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羅斯拉夫
多布羅斯拉夫(烏克蘭語:Доброслав)是烏克蘭的市級鎮,位於該國西南部,由敖德薩州敖德薩區多布羅斯拉夫市鎮負責管轄,曾是利曼區的首府,面積3.4平方公里,2022年人口6,791[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42人。該鎮1935年前稱為安東諾沃-科金采韋(烏克蘭語:Антоново-Кодинцеве)[2],1935—2016年間稱為共產國際村(烏克蘭語:Комінтернівське)[3][4]。
多布羅斯拉夫 Доброслав | |
---|---|
市級鎮 | |
坐標:46°49′10″N 30°56′30″E / 46.81944°N 30.94167°E | |
國家 | 烏克蘭 |
州 | 敖德薩州 |
區 | 敖德薩區 |
市鎮 | 多布羅斯拉夫市鎮 |
人口(2022年)[1] | |
• 總計 | 6,791人 |
時區 | EET(UTC+2) |
• 夏時制 | EEST(UTC+3) |
歷史
安東諾沃-科金采韋村始建於1802年,當時是作為農奴村。1818年首座教堂落成。[2]
1905年革命期間,該村農民也參加了起義。1907年,農民運動再次興起,但在次年被鎮壓,27人被逮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田地大量荒廢、或由婦女和老人耕種。十月革命後,重新分配了地主的土地;但在1918年曾被奧匈帝國、和英法干預軍先後短暫佔領。[2]
1920年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並建立了蘇聯共青團的組織。20年代後期,開始農業集體化。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政府投入8.6萬盧布修建街道、住宅和發電廠等,並將這裏更名為共產國際村。[2][5]
蘇德戰爭爆發的第二天,共產國際村的村民就組成了100人的戰鬥營,幾天後又組成了240人的另一個防衛營,但在德軍的進攻下逐漸敗退,殘部曾參加敖德薩戰役;7月底,集體農莊開始組織牲畜和設備撤退;8月12日,淪陷於納粹德國。德軍將至少126名年輕人抓走並強制勞動,燒毀了所有行政、文化建築和民宅,完全搶劫了集體農場。1944年4月5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共產國際村。[2]
戰後,共產國際村的經濟得到恢復,並發展了畜牧業、林果業(主要種植葡萄和蘋果)和漁業等產業。1965年升為市級鎮,鎮裏的醫院有100張床位。[2]
教育
在19世紀70年代,鎮裏有2座學校、67名學生。到20世紀60年代,鎮裏共有43位教師,學校圖書1.4萬冊。[2]
在20世紀20年代,政府亦通過講座等方式教授農民相關知識。[2]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烏克蘭國家統計局. Чисельність наявного населення України на 1 січня (PDF). [2023-08-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3-08-11) (烏克蘭語).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КОМІНТЕРНІВСЬКЕ. Історія міст і сіл Української РСР(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地方志).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2) (烏克蘭語).
- ^ 3.0 3.1 Документи виду (Постанова). 烏克蘭最高拉達.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1) (烏克蘭語).
- ^ 乌克兰地图.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23. ISBN 9787520431699.
- ^ ЗЗРРСУУ/1935/24/Про найменування деяких районів і районних центрів УСРР. 烏克蘭語維基文庫.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 ^ Про утворення та ліквідацію районів. Постанова Верховної Ради України № 807-ІХ.. Голос України. 2020-07-18 [2020-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烏克蘭語).
- ^ Нові райони: карти + склад. Міністерство розвитку громад та територій України.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5) (烏克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