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寺是位於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白佛村興寧寺街的一座漢傳佛教寺院。[1]

歷史

興寧寺位於通往白佛村的南北走向的興寧寺街中央,興寧寺街從興寧寺兩側繞過,將興寧寺夾在中間。[1]

《石家莊市地名志》記載,興寧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元年(550年)。興寧寺過去規模很大,寺前廣場一直延伸到今興寧寺所在高台以南三、四十米處。當時興寧寺周圍有圍牆,主要建築有山門、前殿、後殿、東西廂房共12間。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的一塊重修碑上刻有「郡城南下迤隔滹沱河驛塗右掖地名白佛村……村因寺識……大齊天保元年創建……」等字樣。如今該碑躺臥於寺前高台的地上。[1]

文化大革命中,興寧寺遭到全部毀壞。僅剩下白石佛一尊。1987年,白佛村籌集9萬餘元人民幣重建了興寧寺,村民自發捐款3萬多元,新建的興寧寺只有一座大殿。大殿落成後,白佛被重新安放到大殿內。1993年6月2日夜,盜賊破門而入,割走了白佛的前臉,白佛只剩下雙耳及後腦勺。村民隨後請來曲陽石匠,重新雕刻了漢白玉前臉,接在白佛頭上。村民還為大殿焊了鐵門、鐵窗,加固了大殿,後來,又有盜賊試圖盜竊白佛,未下手便被村民發現,最終抓住並扭送派出所。[1]

興寧寺1987年重建後,並無僧人,由村民保管鑰匙,僅在農曆初一、十五開門,供信眾進入大殿上香。[1]

建築

白佛村石造像
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白佛村
分類石刻
時代北齊
認定時間1993年7月15日

如今,興寧寺僅有一間正殿,座落於1米半高的磚台上。門窗為木製,其餘均為水泥製作。為了防盜,大殿設有兩道門,外為木門,內為鐵柵欄門。[1]

殿內有一尊約高4米的石佛。如今石佛身披紅、黃色綢布。石佛腳踩石制蓮花底座。佛像背後有一塊灰色石板,邊緣殘缺,花紋細膩。石板、佛身、蓮花底座是用整塊漢白玉雕成。如今,佛像背後壘有寬2米的水泥靠板,使石佛可以穩固矗立。[1]

歷史上,這尊白佛在日偽時期曾經兩次被偷,由於佛身沉重,故盜賊試圖割取佛頭。兩次均未得手,但鋼鋸切入石佛頸部三分之一深。此後,村民用磚壘起一座佛龕,將石佛罩在其內,並焊鋼絲網,只露出石佛的面部。「文化大革命」初期,由於形勢影響,村民將石佛拉倒,就地掩埋。[1]

1993年7月15日,「白佛村石造像」被列入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石刻,歷史年代為北齊

據資料記載,興寧寺1987年重建後,石佛背後的牆上曾經寫有「保全國粹」、「珍重村名」八個大字,但現已無存。[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