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米話
占米話,又稱尖米話、粘米話、祖公話,是一種混合型方言,,是古惠州府歸善、海豐、博羅一帶居民對母語的自稱。主要分佈在廣東省汕尾市西南部(海豐縣、陸豐市)和深圳市東部。這種方言融合了白話、客家話、福佬話的特點,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占米話的使用人口大約有20多萬。占米話中保留了大量古語詞,是一種瀕危語言,主要分佈於深圳市深汕合作區與惠州部分鄉鎮的村落,該區域各鎮的占米話人口有1萬至2萬人不等,深圳坪山新區的個別村落中也有這種方言,但當地還能說這種方言的人僅剩十幾人。[1]
占米話 | |
---|---|
母語國家和地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區域 | 廣東省惠州市深圳市汕尾市 |
母語使用人數 | 20萬 (2014) |
語系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無(mis) |
Glottolog | 無 |
占米話保留了較多粵語成分,也有些與客家話相同的特點,並顯示出受閩南話影響的痕跡.若結合詞彙系統,則顯得比較複雜。語音方面,它與廣州話在聽感上的相似性及聲韻比較數據所顯示出來的同一性。同時占米話也有些與客家話相同的語音特點,並顯示出受閩南話影響的痕跡。詞彙方面,海豐占米話中的核心詞部分,與廣州話相同者所佔比例最大,但在常用詞方面,它與海豐「福佬話」相同的詞彙所佔比例均高於其它二者,而與梅縣話相同詞的比例則一直偏低。[2]
據實際接觸和有關資料了解,屬深圳市的大鵬、南澳、龍崗坪山、坪地、坑梓話,惠州的「本地話」,惠東縣的多祝、鐵涌、平海、港口、巽寮、稔山、吉隆、黃埠、鹽州等鎮和本縣的赤石、鮜門、小漠及梅隴鎮南山的尖米話與海豐鵝埠尖米話的語音系統基本相同。狹義粘米話按照音韻特徵分為兩派,一種是古惠州府海豐縣楊安都以及歸善縣(今惠東、惠陽、龍崗)一帶口音,一種是古廣州府新安縣大鵬衛所以及香港汀角一帶口音。從地理上看,粘米話或大鵬話是方言孤島,粘米話之所以支離破碎分佈,與清初遷海令有關,惠州府沿海居民十室九空,粘米話變成僅在衛所一帶居民使用。大鵬話與鵝埠粘米話相隔迢迢,但差異很小,證明了粘米話背後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及粘米話內部的穩定性。潘家懿先生將粘米話分為兩派--「粵味粘米」與「客味粘米」,客味粘米,指的就是惠州河源一帶的東江流域本地話,粵味粘米指的就是沿海一帶本地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