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姓,古代突厥語族部落名稱。

  • 十姓一作十姓部落十箭西突厥十個部落的總稱。亦稱十姓部落。突厥土門可汗之弟室點密統十大首領出定西域,自為可汗,號「十姓部落」。唐太宗貞觀初年,咥利失可汗分所屬為兩廂十姓,東廂號「五咄陸」,各置一啜率領,有五大啜,居碎葉川(今楚河)東;西廂號「五弩失畢」,各置一俟斤率領,有五大俟斤,居碎葉川西。姓授一箭,大首領稱大箭頭,自此「十姓」亦稱「十箭」。阿史那賀魯統治西突厥時,十姓部落悉歸其統治。唐平定阿史那賀魯,十姓部落地區由濛池都護府昆陵都護府兩個都護府管轄,十姓部落也歸併於唐朝
  • 十姓回紇,組成回紇部落的十個氏族。古代回紇人民對其祖先氏族社會的歷史傳說,和九姓回紇並列。實際上,十姓回紇是高車袁紇部的意譯。袁紇為On Uigur的音譯。On為突厥語和回鶻語「十」,Uigur即回紇,所以,On Uigur的意譯即為「十姓回紇」。成書於14世紀的波斯史學家拉施德·丁的《史集》,在《第三編》的《畏兀兒部落》一節中,提到忽惕一塔黑山周圍有一處有十條河,有些回紇人住在這裏,就叫做「十姓回紇」;另一處有九條河,有些回紇人住在那裏,就叫做「九姓回紇」。那十條河人們也稱之為「十嗢昆」。古代畏兀兒諸部的駐地就在這些河流沿岸,沿着十條河流居住的稱為溫(aun)-畏兀兒,即十姓回鶻;而住在九河地區的,稱為脫忽思(tuguz)-畏兀兒,即九姓回鶻

參考文獻

  • 《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