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蓮娜
安娜·卡蓮娜(英語:Hanne Karin Bayer[2],1940年9月22日—2019年12月14日)是一個丹麥與法國雙國籍的電影演員、導演、編劇和歌手。她在1960年代嶄露頭角,成為法國新浪潮導演尚盧·高達的 繆斯女神[3]。安娜·卡蓮娜在他的幾部電影中飾演,包括《小戰士》(1960年)、《女人就是女人》(1961年)、《隨心所欲》(1962年)、《帶外人》(1964年)、《狂人皮埃羅》和《阿爾發城》(1965年)她在《女人就是女人》中的表演使她贏得了柏林影展銀熊獎的最佳女演員[4]。
安娜·卡蓮娜 | |||||
---|---|---|---|---|---|
女演員 | |||||
出生 | Hanne Karin Blarke Bayer 1940年9月22日 | ||||
逝世 | 2019年12月14日 (79歲) | ||||
配偶 | 尚盧·高達(1961年–1965年) 皮埃爾·法布爾(1968年–1974年) 丹尼爾·杜瓦爾(1978年–1981年) 丹尼斯·貝瑞 (1982年–1994年) | ||||
|
在1972年,卡里娜設立了一個製片公司製作她的導演處女作《生活在一起》(1973年),這部電影在第26屆康城影展的評論家周陣容中放映的[5]。她還執導了法國─加拿大電影《維多利亞》(2008年)。除了在電影院的工作以外,她還當過歌手,還寫過幾部法語小說。
卡里娜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60年代電影的偶像[6][7]。紐約時報稱她為「銀幕上的美人之一,是法國新浪潮的持久象徵。」[8]
早期的生活
卡里娜的母親是一家服裝店老闆,她的父親在她出生一年後離開了這個家庭。她和她的外祖父母生活了三年,直到四歲。她被寄養了四年,然後回到母親那裏生活。她描述自己的童年「極度渴望被愛」,作為一個孩子,她多次嘗試離家出走。[9]
她在丹麥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在卡巴萊演唱,在商業廣告中扮演模特。14歲時,她出演了一部丹麥短片,獲得了康城獎。[10]1958年,在和母親吵架後,她搭便車到了巴黎。
職業生涯
模特兒
卡里娜17歲抵達巴黎時,貧窮並且不會說法語。她住在街道上。一天坐在雙叟咖啡館,[11]一位廣告公司的女士請她拍一些照片。她開始做模特兒,最後成功地登上了幾本雜誌,包括《Elle》,[12]並且與皮爾·卡登和香奈兒見面。[13]卡里娜說香奈兒幫她設計藝名——安娜·卡蓮娜。 [14]
電影
尚盧·高達那時是電影手冊的影評人,他在卡里娜的一系列廣告中看到了她在浴缸裏的姿勢。[15]那時他正在製作他的第一部電影《斷了氣》,就給她一小部分戲份。當他提到將有一個裸體場景的時候,卡里娜拒絕。高達質問時,提到她在軟文廣告中的裸露。她說:「你瘋了嗎?我在那些廣告裏穿着泳衣,肥皂泡沫升到我脖子上。只是在你的印象中,我脫光了衣服。」[16]
最後,高達為卡里娜保留的角色沒有出現在影片中。[17]然而,第二年,高達為她在《小戰士》(1960年)提供了一個角色。21歲的卡琳娜不得不說服她疏遠的母親為她簽合同。[18]
卡琳娜以她在《女人就是女人》中飾演的安吉拉榮獲了1961年柏林影展的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她的職業生涯繼續蓬勃發展,在1960年代參演了幾十部電影,包括高達的《網絡共享》(1964年)、由雅克·里維特導演的《修女》(1966年)、魯奇諾·維斯康蒂的《陌生人》(1967年)、賈克·希維特/ 盧切諾·維斯康堤合作的《賈斯丁》(1969年)和托尼·理查德森的《黑暗中的笑聲》(1969年)。她持續工作到20世紀70年代,在Christian de Chalonge的《結婚戒指》(L'Alcess,1971年)、Andre Delvaux的《在布雷》(ReDez VuysBray,1971年)、《薩爾茨堡連接》(1972年),Franco Brusati的《麵包和巧克力》(Pane e cioccolata, 1973年)。
1972年,卡里娜設立了一個製片公司Raska來製作她的導演處女作《生活在一起》(1973年),她同時在該片中演出。這部電影在第二十六屆康城影展的評論家周陣容中放映的。
1976年,她出演寧那·華納·法斯賓德的《中國輪盤》(1976年);據稱法斯賓德當時為她和她的搭檔Ulli Lommel寫了這部電影。[19]後來她在《最後一首歌》(1987年)中創作和表演,此後出現在《巴斯,易碎》(1995年),由賈克·希維特所導演。並在查利的《真實故事》(2002年)中演唱,該片改編自1963年的電影《謎中謎》。[20]
2008年,卡里娜編劇、導演和主演的《維多利亞》,一部音樂 公路電影,在魁北克蒙特利爾和薩格內-聖約翰湖攝製。Richard Kuipers在《綜藝》讚揚它為「一個愉快的遊戲通過魁北克的邊遠地區。」[21]
音樂
卡里娜還保持着歌唱事業。[22]在1960年代晚期,她以賽日·甘斯布的《陽光下的準確》和《滾軸女孩》獲得了重大的轟動。 兩首歌曲都來自電視音樂喜劇《安娜》(1967年),由Pierre Koralnik導演 ,她與甘斯布與Jean-Claude Brialy唱了七首歌。卡里娜隨後與Philippe Katerine錄了一個專輯《Une histoire d'amour》 ,隨後是巡迴演唱會。2005年,她發行了《電影中的香頌》,這是一套在電影中演唱的歌曲集。
寫作
卡琳娜寫了四部小說:《生活的樂團》(1973年)、《黃金之城》(1983年)、《On n'achète pas le soleil》(1988年)和《Jusqu'au bout du hasard》(1998年)。[23]
個人生活
1961,卡琳娜和高達一起工作後,他們結婚了;《獨立報》稱他們為「20世紀60年代最著名的配對之一」。[24]他們婚姻期間共拍了七部電影。電影製片人雜誌的一位作家稱他們的作品「可以說是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品」。[25]
儘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們在幕後的關係卻被描述為吵鬧的;他們在電影攝影場吵架,卡琳娜幾次病倒,高達經常缺席而不作任何解釋。[26]他們夫婦在1965年離婚。[11]卡琳娜說他們不再相互交流。她在接受《W雜誌》的採訪中描述他們的關係:
這一切都是非常令人興奮的開始。 當然,我們有偉大愛情故事,但我們在這所有的一切是如此不同。 他比我大10歲。 他是非常奇怪的。 他會出門並且在三個星期後回來... 這是困難的,我是一個年輕的女孩,甚至沒有21—當時高達30歲。 我知道他不是故意要傷害我,但是他做了。 他從來沒有在那裏,他是不會回來了,我從來不知道他在哪裏。 他把我變得有點瘋了。[27]
與高達離婚後,卡琳娜再婚了幾次;她先後嫁給了法國演員皮埃爾·法布爾(1968年—1974年)、丹尼爾·杜瓦爾(1978年—1981年)及美國電影導演丹尼斯·貝里(1982年—1994年)。[11]
遺產
卡里娜被廣泛認為是1960年代電影的偶像,也是一個風格偶像。[7][28]《衛報》把她形容為「法國新浪潮中的泡騰自由精神」。 Refinery29寫道:「她60年代的法國女孩風格——想想水手服、格子花布、長襪和帽子-迷人的美眼意味着她今天仍然被超級時尚所引用。」
部分電影作品
Year | Title | Role | Director |
---|---|---|---|
1960 | Little Soldier, TheThe·Little Soldier
|
Veronica Dreyer | Jean-Luc Godard |
Woman Is a Woman, AA·Woman Is a Woman
|
Angela Récamier | Jean-Luc Godard | |
Tonight or Never | Valérie | Michel Deville | |
1961 | Cléo from 5 to 7 (episode "Les fiancés du pont Macdonald") | The Fiancée | Agnès Varda |
Sun in Your Eyes | Dagmar | Jacques Bourdon | |
She'll Have to Go | Toni | Robert Asher | |
1962 | My Life to Live | Nana | Jean-Luc Godard |
Three Fables of Love (episode "Le corbeau et le renard") | Colombe | Hervé Bromberger | |
Shéhérazade | Shéhérazade | Pierre Gaspard-Huit | |
1963 | Sweet and Sour | Ginette | Jacques Baratier |
Un mari à un prix fixe | Béatrice Reinhoff | Claude de Givray | |
1964 | Circle of Love | Rose / The Chambermaid | Roger Vadim |
Band of Outsiders | Odile | Jean-Luc Godard | |
All About Loving | Hélène | Jean Aurel | |
Thief of Tibidabo, TheThe·Thief of Tibidabo
|
Maria | Maurice Ronet | |
Camp Followers, TheThe·Camp Followers
|
Elenitza | Valerio Zurlini | |
1965 | Pierrot le fou | Marianne Renoir | Jean-Luc Godard |
Alphaville | Natascha von Braun | Jean-Luc Godard | |
1966 | Nun, TheThe·Nun
|
Suzanne Simonin | Jacques Rivette |
Made in U.S.A. | Paula Nelson | Jean-Luc Godard | |
Oldest Profession, TheThe·Oldest Profession
(episode "Anticipation") |
Natasha / Eleanor Romeovich, Hostess 703 | Jean-Luc Godard | |
1967 | Stranger, TheThe·Stranger
|
Marie Cardona | Luchino Visconti |
Anna | Anna | Pierre Koralnik | |
Zärtliche Haie | Elena / Costa | Michel Deville | |
Lamiel | Lamiel | Jean Aurel | |
1968 | Magus, TheThe·Magus
|
Anne | Guy Green |
Before Winter Comes | Maria | J. Lee Thompson | |
Man on Horseback | Elisabeth Kohlhaas | Volker Schlöndorff | |
1969 | Justine | Melissa | George Cukor and Joseph Strick |
Laughter in the Dark | Margot | Tony Richardson | |
Time to Die, TheThe·Time to Die
|
The Young Girl | André Farwagi | |
1970 | The Time to Die | The Unnamed Woman | André Farwagi |
Wedding Ring, TheThe·Wedding Ring
|
Jeanne | Christian de Chalonge | |
1971 | Rendezvous at Bray | She (The Waitress) | André Delvaux |
Carlos | Clara | Hans W. Geißendörfer | |
1972 | Salzburg Connection, TheThe·Salzburg Connection
|
Anna Bryant | Lee H. Katzin |
Vivre ensemble | Julie Anderson | Anna Karina | |
1973 | Morel's Invention | Faustine | Emidio Greco |
Bread and Chocolate | Elena | Franco Brusati | |
1975 | Scrambled Eggs | Clara Dutilleul | Joël Santoni |
1976 | Musician Killer, TheThe·Musician Killer
|
Louise | Benoît Jacquot |
Chinese Roulette | Irene Cartis |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 |
1978 | Surprise Sock | Nathalie | Jean-François Davy |
Just like Home | Anna | Márta Mészáros | |
1979 | Story of a Mother, TheThe·Story of a Mother
|
Christine Olsen | Claus Weeke |
1980 | Charlotte, Tell Your Mother that I Love Her | Stéphane | Aly Borgini |
1983 | Vincent's Friend | Eleonore | Pierre Granier-Deferre |
1984 | Ave Maria | Berthe Granjeux | Jacques Richard |
1985 | Treasure Island | The Mother | Raoul Ruiz |
1987 | Last Song | Susan | Dennis Berry |
Last Summer in Tangiers | Myrrha, a cabaret singer | Alexandre Arcady | |
Cayenne Palace | Lola | Alain Maline | |
Abyss, TheThe·Abyss
|
Catherine | André Delvaux | |
1990 | The Man Who Wanted to Be Guilty | Edith | Ole Roos |
1994 | Up, Down, Fragile | Sarah | Jacques Rivette |
1996 | Chloé | Katia | Dennis Berry |
2002 | Truth About Charlie, TheThe·Truth About Charlie
|
Karina | Jonathan Demme |
2003 | I, Cesar | Gloria | Richard Berry |
2008 | Victoria | Victoria | Anna Karina |
參考文獻
- ^ Extrait de mariage n° 4/1968. [2010-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9).
- ^ Joseph F. Clarke. Pseudonyms. BCA. 1977: 94.
- ^ Cowie, Peter (2005) Revolution!: The Explosion of World Cinema in the Sixt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acmillan, p. 62 ISBN 0-571-21135-6
- ^ Berlinale 1961: Prize Winners. berlinale.de. [24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2).
- ^ Lang, Jamie. Lumière Festival: Celluloid Angels to Give Anna Karina Directorial Debut ‘Vivre Ensemble’ 4K Restoration. Variety. 2017-10-20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美國英語).
- ^ Looking For (But Never Really Finding) Anna Karina in New York on Notebook. MUBI.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英語).
- ^ 7.0 7.1 Anna Karina - Interview With The Actress And Style Icon.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4) (英國英語).
- ^ Kenny, Glenn. Anna Karina Recalls Her Life in Film With Jean-Luc Godard.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5-04 [2018-01-13].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3) (美國英語).
- ^ Colin MacCabe, Godard: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t Sevent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3). p. 125.
- ^ MacCabe, 126.
- ^ 11.0 11.1 11.2 Brooks, Xan. Anna Karina on love, cinema and being Jean-Luc Godard's muse: 'I didn’t want to be alive any more'. The Guardian. 2016-01-21 [2018-01-13].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英國英語).
- ^ Olivia Palermo | Style Icon: Anna Karina | Olivia Palermo. oliviapalermo.com.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9) (美國英語).
- ^ MacCabe, 126–7.
- ^ MacCabe, 127.
- ^ Anna Karina on Loving and Working With Jean-Luc Godard. Vogue.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5) (英語).
- ^ Karina, Anna (2003). DVD extra. Band of Outsiders. DVD. "Anna Karina".
- ^ MacCabe, 124–5.
- ^ MacCabe, 127–8.
- ^ 存档副本. [2018-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 ^ The Truth About Charlie | Film Review | Slant Magazine. Slant Magazine.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3) (美國英語).
- ^ Kuipers, Richard. Review: ‘Victoria’. Variety. 12 November 2008 [1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 ^ Jean Luc Godard's muse Anna Karina on why she refused to star in 'Breatless'. The Independent. 2016-02-12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英國英語).
- ^ "Anna Karina b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wavefilm.com. retrieved Feb 2010
- ^ Jean Luc Godard's muse Anna Karina on why she refused to star in 'Breatless'. The Independent. 2016-02-12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英國英語).
- ^ Zahedi, Caveh. “Be Beautiful and Shut Up”: Anna Karina on Filmmaking with Jean-Luc Godard | Filmmaker Magazine. Filmmaker Magazine.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8) (美國英語).
- ^ Knudsen, Tyler. Watch: Jean-Luc Godard and Anna Karina: A Marriage on Film. IndieWire. 2015-04-30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9) (美國英語).
- ^ Sagansky, Gillian. Anna Karina on Her Torrid Love Affair with Jean-Luc Godard. W Magazine.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9) (英語).
- ^ Philistine. STYLE ICON: Anna Karina. Philistine.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英語).
外部連結
- 安娜·卡蓮娜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英文)
- 在AllMovie上安娜·卡蓮娜的頁面(英文)
- 安娜*卡里娜 在 Yahoo! 電影
- 安娜*卡里娜傳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上 newwavefilm.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安娜*卡里娜粉絲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