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心模式
多核心模式(英語:Multiple nuclei model)是昌西·哈里斯和愛德華·烏爾曼在1945年的文章《The Nature of Cities》中創建的經濟模型。[1]
模型
該模型基於芝加哥,描述了一種城市佈局。它說,儘管一個城市可能已經有了一個核心商業區(CBD),但其他較小的核心商業區也會在城市郊區附近的更高價的住宅區發展,以縮短從城市郊區通勤的時間。這會在城市除CBD以外的其他部分創造節點或核心,因此稱為多核心模式。他們的目的是創造一個更現實、更複雜的模型。他們的主要目標是:
- 拋棄同心圓模型
- 為了更好地反映城市地區的複雜性,特別是那些規模較大的城市地區
該模型假設:
- 土地不是在所有地區都平坦
- 平均資源分配
- 住宅區人員平均分佈
- 平均的運輸成本[2]
原因
哈里斯和烏爾曼認為,城市形成的不是單個核心,而是幾個獨立的核心。每個核心都像一個生長點。
該理論的基礎是因汽車擁有量增加,人們擁有了更大的移動空間。這種移動的增加使得區域中心的專業化(例如重工業、商務園區、零售區)成為可能。該模型適用於大型、擴張的城市。城市的核心數量取決於環境因素和歷史因素。多核心的發展是因為:
- 某些工業活動需要交通運輸設施,例如港口、火車站等,以降低運輸成本。
- 各種活動組合往往分開,例如住宅區和機場、工廠和公園等。
- 另一些活動組合在一起,發揮其共同的優勢,如大學、書店和咖啡店等。
- 一些設施需要設置在城市的特定區域:例如CBD需要方便的交通系統、許多工廠需要豐富的資源。
多核心對產業的影響
隨着多核心的發展,諸如機場的交通樞紐建成,這使得能夠以降低的運輸成本設立工業。這些交通樞紐具有負外部性,例如噪音污染和土地貶值,使得樞紐周圍的土地更便宜。酒店也可在機場附近建造,因為旅行的人往往希望住在旅行的出發地附近。住房以楔形形式發展,距離核心商業區越遠越貴。[2]
參見
參考資料
- ^ Harris, Chauncy D.; Ullman, Edward L. The Nature of Citie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1945-01-01, 242: 7–17. JSTOR 1026055. doi:10.2307/1026055.
- ^ 2.0 2.1 Swanson, Kelly. Plank AP Human Geography. 2009. 2009. 36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