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極礦(英語:Hemimorphite),化學式Zn4(Si2O7)(OH)2·H2O,是爐甘石的一種成分。它是一種矽酸鹽礦物,與菱鋅礦(ZnCO3)在歷史上開採自鋅礦和鉛礦的上半部。這兩種礦物曾被認為是同一種礦物並被歸為爐甘石。在18世紀下半葉,人們才發現這兩種不同的礦物都出現在爐甘石中。它們彼此非常相似。

異極礦
基本資料
類別雙矽酸鹽礦物
化學式Zn4Si2O7(OH)2·H2O
施特龍茨分類9.BD.10
晶體分類斜方錐晶族 (mm2)
H-M記號:(mm2)
晶體空間群Imm2
晶胞a = 8.367(5), b = 10.73
c = 5.155(3) [Å]; Z = 2
性質
顏色白色、藍色、綠色
晶體慣態極性晶體,終止面各異,也有雞冠狀團塊、乳頭狀、鍾乳狀或塊狀
晶系正交晶系
雙晶{001}少見
解理{110}完美,{101}較差,{001}少見
斷口參差狀至貝殼狀
韌性/脆性較脆
莫氏硬度4.5 - 5
光澤玻璃光澤、金剛光澤,少數絹絲光澤
條痕白色
透明性透明到半透明
比重3.516 - 3.525
光學性質雙軸 (+)
折射率nα = 1.614 nβ = 1.617 nγ = 1.636
雙折射δ = 0.022
2V夾角測量:46°,計算:44°
溶解度可溶於酸
參考文獻[1][2][3]

異極礦是這兩者中較為稀有的一種,得名於其晶體的異極形生長,這種不尋常的形式僅存在於少數幾種礦物中,即晶體終止於不一樣的表面。異極礦常常形成晶狀外殼層,以及塊狀、粒狀、球形或腎形的聚集體,具有同心條紋或針狀的、纖維狀、鐘乳石狀,極少數有扇形晶簇。

一些標本在短紫外波段(253.7 nm)表現出強烈的綠色熒光,在長紫外波段則表現出較弱的淺粉紅色熒光。

產地

 
來自墨西哥杜蘭戈州的異極礦(尺寸:2.9 x 2.1 x 2.0 cm)
 
來自雲南省文山市的藍色異極礦(尺寸:9.2 x 4.8 x 3.1 cm)

異極礦多見於閃鋅礦上半部分的氧化產物,並伴有其他次生礦物,形成所謂的「鐵帽英語gossan」。異極礦是一種重要的鋅礦石,其中含多達54.2%的金屬,以及矽、氧和氫。晶體一端鈍,另一端鋒利。

比利時-德國邊境交界處以其交代異極礦的沉積而聞名,尤其是比利時維埃耶山英語Vieille Montagne和德國亞琛。其他礦床還有波蘭上西里西亞塔爾諾夫斯凱古雷地區;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菲尼克斯維爾附近、密蘇里州的鉛-鋅區、蒙大拿州埃爾克霍恩英語Elkhorn, Montana科羅拉多州萊德維爾新墨西哥州歐根山脈英語Organ Mountains (New Mexico));以及北非的幾個地方。泰國西部的Padaeng礦床、撒丁島西伯利亞尼布楚意大利卡韋-德爾普雷迪爾英語Cave del Predil奧地利克恩頓州普隆比耶爾英格蘭德比郡馬特洛克也是異極礦的產地。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 Hurlbut, Cornelius S.; Klein, Cornelis, 1985, Manual of Mineralogy, 20th ed., ISBN 0-471-80580-7
  • Boni, M., Gilg, H.A., Aversa, G., and Balassone, G., 2003, The "Calamine" of southwest Sardinia: Geology, mineralogy, and stable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supergene Zn mineralization: Economic Geology, v. 98, p. 731-748.
  • Reynolds, N.A., Chisnall, T.W., Kaewsang, K., Keesaneyabutr, C., and Taksavasu, T., 2003, The Padaeng supergene nonsulfide zinc deposit, Mae Sod, Thailand: Economic Geology, v. 98, p. 773-78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