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爾恩之圍

哈默爾恩之圍(法語:Siège de Hamelin;德語:Belagerung von Hameln)於1806年11月7日–22日在位於漢諾威西南36公里的哈默爾恩爆發。此役是第四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此役中,法國軍隊從普魯士軍隊手中奪取了哈默爾恩要塞德語Stadtbefestigung Hameln。圍攻哈默爾恩的是由愛德華·莫蒂埃率領的法軍第8軍。在莫蒂埃麾下的薩瓦里英語Anne Jean Marie René Savary將軍與普軍城防指揮官卡爾·路德維希·馮·勒科克將軍進行談判後,普軍決定不戰而降。嚴格來說,此次圍城更多的是對城池的封鎖,因為雙方的軍隊從未交戰。[2]

哈默爾恩之圍
第四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哈默爾恩的城防工事
日期1806年11月7-22日
地點
位於漢諾威西南36公里的哈默爾恩
52°6′N 9°22′E / 52.100°N 9.367°E / 52.100; 9.367
結果 法軍勝利[1]
參戰方
法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
荷蘭 荷蘭王國
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王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法國 愛德華·莫蒂埃
法國 讓·薩瓦里英語Anne Jean Marie René Savary
荷蘭 讓-巴蒂斯特·迪蒙索英語Jean-Baptiste Dumonceau
普魯士王國 卡爾·馮·勒科克英語Karl Ludwig von Lecoq 投降
兵力
6,000人[1]
12門火炮
10,000人[1]
175門火炮
傷亡與損失
輕微 10,000人[1]
175門火炮(全軍投降)

法皇拿破崙一世在同年10月14日的耶拿-奧爾施泰特戰役中殲滅了普魯士的主力部隊後,他的大軍團易北河一帶追趕撤離的普魯士軍隊。這使得在易北河以西保衛賓士域-呂訥堡的普魯士軍隊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法軍在易北河奧得河之間追擊普魯士軍隊時,小股法軍入侵了漢諾威黑森-卡瑟爾。兩地的普魯士守軍撤退到哈默爾恩威悉河畔寧堡,在那裏他們分別向法軍投降。[2]


背景

1806年9月,當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動員普魯士軍隊時,一支龐大的部隊在賓士域-呂訥堡集結。這支軍隊由布呂歇爾中將集結,在帕德博恩奧斯納布克萊爾奧登堡共有16個步兵營和17個騎兵中隊。在策勒希爾德斯海姆賓士域有20個步兵營和28個騎兵中隊。[3]這支部隊成為普魯士戰線最西端的軍隊,其部30,000名士兵由恩斯特·馮·呂歇爾布呂歇爾指揮。[4]

普軍最高統帥部明白法軍的攻勢將會來自南方,於是布呂歇爾的部隊於十月初向艾福特進發。克里斯蒂安·亞歷山大·馮·哈肯德語Christian Alexander von Hagken少將和卡爾·弗里德里希·馮·布呂塞維茨德語Karl Friedrich von Brüsewitz少將被留下來抵禦來自荷蘭王國萊茵河下游的法軍。加上哈默爾恩威悉河畔寧堡,該地區的普魯士兵力約為12,000人。小型機動部隊在明斯特附近集結,並由卡爾·路德維希·馮·勒科克將軍指揮。對抗普魯士軍隊的是荷蘭國王路易·波拿巴愛德華·莫蒂埃指揮的部隊。路易·波拿巴韋瑟爾附近部署了一支5,000到6,000人的部隊,在烏得勒支部署了另一個類似規模的部隊。拿破崙計劃讓路易·波拿巴愛德華·莫蒂埃在原地駐守,直到法軍的大部隊擊敗普魯士主力軍,屆時他們再計劃佔領漢諾威黑森-卡瑟爾[5]

行動

 
路易·波拿巴

10月9日,勒科克和哈肯的部隊緩慢向西行軍。10月19日,普魯士軍隊得知了主力部隊在耶拿-奧爾施泰特戰役中的慘敗。勒科克和哈肯隨即退回到哈默爾恩,於10月23日入城。第二天,勒科克從哈默爾恩出發前往易北河。但由於中途聽說法軍已經封鎖了他的去路,他於27日停止了行軍並返回哈默爾恩,在那裏他開始籌集食物和補給以預備可能到來的圍城戰。勒科克派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馮德奧斯滕德語Christian Friedrich von der Osten上校帶領一個龍騎兵團和一個步兵營穿越易北河加入布呂歇爾的部隊。[6]

 
愛德華·莫蒂埃

在得知了耶拿-奧爾施泰特戰役中普軍的慘敗後,卡爾·安東·馮·比拉德語Karl Anton von Bila少將於10月20日帶着一個步兵營、各類寶藏和檔案資料離開了漢諾威。他設法安全地越過易北河,但他的小部隊被在斯德丁投降後進行掃蕩的法軍發現。10月31日,比拉在安克拉姆會見了他的弟弟魯道夫·恩斯特·馮·比拉德語Rudolf Ernst von Bila少將,但第二天兩兄弟和他們的2,200名士兵就向尼古拉·萊昂納爾·貝克英語Nicolas Léonard Beker將軍的法軍龍騎兵投降。[7]

10月17日,拿破崙向路易·波拿巴愛德華·莫蒂埃發出命令。路易·波拿巴的部隊前往佔領帕德博恩明斯特,而莫蒂埃將佔領福達並在艾福特亨利·雅克·紀堯姆·克拉克英語Henri Jacques Guillaume Clarke將軍會合。但當路易·波拿巴莫蒂埃進行戰鬥準備時,拿破崙更改了他們的作戰目標,下令兩人在卡瑟爾集合,在那裏他們將消滅黑森-卡瑟爾。儘管黑森選帝侯威廉一世保持官方中立,但拿破崙知道威廉對法國懷有敵意並決定將其罷免。[8]

莫蒂埃的第8軍,包括路易·亨利·盧瓦宗英語Louis Henri Loison的步兵師。[9]5500人的步兵師由三個輕步兵團組成。11月1日上午,莫蒂埃的部隊從南部進入卡瑟爾,而路易·波拿巴的部隊隨後很快從北部抵達。黑森的士兵在沒有進行抵抗的情況下被解除武裝,法軍隨後宣佈吞併黑森威廉一世和他的兒子逃離了城市。11月9日,路易·波拿巴因病離開軍隊,莫蒂埃接管了他們的聯合部隊。11月7日,第一支法國軍隊抵達哈默爾恩郊區,3日後,更多的法國軍隊也抵達了該地。[10]

圍城

 
讓·勒內·薩瓦里

莫蒂埃留下6,000名士兵和12門火炮來封鎖哈默爾恩[9],同時他的大部隊繼續前往漢諾威,並於11月12日佔領了漢諾威[11]迪蒙索的荷蘭部隊被編成四個旅。克拉斯(Crass)將軍率領第1旅,由第2和第3獵兵團的第1營組成。馮·赫爾德林(von Heldring)將軍指揮第2旅,該旅由第2和第3線列步兵團各兩個營和第4線列步兵團的一個營組成。馮·哈塞爾特(von Hasselt)的第3旅包括第7線列步兵團的兩個營和第8線列步兵團的一個營。第3輕騎兵團由四個中隊組成,是馬舍克(Mascheck)將軍第4旅的唯一單位。[12]

普軍指揮官勒科克在哈默爾恩有10,000名士兵和175門火炮。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馮·舍勒德語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von Schoeler少將的3,058人駐軍包括3個步兵團外加一個步兵營,堡壘內還有充足的食物和彈藥儲備。[12]

莫蒂埃不斷向勒科克施壓,以使他投降,但起初普魯士人拒絕了。[12]與此同時,拿破崙正在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大使吉羅拉莫·盧凱西尼英語Girolamo Lucchesini談判停戰協定。其中的一項就是所有普魯士堡壘向法軍投降。雖然盧凱西尼同意了以上條款,但普魯士國王拒絕了。儘管如此,拿破崙還是派薩瓦里將軍去看看他是否可以利用這個條款來誘使哈默爾恩的普魯士駐軍投降。薩瓦里於11月19日抵達哈默爾恩,會見了勒科克和他的將軍們。法軍提醒守城的士兵,周圍400公里內沒有普魯士軍隊,然後聲稱法國已經和盧凱西尼達成了停戰協議。儘管普軍和法軍的比例幾乎是二比一,但勒科克同意第二天以與普倫茨勞相同的條件投降。也就是說,所有普魯士軍官將被假釋,而普通士兵則成為戰俘。[2]

關於11月22日發生的投降,存在兩種不同的說法。[12]在一個版本中,當普魯士士兵得知投降的命令時,部隊發動了叛變。士兵們衝進酒鋪喝得爛醉。普魯士士兵在街上發生騷亂,搶劫和隨意槍擊哈默爾恩的市民。普魯士軍官們要求將普通士兵送回家,而不是被當作戰俘對待。為了執行投降條款,薩瓦里讓他的騎兵將普魯士駐軍趕到城外,然後將其包圍並解除武裝。[11]在第二個版本中,法軍只俘虜了600名普魯士人。[9]其餘的駐軍,在叛亂的混亂中逃離了城市,分散進入了鄉村。[12][13]

結果

 
普拉森堡要塞

薩瓦里率領迪蒙索的部隊前往已經被一支小部隊封鎖的威悉河畔寧堡。在那裏有路德維希·馮·施特拉赫維茨德語Ludwig von Strachwitz少將指揮的2,911人駐軍。此外,還有168名炮手和54名輕騎兵。11月26日,普魯士守軍投降。軍官們得到假釋,而士官和已婚男子則被允許回家。西法倫的士兵被帶到棉登並被釋放,而只有少數人被作為囚犯送往法國。[14]

11月25日,號稱堅不可摧的普拉森堡要塞在沒有開一槍的情況下投降。[12]

歷史學家弗朗西斯·洛蘭·彼得英語Francis Loraine Petre認為,勒科克有責任抗戰到底。他的投降使拿破崙更容易將資源投入到波蘭和東波美拉尼亞的冬季戰役中。[11]迪格比·史密斯認為哈默爾恩之降「可恥」。[12]

在最終投降的前幾天,11月16日,拿破崙發佈了一份公告。他聲稱,在普魯士和薩克森軍隊的145,000名士兵中,只有「國王、王后、卡爾克·羅伊將軍和10至12名軍官逃脫了」。彼得指出,這一次,拿破崙的公報並沒有誇張。法軍俘獲的數百馬匹被法軍騎兵使用。除了人員和馬匹的巨大損失外,普魯士人還損失了275門野戰火炮、236門營級火炮和12列貨車。[15]

1809年12月,勒科克因向法軍投降而被判處無期徒刑。然而,他被允許在施潘道而不是堡壘監獄中度過大部分監禁,並最終於1812年獲准回到他的莊園。從1813年起,他獲准住在奧拉寧堡,並於1814年獲得赦免。這位才華橫溢的製圖師在晚年繼續製作地圖,直到他失明,勒科克於1829年去世。[16]

腳註

  1. ^ 1.0 1.1 1.2 1.3 Bodart 1908,第376頁.
  2. ^ 2.0 2.1 2.2 Petre 1993,第298頁.
  3. ^ Petre 1993,第64頁.
  4. ^ Chandler 1966,第456頁.
  5. ^ Petre 1993,第291-292頁.
  6. ^ Petre 1993,第292-293頁.
  7. ^ Petre 1993,第254頁.
  8. ^ Petre 1993,第293-294頁.
  9. ^ 9.0 9.1 9.2 Pigeard 2004,第369頁.
  10. ^ Petre 1993,第297頁.
  11. ^ 11.0 11.1 11.2 Petre 1993,第298-299頁.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Smith 1998,第233頁.
  13. ^ Poten 1883,第108頁.
  14. ^ Smith 1998,第233-234頁.
  15. ^ Petre 1993,第300-301頁.
  16. ^ Mittler 1906,第46頁.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