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棲生物

生活于水体沉积物内部、表面或接近水体底部的生物生态类群

底棲生物是指任何在海底海床附近的生命,在希臘語有「海的底部」的意思,有的時候底棲生物也會指在底或底的生物,因此也屬於淡水生物學的一環。典型的棲地生物有各種底棲魚類(如比目魚魟魚盲鰻等)、蟹類龍蝦章魚貝類海星海參海綿等。

水生生物的四大生態位類群(由淺至深):浮水生物(neuston)、浮游生物(plankton)、自游生物(nekton)和底棲生物(benthos)
巨蚌,一種大型的底棲生物

分類

底棲生物可以根據其與水底沉積物基質生態環境關係細分為三類:

前蘇聯魚類學家尤里·阿利耶夫(俄語:Юрий Глебович Алеев,英語:Yuriy Glebovich Aleyev,1926~1991)曾在其1977年出版的《自游動物》一書中在描述自游動物生態形態學分類時連帶着在底棲生物(主要指底棲動物)中額外分出了一個稱為「自游底棲者」的分類[1]。而耶魯大學的一個團隊在2018年發表在《皇家學會報告期刊中的一篇論文內將阿利耶夫的分類定義進一步補完,將底棲生物進一步細分[2]

  • 底層生物(demersus)——相當於上面提到的「底上生物」
    • 真底層動物(eudemersus):其實是主要在底層區棲息活動的自游生物體態為有限的流線型且通常較扁平,但沒有爬行附肢,許多都帶有保護性的外骨骼或棘刺,例如銀鮫弓鰭魚鸚鵡螺等;
    • 自游底棲者(nektobenthos):緊貼着海床沉積物棲息、具有短距離游動能力的動物,體態通常非常扁平或細長,可能擁有適合爬行的附肢,比如鰩類鰻魚章魚蝦蛄等;
  • 底棲生物(benthos)

生態

大多數的底棲生物處於食物網的中下層位置,主要以濾食食藻伏擊捕食為主;其餘的充當食腐者食碎屑者的角色。海洋中有機物的製造者(浮游單細胞藻類、大型底棲藻類、少數自營微生物)是植食性浮游動物、底棲生物(如雙殼貝類少數腹足類)的食物。有的以大型藻類為食(如藻蝦);有的以浮游植物、有機碎屑為食(如大多數雙殼貝類、毛蝦),在食物鏈中處於第2級;另有以浮游、底棲動物為食,屬食物鏈的第3級(如螺和許多蝦、蟹);而底棲動物又是魚類等的食物;有的還是人類的食物。

底棲動物適應潛底,或細長具有伸縮能力,或平扁易於挖掘潛伏,有尖形頭、足,有能從底表獲得水和食物的水管系統,或者能製造水流的構造(如雙殼貝類的水管、一些蝦蟹的附肢、海葵類的觸手等),穴居或管棲的動物有自身分泌的黏液形成的沙管或分泌物形成的管道,稱之為棲管。也有一些動物可以在沙內築巢,如多毛類海蚯蚓等。

多數底棲動物生活史中都有一個浮游幼體階段;幼體漂浮在水層中,隨水流動,向遠處擴散,絕大多數幼體對底質要求很嚴格,如固着生活的藤壺屬,底內生活的類,只定着在適宜的底質上。在粗顆粒沉積少、有機物含量高的區域,常有大量此類生物。

參見

  1. ^ Aleyev, Yuriy G. Eco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Nekton. Нектон [Nekton]. 由Meerovich, B. M.翻譯. Dr. W. Junk, Springer Dordrecht. 1977. ISBN 978-94-010-1326-0. doi:10.1007/978-94-010-1324-6_2 RussianEnglish. 
  2. ^ Whalen, Christopher D.; Briggs, Derek E. G. The Palaeozoic colonization of the water column and the rise of global nekt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Royal Society). 2018-07-18, 285 (1883) [2024-09-24]. doi:10.1098/rspb.2018.0883.  已忽略未知參數|article-number=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