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滅後蜀之戰
宋滅蜀朝之戰,為北宋於乾德二年(公元964年)針對後蜀發起的一場統一戰爭,以蜀國滅亡而告終。[1]
宋滅後蜀之戰 | |||||||
---|---|---|---|---|---|---|---|
北宋統一戰爭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北宋 | 後蜀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王全斌 崔彥進 王仁贍 劉光義 曹彬 |
王昭遠 高彥儔 趙崇韜 韓保正 李進 | ||||||
兵力 | |||||||
步兵騎兵共計六萬 | 不詳 |
戰役背景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北宋平定荊湖一帶[注 1][注 2],基本切斷了後蜀與中原地區其他各國的聯繫。而此時的後蜀君主孟昶,在一心想要立功來給自己樹立威信的知樞密院事王昭遠的慫恿下,派興州義軍裨校趙彥韜、興國軍討擊使孫遇和楊蠲等人前往北漢,準備聯兵伐宋[注 3],過度的自大輕敵,使得後蜀完全忽視了北宋隨時可能攻伐而來的危險。
同時因後蜀的地理位置使之長期遠離戰火,四川地區局勢較為太平。雖然孟昶自登基以來立志吸取前蜀敗亡的教訓,並使後蜀很快走向繁榮富裕,但在長時期和平後,統治者也開始了驕奢淫逸的生活,朝廷也日漸奢靡[2]。
戰役準備
北宋
乾德二年十一月,太祖趙匡胤派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侍衛親軍步軍司都指揮使,武信軍節度使崔彥進、樞密副使、左衛大將軍王仁贍率步騎兵三萬自鳳州翻越秦嶺入蜀;同時派遣侍衛親軍馬軍司都指揮使,江寧軍節度使劉光義、左神武將軍、樞密院承旨曹彬率軍自歸州沿長江西進,兩部步兵騎兵合計六萬人。同時以給事中沈義倫、均州刺史曹翰負責戰時物資轉運。[注 4]
蜀朝
相比起北宋方面,蜀朝方面的準備略顯倉促,蜀主孟昶在得知宋軍來襲之後,派知樞密院事王昭遠、武定軍節度使趙崇韜、山南西道節度使韓保正、李進四人率軍抵抗,王昭遠和趙崇韜率軍三萬自成都北上,扼守廣遠、劍門關,韓保正和李進率軍數萬駐守興元府。[注 5]
戰役過程
北路戰事
興州之戰
十二月,王全斌部攻克後蜀軍的乾渠渡、萬仞、燕子等據點,直接攻克興州,獲取大量軍需物資。後蜀守軍退保西縣,宋軍順勢繼續前進,攻克石圌、魚關、白水閣等二十餘個後蜀軍據點。[注 6]
率軍趕來的韓保正發現興州失守之後,直接退保西縣。此時宋軍將領史延德已經率軍抵達西縣,韓保正不敢出戰,佈陣自守。宋軍發動攻擊,擊破韓保正部,生擒韓保正和李進。[注 7]
嘉州之戰
崔彥進部率軍越過三泉山,抵達嘉州,在此大敗後蜀軍。後蜀軍燒掉了棧道,並撤退至葭萌。[注 8]
利州之戰
嘉州之戰後,王全斌採取康延澤的計策,分兵前進,一小部分兵力由崔彥進率領,修復了被後蜀軍燒掉的棧道,隨後進擊並攻破了金天寨和小漫天寨;而大部隊則由王全斌等率領,經羅川抵達深渡,在此與崔彥進會師。後蜀沿嘉陵江佈陣,被宋軍將領張萬友擊潰。後蜀軍隊撤退回大漫天寨,並於次日被宋軍攻破。後蜀將領王昭遠、趙崇韜率軍來拒,三戰三敗,逃至利州北部,從桔柏津渡過嘉陵江,並隨即燒毀浮橋,撤退至劍門關防禦。王全斌率部隨即進入利州,獲取大量軍糧。[注 9]
劍門之戰
抵達成都
劍門之戰後,蜀朝君主孟昶見大勢已去,遂派趙國公、司空、尚書省左僕射、門下侍郎、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弘文館大學士李昊撰寫降書。[注 10]王全斌率部趕到魏城時,降書由後蜀通奏伊審征交予宋軍。[注 11]六天後,孟昶於升仙橋正式向宋軍投降。[注 12]
東路戰事
夔州之戰
夔州之戰過後,劉光義部溯江而上,沿江各州望風而降。[注 13]
抵達成都
劉光義部在王全斌部進入成都幾天之後抵達。[注 14]
戰役結果
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蜀朝此役過後滅亡,北宋共取得四十六個州、二百四十個縣、五十三萬四千零二十九戶。整個戰役歷時僅六十六天。[注 15]此役過後,王全斌原準備順勢攻取雲南,被宋太祖制止。[注 16]
戰役影響
此次戰役使得北宋得到了當時頗為富庶的巴蜀地區,經濟實力得到了增強,為後來的滅南漢和滅南唐戰爭打下了基礎。
同時,留守蜀地的王全斌驕奢淫逸,欺壓當地百姓[注 17],並且剋扣後蜀降軍裝備及錢財,導致後蜀降軍譁變,公推全師雄為首領。王全斌在招撫時犯下重大失誤,導致譁變愈演愈烈,[注 18]使得當地仍然持續了相當長時間的動亂。
註釋
- ^ 《續資治通鑑·宋記三·乾德元年》:繼沖大懼,遂盡籍其三州,十七縣,十四萬二千三百戶,奉表來歸。
- ^ 《續資治通鑑·宋記三·乾德元年》:湖南平,凡得州十四,監一,縣六十六,戶九萬七千二百八十八。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二年》:會蜀山南節度判官張廷偉說知樞密院事王昭遠曰:「公素無勳業,一旦位至樞密,不自建立大功,何以塞時論!莫若通好並門,令發兵南下,我自黃花、子午谷出兵應之,使中原表裏受敵,則關右之地可撫而有也。」昭遠然其言,勸蜀主遣孫遇、趙彥韜、楊蠲等以蠟丸帛書間行遺北漢主,言已於褒、漢增兵,約北漢濟河同舉。遇等至都下,彥韜潛取其書以獻。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二年》:十一月,甲戌,命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為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武信節度使大名崔彥進副之,樞密副使王仁贍為都監,寧江節度使范陽劉光義為歸州路副都部署,樞密承旨曹彬為都監,合步騎六萬分路進討,給事中沈義倫為隨軍轉運使,均州刺史大名曹翰為西南面轉運使。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二年》:蜀主聞有北師,命王昭遠為西南行營都統,趙崇韜為都監,韓保正為招討使,李進為副招討使,帥兵拒戰。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二年》:十二月,辛酉,王全斌等攻拔乾渠渡萬仞、燕子等寨,遂取興州,敗蜀兵七千人,獲軍糧四十餘萬斛,蜀刺史藍思綰退保西縣。全斌又攻石圌、魚關、白水閣二十餘寨,皆拔之。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二年》:蜀韓保正聞興州破,遂棄山南,退保西縣。馬軍都指揮使吏延德以先鋒至,保正懦懼不敢出,遣兵數萬人,依山背城,結陣自固,延德擊走之,追擒保正及其副李進,獲其糧三十餘萬斛。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二年》:崔彥進與馬軍都監康延澤等逐北過三泉山,遂至嘉州,殺虜甚眾。蜀軍燒絕棧道,退保葭萌。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二年》:王全斌以蜀人斷棧,大軍不得進,議取羅川路入蜀。康延澤潛謂崔彥進曰:「羅川路險,眾難並濟,不如分兵修棧,約會大軍於深渡可也。」彥進遣白全斌,全斌許之。不數日,閣道成,遂進擊金山寨,又破小漫天寨,而全斌亦以大軍由羅川至深渡,與彥進會。蜀人依江而陣,彥進遣步軍都指揮使張萬友等擊之,奪其橋。會暮夜,蜀人退保大漫天寨。明日,彥進、延澤、萬友分兵三道擊之,蜀人悉其精銳來拒,又大破之,乘勝拔其寨,擒寨主義州刺史王審超、監軍趙崇渥及三泉監軍劉延祚。大將王昭遠、趙崇韜引兵來戰,三戰三敗,追奔至利州北,昭遠等遁去,渡桔柏津,焚浮梁,退保劍門。壬申晦,全斌等入利州。獲軍糧八十萬斛。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三年》:蜀主知劍州已破,元喆亦奔還,惶駭不知所為,問左右:「計將安出?」有老將石奉頵者對曰:「東兵遠來,勢不能久,請聚兵堅守以弊之。」蜀主嘆曰:「吾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敵,不能為吾東向發一矢,今雖欲閉壁,誰肯效死者!」司空、平章事李昊勸蜀主封府庫以請降,蜀主從之,因命昊草表。己卯,遣通奏太原伊審征奉降表詣軍前。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三年》:乙酉,王全斌等次魏城,伊審征以蜀主降表至。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三年》:辛卯,王全斌至升仙橋,蜀主備亡國之禮,見於軍門;全斌承制釋之。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三年》:劉光義等發夔州,萬、施、開、忠、遂等州刺史皆迎降。
- ^ 全斌等入成都後數日,劉光義等始至,孟昶餽遺光義等,及犒師之禮並如初。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三年》:自全斌等發京師至昶降,才六十六日,凡得州四十六,縣二百四十,戶五十三萬四千二十九。
- ^ 全斌既平蜀,欲乘勢取雲南,以圖獻。帝鑒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三年》:全斌及崔彥進、王仁贍等日夜宴飲,不恤軍務,縱部下擄掠子女貨財,蜀人苦之。
- ^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乾德三年》:詔發蜀兵赴闕,並優給裝錢,王全斌等擅減其數,仍縱部曲侵撓之。蜀兵憤怨,行至綿州,遂作亂,劫屬縣以叛,推蜀舊將全師雄為帥,眾至十餘萬,號興國軍。全斌遣馬軍都監朱光緒往招撫之,光緒盡滅師雄之族,納其愛女及橐裝,師雄怒,遂無歸志,引眾急攻綿州,不克,攻破彭州,入據之,成都十縣皆起兵應師雄。師雄自號興蜀大王,開幕府,置節度二十餘人,分據要害。崔彥進、高彥暉等分道攻討,為師雄所敗,彥暉戰死,賊眾益熾。師雄分兵斷劍閣,緣江置寨,聲言欲攻成都。自是隨師雄為亂者一十七州,郵傳不通,全斌等大懼。
參考資料
- ^ 全文翻譯並整理自《續資治通鑑·宋紀三·乾德元年》及《續資治通鑑·宋紀四》。
- ^ 路德. 江山美人,终成作弄:蜀朝唐朝如何覆灭. 新浪歷史網. 2015-05-13 [2016-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