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刺史部

汉朝行政区

揚州刺史部,為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設置,其行政長官稱之為揚州刺史,屬漢代十三刺史部。由於古稱淮南為揚州,後來範圍擴大到長江以南。轄區相當於今安徽省淮河以南、江蘇省長江以南部分,上海市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全部,湖北省河南省一部分地區。

名稱由來

「揚州」一詞出現始於春秋以後,大體指淮河長江東海之間的大片區域。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揚州即其一。[註 1]尚書·禹貢》載:「淮、海惟揚州。」《爾雅·釋地》:「江南曰揚州。」《周禮·職方》:「東南曰揚州。」《釋名》云:「揚州多水,水波揚也。其地北據淮,東距海。」《呂氏春秋》曰:「揚州,越也。」

西漢揚州刺史部

東漢揚州刺史部

東漢時,揚州刺史部的治所在歷陽縣(今安徽省和縣)。

東漢末年,揚州實際上被分成了兩部分:初平四年(193年)袁術攻殺刺史陳溫攻佔淮南,勢力深入江南地區,又承認朝廷任命的劉繇而自去刺史之號,後來與劉繇開戰,又任命惠衢為揚州刺史。曹操把持漢朝中央後,於建安二年(197年)率軍討打敗淮南的袁術,於建安四年(199年)任命嚴象為揚州刺史。建安五年(200年),孫策所屬的廬江太守李述攻殺嚴象。當時曹操正專注於於官渡之戰中,無力抽身,任命劉馥為刺史,以穩定江淮地區,州治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和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建安十三年(208年),劉馥逝世,曹操命溫恢繼任。

揚州長江以南地區則在江東孫氏政權(後來三國之一的吳國)的統治之下。治所先後在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及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直到曹魏、孫吳先後建國,揚州便正式分為兩部分。

揚州刺史

  • 張寬(漢武帝時)
  • 魏相(漢昭帝元鳳年間,任二年)
  • 黃霸(漢宣帝本始四年,任三年、前70年—前67年)
  • 某柯(漢宣帝神爵初年)
  • 鄧隆(漢宣帝、漢元帝時)
  • 何武(漢成帝時,任五年)
  • 楊莽(西漢末)
  • 士孫張(西漢末)
  • 歐陽歙(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
  • 樊曄(漢光武帝建武年間)
  • 夏某(漢光武帝建武中葉)
  • 鄧隆(東漢初年)
  • 觀恂(漢明帝永平初年)
  • 倪說(漢明帝永平十八年免、75年)
  • 張禹(漢章帝建初年間至元和二年、80年—85年)
  • 董勤(漢章帝元和、章和年間)
  • 尹耀(漢順帝建康元年卒、144年)
  • 劉祐(漢桓帝時)
  • 歐陽參(漢桓帝、漢靈帝之際)
  • 陳翔(漢桓帝時)
  • 臧旻(漢靈帝熹平元年至四年、172年—175年)
  • 敬韶(漢靈帝光和四年前、181年)
  • 劉遵(漢靈帝末)
  • 巴祇(漢末)
  • 桂褒
  • 公孫志節
  • 周乾(漢獻帝初平初年)
  • 陳溫(漢獻帝初平四年、193年)
  • 袁術(193年,自領)
  • 劉繇(漢獻帝初平年間至興平元年、193年—194年)
  • 惠衢(194年)
  • 陳禕(漢獻帝興平、建安之際)
  • 嚴象(漢獻帝建安五年卒、200年)
  • 劉馥(漢獻帝建安五年至十三年、200年—208年)
  • 溫恢(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嚴遵(漢末,在任十八年)[1]

出處

註釋

  1. ^ 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

參考資料

書籍

  • 司馬遷,《史記》,維基文庫
  • 班固,《漢書》,維基文庫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司馬彪,《續漢志》,維基文庫
  • 陳壽,《三國志》,維基文庫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 周振鶴,《漢書地理志匯釋》,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年
  • 後曉榮,《秦代政區地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地圖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1991年,曉園出版社。ISBN:9571201987
  • Google地圖

參見

  1. ^ 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