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念處經
律藏 | ||||||||||||||||||||||||||||||||||||||||||||||
|
||||||||||||||||||||||||||||||||||||||||||||||
經藏 | ||||||||||||||||||||||||||||||||||||||||||||||
|
||||||||||||||||||||||||||||||||||||||||||||||
|
||||||||||||||||||||||||||||||||||||||||||||||
論藏 | ||||||||||||||||||||||||||||||||||||||||||||||
|
||||||||||||||||||||||||||||||||||||||||||||||
《大念處經》(巴利語: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是巴利三藏《長部》第22篇經,又收錄於《中部》第10篇,名為《念處經》(巴:Satipaṭṭhāna Sutta),在上座部佛教中作為當代毘婆舍那禪修的基礎極受重視。
在漢譯佛典中,對應於說一切有部的《中阿含經》第98篇的《念處經》( 梵語:Smṛtyupasthāna Sūtra स्म्र्युपस्थान सूत्र)以及大眾部末派或不明部派的《增壹阿含經》壹入道品的第1經。此外,在《持世經·四念處品》[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念處品》[2]、《涅槃經·聖行品》[3]、《寶雲經》卷第四[4]等大乘佛經中,亦有講述四念處的經文。
釋名
大念處經,巴利語Mahāsatipaṭṭhāna 由Mahā-sati-paṭṭhāna 三詞合成,Mahā 是形容詞,大或多。sati 念、記憶、深切注意。paṭṭhāna,出發或建立。[5]。念處是念之出發點,念之基礎,或念之現起,念之建立。
內容
佛陀在俱盧國的劍磨瑟曇(巴:Kammasadhamma;梵:Karmasadharma)城時,教導比丘等四眾弟子,度憂愁、滅苦惱,獲得正道的方法,就是修行四念處。
佛陀在經中對四念處的義理和修行做了詳細解釋。於「身念處」說明了入出息,威儀(行住坐臥),正知[6],不淨(三十二身分),四界分別,墓地。於「受念處」解釋苦、樂、不苦不樂,三種受,於「心念處」說明了觀察心的八對十六種現象,包括貪無貪、瞋無瞋、痴無痴、集散、廣不廣大、更不更上、定不定、解脫不解脫。於「法念處」又說明就五蓋、五取蘊、六處、七覺支、四聖諦,如法觀察。最後以勉勵弟子精勤修行,得證解脫作結[7][8]。
本經以修習四念處為綱領,由如實觀察身、受、心、法,把握「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之相,對治眾生淨、樂、常、我之四顛倒想,修得慧觀,知見苦、無常、無我之三法印,於世間一切事物無所執取,諸漏斷盡,達於涅槃之境[9]。
比較
長部(南傳上座部) 大念處經 |
中阿含經(說一切有部) 念處經 |
增一阿含經(大眾部末派) 壹入道品一經 |
大般若經(大乘佛教) 第二會 |
瑜伽師地論(大乘佛教) 聲聞地 | |
---|---|---|---|---|---|
說法 地點 |
俱盧國劍磨瑟曇 | 俱盧國劍磨瑟曇 |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 王舍城鷲峯山 | N/A |
身念處 | 出入息念‧行住坐臥‧不淨‧正知‧四界分別‧墓地 | 行住坐臥‧正知‧善法念‧以心治心‧出入息念‧四禪喻‧光明想‧觀相‧不淨‧六界分別‧墓地 [10] | 不淨‧四界分別‧諸孔漏出不淨‧墓地 | 行住坐臥‧正知‧出入息念‧四界分別‧不淨‧墓地 | 三十五種身相 |
受念處 | 九種受 [11] | 廿一種受 [12] | 十二種受 [13] | N/A | 廿一種受 [14]或九種受 |
心念處 | 八對十六心 [15] | 十對二十心 [16] | 十二對廿四心 [17] | N/A | 十對二十心 [18] |
法念處 | 五蓋‧五取蘊‧六內外處‧七覺支‧四聖諦 | 六內處‧五蓋‧七覺支 | 七覺支‧四禪 | N/A | 二十種法 / 五蓋‧六內處‧七覺支 |
參考文獻
- ^ 對應《持人菩薩經·三十七品》
- ^ 該品又題作廣乘品,對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分·念住等品》卷第四百一十四、《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分·善現品》卷第四百八十九、《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分·辯大乘品》卷第五十二、五十三
- ^ 小南海石窟中窟外壁經文與偈贊.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7).
- ^ 從「云何觀身念處」至「亦教他人,同己所觀」 ,對應《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三、《寶雨經》卷第七、《大乘寶雲經·安樂行品》卷第五
- ^ 《巴漢詞典》Mahāñāṇo Bhikkhu編著
- ^ oxfordreference. saṃprajanya. ( P. sampajañña; T. shes bzhin; C. zhengzhi; J. shōchi; K. chŏngji 正知)..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7).
-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正如所說的:『諸比丘,此一行道,能清淨有情,超越愁、悲,滅除苦、憂,得達如理,現證涅槃,此即是四念處。』乃因此而說。」
- ^ 南傳長部經典 第2卷.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7).
- ^ W05n0048_001 大念處經 第1卷.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7).
- ^ 關則富. 《念身經》略考. 台灣宗教研究. 2007 [2022-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 ^ 樂、苦、不苦不樂(受、食、無食)
- ^ 樂、苦、不苦不樂(受、身、心、食、無食、欲覺、無欲覺)
- ^ 樂、苦、不苦不樂(受、食、無食、不得受)
- ^ 樂、苦、不苦不樂(受、身受、心受、愛味受、無愛味受、依耽嗜受、依出離受)
- ^ 有貪、離貪、有瞋、離瞋、有癡、離癡、昏昧、散亂、廣大、不廣大、有上、無上、定、無定、已解脫、未解脫
- ^ 有欲、無欲、有恚、無恚、有癡、離癡、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不解脫、有解脫
- ^ 愛欲、無愛欲、有瞋恚、無瞋恚、有愚癡、無愚癡、有愛念、無愛念、有受入、無受入、有亂念、無亂、有散落、無散落、有普遍、無普遍、有大、無大、有無量、無無量、有三昧、無三昧、未解脫、已解脫
- ^ 貪,離貪,有瞋,離瞋,有癡,離癡,略,散,下,舉,掉,不掉,寂靜,不寂靜,定,不定,善修,不善修,善解脫,不善解脫
外部連結
- 大念處經(念住大經) (DN 22 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 (府城佛教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大念住經經文:
- 中文註解
- 《念處之道:大念處經講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性空法師
- 《舍利弗阿毘曇論 ·念處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心念處「有欲心」至「有勝心」之解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分別論·念處分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無礙解道·念住的談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念住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四法品》
-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辯千問品》卷十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卷十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見蘊·念住納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阿毘曇甘露味論·三十七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雜阿毘曇心論·賢聖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阿毘達磨俱舍論·分別賢聖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阿毘達磨順正理論·辯賢聖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大智度論·初品·三十七品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大智度論·釋四念處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瑜伽處》釋四念處之部份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諦品》釋四念處之部份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大乘義章·淨法聚·三十七道品義》「第二門中別解道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四教義》卷四「明別相四念處位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卷五「明總相四念處位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下「四念處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英文註解
- 《The Way of Mindfulness》(巴利義註)Commentary on Satipatthana Sutt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