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縣 (重慶)
巴縣,中國舊縣名,初設於北周,一直是重慶附郭大縣,是重慶母縣,後成為重慶的近郊區縣,行政區域歷代不斷減小。1994年撤銷並劃分給了多個區縣,由巴南區繼承了它的主要行政區域。
巴縣 | |
---|---|
縣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四川省重慶市 |
設立 | 561年 |
撤銷 | 1994年 |
政府駐地 | 魚洞鎮 |
下級行政區 | |
面積 | |
• 總計 | 2,580.09 平方公里(996.18 平方英里) |
人口(1994) | |
• 常住 | 126.21萬人 |
• 密度 | 489人/平方公里(1,267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電話區號 | 811 |
車輛號牌 | 川B |
行政區劃代碼 | 510222[1] |
註:各項數據均為1994年撤縣前統計數據 |
歷史沿革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國後,在巴國舊地置江州縣,隸於巴郡。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析江州縣地置墊江縣,以其故治為墊江縣治(江州縣治徙僰溪口,位於今江津區內)。北周武成三年(561年)廢墊江、枳兩縣,以其地置巴縣,以墊江縣故治為巴縣治。初置縣時,巴縣轄境為今重慶主城區大部及長壽、璧山、涪陵、南川、武隆等縣的部分地區,隸楚州巴郡。[2]
隋開皇二年(583年)改楚州為渝州,為渝州州治。唐貞觀四年(630年),析巴縣地置南平縣(在今綦江區內),並設南平州轄南平、清谷、周泉等七縣,八年改為霸州,十三年州廢,轄縣省入南平,屬渝州。貞觀十一年(637年),析置隆化縣(今南川區)屬涪州。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渝州改為恭州,仍為州治。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恭州升為重慶府,為府治。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重慶路,為路治。明洪武四年(1376年)改重慶路為重慶府,為府治。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分置江北廳。[2][3][4]新唐書對巴縣評價為中下[5],元史對巴縣評價為下[6],清史稿對巴縣評價為沖、繁、難[7]。
辛亥革命後一度由重慶蜀軍政府管轄。民國元年(1912年)改巴縣為重慶府,次年廢重慶府恢復巴縣,屬川東道,後劃分至四川省第三行政監察區。[2]
1950年,屬川東行區璧山專區,1951年1月劃歸重慶市(直轄市,西南大行政區代管)。1953年2月,重新劃入四川省江津專區(原璧山專區)。1958年11月,巴縣再度劃入重慶市。自民國十八年(1930年)重慶建市後,為適應重慶市區擴展,巴縣縣界曾多次調整。至1994年,縣境東西寬73公里,南北長70公里,仍三面環繞重慶市區。199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巴縣,劃出長江以北的19個鄉鎮分屬沙坪垻、大渡口、九龍坡三區,劃出長生橋等3個鎮屬南岸區,劃入九龍坡區2個街道與2個鎮和原巴縣長江以南的39個鄉鎮成立新的巴南區。[2][8][9]
行政區劃
由於重慶城市發展和巴縣所轄區域過大,歷史上巴縣曾多次劃出區域,如唐朝分置南平縣、隆化縣等。宋朝時巴縣下轄四鎮。明朝時巴縣下轄七十二里,城內分為八坊,另有附郭二廟[10]。縣東有塗山,大江、涪江(嘉陵江)與城東交匯,縣內有佛圖關、二郎關、銅鑼關、南坪關[11]。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巴縣下轄十二里,城內分為二十九坊、附郭十五廟[10]。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以巴縣轄區過大分江北至義、禮二里及仁里六甲入江北廳(理民同知管轄),分縉雲山西祥里、依來鄉入璧山縣。至道光年間,巴縣轄境東至沙溪交長壽縣界二百里,西至走馬岡交璧山縣界八十里,南至黎牛鋪交綦江縣界一百五里,北過江北廳界通江面五里陸路至風埡一百七十里交合州界。[4]
民國十八年(1929年),巴縣轄10區、4鎮、76鄉。1949年,巴縣轄12指導區、5鎮、65鄉。1985年,巴縣轄11個區、1個區級鎮(直管鎮)、10個鄉級鎮、79個鄉[2]:
- 區:銅罐驛、白市驛、虎溪、青木關、長生橋、木洞、姜家、接龍、一品、界石、魚洞
- 區級鎮:西彭
- 鄉級鎮:銅罐驛、白沙沱、白市驛、陳家橋、青木關、長生橋、木洞、一品、界石、魚洞
- 鄉:元明、含谷、走馬、曾家、西永、迎龍、棟青、天賜、小觀、陳家、忠興、大窩等
1993年,巴縣進行並鄉建鎮,撤銷了全部縣轄區與60個鄉、1個鎮,新成立了36個鎮。
1994年,巴縣共轄47個鎮、14個鄉,共1034個村、8153個合作社、106個居委會。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巴縣,成立巴南區,並對重慶市市轄區進行了一系列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前行政區劃與變更為[2][8][9]:
街道 | 鎮 | 鄉 | 原屬 | 現屬 | 位置 |
---|---|---|---|---|---|
陳家橋、曾家、西永、土主、青木關、鳳凰、虎溪、回龍壩 | 中梁 | 巴縣 | 沙坪垻區 | 長江以北 | |
西彭、銅罐驛、陶家、白市驛、巴福、走馬、金鳳、含谷 | 石板 | 九龍坡區 | |||
跳蹬 | 大渡口區 | ||||
長生橋、迎龍、廣陽 | 南岸區 | 長江以南 | |||
魚洞、鹿角、惠民、木洞、青山、豐盛、雙河口、麻柳嘴、二聖、五布、東泉、姜家、天星寺、天賜、接龍、小觀、花石、石龍、石灘、一品、安瀾、跳石、聖燈山、百節、界石、南彭、公平 | 清溪、清和、白鶴塘、涼水、雙新、和平橋、龍崗、陳家、仁流、南龍、忠興、石崗 | 巴南區 | |||
李家沱、土橋 | 花溪、南泉 | 九龍坡區 |
新成立的巴南區共轄2個街道辦事處、29個鎮、12個鄉,區政府駐原巴縣政府駐地的魚洞鎮:
- 街道:李家沱、土橋
- 鎮:魚洞、鹿角、惠民、木洞、青山、豐盛、雙河口、麻柳嘴、二聖、五布、東泉、姜家、天星寺、天賜、接龍、小觀、花石、石龍、石灘、一品、安瀾、跳石、聖燈山、百節、界石、南彭、公平、花溪、南泉
- 鄉:清溪、清和、白鶴塘、涼水、雙新、和平橋、龍崗、陳家、仁流、南龍、忠興、石崗
縣治
自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國舊域設江州縣至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止,巴縣(含江州縣、墊江縣)縣治均設於今重慶市渝中區,由巴縣歷來為重慶州治、路治、府治,縣治在重慶城牆內,今存巴縣衙門為清康熙六年(1667年)知縣張冉重修。[8][12]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縣治外遷至人和鄉(今九龍坡區華岩鎮),民國三十年(1941年)遷往李家沱馬王坪。1952年10月,縣治遷往南溫泉。1954年1月,縣治遷往魚洞鎮(今魚洞街道),直至1994年撤銷。巴南區成立後區政府仍設於魚洞鎮。2009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巴南區人民政府駐地遷至龍洲灣街道龍海大道。[2][8]
人口
按清嘉慶元年(1796年)重慶府屬州縣舊額新增戶口統計,巴縣共75743戶,男119689丁,婦99090丁,共218779丁。[4]
1994年,巴縣統計局年鑑報告,1994年末全縣總戶數39.41萬戶(其中農業戶數34.15萬戶,非農業戶數5.26萬戶),總人口126.2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9萬人,非農業人口17.31萬人;男性65.34萬人,女性60.88萬人)。[2]
名人
虛構人物
參考
- ^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截止1993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8-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行政区划. bn.cq.gov.cn. 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網站. [2018-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3).
- ^ 譚其驤. 中国历史地图集.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1982. ISBN 9787503118449.
- ^ 4.0 4.1 4.2 王夢庚. 重庆府志. 1843(清道光二十三年).
- ^ 《新唐書·志第三十二·地理六》:「巴,中下。有鹽……」
- ^ 《元史·志第十二·地理三》:「巴縣,下。倚郭……」
- ^ 《清史稿·志四十四·地理十六》:「巴沖,繁,難。倚。城內巴山,縣以此名。東:塗山。又北:太華。西:逾越、縉雲。南:霖峰。縣東有明月峽者,大江逕此。大江自江津入,逕城東南,又東北入江北廳。嘉陵江即涪江,自合州入,南流至城東,與大江合。東:丹溪自綦江入,交龍溪自長壽入,俱入大江。巡司一,駐木洞鎮。西:佛圖關。驛二:朝天、白市。」
- ^ 8.0 8.1 8.2 8.3 巴南区历史沿革_行政区划网(区划地名网) www.xzqh.org. [2011-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9).
- ^ 9.0 9.1 陳潮; 陳洪玲.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沿革地图集 第一版.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03.10: 124-126,211. ISBN 978-7-5031-3184-4.
- ^ 10.0 10.1 朱之洪. 巴县志. 1937(民國二十六年).
- ^ 《明史·志第十九·地理四》:「巴倚。東有塗山。大江經城南,又東經明月峽,至城東,與涪江合。西北有魚鹿峽,涪江所經。東南有丹溪,東北有交龍溪,俱流入大江。東有大紅江巡檢司。西有佛圖關。西南有二郎關。東有銅鑼關。又南有南坪關。」
- ^ 重庆珍档 - 重庆老城现存最后一座衙门——巴县衙门旧址将启动保护修缮. 上游新聞.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6).
- ^ 《三國志·蜀書九·董劉馬陳董呂傳》
- ^ 《宋史·列傳第二百〇七·忠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