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郡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該郡隸屬台中州

大甲郡
たいこうぐん
日治臺灣臺中州
1920年—1945年

大甲郡徽

大甲郡在 日治臺灣臺中州的位置
歷史
歷史 
• 成立
1920年
• 日本投降、撤離台灣。改制為臺中縣大甲區
1945年
行政分區1街、6庄
今屬於 臺灣臺中市

簡介

大甲郡役所設於清水街[1],為今日華南銀行清水分行現址。大甲郡管轄大甲街清水街梧棲街沙鹿街外埔庄大安庄龍井庄大肚庄

轄域即今台中市大甲區清水區梧棲區沙鹿區外埔區大安區龍井區大肚區,今日俗稱臺中海線地區

統計

1942年本籍國籍別常住戶口[2]
街庄名 面積
(km²)
人口 (人) 人口密度
(人/km²)
本籍 國籍
臺灣 內地 朝鮮 中華民國 其他外國
清水街 64.1709 38,418 812 14 74 0 39,318 613
梧棲街 16.6049 15,321 857 1 40 0 16,219 977
大甲街 58.4534 30,544 461 4 90 0 31,099 532
沙鹿街 40.4604 23,708 317 0 77 0 24,102 596
外埔庄 42.4099 12,405 73 0 10 0 12,488 294
大安庄 27.4045 12,600 50 0 2 0 12,652 462
龍井庄 38.2487 18,083 69 0 0 0 18,152 475
大肚庄 37.0024 15,312 489 0 19 0 15,820 428
大甲郡 324.7551 166,391 3,128 19 312 0 169,850 523

後續發展

1938年(日治昭和13年),台灣總督府發佈「梧棲築港計劃」,計劃在梧棲街開闢「新高港」。1941年公佈「新高港都市建設計劃方案」,計劃以梧棲街為中心合併鄰近街庄組成「新高市」,至1944年因戰爭影響,此行政區劃並未實施。

1945年3月重慶國民政府通過之台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中,將大甲郡改制為大甲縣,為該地方政制的30個之一,將台灣總督府規劃中新高市改制為梧棲市,為該地方政制的12個市之一。

1945年10月,因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認為該政制不符實際,因此「台灣接管計劃地方政制」並未實施,僅將州廳-郡-街、庄各級行政區改稱縣-區-鎮、鄉,大甲郡改稱大甲區

歷任首長

郡守

姓名 出身地 學歷 任期 經歷
齋藤透 石川縣 1922年7月-1923年7月 後調任屏東郡
小笠原敬太郎 島根縣 1924年 短期代理
池田莊太郎 福岡縣 1924年7月
增永吉次郎 鹿兒島縣 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1925年7月-1926年7月 後升任澎湖廳長
杉山靖憲 東京府 1926年7月-1930年8月 原任澎湖郡守
宮野為長 香川縣 香川縣五板出商業學校 1931年8月-1933年8月 原任大溪郡
滿富俊美 宮崎縣 宮崎縣立宮崎農校畢業
高文行政科及格
1934年9月-1936年12月 原任交通局副參事,後調任總督府參事官
橫山竹男 香川縣 通信傳習所 1936年12月26日-1939年6月 原任台南市助役,後調任基隆市尹
大井又次 佐賀縣 佐賀縣立佐賀中學 1939年7月-1941年1月 原任蘇澳郡守,後調任彰化市
富中市藏 鹿兒島縣 1941年7月 原任潮州郡
渡部政鬼 福島縣 1942年4月-1944年1月 原任斗六郡

區長

註釋

  1. ^ 為什麼不是清水郡而是大甲郡?. [2014-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9). 
  2. ^ 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編. 昭和17年末 臺灣常住戶口統計. 臺北: 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 1943. 

參考文獻

  • 施雅軒,《台灣的行政區變遷》,2003年,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