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邪那岐板塊

伊邪那岐板塊是一個大洋型的古板塊,現在已經全部消減於北美洲板塊之下。

名稱

伊邪那岐板塊之名來自日本神話中的開天闢地之祖伊邪那岐。該神的名稱來自於古日語,在《古事記》中用漢字寫為「伊邪那岐」,在《日本書紀》中則寫作「伊奘諾」。中國學者因為多不諳日本文化,而把這一板塊譯為「伊佐奈木板塊」「伊澤奈崎板塊」「伊佐奈岐板塊」等[1],均是錯誤的譯名。

演化史

伊邪那岐板塊在中生代之前已經存在。[2]侏羅紀時,它與古太平洋板塊法拉龍板塊菲尼克斯板塊彼此遠離,共同做放射性運動。伊邪那岐板塊向西北方向運移,與歐亞板塊發生俯衝,從而使中國大陸地區發生了燕山運動。這一俯衝作用還使日本中央構造線以西的地區(大致相當於「日本海側」地區)向北移動,在其東部邊緣形成三波川變質帶,在其西部邊緣則形成阿武隈變質帶,二者構成雙變質帶

進入白堊紀,伊邪那岐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俯衝作用減弱,轉為以彼此走滑為主,但與北美洲板塊的俯衝作用則加強,並在約95Ma的時候完全消減於北美洲板塊的西北部之下。現在已經在白令海發現了屬於伊邪那岐板塊的殘餘碎塊。[3]之後,太平洋板塊即代替伊邪那岐板塊而和歐亞板塊及北美洲板塊西北部發生俯衝,使中國大陸大部發生華北運動,並使日本形成領家變質帶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萬天豐.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 地質出版社. 2004年6月. ISBN 7-116-03991-0. 
  2. ^ 周蒂. 孫珍、陳漢宗、丘元禧. 南海及其围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及构造演化. 地學前緣. 2005年9月, 12 (3): 204-218. ISSN 1005-2321. [失效連結]
  3. ^ GSA Release No. 07-1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訪問於2008-03-3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