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L·佐治

亞歷山大·L·佐治(英語:Alexander L. George,1920年5月31日—2006年8月16日)[1]是一位美國行為科學家。他是格雷厄姆·H·史超域史丹福大學政治學名譽教授。他對政治心理學國際關係和社會科學方法論作出了有影響的貢獻。[2]

亞歷山大·L·佐治
Alexander L. George
本名Alexander L. Givargis
出生(1920-05-31)1920年5月31日
 美國伊利諾州庫克縣芝加哥
逝世2006年8月16日(2006歲—08—16)(86歲)
 美國華盛頓州金縣西雅圖
母校芝加哥大學
配偶Juliette L. George
兒女Mary L. Douglass
Lee L. George
獎項班克洛夫特獎
1975年
麥克阿瑟基金會獎學金
1983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預防核戰爭相關的行為研究獎英語NAS Award for Behavior Research Relevant to the Prevention of Nuclear War
1997年
約翰·斯凱特政治學獎英語Johan Skytte Prize in Political Science
1998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國際關係學
外交政策
行為科學
政治心理學
機構史丹福大學
蘭德公司
美利堅大學

生活

他的父母是來自波斯西北部烏爾米耶亞述人[3]他在芝加哥大學獲得本科研究生學位,並於1958年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

根據大衛·A·漢堡的說法,他是最早帶領行為科學家研究冷戰時期核危機管理「非常痛苦和危險」的問題並將知識直接傳遞給政策領導人的人之一。佐治「非常關注減少核危險」,他補充說。「我認為他是一位真正偉大的學者和人類」。[1]

獎項

作品

參考文獻

  1. ^ 1.0 1.1 "Alexander George, 'gian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ead at 86", Stanford Report, BARBARA PALMER, August 23, 2006. [2021-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1). 
  2. ^ Levy, Jack S. Deterrence and Coercive Diplomacy: The Contributions of Alexander George. Political Psychology. 2008, 29 (4): 537–552 [2021-12-09]. ISSN 0162-895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 
  3. ^ Zenda: A Weekly Assyrian Online Magazine, Vol III, Issue 39 I Kanoon 8, 6747, December 8, 1997. [2021-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1). 
  4. ^ NAS Award for Behavior Research Relevant to the Prevention of Nuclear War.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6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4 June 2011). 
  5. ^ APS Member History. search.amphilsoc.org. [2021-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3). 

外部連結

  • Dan Caldwell; Timothy J. McKeown; Alexander L. George (編). Diplomacy, Force, and Leadership: Essays in Honor of Alexander L. George. Westview Press. 1993. ISBN 978-0-8133-17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