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历史学家

侯方岳(1915年11月19日—2006年5月24日),四川省廣安縣廣門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歷史學家。

侯方岳
雲南大學副校長
任期
1974年至1982年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5年11月19日
四川省廣安縣廣門鄉
逝世2006年5月24日
雲南省昆明市
籍貫四川省廣安縣廣門鄉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生平

中華民國時期

1924年,侯方岳在舅公杜紹成的資助下,就讀於廣門鄉初級小學。1930年春,考入廣安縣立中學。1934年胡哲先楊森委任,出任第二十軍軍部駐成都辦事處主任兼天府中學校長,侯方岳擔任胡的秘書,負責起草文書翻譯電報[1],並在成都天府中學中組織輔仁讀書會、未名讀書會、海燕社等團體[2]。1936年11月,因宣傳抗日被校方監視,離開學校,之後他與饒世俊重建中共成都特支隊[3]。12月25日,成都市各界抗日救國團體召開成立大會,侯方岳以海燕社代表選入常委。1937年10月17日,在成都市南郊青春島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6月,任中共嘉樂工作委員會書記兼組織委員。1940年3月,成都爆發搶米事件,國民黨開始大肆搜捕和鎮壓中共黨員,羅世文車耀先等人被捕,形勢發生逆轉。中共川康特委決定緊縮機構,疏散幹部[4]。同年6月,中共成都市委恢復,侯方岳調回成都,出任書記,負責下轄的東區、南區、西區、北區4個區委會[5]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後,中共中央南方局派錢瑛到成都巡視工作,認為侯方岳已暴露,決定市委成員全部轉移[4]。侯方岳調任仁華中心縣委書記,負責成都東、南、北郊10個縣工作。6月,侯方岳抵達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參加中共中央南方局會議。1941年10月30日,抵達昆明,分管滇東、滇中和昆明市部分地區的黨政工作,領導一零一運動李聞慘案後的抗議活動等;此外他還在陸良縣、路南縣、廣南縣等組織武裝起義活動。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他組建了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軍(即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區隊前身)[6]

1949年1月,侯方岳代表中共雲南省工委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軍參加中共中央華南分局中共中央南方局香港召開的整軍會議(「南華整軍會議」)。1949年8月19日,華南局通知侯方岳為華南解放區代表,出席9月21日至30日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7]。10月1日,他隨政協各代表團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8]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50年2月20日,解放軍攻佔昆明後,侯方岳先後擔任中共雲南省委代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雲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政協常委、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1959年8月至1966年2月[9]),中共雲南省委邊疆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民族調查組副組長、組長。1956年,雲南省成立雲南少數民族社會歷史研究所雲南社會科學院的前身),侯方岳擔任副所長。同年中央組建雲南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費孝通擔任組長,侯方岳、林耀華擔任副組長[10][11]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1965年,中央專案組在調查田家英時,發現田家英書信中提到「侯兄是我革命的領路人」(1937年田家英加入侯方岳的海燕社[12][13]),之後侯方岳受到牽連被隔離審查。1969年,昆明軍方請示中央軍委同意後,將其隔離到軍隊保護[14]文化大革命期間,侯方岳雖受到迫害,但人身得以保全。1974年至1982年,侯方岳擔任雲南省歷史研究所所長、雲南大學副校長。1978年,他組織成立中國東南亞研究學會[15]、百越史學會、銅鼓及華南青銅文化研究會,並當選中國東南亞研究會理事長[16]

2006年5月24日,侯方岳在雲南昆明病逝,享年91歲[17]

參考

  1. ^ 成都市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 成都文史资料选编 抗日战争卷 上 救亡图存.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 2007.05: 67–70. ISBN 978-7-220-07306-9. 
  2. ^ 中共仁壽縣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仁寿县党史资料选编 (1928~1949). 中共仁壽縣委黨史研究室. : 206. 
  3.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成都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成都文史资料选辑 第16辑 纪念七·七抗战五十周年史料专辑之一. 成都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1987.05: 27–30. 
  4. ^ 4.0 4.1 成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成都市志大事记.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0.12: 689. ISBN 978-7-80238-977-9. 
  5. ^ 成都市總工會工人運動史研究組. 成都工人运动史资料 第1辑 民主革命时期成都工人运动大事记. 成都市總工會工人運動史研究組. 1983.03: 141. 
  6. ^ 施琳主編. 当代中国著名民族学家 百人小传.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6.01: 115–116. ISBN 7-81056-979-1. 
  7. ^ 中國人民政協辭典編委會編. 中国人民政协辞典.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0.04: 168. ISBN 7-5035-0191-X. 
  8. ^ 何斌主編. 广安史话.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5.05: 193–194. ISBN 978-7-5073-4293-2. 
  9. ^ 雲南政協通志編纂委員會編纂. 云南政协通志.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7.12: 136. ISBN 7-222-02224-4. 
  10. ^ 郭淨編著. 中国民族志电影先行者口述史.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5.04: 216. ISBN 978-7-222-12741-8. 
  11. ^ 朱靖江主編. 视觉人类学论坛 第1辑.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5.06: 75. ISBN 978-7-5130-3425-8. 
  12. ^ 鄭福林編著. 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时期人物辞典 1.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8.05: 100–101. ISBN 7-206-00083-5. 
  13. ^ 王茜著. 田家英秘书工作研究 兼及预防党政秘书腐败.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2.02: 39. ISBN 978-7-5130-1072-6. 
  14. ^ 鄧德琪主修. 邓姓家族史谱 上. 鄧氏續修聯譜編輯委員會. 2015: 137. 
  15. ^ 陳喬之等主編. 中国的东南亚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文.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2.08: 8–9. ISBN 7-81029-145-9. 
  16. ^ 上海市僑史學會,新加坡南洋學會合編. 上海侨史论丛 第2集 华侨华人问题学术讨论暨姚楠教授从事东南亚研究六十周年纪念会专辑. 上海市華僑歷史學會. : 13. 
  17. ^ 厲華主編. 红岩人物档案.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10.03: 142. ISBN 978-7-229-01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