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語言學

學科

心理語言學是通過心理學來研究語言學的學科。他從心理過程和語言結構的對應關係來研究人類語言機制的構造和功能。從心理學的角度,它屬於認知心理學;從語言學的角度,它屬於實驗語言學

歷史

心理語言學(Psycholinguistics)一詞是1936年美國心理學家坎特在其著作《語法的客觀心理學》中開始使用的。但是作為心理語言學成為一個學科的標誌則是1953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舉辦的「心理語言學」討論會,以及1954年奧斯古德西比奧克在此基礎上合編的《心理語言學——理論和研究問題概述》。

心理語言學在1950年代時,其理論基礎主要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此時認為語言的學習就是不斷的刺激、強化,兒童對語言的學習就是不斷地對環境刺激做出反應,反覆強化,形成語言習慣,從而形成語言行為。在語言教學中,注重於強調語法結構,忽視語義變化;強調句型練習。此時的心理語言學對語言行為進行了狹義的編碼和譯碼研究,並且對語言與意義、人格文化等問題進行了研究,並且對失語症精神分裂症的語言病理進行了臨床研究。

1957年,喬姆斯基發表了《句法結構英語Syntactic Structures》一書,提出生成語法理論,從而引起了心理語言學對人類利用語言時的心理過程的激烈討論,研究的問題主要是:

  • 語言運用的模式
  • 語言結構和語義的儲存與記憶
  • 人腦對各種句子的處理

1959年,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撰文指出,雖然通過實驗能夠有效地支持對動物的行為進行刺激、反應和強化的解釋,但是人類語言本身非常複雜,很難確定應該刺激什麼和使什麼發生反應,因此行為主義心理學關於語言的解釋含糊不清,無法說明問題。此後心理語言學開始檢驗喬姆斯基的理論是否適用於心理學和實證語言學中心理世紀的研究和試驗。多數心理語言學家的結論是,語言結構和使用它的人的心理實際結構之間存在着某種對應關係,但不見得是一一對應的。

研究範圍

心理語言學研究人類如何使用和學習語言,並且如何通過語言來表達思想,進行思維。它的研究基礎主要是來自心理學認知科學語言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

語言學方面:

  • 語音學音韻學關注語言發音的問題。在心理語言學的範疇裏,則研究腦部如何理解及處理語言的聲音。
  • 構詞學是研究字的結構,特別是有相同字根的字(例如:dog和dogs),以及產生這些字的規則。
  • 語義學則處理字詞和句子的含意。
  • 語用學就關注語言環境對語意理解的影響。

心理學方面:

心理語言學主要集中研究認字和閱讀的過程,去了解人類思維的運作。而認知心理學運作記憶Working Memory)模型則成為心理語言學研究人類在處理語言(聽、講、讀、寫四方面)的研究基礎方向。

發展心理語言學英語Developmental_linguistics則集中研究幼兒及小童如何學習語言,通常使用實驗方法或量性研究去進行研究。(相對於讓·皮亞傑自然觀察的方法去研究兒童認知發展)

心理語言學關注的是大腦理解和產生語言所經歷的計算和過程的本質。例如,隊列模型英語Cohort model試圖描述當一個人聽到或看到語言輸入時,如何從心理詞典中檢索單詞。[1][2]

最近一項使用新型非侵入性成像技術的研究試圖揭示大腦中特定語言過程發生的位置。心理語言學中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比如人類使用語法的能力是基於天生的心理結構還是來自於與他人的互動,以及一些動物是否可以學習人類語言的語法。

心理語言學的另外兩個主要分支研究第一語言習得,即嬰兒習得語言的過程,和第二語言習得。此外,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比嬰兒學習第一語言要困難得多(雙語嬰兒能夠輕鬆地學習兩種母語)。因此,可能存在一些敏感時期,在此期間,語言可以很容易地學會。許多心理語言學的研究都集中在這種能力是如何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和減弱的。一個人知道的語言越多,學得就越容易,這似乎也是事實。[3]

失語症研究的是由腦損傷引起的語言缺陷。失語症的研究不僅可以為失語症患者提供先進的治療方法英語Aphasiology,還可以進一步了解大腦如何處理語言。

參見

延伸閱讀

A short list of books that deal with psycholinguistics, written in language accessible to the non-expert, includes:

  • Belyanin V.P (Белянин, Валерий Павлович). Foundations of Psycholinguistic Diagnostics (Models of the World). Moscow, 2000 (in Russian)
  • Chomsky, Noam. (2000) 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arley, Trevor. (2008)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From data to theory (3rd. ed.) Hove: Psychology Press.
  • Harley, Trevor. (2009) Talking the talk: Language, psychology and science. Hove: Psychology Press.
  •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Menn, Lise. (2016). Psycholinguistics: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San Diego: Plural Publishing, Inc.
  • Piattelli-Palmarini, Massimo. (ed.) (1980) Language and learning: the debate between Jean Piaget and Noam Chomsk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Pinker, Steven. (1994) The Language Instinct.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 Rayner, K. and Pollatsek, A. (1989)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 New York:Prentice Hall.
  • Steinberg, Danny D., Hiroshi Nagata, and David P. Aline, ed. (2001) Psycholinguistics: Language, Mind and Worl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nd ed. Longman
  • Aitchison, Jean. (1998). The Articulate Mammal: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Routledge.
  • Scovel, Thomas. (1998). Psycho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參見

參考資料

  1. ^ Packard, Jerome L. Chinese words and the lexicon.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08-03: 284–309. ISBN 978-0-521-02610-9. doi:10.1017/cbo9780511486821.007. 
  2. ^ Altmann, Gerry T. M. Words, and how we (eventually) find them. The Ascent of BabelAn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Mind, and Understand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09-03: 65–83 [2021-09-03]. ISBN 978-0-19-852377-2.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523772.003.0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3). 
  3. ^ Paré, François. Alvarez, Gerardo. Concepts linguistiques en didactique des langues . Québec, Centr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 sur le bilinguisme, 1989,.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1-06, 47 (4): 804–805 [2021-09-03]. ISSN 0008-4506. doi:10.3138/cmlr.47.4.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 (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