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伯·摩根
坎伯·摩根博士(George Campbell Morgan,1863年12月9日—1945年5月16日)是一位英國福音派佈道家、傑出的聖經學者,曾長期擔任倫敦威斯敏斯特禮拜堂牧師(1904年-1919,1933-1943)。坎伯摩根也因其卓越的解經,而被譽為「解經王子」,許多人甚至從摩根身上得到許多幫助,例如佈道家慕迪、孫德福博士、鐘馬田、史百克等。摩根留下的六十卷解經書,更使後人得着許多屬靈幫助。[1]摩根能成為「解經王子」成功的秘訣除了有敬虔的屬靈生活外,就在於他殷勤用功了。他說:「聖經從來不向懶惰的人說話,在一切文學作品中,沒有一樣比聖經更要求人努力運用。」[2]。
生平
摩根出生在英格蘭泰特伯里的一個農場。他的父親喬治·摩根是威爾斯人,曾是嚴格的普利茅斯弟兄會成員,後來成為浸信會牧師。他年幼時體弱多病,不能上學,在家接受輔導[3]。在他十歲時,德懷特·萊曼·穆迪第一次來到英格蘭,穆迪的職事,加上摩根父母的奉獻精神,給年輕的摩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13歲時就第一次講道。兩年後,他在星期日和節假日在鄉村禮拜堂定期講道。
1883年,他在伯明翰任教。1886年,23歲時,他離開教學崗位,獻身於傳道和解經。1890年他成為公理會牧師。他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神學訓練,但是他投身於聖經研究,使其成為當時最優秀的聖經教師。他作為佈道家和解經家的聲譽傳遍了英國,並擴展到美國。
1896年,穆迪邀請他為慕迪聖經學院的學生講課。這是他54次越過大西洋佈道的第一次。1899年穆迪去世後摩根擔任諾斯菲爾德聖經大會主席。1902年獲得芝加哥神學院神學博士學位[3]。1904年返回英國,擔任倫敦威斯敏斯特禮拜堂牧師。其間曾擔任劍橋切森特學院院長兩年[4]。他的講道和每周星期五晚間查經班都有數千人參加。1910年,摩根的文章《道成肉身的目的》刊載在The Fundamentals第一冊,該書被廣泛認為是現代基要主義運動的基礎。他在1919年離開威斯敏斯特禮拜堂,一度回到美國,進行巡迴佈道14年之久。1933年他又回到英國,再度擔任威斯敏斯特禮拜堂牧師,直到1943年退休。1939年他引進鍾馬田到威斯敏斯特禮拜堂分享講壇,並成為他的繼任者。司布真等偉大的佈道家都是摩根的朋友。[3]
摩根於1945年5月16日去世,享年81歲。
預備時期(1886-1893)
摩根二十三歲至三十歲為他的預備期,他先後至三所教會牧會,第一所在救世軍(1886-1887);第二所是史東公理會(the Congregational Church at Stone, 1889-1891);第三所是魯吉利教會(Rugeley 1891-1893)。[5]
擴大時期(1893-1901)
接下來的四年,摩根在伯明翰的威斯敏斯特路公理會(the Westminster Road Congregational Church at Birmingham, 1893-1897);後四年則在倫敦託林敦公園紐寇特教會(New Court Church, Tollington Park, 1897-1901)牧會。摩根也在當地建造信徒的靈命,尤其是周三在威斯敏斯特路教會開設的「週間聖經學校」,藉由系統化的查經,復興了眾多基督徒的靈命。他的朋友慕迪甚至在聽了摩根的信息後,讚許說:「摩根曾被評為沒有講道能力,但在聽過信息後,我只能說,摩根真的完全被神的靈充滿。」因此,慕迪也邀請摩根每一年都至諾斯非特的夏令營聖經退修會講信息。[6]
巔峰時期(1901-1933)
摩根在諾斯非特的夏令營聖經退修會服事了三年(1901-1904),他全職服事,並且深知神在他身上的心意,就是預備他服事眾教會,而非單獨一個教會,因此在其餘剩下時間之內,摩根也在北美各地巡迴講道,他的講道也漸漸受到歡迎。一九零一年,摩根全家移民美國;一九零二年,摩根的妻子甚至受到美國羅斯福總統親自召見。一九零四年,摩根全家又遷返英國倫敦,開始在倫敦白金漢門的威斯敏斯特教會服事了十三年。[7]他所傳講的第一篇信息為:「我們傳講基督是主。」基督必須是教會生活和事奉的中心,一切事奉都必須為着主。也因此,摩根將威斯敏斯特教會的性質從社會服務轉為傳講神話語的教會。[8]這段期間,威斯敏斯特教會在英國教會中佔有極高的領導地位,也幫助摩根的奉獻。摩根除了在威斯敏斯特教會服事主日講台、週五晚間的聖經學校,同樣在青年及同工間也有很好的服事。除此之外,摩根也積極支持宣教工作,特別是南美洲地區以及中國內地會。一九一六年,摩根身體虛弱,已無法負擔威斯敏斯特教會的服事;因此於一九一七年,摩根向教會提出辭職。摩根服事的果效在於促成了六十年代美國福音派教會的復興,也使眾多信徒將信心紮根在聖經上。[9]
晚年時期(1933-1945)
摩根與妻子於一九三三年返英退休,但卻還是在白金漢門威斯敏斯特教會服事了十年,他知道自己體力已虛弱,於是在一九三八年,邀請鍾馬田擔任副牧,並作為繼任人選。最後,於一九四五年,摩根走完人生道路,以八十二歲高齡安息主懷。[10]摩根最後一篇講道以馬太福音二十八章20節為分享,他說因信而活,是跟隨主最深的盼望,作任何事情都需要成就主旨意,主就常與你們同在。[11]
批評
摩根的神學與錢財,常遭受批評。有人指責他揮霍無度了,因為當時英國傳道人往往捉襟見 肘,收支很難平衡,摩根卻是出入有汽車。但他為人慷慨,常常助人全家的生活。至於神學部分,對保守派的人來說太自由,對自由派的人來說又太保守了。摩根自認是基要福音派的傳道人, 他不喜歡打着任何宗派的旗幟,也從不加入任何神學陣線。[12]
參考
- ^ 陳福中,《屬靈偉人小傳28:摩根小傳》(香港:基督徒出版社,2001),2。
- ^ 培訓站,《第三課傳道人一定要講道》,2022/6/8,https://cctraining.org/Common/Reader/News/FriendlyPrint.jsp?Nid=975&Pid=4&Version=0&Cid=89&Charset=gb2312
- ^ 3.0 3.1 3.2 Biography of G. Campbell Morgan. Pleasantplaces.biz. 1945-05-16 [201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4).
- ^ 'George Campbell Morgan, 1863-1945, Bible Teacher' on Believers Web. Believersweb.org. [201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6).
- ^ 詹正義,《摩根略傳》(香港:美國活泉出版社,1984),5。
- ^ 同上,7-8。
- ^ 同上,8-14。
- ^ 陳福中,《屬靈偉人小傳28:摩根小傳》(香港:基督徒出版社,2001),70。
- ^ 詹正義,《摩根略傳》,8-14。
- ^ 同上,14-16。
- ^ 張文亮,《上帝手中的墨水筆:解經王子摩根》(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22),293。
- ^ 泥巴,〈與屬靈人同行解經王子─摩根的故事〉,2022/6/8,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17/04/1916-2012-103-110-05-2009-httpwww.html
- Murray, Harold. G. Campbell Morgan: Bible Teacher. Ambassador-Emerald International, 1999. ISBN 1-84030-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