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標準簡稱國家外匯局,亦簡稱外管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外匯和國際收支工作的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現由中國人民銀行管理[1]

國家外匯管理局
1999年規定印章直徑4.5厘米,中央刊國徽,由國務院製發。
主要領導
局長朱鶴新
副局長
4
鄭薇 李紅燕 徐志斌 李斌
機構概況
業務上級機構中國人民銀行
組織上級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機構類型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行政級別副部級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11100000000014453C在維基數據編輯
本級中共組織
中國共產黨國家外匯管理局黨組
本級紀檢監察機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人民銀行紀檢監察組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30號
郵政編碼100033
電話號碼+86 (0)10 68401188
華融大廈辦公區
實際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18號華融大廈
郵政編碼100048
電話號碼舉報電話:
+86 (0)10 68402265
對外官網www.safe.gov.cn
機構沿革
成立時間1979年6月
影像資料
位於成方街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南門

國家外匯局負責管理國家外匯收支、買賣、借貸、轉移以及國際間的結算、外匯匯率和外匯市場

沿革

國家外匯管理局在1979年成立時,與中國銀行在北京市西城區西交民巷17號合署辦公,當時中國銀行同時承擔着外匯管理和經營職能,與外匯局屬於一個機構兩塊牌子;1982年,因機構改革,中國銀行開始專司外匯經營業務,國家外匯管理局從中國銀行獨立後劃歸中國人民銀行領導,單獨履行國家的外匯管理職能。1985年7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從西交民巷遷往百萬莊大街甲2號(現為華融置業辦公樓),1987年1月又遷往月壇南街32號(現為銀島商務樓)[2]

1988年8月13日《國務院關於國務院機構設置的通知》中明確:國家外匯管理局是司局級的部委歸口管理的國家局,由中國人民銀行歸口管理。1991年10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將辦公地點遷往朝陽區北辰東路匯賓大廈。1994年,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並軌。

1997年12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再次搬遷至海淀區阜成路華融大廈[2]。2021年8月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啟用位於西城區北京金融街的新辦公區[3]

職責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國家外匯管理局承擔下列職能:

  1. 設計、推行國際收支統計體系、申報制度,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
  2. 分析、研究外匯收支和國際收支狀況,提出達致國際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議,研究人民幣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
  3. 管理外匯市場的運作;向人民銀行提供制訂匯率政策的建議。
  4. 制訂經常項目匯兌管理辦法,監督經常項目的匯兌。
  5. 監督資本項目下的交易和外匯的匯入、匯出及兌付。
  6. 按規定經營和管理國家的外匯儲備
  7. 起草外匯行政管理規章,檢查境內機構執行外匯管理法規的情況。
  8. 參與有關國際金融活動。
  9. 承辦國務院和人民銀行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構設置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國家外匯管理局內設機構為副司局級,分支機構與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共用辦公設施。外匯局設置下列機構[4]:(以下機構除註明外皆為副司局級)

內設機構

直屬事業單位

分支機構

直屬企業單位

歷任領導

局長
副局長


參考文獻

  1. ^ 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 关于转发国务院机构简称的通知 (PDF). 廣東老齡網. 2018-06-22 [2018-11-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1-25). 
  2. ^ 2.0 2.1 在金融街办公区谱写外汇管理事业的新篇章. 《中國外匯》2021年第17期. 2021-09-13 [2022-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30). 
  3. ^ 国家外汇管理局举行新办公区首次升旗仪式. 國家外匯管理局. 2021-08-02 [2022-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30). 
  4. ^ 程婕. 外汇局梧桐树平台再添新成员 (PDF). 北京青年報. 2018-12-14 [2019-10-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24). 
  5.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补齐 原总经济师王春英履新. 財新網. [2020-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外部連結

參見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前任:
中國人民銀行
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
1979年6月至今
現任
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金融組織國際資產及投資交易清算會計核算主管部門
1998年6月12日至今
現任
國務院金融機構外匯業務市場准入與外幣資產監管部門
1979年6月至1998年6月12日
繼任:
中國人民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