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獎賽網球巡迴賽
大獎賽網球巡迴賽[1](英語:Grand Prix tennis circuit),簡稱「大獎賽」或者「大獎賽巡迴賽」,是1970年至1989年間存在的男子職業網球巡迴賽。大獎賽(Grand Prix)和世界網球錦標賽(WCT)是當前男子選手所參加ATP巡迴賽的兩個前身,逐漸合併形成現在的ATP巡迴賽。 [來源請求]
背景
在網球的「公開賽年代」(Open Era)之前,由於業餘選手受本國(和國際)網球聯合會的管轄,著名的專業網球選手,像蘇珊·朗格倫和文森特·理查茲都會與職業推廣公司簽約。後來,像比爾·蒂爾登和傑克·克雷默這樣的專業宣傳人員經常用豐厚的獎金說服像潘喬·岡薩雷斯和羅德·拉沃這樣的頂尖業餘網球選手參加他們的巡迴賽賽事,但賽事組織的成功卻導致了經濟上的困難,因為球員的獎金過高,而上座率的下降導致了賽事收入的減少。[來源請求]
20世紀50年代末,職業巡迴賽開始分崩離析。它之所以能存活下來,只是因為1963年的美國職業網球錦標賽從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獲得了贊助,而1962年的冠軍未能獲得獎金。與此同時,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主席赫爾曼·大衛也清楚地意識到「冒充業餘主義」(shamateurism)的概念——即業餘比賽推廣者暗中向選手支付獎金,以確保他們仍然是業餘選手。[來源請求]
1967年,赫爾曼·大衛宣佈,在1967年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之後,將在全英草地網球和門球俱樂部舉行職業網球賽事。這次比賽由英國廣播公司進行了電視轉播,為職業網球贏得了公眾的支持。1967年底,最優秀的業餘選手均轉為職業選手,為第一次公開賽賽事的舉辦鋪平了道路。當時,一些職業選手是獨立參賽的,如盧·霍德、路易斯·阿亞拉和歐文·戴維森,但大多數最好的選手都與以下兩個職業巡迴賽中的一個簽訂了合同: [來源請求]
當1968年公開賽時代正式開始時,這些巡迴賽經常發現自己失去了NTL或WCT選手。第一個公開賽是在伯恩茅斯舉行的英國硬地網球錦標賽,當時沒有WCT選手參加,當年的法國網球公開賽也是如此。1970年,NTL的球員沒有參加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因為他們的承諾沒有得到保證。
大獎賽的創立
在公開賽年代開始時,網球賽事發起人對大滿貫賽事的操縱導致傑克·克雷默在1969年構思了大獎賽。克萊默也是一名網球賽事發起人,同時他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也是世界頂級男子網球運動員。[2] [3]他將該賽事描述為「一系列具有獎金池的錦標賽,這些獎金池將根據累積積分系統進行分站比賽。」「這將鼓勵最優秀的球員定期參加系列賽,這樣他們就可以在最後分享獎金,並有資格參加年度最重要的特別的冠軍賽。」 [4]
1970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只有少數簽約球員出現時,國際草地網球聯合會(ILTF) 批准了克萊默的大獎賽提議。1970年4月,其總裁本·巴內特(Ben Barnett)宣佈創建大獎賽巡迴賽(Grand Prix circuit),並在第一年的實驗基礎上進行。 [5]
第一屆世界網球錦標賽巡迴賽於1968年1月20日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第一屆NTL巡迴賽於1968年3月18日至21日在巴西聖保羅舉行。1970年7月,WCT吸收了NTL,共同與ILTF舉辦的大獎賽巡迴賽對抗。1971年,WCT舉辦了20場巡迴賽,並於11月舉行了年終WCT總決賽。 1970年底,一個記者小組對世界上最好的球員進行了排名。根據這個排名,成績最好的32名男子被邀請參加1971年WCT巡迴賽,其中包括伊利耶·納斯塔塞、斯坦·史密斯、揚·科德斯、熱利科·弗拉努洛維奇和克拉克·格雷布納。
澳大利亞公開賽是WCT巡迴賽的一部分,而法國網球公開賽、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則是大獎賽巡迴賽賽事。 ILTF和WCT之間的衝突非常激烈,以至於羅斯沃爾、吉梅諾、拉沃爾、艾默生和其他WCT選手抵制了1971年美國網球公開賽。那一年也創辦了第三個專業巡迴賽,是由吉米·康納斯的未來的經紀人比爾·利爾丹經營的美國室內網球巡迴賽(U. S. Indoor Circuit)。
1971年7月,ITLF投票從1972年初開始禁止所有WCT簽約球員參加ITLF旗下的巡迴賽和使用ITLF設施。1972年的法網和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拒絕了所有與WCT簽約的職業球員。在1972年4月,ITLF和WCT同意將1973年的巡迴賽按時間劃分,從1月到5月舉辦WCT巡迴賽,剩餘時間舉辦的大獎賽巡迴賽。ITLF和WCT之間的衝突導致所有網球運動員參加了1972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在那裏他們同意在傑克·克萊默、唐納德·戴爾和克里夫·德賴斯代爾的努力下組建自己的組織,也就是職業網球聯合會(ATP)。
1973年,有四個相互競爭的職業巡迴賽:從1月到4月的WCT巡迴賽與美國室內巡迴賽,從4月到7月的大獎賽巡迴賽;兩個巡迴賽直到六月都與「歐洲春季巡迴賽(European Spring Circuit)」[6]競爭。
同年,ATP呼籲抵制1973年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引起了爭議。此前,ATP的一名成員尼古拉·皮利奇因故未能參加戴維斯杯對新西蘭的比賽而被南斯拉夫網球聯合會禁賽。ATP的抵制在談判失敗後繼續進行。只有三名ATP組織成員——Roger Taylor, Ilie Năstase和Ray Keldie——抵制了罷工,他們後來因此被罰款。那一年的溫網男子雙打簽表後來由二流選手、幸運落敗者和年長的選手組成,比如尼爾·弗雷澤,他與澳大利亞同胞約翰·庫珀一起進入了男子雙打決賽。此次簽表還吸引了諸如比約·博格、維傑·阿姆里特拉吉、桑迪·邁耶和約翰·勞埃德等未來的天才球員參加。
整合與終結
WCT巡迴賽和大獎賽巡迴賽是分開的,直到1978年大獎賽巡迴賽整合了WCT巡迴賽。1982年,WCT巡迴賽再次從大獎賽中分離出來,創造了一個更複雜的WCT排名,類似於ATP排名。然而,分裂是短暫的,1985年大獎賽巡迴賽吸收了剩下的四場WCT巡迴賽。
在1988年美國網球公開賽期間,由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馬茨·維蘭德領導的ATP在與大獎賽巡迴賽的管理機構MTC就巡迴賽的賽事組織和關鍵問題(如球員疲勞參賽等)進行了臨時會議談判,結果談判失敗並召開了著名的「停車場新聞發佈會(Parking Lot Press Conference)」。在這次新聞發佈會上,ATP宣佈它將在1990年開始創辦自己的巡迴賽,這意味着1989年的大獎賽巡迴賽實際上將是它的最後一年運行。 [7]大獎賽巡迴賽的最後一場比賽是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的納貝斯克大師賽雙打決賽,吉姆·格拉布和帕特里克·麥肯羅、在決賽中擊敗了約翰·菲茨傑拉德和安德斯·耶呂德。
管理
從1974年到1989年,大獎賽的管理由男子國際職業網球理事會(MIPTC) 領導。 (它的名字在1988年被縮短為男子網球委員會(Men's Tennis Council,簡稱 MTC)。 ) [8] MIPTC的職責包括對違反其行為準則、比賽紀律、藥物測試等行為處以罰款。它還將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日期從1977年確定的12月移至1987年的1月,以便從1986年起在12月舉行大獎賽大師賽(Grand Prix Masters,類似於年終總決賽)。然而,它未能阻止大獎賽巡迴賽的比賽數量增加,1974年舉辦了48場,而1989年則降到了75場。
贊助商和大獎賽巡迴賽名稱
根據USLTA網球年鑑和指南(USLTA Tennis Yearbooks and Guilds)以及網球世界年鑑(World of Tennis yearbooks),大獎賽巡迴賽的贊助商的歷史如下:
ATP巡迴賽的形成
1990年,以漢密爾頓·喬丹領導的職業網球聯合會(ATP)正式取代MTC成為男子職業網球以及賽事的唯一管理機構,ATP巡迴賽由此誕生。從1990年到1995年,九個最負盛名的大獎賽巡迴賽被稱為「單周冠軍系列賽」 (Championship Series Single Week)[14] 。1996年到1999年,梅賽德斯開始贊助這一系列賽事,改名為「超九系列賽」(Super 9)。 [15] 2000年到2004年,他們被稱為「網球大師系列賽」(Tennis Masters Series),到2009年被稱為「ATP大師系列賽」(ATP Masters Series),他們現在被稱為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此級別以下的大獎賽系列賽最初被稱為大獎賽超級系列賽,他們被ATP保留並更名為「冠軍系列賽」(Championship Series)。所有剩餘的大獎賽巡迴賽都成為「世界系列賽」("World Series")的一部分。
大獎賽巡迴賽年終獲勝者
姓名 | 標題 | |
---|---|---|
1. | 伊萬·倫德爾 | 5 (1981, 1985, 1986, 1987, 1989) |
2. | 約翰·麥肯羅 | 3 (1979, 1980, 1984) |
吉列爾莫·維拉斯 | 3 (1974, 1975, 1977) | |
4. | 吉米·康納斯 | 2 (1978, 1982) |
伊利耶·納斯塔塞 | 2 (1972, 1973) | |
馬茨·維蘭德 | 2 (1983, 1988) | |
7. | 勞爾·拉米雷斯 | 1 (1976) |
克里夫·里奇 | 1 (1970) | |
斯坦·史密斯 | 1 (1971) |
參考
- ^ ILTF agreement for Grand Prix tennis circuit to start. The New York Times. 9 April 1970 [20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How It All Began.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2022-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9).
- ^ Grand Prix for Open Tennis Suggested by Jack Kramer. Schenectady Gazette. Associated Press. 3 January 1969: 19 [2022-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Jack Kramer, with Frank Deford. The Game: My 40 Years in Tennis. New York City: Putnam. 1979: 275–276. ISBN 978-0399123368.
- ^ Tennis Gets A Grand Prix.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9 April 1970 [2022-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Grand Prix Tennis European Circuit. The Lakeland Ledger. 26 January 1976 [20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Andrew Warshaw. Men's tennis officials preparing for tour turmoil. The Daily Union. Associated Press. 15 January 1989: 15 [2022-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History. 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2022-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3).
- ^ Pepsi Cola Company Sponsorship. The New York Times. 23 June 1970 [20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Commercial Union Drops Sponsorship of Tennis. The Daytona Beach News-Journal. 14 April 1976 [16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Colgate Palmolive sponsorship.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5 November 1976 [20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Volvo Sponsorship. The New York Times. 5 September 1988 [20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Nabisco Sponsorship. The New York Times. 28 September 1989 [20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4).
- ^ Newsbank Archive LA Times Reference to name. The Los Angeles Times. 5 March 1990 [20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Chloe Francis. Masters 1000 Tournaments: The Toughest Test?. Bleacher Report. 9 May 2009 [2022-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