- 國立十七中,設在四川江津白沙壩,由戰區中小學教師第三服務團學生組成,以收容安徽籍學生為主。
- 國立十八中,設在四川三台。1938年3月,國立東北大學從西安遷入三台。次年春,國民政府教育部戰區中小學教師服務團進駐三台,在三台塔山鎮創辦中山中學,為收容淪陷區失學青年,194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又在三台城西火燒溝設立國立十八中,其生源以國立東北中學、三台中山中學和三台私立三台國本中學學生為主,是國立東北大學的一所附屬中學。
- 國立十九中,設在浙江江山。這是一所抗戰期間遷移校址最多的一所學校,1942年4月由教育部開辦,專門收容浙贛鐵路沿線的流亡學生,校址初設福建浦城,又改設浙江江山,旋遷往江西贛縣,1945年贛西戰事吃緊,學校又遷移到浙贛邊境的石城。
- 國立二十中,設在湖南芷江。原為宋美齡創辦的中正中學,生源是湘、黔、桂、鄂的四省個保育院學生。1943年秋,由安徽黃山遷至湘西芷江柳樹坪,改名國立第二十中學。
- 國立二十一中,1942年蘇魯豫皖淪陷區的青少年大批失學,台兒莊戰役中戰功卓著的王仲廉將軍(黃埔一期,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蘇魯豫皖邊區二路挺進軍總指揮,其子王童現為大學教授),抱定為國儲才之宗旨,於1942年在安徽太和創辦了蘇魯豫皖四省邊區戰時中學,旋被教育部接受,排序為國立二十一中。該校先設在安徽太和,後遷至陝西山陽縣和藍田縣。
- 國立二十二中,先設在安徽阜陽,後遷至陝西漢陰縣和安康。這是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建立的最後一所國立中學。1941年,九十二軍駐紮安徽阜陽,山東淪陷區的流亡學生前來投奔。是年冬,二十八集團軍成立了成城中學,二十八集團軍司令長官兼九十二軍軍長李仙洲任校長。其辦學宗旨是「培養國家元氣,拯救陷區青年」,校訓是「眾志成城」。1942年初,李仙洲赴重慶參加軍事會議,向教育部長陳立夫匯報了成城中學的現狀和改建國立中學的理由,經山東籍國民黨元老丁惟汾的幫助,1942年9月,批准私立成城中學改為國立第二十二中學,納入教育部管轄。台灣當代散文作家王鼎鈞早年畢業於該校初中。
在這二十二所國立中學中,十五中、十六中和二十中是保育中學,專門招收由戰區難童組成的各保育院和慈幼院送來的小學畢業生。
- 國立女子中學,因22所國立中學一般只招收男生,不收女生(或只招收少量的女生),1942年8月,在四川合江專門成立了國立女子中學。
- 國立第二女子中學。是國立女子中學在貴州銅梓設立的分校,稱國立第二女子中學。
- 國立華僑一中,全面抗戰開始後,日寇一面擴大侵略中國,一面挑唆東南亞國家反華排華,許多愛國的華僑青少年紛紛返國參加抗戰。為收容大批華僑青少年,教育部於1940年開始,在雲南保山建立了國立華僑一中。
- 國立華僑二中,國立華僑一中成立後,在四川綦江建立國立華僑二中。
- 國立華僑三中,在廣東樂昌建立國立華僑三中。
- 抗戰時期用「國立」字頭的中學還有:[3]
- 國立中央大學附中
- 國立社會教育學院附中
- 國立女子師範學院附中
- 國立東北中學:「九一八」事變後,1931年12月12日張學良在北平創辦東北學院,後大學部遷出另辦稱東北大學,中學部則改稱東北中學。1935年7月東北中學被迫南遷至豫鄂交界的雞公山。1938年4月東北中學改為國立,稱國立東北中學,直屬教育部。1938年夏,國立東北中學經湖北武漢南遷至湖南邵陽縣桃花坪。1938年12月10日從桃花坪經新化、漵浦、辰溪、懷化、芷江、晃縣,貴陽、息烽、遵義、桐梓,綦江、重慶、江津、瀘州、自流井,歷經3000餘公里,在1939年7月23日到達威遠縣靜寧寺。主要辦學場址在靜寧寺西部院落,包括儒林院及玉皇樓等。1939年夏,自貢地下黨組織派黃啟明、張占鰲到威遠縣靜寧寺東北中學開展工作,發展黨員23名,1940年3月建立中共靜寧寺東北中學支部,王德偉(女)任支部書記,受自貢中心市委直接領導。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靜寧寺東北中學支部停止活動。1941年10月,國立東北中學解散,高中部遷至三台縣與國本初中合併組建國立第十八中學;初中部就近併入國立東北中山中學。辦學時間約10年,據不完全統計,共培養學生1500餘人。
- 國立東北中山中學:1934年3月26日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東北協會負責人齊世英在北平創辦東北中山中學,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東北中山中學的學生積極參與。1936年11月遷江蘇南京板橋鎮。1937年8月內遷,1938年1月5日到達湖南省湘鄉縣永豐鎮,在璜璧堂複課。1938年11月武漢淪陷,湖南告急,1938年12月經桂林抵達宜山縣懷遠鎮,臨時複課3個月。1939年4月經貴陽,重慶、瀘州、自流井,在1939年5月22日到達威遠縣靜寧寺。主要辦學場所在靜寧寺東部,包括慈善堂、考仙院、王母殿等,後期(國立東北中學解散後)則為全寺。1946年10月10日遷瀋陽。到1949年3月停辦,辦學時間約15年,共培養學生約8000人。
- 國立西南中山中學:在雲南昆明成立
國立中學的設立,規模有所不同,每校都有幾千學生,其中國立八中最大,有4,000人之多。國立中學實行校長負責制,教育部為其配備的校長大都是當時的名人或政要。
後續
抗戰後期,情勢艱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倡導「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一部分應徵入伍的青年學生加入中國遠征軍,參與滇西緬北戰役諸役,榮立戰功。另一部分青年學生被編入青年軍的十個師。1945年8月日本宣佈遵照《開羅宣言》無條件投降,青年軍繼而轉入國共內戰的戰場,由於中華民國政府在內戰中失利,許多知識青年戰死沙場。
抗戰八年,各國立中學克服敵機轟炸、經費不足、設施欠缺等等困難,每年春秋兩季滾動招生,招生今日一數字無法精確統計,估計總數當在20萬人以上。國立中學始建於1938年,結束於1946年。教育部給每個戰區學生發放了畢業或轉學證書和返鄉路費,令各復員回籍繼續學業,國立中學的番號撤銷。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抗戰時期國立中學創辦及其意義余子俠 發表於《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