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撤退 (俄羅斯)
大撤退(俄語:Великое отступление)指的是1915年9月間,帝俄陸軍在一戰期間自加利西亞-波蘭突出部的戰略撤退。在同盟國7月至9月的夏季攻勢中,俄軍因裝備嚴重不足,損失慘重,因而不得不撤退,以縮短前線,避免在突出部遭到大規模包圍。 雖然撤退進行得仍算順利,但卻嚴重打擊俄軍的士氣。
大撤退 | |||||||||
---|---|---|---|---|---|---|---|---|---|
第一次世界大戰東方戰線的一部分 | |||||||||
1915年俄羅斯「大撤退」 | |||||||||
| |||||||||
參戰方 | |||||||||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 俄羅斯帝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埃里希·馮·法金漢 埃里希·魯登道夫 |
尼古拉耶維奇大公 米哈依爾·阿列克謝耶夫 尼古拉·尤多維奇·伊萬諾夫 | ||||||||
兵力 | |||||||||
1,136,000人 4,650門野戰砲[1] |
1,200,000人 6,000門野戰砲 9,300門要塞砲[2] | ||||||||
傷亡與損失 | |||||||||
450,000人以上 德軍: 447,739人傷亡或被俘[3] 奧軍: 未知,但至少數千人[4] |
1,500,000人以上 至少 500,000人死亡或失蹤 1,000,000人被俘 9,300門要塞砲被繳獲[5] |
背景
同盟國試圖在東線集結兵力。四支新的德國軍團,第十一軍團、第十二軍團、尼曼河軍團和西布格軍團,組成德軍主幹。由於不良的增援系統,尤其是軍官的遞補,俄軍的戰鬥力不斷削弱。13支同盟國軍隊對上9支兵力不足的俄軍。在此情況下,東部戰線的力量平衡轉向同盟國。此外,在德皇的壓力下,法金漢屈服於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堅持,在東線發動攻勢。 儘管魯登道夫和奧匈帝國參謀總長康拉德計劃對突出部的最東北邊和東南部進行攻擊,以進行包圍,但基於同盟國後勤限制部隊沿鐵路前進的速度,法金漢仍拒絕了這項提案。
波蘭的俄羅斯野戰軍指揮官努力說服俄軍最高統帥部下令從突出部撤退,但是最高統帥部基於政治因素,不敢採取如此大膽的行動。突出部部隊也未獲准進行戰術撤退,如第二軍團撤退到維斯瓦河後方。野戰軍被迫屈於戰術劣勢。
戈爾利采-塔爾努夫攻勢
儘管一開始遭到了強大的抵抗,1915年5、6月間的戈爾利采-塔爾努夫攻勢仍取得一系列戰術突破。馬肯森的軍隊穿過桑河,重新奪回了奧匈帝國在普熱梅希爾的要塞。俄軍於6月22日撤離加利西亞首府倫貝格。俄軍開始計劃從波蘭的突出部撤退,將波蘭南部的軍隊向北撤退至維斯瓦河,以伊萬哥羅德要塞建立新的防線。6月23日至27日期間,德軍試圖向南越過德涅斯特河,但7月時被俄軍的反擊阻擋。
德軍第十軍團和尼曼河軍團在庫爾蘭防線最北端推進。俄軍試圖防衛庫爾蘭,但遭到擊潰。俄軍最高統帥部擔心,同盟國在北方的成功推進,加上南方的新一輪進攻,可能完成對整個波蘭突出部的包圍。 此外,俄軍也擔憂德國海軍發動兩棲登陸,穿越普斯科夫到達聖彼得堡。
在戈爾利采-塔爾努夫攻勢 中,帝俄陸軍遭受嚴重損失,同時暴露在波蘭突出部的弱點。俄國野戰軍嚴重缺乏各種現代化武器和彈藥,包含火炮、機槍,甚至步槍。[1]
華沙、伊萬哥羅德、 格羅德諾、 波德拉謝和陶格夫匹爾斯的過時的堡壘當時都在前線或靠近前線的位置。這些堡壘配有大量的火炮,包括一些現代型火炮。俄軍希望透過這些堡壘彌補步兵暫時的弱勢,以防衛伊萬哥羅德─盧布林─海烏姆防線。
7月13日,同盟國對整個前線發動新一輪的進攻。 到7月17日為止,馬克斯·馮·加爾維茨的部隊在西北方迫使俄軍向後撤退。俄軍被迫穿越納雷夫河,向後撤退約8公里。 德軍對北邊拉脫維亞地區和立陶宛地區展開進攻,在數日之內,佔領了俄軍認為能堅守數週的格羅德諾要塞。隨着奧匈帝國軍在南部重新發起進攻,俄軍為了避免波蘭突出部受到包圍,不得不撤退,下令藉由要塞掩護,放棄納雷夫河和德涅斯特河的防線。
7月13日前,整個俄軍南翼已向後撤退160公里至西布格河,僅小部分俄屬波蘭在華沙和伊萬哥羅德要塞的防衛下,仍在俄軍手中。7月22日,同盟國越過維斯瓦河。8月,俄羅斯第四軍撤離伊萬哥羅德要塞。隨着俄國的不斷撤退,華沙遭到孤立。加爾維茨指揮的第十二軍團抓住機會,於8月4日至5日間,佔領華沙。
德國第八軍團、第十軍團和第十二軍團從普魯士地區發起的新一輪進攻很快摧毀了俄軍戰線。俄軍戰線的北線向後撤退。最終在戰前的東普魯士邊界形成了一條南北走向的戰線。
德軍,在獲得大量增援後,於8月25日佔領了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 9月19日,興登堡的部隊佔領了維爾紐斯。
影響
由於戰爭造成的傷亡,特別是疾病,德軍遭受飢餓及軍力匱乏。德軍的推進在9月下旬受到俄軍反擊而停止。俄軍新的前線經過白俄羅斯的森林和平斯克沼澤,從波羅的海一路延伸到羅馬尼亞邊境,形成里加─葉卡布皮爾斯─陶格夫匹爾斯─巴拉諾維奇─平斯克─杜布諾─捷爾諾波爾防線。
1915年8月21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藉口最高司令部在同盟國夏季攻勢中慘重的損失、過晚的撤退,決定撤換最高統帥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直接指揮軍隊。
俄羅斯的暴行
隨着俄羅斯軍隊撤退,參謀總長尼古拉·亞努什科維奇命令軍隊摧毀邊境地區,驅逐境內的「敵人」。俄羅斯當局在境內屠殺德裔居民與猶太人。數以千計的猶太人被驅逐到邊境。俄軍高層將穆斯林、德國人和波蘭人視為叛徒和間諜,而猶太人則被視為政治上不可信賴。[6]
參看
參考文獻
- ^ 1.0 1.1 Norman Stone, The Eastern Front, 1975, p.191
- ^ Norman Stone, The Eastern Front, 1975, p.174
- ^ Richard L. DiNardo, 2010, p. 132-133
- ^ Österreich-Ungarns letzter Krieg Band III, Wien 1932, S. 163
- ^ Norman Stone, The Eastern Front, 1975, p.191
- ^ Baberowski and Anselm Doering-Manteuffel 2009, pp.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