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古代)

古代地理區域

山東,作為一個地理區域的名稱,最早始於戰國時期,當時秦國人稱崤山函谷關以東的地區為「山東」[1][2],為一個地域性的泛稱。由於戰國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的六國都在崤函以東,故也有「山東六國」之稱。[3]

戰國七雄中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
山東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三皇五帝
舊石器時代
沂源人 新泰人
新石器時代
後李 北辛 大汶口 龍山 岳石
太昊 少昊 蚩尤
古羌人 九夷東夷
有窮氏 有鬲氏 商部落
古羌人 商方 紀國 商奄 薄姑 人方 旁方
春秋 萊國 莒國 滕國 齊國 魯國 山戎 孤竹
戰國 秦國
臨淄郡 琅邪郡 濟北郡 膠東郡 薛郡
臨菑郡 博陽郡 濟北郡 膠東郡 膠西郡 琅邪郡 城陽郡
曹魏
西晉
東晉 前秦 前涼 後涼 前趙 後趙 前秦 西燕
北朝 北魏 東魏 北齊
河南道
河南道
五代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京東東路 京東西路
山東東路 山東西路
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
山東承宣布政使司
山東省 (清朝)
中華民國 山東省 青島特別市
中華人民
共和國
山東省
濟南歷史 青島歷史
山東主題專頁

戰國之後的等所稱的「山東」一般也是指的崤山華山以東的地區。

年間,「山東」則主要指太行山以東的廣大黃河流域。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山東省,以及河南省的部分。但唐代末年,就已經有人用「山東」專指之地。[4]

金朝,設立「山東東路」、「山東西路」兩行政區,「山東」開始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劃概念出現。之後,明朝設「山東行省」[5],後改「山東承宣布政司」[6]清朝設「山東省」沿用至今[7][8]

參考文獻

  1.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记者“亲叩”函谷关. 荊楚網. 2005-05-24 [2008-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0). 
  2. ^ 宋傑.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04-7633-7. 
  3. ^ 史江民. 山东名称的由来与行政区划. 人民網. 2004年9月6日 [2016-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4. ^ 山东历史沿革. 大眾網. 2003-11-21 [2012-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5. ^ 安作璋 主編,《山東通史》,人民出版社
  6. ^ 元明清時期的山東政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國廣播網,2005年4月13日
  7.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
  8.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