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消亡

马克思主义概念

國家消亡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的一個概念,指的是隨着人類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國家將逐漸變成人類發展的阻礙,並最終不復存在,社會將在沒有國家及執法者的情況下自行發展。

詞源

這一措辭最早見於恩格斯所著的《反杜林論》中,他在其中寫道:

當國家終於真正成為整個社會的代表時,它就使自己成為多餘的了。當不再有需要加以鎮壓的社會階級的時候,當階級統治和根源於至今的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生存鬥爭已被消除,而由此二者產生的衝突和極端行動也隨着被消除了的時候,就不再有什麼需要鎮壓了,也就不再需要國家這種特殊的鎮壓力量了。國家真正作為整個社會的代表所採取的第一個行動,即以社會的名義佔有生產資料,同時也是它作為國家所採取的最後一個獨立行動。那時,國家政權對社會關係的干預將先後在各個領域中成為多餘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來。那時,對人的統治將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國家不是「被廢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1]

隨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又寫道:

所以,國家並不是從來就有的。曾經有過不需要國家、而且根本不知國家和國家權力為何物的社會。(中略)隨着階級的消失,國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產者自由平等的聯合體的基礎上按新方式來組織生產的社會,將把全部國家機器放到它應該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陳列館去,同紡車和青銅斧陳列在一起[2]

闡釋

 
國家消亡理論提出者,弗里德裏希·恩格斯

儘管是恩格斯提出了這個概念,但他將其歸於卡爾·馬克思[3]。而後來的其他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則對這個概念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闡釋[4]。根據這一概念,最終追求個性、自由和自我發展的人們將會消滅國家,創造出一種新的政體,也就是共產主義社會;而在向這一社會轉變期間,存在一段暫時的無產階級專政時期[5]

馬克思視權力(特別是國家權力)為有產階級進行階級壓迫的工具,而在共產主義的無國家社會中,由於所有階級都被消滅,不會再有國家或國家權力,也不會有法律,社會會自行發展[6][7]

馬克思主義的國家消亡這一概念既不同於無政府主義者支持的不經過無產階級專政直接廢除一切國家的理論,也不同於國有社會主義支持國家繼續存在的理論[8][9][10]

弗拉基米爾·列寧支持國家消亡的觀點,並在《國家與革命》中分析了恩格斯的論述[11]約瑟夫·斯大林政府也有對這一概念進行提及,但其主張社會主義僅在一個國家內取得了勝利,因此時機還未成熟,反而應當加強國家政權的力量[12]。這一概念因此在斯大林時期的蘇聯被邊緣化[13]

1958年3月的成都會議上,毛澤東說:「首先是階級消滅,而後是國家消滅,而後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14]。」

參見

參考文獻

  1. ^ 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 第三编 社会主义. 反杜林论.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1878 [2022-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4) (中文(簡體)). 
  2. ^ 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 九 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1884 [2022-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5) (中文(簡體)). 
  3. ^ Kurian, George Thomas (編). Withering Away of the State [國家消亡]. The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Science. Washington, DC: CQ Press: 1776. 2011 [2022-12-24]. ISBN 9781933116440. S2CID 221178956. doi:10.4135/9781608712434.n16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0). 
  4. ^ 任曉偉. 从“国家消亡”论到“社会主义国家”观念 (PDF). 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9, 15 (3): 90–97 [2022-12-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24). 
  5. ^ 姜正君. 希望还是神话:马克思的国家消亡论阐释.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1, (11): 124–132 [2022-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4). 
  6. ^ 歐陽英. 从MEGA2重新理解马克思有关国家的学说. 哲學研究. 2011, (3): 24–29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5). 
  7. ^ 邱昭繼. 法律消亡论的概念分析. 浙江社會科學. 2015, (1): 43–48+157–158 [2022-12-25]. doi:10.14167/j.zjss.2015.0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5). 
  8. ^ 彭先兵; 覃正愛. 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威观探析 (PDF).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8, (7): 86–93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25). 
  9. ^ 殷敘彝. 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溯源——从拉萨尔到伯恩施坦.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2010, (3): 148–160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5). 
  10. ^ 辛向陽.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国家理论及其思想意义.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 (7): 36–42 [2022-12-25]. doi:10.16580/j.sxlljydk.2015.07.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5). 
  11. ^ 列寧, 弗拉基米爾. 第一章 阶级社会和国家. 国家与革命.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1918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0). 
  12. ^ 奚廣慶. 成功与失误:斯大林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及其实践——读史札记. 社會科學研究. 2001, (2): 1–5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5). 
  13. ^ 大英百科全書》中的條目:Stalinism(英文)
  14. ^ 在成都会议上的插话.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2024-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