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駐大韓帝國公使館

舊俄羅斯公使館韓語:구 러시아 공사관舊 러시아 公使館 Gu Reosia Gongsagwan),又名洋館韓語:양관洋館 Yanggwan),是俄羅斯帝國蘇聯先後於朝鮮半島設立的外交代表機構,始建於1885年,1890年建成,1950年毀於韓戰。1969年起,韓國政府將公使館作為歷史建築納入保護,並進行了重建。[1][2]

舊俄羅斯公使館
구 러시아 공사관
公使館內僅存的瞭望台
其他名稱洋館、俄羅斯駐漢城公使館、蘇聯駐京城領事館
地點 南韓首爾特別市中區貞洞街韓語정동길 (서울)21-18號
類型公使館
面積1,022平方米(11,000平方英尺)
歷史
建立於1890年
廢棄於1950年
時代 朝鮮國 俄羅斯帝國
日治朝鮮 蘇聯
事件
  • 1945年日本投降後,公使館閉館撤離
  • 韓戰期間遭炸毀,僅存外牆和瞭望台;1973年修復成現貌
管理 中區廳
官方名稱首爾 舊 俄羅斯公使館
評定時間1977年11月22日
參考編碼253
官方網站國家遺產入口網(韓文)
1900年的俄羅斯公使館

歷史

1885年,俄羅斯帝國朝鮮國建交,沙俄遂於漢城(今首爾)興建其公使館朝鮮高宗27年(1890年),俄羅斯駐朝鮮公使館正式落成開館。1896年發生俄館播遷事件,高宗逃難到這裏避難,並下詔解散親日內閣、組建親俄內閣。1897年,高宗回到德壽宮稱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公使館也改稱俄羅斯駐韓國公使館。嗣後大韓帝國與日本帝國簽訂《乙巳條約》後隨即日韓合併,公使館關閉。[2][3][4]

1925年,蘇聯與日本建交後,將原先的沙俄公使館改作領事館繼續使用,為蘇聯駐京城領事館[5]。1945年日本投降後,蘇聯軍事佔領朝鮮半島北部,隨後承認半島北部建立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權,公使館再次閉館撤離。1950年韓戰爆發,公使館建築在戰爭中被摧毀。1969年,首爾市政府[註 1]將公使館建築以「洋館」的名義列入該市第3號有形文化財,並在1973年出資重修了公使館建築[1]。1977年,以「舊俄羅斯公使館」的名義被列入第253號韓國史蹟[2]

1990年蘇聯與大韓民國建交後,選擇於龍山區漢南洞建立新的使館,而不再使用原先的公使館建築。[6]

建築

舊俄羅斯公使館是一座兩層樓的磚砌建築。1894年伊莎貝拉·博德訪問朝鮮後,在《朝鮮及其鄰國韓語조선과 그 이웃 나라들》(英語:Korea and Her Neighbours)一書中將英國駐朝鮮領事館描述為「山坡上一座引人注目的紅磚建築」,而「另一座高山被俄羅斯公使館佔據,高聳的塔樓和華麗的正門是這個城市最不尋常的建築」[7]韓戰期間,公使館遭到嚴重破壞,只剩下東北側的塔樓和地下兩層。1973年對建築進行修復,修建了凱旋門風格的正門,總面積達1,022平方米。建築內亦有朝鮮高宗曾經居住的房間,建築物及其室內裝飾具有文藝復興建築的風格。相傳,塔樓下的地下通道曾一路連接到德壽宮。[2]

參見

註釋

  1. ^ 首爾原文為「서울」,1946年設市以來從未變更,譯名原套用舊稱漢城李明博市長任內2005年起改用音譯「首爾」。

參考文獻

  1. ^ 1.0 1.1 서울특별시 유형문화재 양관 (洋館) [首爾特別市有形文化財 洋館]. 國家文化遺產門戶韓語국가문화유산포털. [2023-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7) (韓語). 
  2. ^ 2.0 2.1 2.2 2.3 서울 구 러시아공사관 (서울 舊 러시아公使館) [首爾舊俄羅斯公使館]. 國家文化遺產門戶韓語국가문화유산포털. [2023-11-17] (韓語). 
  3. ^ 楊雨蕾 等. 韩国的历史与文化.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1年6月: 200. ISBN 9787306038999. 
  4. ^ 曹中屏. 朝鲜近代史.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3年1月: 177. ISBN 7-5060-0336-8. 
  5. ^ 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 vol. 34, pp. 32-53.
  6. ^ About embassy. 俄羅斯駐韓國大使館韓語주한 러시아 대사관. [2023-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6) (英語). 
  7. ^ 전국역사지도사모임. 표석을 따라 경성을 거닐다. 유씨북스. 2016: 139–141 (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