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橋,曾用名為廣濟橋大通橋[1],是一座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的大橋,連接龍豐橋西兩地。該橋始建於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而現今的南側橋樑於1992年10月動工建設,1993年8月1日開放車輛通行[2];現今的北側橋樑於2013年12月21日拆除重建[3],並於2014年10月31日開放車輛通行[4]

圓通橋
1937年的惠州西湖圓通橋
座標23°5′41.0769″N 114°24′12.9749″E / 23.094743583°N 114.403604139°E / 23.094743583; 114.403604139
承載公路
跨越惠州西湖
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
其他名稱廣濟橋、大通橋
業主惠州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
維護單位惠州市公路事務中心
上游橋樑南湖石拱橋
下游橋樑明聖橋
設計參數
橋型拱橋
建築材料混凝土
全長80米(260英尺)(北橋)
93.4米(306英尺)(南橋)
高度2.3米(7英尺7英寸)(北橋)
2.39米(7英尺10英寸)(南橋)
最大跨度16米(52英尺)(北橋)
21米(69英尺)(南橋)
行車線數量6
歷史
設計師廣東省建築設計院
開工日2013年12月21日 (2013-12-21)(北橋)
1992年10月 (1992-10)(南橋)
完工日2014年10月31日 (2014-10-31)(北橋)
1993年8月1日 (1993-08-01)(南橋)
開通日2014年10月31日 (2014-10-31)(北橋)
1993年8月1日 (1993-08-01)(南橋)
地圖
地圖

該橋樑位於惠州西湖甘公堤[5]:1243,是惠州西湖「五湖六橋八景」中「六橋」的第六橋[1],亦是惠州西湖的南湖與豐湖的分界線[6]

構造

現今的圓通橋為惠城區的一組橫跨西湖的大型橋樑,分為南、北兩幅橋面,長分別為93.4米及80米[7],寬均為19.5米[8]。每幅橋面均設置單向3根行車線,內側佈置1.5米寬的綠化帶,外側佈置2.5米寬的非機動車道、2米寬的綠化帶及3米寬的人行通道[8]

該橋兩幅橋面的欄杆均以漢白玉砌就,雕刻有竹葉圖案,並懸掛有「圓通橋」三字標識銘牌[9]。值得一提的是,拆除前的老圓通橋欄杆亦有類似銘牌,惟該銘牌與新建欄杆尺寸不合,且色差過大,故未能重新掛上;該銘牌後來保存於惠州市公用事業管理局[8]

歷史

單橋時期

圓通橋始建於明朝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由當時的惠州府知府甘公亮在豐湖甘公堤上修建[10],最早的形態為紅石拱橋[5]:1243;而在不晚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時,該橋已被稱作「大通橋」[11]清朝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當地僧人正修向公眾募資修繕該橋及甘公堤[12]

惠樟公路在1928年通車至堤西竹園角車站(今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之後,為方便交通,讓汽車能夠到達西湖另一側的水門車站,惠樟公路會董事饒靜寰於1932年把紅石拱橋形制的圓通橋改建為7米高的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樑,使得這座橋樑由此成為交通樞紐[13]。1933年,畫家高奇峰提議在橋上加裝橋欄,並獲公路會採納。1935年,橋下又修建兩個拱門及10個涵洞,並將堤壩增高1米有餘[5]:1244。1938年,侵華日軍入侵惠州,並將該橋炸毀。之後,永平鄉鄉民捐資,用竹木搭設便橋以恢復交通[5]:1244[14]。1946年,當地百姓再度募捐,重建該橋為鋼筋混凝土拱橋[5]:1244

1969年,縣級惠州市人民政府投資人民幣7萬元,將該橋改建為單跨雙曲拱橋,同時拓寬橋面。1982年,廣東省財政廳下撥人民幣24萬元再度擴建該橋,由惠陽地區公路局設計,惠州市市政工程公司負責實施[5]:1244。翌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再投資20萬元,在橋面增加一層整體鋼筋混凝土以增加過橋車輛承受力[13],同時將橋面拓寬至12米,並新嵌池橋碑[5]:1244,安裝鑄鐵鏤花欄杆[13]

雙橋時期

1992年10月,為疏導城市交通,地級惠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在既有圓通橋靠近南湖一側加建新橋,稱新圓通橋或圓通二橋[5]:1244-1245[13]。新橋在1993年8月1日啟用,與老圓通橋組成橢圓形雙橋景觀;同時,老圓通橋改為單向通行,新圓通橋亦同樣是單行線[2]

2009年,老圓通橋經有關機構檢測後被評定為E級橋樑,該機構指該橋樑總體工作狀態差,多個指標不符合要求,且拱肋多個位置有開裂情況。為此,惠州市有關部門在翌年對老圓通橋跨中處安裝鋼管作臨時加固之用[6]。2011年8月,惠州市公用事業局發佈了老圓通橋拆建工程諮詢勘察設計招標通知[15]。2012年3月1日[16],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佈了《惠州市惠城區老圓通橋拆建工程方案設計》(草案),提供了拆除老圓通橋並加寬新圓通橋、拆除兩幅橋面並新建直線橋、拆除兩幅橋面並在老圓通橋線位上重建新橋等三套走線方案供民眾票選[16]。2013年8月21日,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圓通橋拆建工程的招標工作,確定施工期限為365天[17],並選定拆除老橋、加寬新橋的方案[10]。而為準備橋樑拆建工程,施工方於該年10月在兩幅橋樑中間修築一條12米寬的臨時通道[18],並在11月排走該區域的湖水[19],又另行安裝3條內徑為1米的水泥預製管保證南湖、豐湖湖水流通[18]

2013年12月21日上午,圓通橋拆建工程正式開工,老圓通橋隨後被拆除[1]。2014年10月31日晚上,新建的圓通橋北幅橋面正式開放車輛通行[4]。11月3日,新圓通橋(即既有圓通橋南幅橋面)暫時關閉以更換伸縮縫,臨時通道的通行方向亦被改變,以承接南幅橋面的車流[20]。24日晚上,拓寬後的南幅橋面重新開放車輛通行[21],臨時通道則在28日被拆除[22],橋體隨後被鋪設一層花崗岩[23]

連接道路

龍豐端

橋西端

行經公共交通

關聯藝術創作

明代詩人陳運曾賦《大通橋》詩,描寫自大通橋北望所見景象[13]。詩云: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夏文格. 老圆通桥开拆 44年光阴成往昔. 《南方都市報》 (惠州). 2013-12-23: AII04 [2020-07-07]. [失效連結]
  2. ^ 2.0 2.1 惠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第六章 城市建设-第二节 街道 桥梁-市区交通桥梁. 傅茶生 (編). 《惠州市惠城区志(1988-2002)》.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 134. ISBN 978-7-218-08115-1. 新圓通橋……1992年10月動工,1993年8月1日建成通車……該橋建成後,將新舊圓通橋改為單行線…… 
  3. ^ 黃秀霞. 44岁老圆通桥退休. 《惠州日報》. 2013-12-22: A1 [2019-10-02] –透過惠州市人民政府. [失效連結]
  4. ^ 4.0 4.1 朱麗婷. 圆通桥北桥放行 南桥将封闭施工. 《東江時報》. 2014-11-01: A01 [2020-02-04] –透過騰訊網. [失效連結]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第七章 西湖建设-第四节 景点修建-一、堤 桥 路.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二)》.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ISBN 978-7-101-06006-5. 
  6. ^ 6.0 6.1 范海波. 市区老圆通桥拟拆除重建. 《惠州日報》. 2012-03-05: A3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透過南方網. 
  7. ^ 蔡桂標. 现浇拱桥支架的设计及预压实例 21 (8). 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4-08-15: 49–52. ISSN 1671-4563. doi:10.19731/j.gdtmyjz.2014.08.014.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8. ^ 8.0 8.1 8.2 朱麗婷、駱國紅、張薈婷. 圆通桥拓宽告竣全面贯通. 《東江時報》. 2014-12-02: A04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透過惠州市人民政府. 
  9. ^ 夏文格. 新圆通桥通车,还塞吗?. 《南方都市報》 (惠州). 2014-12-01: AII07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10. ^ 10.0 10.1 朱如丹、方蓮花. 西湖六桥之一圆通桥历经几代又将换新貌. 《惠州日報》. 2013-09-14: A3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透過本地寶. 
  11. ^ ·嘉靖《惠州府志·卷九》橋樑志,頁八:「大通橋:在郡城西,即舊圓通橋,又名廣濟……」
  12. ^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大事记-一、封建社会时期-1718年 清康熙五十七年.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65. ISBN 978-7-101-06006-5. 是年 僧正修募修西湖大通橋及堤。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侯縣軍. 圆通桥:500载名桥新生. 《惠州日報》. 2018-12-18: A3 [2020-02-05]. [失效連結]
  14. ^ 侯縣軍. 惠州西湖六桥融于湖山洲渚间. 《東江時報》. 2014-08-31: A05 [202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5) –透過中國文明網. 
  15. ^ 吳潤凱. 圆通桥拆建三方案各有优缺点. 《南方都市報》 (惠州). 2012-03-08: AII01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透過房天下. 
  16. ^ 16.0 16.1 楊振華. 圆通桥重建三方案公示 拟拆旧桥. 《南方都市報》 (惠州). 2012-03-05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5) –透過新浪. 
  17. ^ 戴建; 李玉芹. 圆通桥拆建工程365天完成. 《惠州日報》. 2013-09-03: 封2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透過騰訊網. 
  18. ^ 18.0 18.1 夏文格. 下月中上旬跟老圆通桥say goodbye. 《南方都市報》 (惠州). 2013-11-26: AII03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19. ^ 馮麗均. 老圆通桥拟月底拆建. 《東江時報》. 2013-11-12: A08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透過本地寶. 
  20. ^ 徐樂樂. 新圆通桥南桥本月底通车. 《南方日報》 (惠州). 2014-11-12: AII02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21. ^ 黃秀霞; 裴中焱. 市区新圆通桥昨晚通行. 《惠州日報》. 2014-11-25: A1 [2021-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透過南方網. 
  22. ^ 徐樂樂. 新圆通桥日前正式通车. 《南方日報》 (惠州). 2014-11-28: AII03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23. ^ 馮麗均、朱麗婷. 圆通桥车顺畅 月底工程全完工. 《東江時報》. 2014-12-12: A10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透過房天下. 
  24. ^ ·康熙《惠州府志·卷二十五》藝文·詩,頁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